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考上醫學院校的你或你的同學,現在從事什麼工作?學醫後悔了嗎?

唯美短句精選


當年考上醫學院校的你或你的同學,現在從事什麼工作?學醫後悔了嗎?

醫生在很多人眼裡是一個神聖的職業,可以救死扶傷,帶給病人健康,行醫成了很多人想要選擇的道路,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在這光鮮的背後,醫生要承受著多少不為人知的壓力與艱難……

大家都知道,醫生這個職業面對的是健康,是生命,所以容不得一點馬虎,因此,在求學期間,醫學生也真的是用生命在學習,要應付各種各樣的大小型考試,教室、宿舍、食堂這三點一線的生活在醫學院校裡得到了很好的體現,而且絕大多數的醫學生都要進行深造,五年本科是遠遠不夠的,讀研成了每個醫學生必要的經歷,有的甚至還要讀博,本科五年加上研究生三年再加博士生若干年,學醫註定是一場長跑,而且是艱苦的長跑……

說完了求學,再談談工作,加班,連班成了每一個醫生的家常便飯,而且醫生,尤其是管床醫生是沒有節假日的,端午上班,中秋上班,國慶上班,甚至過年還在上班。除了辛苦,還有另外一個問題讓醫生很痛苦,那就是醫患矛盾,現在醫患矛盾越來越嚴重,相信大家都聽過醫生遭遇患者或者患家屬襲擊的各種新聞,這也再次詮釋了醫生真的是在用生命工作……

很多醫學生在體會並瞭解了學醫的辛苦後都選擇了其他職業,也有很多人問過我,學醫你後悔了嗎,其實想到自己學醫、行醫的道路,確實很艱難和辛苦,但是一想到患者康復時開心的笑容就覺得一切都值了,我想這也是很多醫生堅持下去的理由,因為喜歡才會堅持,而堅持了就會有收穫……


韓冰醫生



當年我們班共有56名同學,其中有一些已經失聯了。

就我所知的同學之中,大多是依舊還在做著醫生的工作。

但,也有一些人已經轉身離開。

其中一位同學畢業後直接幹起了物流,現在開著一家物流公司。

有一位同學同樣是畢業後直接轉身離開,投身到互聯網行業,目前在行業內做的風生水起。

有一位同學在臨床上工作不到三年,便辭職下海,目前在上海經營著幾家連鎖餐飲企業。

還有一位同學因為受不了臨床每日每夜的夜班,後來考入了當地的公共衛生部門(CDC)。

其它留下來的都還堅持在臨床工作崗位上,依舊承受著現實的悲與喜。

總的來說,絕大多數人並沒有改行,雖然大家總是喜歡抱怨。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

主要是因為除了治病救人之外,大家身無長處;沒有創業的啟動資金;安土重遷;難以放下心中關於醫學的理想。

事實上,改行做物流的那位同學是因為家中原本就經營著物流公司;在上海開連鎖餐飲企業的那位同學是因為繼承了岳父的產業。

只有投生進入互聯網那位同學是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和特長來打拼的。

關於學醫後有沒有後悔?

這個問題,我曾經多次提及過。

要說沒有後悔是假的,事實上,大多數醫務人員都曾經後悔過。

但,這也僅僅只是身心俱疲之後的抱怨罷了。

絕大多數人還堅持在工作崗位中,因為我們生是白衣天使,就算死後也忘記不了自己曾今發下的醫學生誓言。


最後一支多巴胺


高中同學讀醫科的有五個,一個消化內科,一個骨外科,一個腫瘤外科,一個超聲,一個急診的就是我了。兩個在山東,三個在廣州,大家都是副高甚至正高,都算是老醫生了。

大學的同學自然都是臨床醫學,當年在山東的一個醫學院讀書,同班同學50個人,畢業那一年去讀研究生的37人,後來沒讀研究生的應該不超過5人吧。反正我們宿舍7個人,全都去讀研了。


研究生畢業之後,大概一半做了臨床醫生,一半做了基礎研究,基本還在醫療圈。目前好像還沒有去做醫療器械的。有幾個同學科研做的好,出國就沒回來,也是繼續做基礎研究,有一個還讀了曹雪濤院士的博士。


總體來看,當年醫科畢業後,改行的不多,醫療領域可以選擇的職業也不多,大家還是願意做一個醫生的,畢竟研究生畢業去的醫院不差,收入也能滿足家庭生活需要。


對於我本人來說,學醫並不後悔。自己選擇的路,好好走,哪個行業不辛苦不累呢。幫助病患恢復健康,工作就是直接幫助他人,這樣的行業也不多見呢。


急診夜鷹


關於這個問題,春雨君特意找到一位醫生朋友來回答~

以下內容來自醫生本人:

我當年大學的醫學院裡有三個專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基礎醫學。頭兩年學的課程基本一樣,後面幾年有所不同。

五年大學讀完後,一大半的同學繼續讀研究生,一小半直接到縣級或市級醫院做醫生了,還有幾個去了保險公司和醫藥企業。

現在三年又快過去了,當年讀研的同學們有一小部分繼續深造博士,大部分都工作了。這些醫學碩士工作種類更多,不過大部分還是去了醫院做醫生,有些去了診所,有的去了默克、強生等大企業,有的去醫學媒體做編輯,有的自己開公司,有的去了醫學院做老師,有的去做選調生、考公務員成了國家幹部。雖然轉行的同學有不少,但整體來看,大部分還是堅守在醫生的崗位上。

其實不只是醫學專業,很多專業的同學畢業後都有轉行的情況,我的同學們轉行並不是不熱愛醫學了,而是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更適合哪個方向,即便轉行,大部分還是選擇了和醫學相近的行業。

不過,現在的醫療環境和醫生待遇並不是太令人滿意,大家轉行時基本也有考慮到這個問題,但我們從不後悔學醫,雖然學醫很苦很累,但我們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培養出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這個精神在新的工作中能給你更強的適應力和學習力。對我來說,學醫是一筆財富,如果重新選專業,我應該還是會這麼選擇。

希望春雨醫生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歡迎關注頭條號【春雨醫生】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喲。


春雨醫生


學醫沒有後悔,我的高中算省裡面不錯的中學。我所在的班又是所謂的火箭班,都是學習成績比較優秀的同學,因此高考之後,有好幾個都考上了國內比較好的醫學院。比如華西、協和、中山醫、第三軍醫大學等醫學院。

目前,華西、協和畢業的同學,有的留在了附屬醫院,目前還處在主治醫生這一級別,收入高於當地平均水平,比較累,科研和臨床工作壓力比較大。雖然壓力大,但是平臺好,起點高,接觸到的都是國內、國際最先進的知識。其中有兩名同學已經被選送到國外做博士後。


而有的同學在畢業後,選擇了去二線城市的醫院就業,由於學校牌子硬,現在基本上都提了副高職稱,開始自己帶著自己的小組在臨床上打拼。由於這些醫院科研任務輕,主要精力就在臨床上,因此活得比較滋潤,收入也並不比前面的幾位同學低。而且由於小城市,很容易出名氣,在當地人脈極廣。但是相較於前者,可能以後的發展沒有那麼大,但是輕鬆自在。


可以說,基本上,我的這些醫生同學們,現在都三十多歲,有車有房,衣食無憂,社會地位也比較高,基本上算是中產了。

還有兩個同學,報考了軍醫大學,畢業後直接分配到了基層,在衛生隊工作,每天處理的就是腳氣、感冒之類的疾病。收入大概只有前面兩類同學的五分之一左右。他們基本上和醫生這個行業說再見了。他們兩個人很後悔,從來沒有參加過一次高中同學會,本來曾經都是班裡面成績數一數二的,現在混得不是很好,自己覺得沒有面子。不過,雖然他們收入低、工作辛苦,但是我覺他們很偉大,為了祖國的國防事業貢獻了自己的青春。


學醫,真的不像網上說的那麼差,但是一定要進一流的醫學院,這樣,你的眼界才高,起點才高。如果真的想要當醫生,在醫學上有所建樹,我建議還是不要考定向衛生院的專業,或者是軍醫大學。


人體探索者


學醫,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

首先不得不說,不管是任何一個領域,或者是專業的人,他都要足夠的認真去對待自己的工作,才能夠有這種不後悔,要不然很多人都是幹一行就討厭一行,又沒有特別認真的去對待自己的專業,那麼這種的話就無所謂後不後悔了。

不過說實在話,醫療行業在這個時代確實是一個挺痛苦的行業,因為他面臨的挑戰和壓力特別特別的大,所以如果有意報考醫學專業的同學一定要自己細細的看前輩們的一些經驗,以及要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才能夠報考。

回到這麼一個話題,像我們班的同學應該還是有一半以上的同學繼續留在醫療領域的,那麼留在醫療領域的同學呢?有很多都是醫生,有內科的,有外科的,有婦產科的,有兒科的,都有,另外呢,有一部分呢,是做影像學的,比如說超聲磁共振放射科的醫生。

總體上講,至少有一半的醫生還是繼續在醫院工作的。

另外有一些呢,是轉向了其他的崗位,比如說從事教學方面的,那麼這一部分同學呢可能他們本身的學習成績也很好,然後呢又不斷的往上讀,比如說碩士畢業,博士畢業,博士後畢業,後面的他們就很少從事於臨床,更加側重於從事教學科研方面的工作。

還有一些同學呢,畢業之後他們看到了一條相關行業的發展,比如說醫療器材,醫療藥物,醫療新聞等等,於是他們去找相關的工作,現在的發展也很不錯,而且上班時間更加自由,掙的錢呢,也不比我們少。

當然還有一些呢,可能是因為家庭的關係就跑去做生意了,也有。


白衣奶爸


醫學院的學生大學畢業後大體有這麼幾個去向:

1.絕大多數進入醫院。醫學也是有很多的專業分類,有臨床醫學,護理,檢驗,影像,藥學等等。我個人是臨床醫學,畢業之後還是繼續做了醫生,大學期間是不分科的,無論是內科、婦科、外科或兒科,都是學的臨床醫學。這個專業也是可以轉其他的專業的,比如說影像檢驗。那麼就會有人可能還是繼續當醫生,或者是轉到影像、心電圖、b超等等。

2.繼續學習,讀研讀博。我是在山東,山東這一塊兒的醫學院比較多,除了山大青大有醫學院之外,還有濰坊醫學院,泰山醫學院,濟寧醫學院,濱州醫學院,有山東省中醫藥大學,還有很多的專科醫學院,所以競爭壓力是非常大,就業壓力也比較大。很多縣級醫院都已經開始要求研究生學歷了,本科生會越來越難,所以不少學生都會選擇繼續的上學。

3.做醫藥代表,推銷醫藥公司產品。我國大部分的醫院,購買設備和藥品都採用招標,那麼醫藥企業就會需要比較懂行的去跑業務,做推銷,這些人就被稱為醫藥代表,簡稱“藥代”。這個行業的規模還是比較大的,也是成了一個比較系統,要好的話也是非常掙錢的,利潤非常大。

4,除了藥代之外,還有一部分學生會進入企業,他們參與一些藥品的研發設備的研發之類的。尤其是藥學這個專業,醫藥企業的需求量非常大,而且給的工資比醫院還要高。

5.開診所或藥店。不少醫學生的,家裡是醫藥世家,因為父母的緣故,所以才會去學醫,繼承父母的事業。

6,從事與專業無關的工作。醫學這個行業還是比較累的,教材多厚,如果真去醫院的話,大概就是要終身學習,還要應對各種各樣的文件,應對患者各種各樣的矛盾,也有一少部分人會放棄這個專業而去做別的東西。





大概就是有這麼幾個去向吧,當然還有其他的很多。

對於我個人來說,高中的時候我是非常不喜歡學醫的,當初高考報考的時候,也是家裡要求報的,一個人就是說自己的高考分數也比較尷尬,另一個就是除了醫學想想也沒有什麼太好的專業,所以當初就選擇了醫學。大多數的醫學生、醫生會抱怨“學醫太累”,大家通常說的一個口頭禪就是“絕對不會讓我的孩子學醫”,但是實際上真後悔的應該沒有幾個,如果再選擇的話我還是會選擇學醫。


兒科醫生孔凱


不後悔

最初的最初,是因為我最愛的人在我面前離開,而我卻無能無力,應該很多人都有那種感受吧!醫院的ICU,真的很涼很涼,涼透人心!

我曾天真的認為,只要到了醫院,就一定有活的機會,可是那一次,我才發現自己真的好傻好天真!

ICU病房裡,儀器的滴答聲,深夜的ICU更顯得沉寂冰涼,無論怎樣的呼喚,都得不到回應,躺在面前的人,是那樣讓人心疼,讓人不捨,那時候我就發誓,我要當醫生,我要去攻克這些不治之病,年少時期的赤子之心,是那樣真誠而又堅定。

我在這條路上,一直慢慢地前行,我不知道我會不會有一天實現,但是我在路上,我在前行,我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即便大小考試,熬夜熬得脫髮,可我依舊不曾後悔。為何會後悔?????因為工資少,因為醫患,因為夜班嗎?????哪一行沒有特別的苦呢!哪一行又是簡簡單單,輕輕鬆鬆的呢?幹一行夠一行,可能更多是因為生活的枯燥,為了治病而治病,為了賺錢而賺錢,生活的瑣事磨光了一顆年輕而雀躍的心,不是行業問題,是我們自己心的問題。

不會後悔,每一條路,都是那時那刻那人,內心最想走的路,沒有白走的路,都是人生的譜寫,一張白白的人生,每一次的決策都是人生的第一次,從一無所知的到來,到有一天的不懼歸去,坦然淡然,都是一場特別的歷練!


小醫小醫


本人畢業於湘雅醫學院臨床七年制,同學中大部分在三甲醫院工作,基本是副高級別了。我感覺自己是大學同學中比較另類的,有過短暫的外科生涯,現在也偶爾回到臨床上班,但大部分時間從事教學工作,還算醫療圈吧。為什麼不繼續幹臨床工作呢,主要原因之一是身體問題,得過肝炎肺結核,是最怕死的那種人,普通外科是特別辛苦的科室,大小病通吃,病人很多,收病人寫病歷上手術接著值班搞通宵明天接著收病人,上弦一樣天天不停轉,確實吃不消,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生性不喜歡束縛,喜歡有自由的時間支配,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為“懶”或“不求上進”。

後悔嗎?是的,有些失落,當別人逐漸成為自己專業的業務骨幹或精英、經濟水平漸入佳境的時候,此時,你的專業知識停滯不前,甚至快要記不起來手術刀的拿法了,每天就騎著單車上班風雨無阻,晚上睡覺還夢到有人罵你誤人子弟。心裡有些不甘。不過,有舍才有得,雖然沒有豐厚的收入,好歹趁房價低迷買了房子,有個遮風避雨的家,雖然沒有車,騎個單車上班竟讓我的身體得到不錯的鍛鍊,雖然不能在手術檯上呼風喚雨,卻能憑三寸之舌在課堂上自由揮灑。最重要的是,每個夜晚我可以陪著兒子踏實地睡覺,不用擔心半夜被電話驚醒。【韶醫碎閱】


韶醫碎閱


我一個同屆同學中山醫本科畢業二十餘年,現在廣東某四五線城市一醫院(非三甲)主任醫生,上回我眼睛痛去找他,發現他僅每天的掛號費就收入四五百元(每天門診半天約40單×15元/單,我網上預約第16號,約九點才排上),掛號費全歸個人,這已抵得上身為央企高工的我(武大郎)整月工資收入了,還不算正常工資獎金,手術紅包,藥物回扣,我簡直驚呆了,當年他在縣一中也僅僅中層水平呵。所以對鄉下學生而言學醫至少還是階層上升的臺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