穷在深山有“远亲” 结对帮扶拔“穷根”——汉滨区中原镇骆驼村贫困户洪武城脱贫故事

驱车一路颠簸了三个多小时,要走访的贫困户洪武城家近在眼前了。还未走进洪武城的回龙生态养殖基地,远远传来的羊叫声,鹅鸣声,早已不绝于耳。应声望去,圈舍前潺潺的溪水边鸭鹅在戏水捕鱼,羊群在补水进食,眼前完全是一幅和谐唯美的山水田园农家图画。此情此景,不由自主的为洪武城感到高兴,为他翻天地覆的变化惊叹,更要汉滨公安分局帮扶工作队一年多来的倾力帮扶点赞。

步入养殖场地,两排宽敞明亮、排污供水设施标准的生猪养殖圈舍已投入使用,十余头成年种猪似乎都已有孕,拖着沉甸甸的大肚子,走起来摇摇摆摆,憨态可爱。洪武城正忙着打扫圈舍,看到我们来访,赶忙放下手头的活儿,热情的取出小板凳招呼大家在院子坐。攀谈中,洪武城告诉我们,为了方便工作,他干脆在养殖场安了家,每天一早清理猪舍、给猪饮水喂食,下午放羊,一天忙忙碌碌,但是充满希望,感觉很有奔头。说到收入状况时,他如数家珍地说,“我现有成年种猪16头,其中9头正怀有小猪仔子,按每头平均下10来个猪仔,预计在行情正好的时候会100多个猪娃出栏,少说也能卖个七八万块钱,山羊卖了十几只,还有存栏60只,想等再养肥点,价格好点在卖,怎么也能卖个三四万”,当他给我们算起这笔数月后可期的经济账时,喜笑颜开,溢于言表。他说自己穷了半辈子,穷的连媳妇都跑的了无音讯三年了,做梦也没想到能赶上共产党精准扶贫这样的好政策,还能结识汉滨公安分局帮扶工作队这样的远方“亲戚”,真心感谢政府和工作队员的帮助。

别看洪武城现在养殖搞得风生水起,已是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可就在两年前,他连养一头母猪都没地方,猪圈不得已修在石崖窝窝里,羊舍还是“长空栈道”搭在崖壁上,一家五口人挤在山崖下的两间危房里。洪武城的父亲现年64岁,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不能出力干重活儿,母亲身体残疾,还得照顾两个小孙女,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只能压在洪武城一人身上,加之妻子三年前的离家出走,无疑让这个穷困潦倒的家庭更加风雨飘摇。

所谓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举国上下擂动进攻战鼓,吹响扶贫攻坚战役号角的时候,汉滨公安分局主动作为,迅速举起扶贫攻坚的大旗,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成立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四个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组,并好中选优派出“第一书记”和抽调18名专兼职民警,分别在中原镇骆驼、双湾、麻庙、红砖四个贫困村安营扎寨,并依照“一户一策、精准帮扶”的原则,为每一个贫困户确定一名帮扶责任人,因户制宜制定脱贫规划,开展帮扶工作。由于汉滨分局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倾力支持和当地党委政府不遗余力的努力,帮扶工作进展顺利,这些僻静的小山村又一次生机盎然、斗志昂扬起来,对于洪武城来说则是雪中送炭,来了“及时雨”。

汉滨公安分局帮扶工作队在反复调研并多次组织市区规划、发改、民政、交通、水利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企业老板深入到包抓镇村实地踏勘,结合当地优势资源,因地制宜确定扶贫发展项目,并积极争取项目扶持,还自筹资金30万元为包抓的骆驼村制定了《中原镇骆驼村综合扶贫建设规划》,完成了《汉滨区中原镇东沟口生态森林公园综合旅游开发规划》,帮助骆驼村成立了《安康市汉滨区吴家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引进与区蓄牧、蔬菜局和“陕西安康天瑞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协作,打通了产业销路和解决了技术培训等问题,确保当年实现了包抓骆驼村脱贫退出首战开门红目标。

“一枝一叶总关情”,除了帮扶中原镇村的脱贫,对于洪武城个人的帮扶,工作队也是尽心竭力,根据洪武城有过养猪经历,积累了一定养殖经验技术,但苦于场地和资金的限制,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发展举步维艰,就积极协调镇村干部,为他在骆驼村回龙沟口以租赁的形式流转用地修建养殖场,并联系金融部门帮其借贷5万元的无息贷款,解决其发展瓶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洪武城当年养殖的35头生猪全部出售,毛收入4万余元,加上政府发放的产业奖补资金,已顺利脱贫。

饮水思源,洪武城深知眼前这蒸蒸日上的养殖事业离不开党委政府、汉滨公安分局帮扶工作队对自己这位“穷亲戚”不离不弃的帮助,只有用勤劳的双手编制出更加幸福的生活,才能对得起政府和领导的期望与付出。他现在的种猪养殖和山羊养殖也初具规模,正如洪武城预算的那样,只要一切顺利,今年年底将有10余万元的进账,不光能提前还了贷款还能继续扩大养殖,让家人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作者:安康市公安局汉滨分局 李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