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原因造成現在的學生難以約束?

我愛我家100412846


主要原因是以下幾個方面:

一.現在孩子是獨生子女,被爺爺,奶奶,外公,姥姥,爸爸,媽媽輪流寵著,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沒有受過一點委屈。讀一點書,學一點知識靠哄!老師一個班幾十個學生,要維持課堂紀律,進行課堂教學,哄是哄不過來的。只能靠紀律約束,這樣一來學生就受不了。孩子就覺得受委屈,一大群家長就不答應了,反過來又促進孩子更加嬌橫!難管!



二.家長觀念發生了變化。社會上讀書不能致富的例子比比皆是,部分家長認為孩子讀點書就可以了,讀多讀少無所謂。我一遠房親戚自已孩子逃課,拿根棍子到學校去打得皮開肉綻;到孫子了老師給孩子罰站都不行,居然遇到同一個老師!老師怎麼也想不通:同一個人,同樣一件事態度差異如此之大!社會觀念變化之快可想而知!


三.海歸學者帶來了國外先進教學經驗,有一個適應過程,有一國情問題,老師有點跟不上了。媒體對個別事情炒作,對學生也有巨大的影響,別以為孩子不知道啊!他知道你不敢很管,你既然不敢很管,我怕啥?孩子精著呢!

最後一點不具代表性,當年小升初刷掉一批,在初中又流失一批,升高中又很刷一批,不好管的,讀書不行的基本不在學校裡了。還能在學校裡的都是好孩子了,當年好管了!


明物明理


現在學生難管,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教師缺乏創新型的教育理念

為什麼這麼說,在與許多教師不斷的溝通中,我發現一個問題,現在的教師與以前的教師在教育理念是差不多的,頂多就是現在的教師不像以前的教師那樣頻繁的體罰學生了,他們相同的理念主要表現在,從古自今,老師與學生的關係都是從屬主宰關係,而不是平等溝通關係,但是現在的孩子自我主導性越來越強,所以老師的這種主宰思想往往讓孩子的行為形成反彈,還有教師在傳授知識方面喜歡強制灌輸,而沒有去了解學生的特點,千篇一律讓孩子吃大鍋飯,其實話又說回來,為什麼有學校這個機構,是因為有學生才有的,不是因為有老師才有學校這個機構的,所以學生在學校的地位才是主導地位,可是往往教師把自己弄成主導地位,而把學生當成道具一樣進行強制灌輸自己的行為,這種實施邏輯的衝突,導致學生難管,對知識的接受方式產生厭惡。

第二:教師的處事行為不夠理性

很多學校都有一個現象,有些老師喜歡聽話和成績優秀的學生,對調皮的或者差生不但不關心他們的學習,往往這些學生問他一個問題都是草草的跟人家解決,並且臉上面無表情,可是馬上遇到自己喜歡的學生,突然表現出很強的親和力,這種處事上的小家子氣讓一些正義的學生或者被老師不喜歡的那部分學生非常反感,還有些老師樂於幫助女孩子和一些主動拍他馬屁的學生,而這位老師總會在學習或者課外活動以及請假等等這些方面跟他所喜歡的這些學生開後門,而他不喜歡的那部分學生要想得到這種待遇,門都沒有,老師的這種幼稚行為,會引起被冷落的那部分學生非常不滿,覺得老師在對待學生方面不夠公允,於是他們心理會反彈,也有些老師喜歡一些家庭背景不錯和有錢的學生,這種趨炎附勢的勢利行為,對於單純的學生來說,他們是非常看不慣的,所以在老師這些處事上所謂的小家子氣,幼稚不公允,勢利心理等,從而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一些矛盾,因此很難管

第三:教師缺乏正義感和責任感

許多教師是沒有多少責任感的,特別是現在的高中,只有班主任才嚴格一點,其他老師把自己當一個揚聲器,在講臺上噼裡啪啦的講一個小時就走了,作為一位教師,傳授知識只是一部分,引導學生的行為規範也是教師的核心工作,如果一位教師在講臺上講課,下面學生睡得睡。看的看小說,吹牛的吹牛,或者逃課的逃課,請問這位老師為學生的行為負責了嗎?一個班,不是隻有班主任才該維護課堂紀律,所有老師都應該嚴格去控制學生的不良行為,許多學生懶散,其實可能就是英語老師上課不管他們,讓他一旦形成習慣,結果他物理課、化學課都開始懶散了,也許搞到最後連班主任的課都不賣帳了,所以一個班所有老師應該是具有凝聚向心力的團隊,有共同的價值觀概念,這樣大家一起來監護學生,單靠班主任怎麼能管的了呢,可是正因為有些老師就是不負責,讓不懂事的學生養成了一些惡習。

第四;家長過度慣養獨生子女

都說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孤單,不像以前那樣兄弟姊妹一大群,所以現在的孩子很珍貴,不像以前的孩子那麼濫賤,於是現在的孩子,不管是吃喝玩樂,父母都節衣縮食的滿足他,即便父母想控制,爺爺奶奶也會偷偷的給他,所以這種全家人360度的去關照孩子,往往讓孩子覺得自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心理認為應該大家都要非常看重他,可是到了學校,老師就不可能像他父母那樣嬌慣他,於是孩子的心理落差出現的,一邊回家向父母狀告老師的不是,一邊在學校與老師明裡暗裡的進行鬥爭。這也是學生難管的原因所在

第五:家長對孩子放羊式的教育

這一點在農村表現得非常明顯,中國由於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許多年輕人,都往城市裡去打拼,不論是為了事業,還是為了掙錢,反正找一個理由來到城市,然後把孩子留守在老家,讓年邁的爺爺奶奶照顧,當孩子不論遇到什麼問題,都找不到人解決,特別是學習上,更沒有一個正確的引導,這樣的時間一長,再加上家庭管理的鬆散以及農村學校教育的落後,孩子哪有心思讀書,完全就變成一個貪玩的小調皮。所以,一位家長如果只為找錢,請問你生孩子幹什麼?既然要生,為什麼不去培育,錢和孩子誰最重要,如果這樣去衡量一下,我覺得你心理多少是有些愧疚的。

第六:急功近利的社會影響

如果說今天的中國人有幾分急功近利,我相信一個理智的人都會認同這一觀點,正因為這種急功近利的影響,讓孩子過度浮躁,讓孩子們自私自利的去維護自己,於是他就不會有感恩的心態,他就不會因為別人對他的付出而想到感恩,所以老師的苦口婆心他無動於衷。其實這就是急功近利所致,讓孩子過於自私自利。他們想到的是得到,不會想到付出。


唐崖教育科技


首先,這是孩子自控能力不強導致的。也是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的。孩子的一些習慣在幼年就養成了,也就是說,孩子的父母就是最好的啟蒙老師。

舉個例子,幼童喜歡吃小食品,如果父母告訴孩子吃小食品的危害,孩子自然就不吃了。上學後,孩子就有自控力了。不如,他看到標語"不許亂扔垃圾,他就不會把手裡的廢紙扔到地上,就會自覺的把廢紙扔到垃圾桶裡。


其次,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父母叫孩子做到的事情 ,自己首先做到。例如,有的家長會吸菸,你要約束孩子不吸菸,會有說服力嗎?

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的性格和品德在幼兒期,童年期就形成了,有的孩子上學後,性格孤僻或品質敗壞等,這

與家庭教育不無關係。

學生弒師案。家長因不滿老師教育自己的孩子,把老師打壞住進醫院等等。這都是家庭教育的反面教材。

為了孩子的未來,家長一定要擔負起家庭教育的責任。

(原創不易,多加關注,不同看法,敬請賜教)


老頑童有話說


一個孩子的習性, 基本決定於他的家教。小孩的成長,父母是他的第一任老師 。所以,很多小孩的不良習性,基本上都是父母不良家教來的。

現在的父母,經歷了文革時期,經歷了艱苦的日子 。可是,現在日子好了,他卻不想讓他的孩子受苦了,他們喊出了一句,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然後,把小孩當成寶貝,只要小孩的要求,就百分百滿足。這樣子下來,小孩子又怎麼能夠自律呢?

還有就是,現在的法律法規,大張旗鼓地喊出保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輿情太大,學生維權意識太強,一下子覺得世界是他們的了,又該怎麼去約束他呢?

所以,家庭裡的至上,學校裡的過度保護,社會輿情的盲目吹捧,讓我們的小孩迷失了自我,讓自己難以管束,甚至不受管束 讓教育工作者難以管束。這是教育的悲哀,尤其是家庭教育。


振雄雜談


教育與輿論環境,使一些學生在“權利”的理解上出現了偏差,只認權利,不認義務與責任。

教育不僅指學校教育,還包括社會和家庭教育。

現在中國流行“權利”,一些孩子被寵著,在家裡要什麼給什麼,而不是告訴孩子他應該得到什麼也應該付出什麼。這是家庭教育的偏差。

在社會上,現在教育“專家”人數可能比老師還多,媒體公知大V大合唱,灌輸些似是而非的理論,誰都能順嘴喊幾句教育“理念”。最流行的就是要尊重孩子的“權利”,但幾乎沒見著幾個人告訴孩子,他們是有“義務和責任”的。

曾經見過一個孩子在網上的神回覆。事情大概是說一個學校讓學生打掃學校環境衛生,鍛鍊學生的勞動意識。這位學生說 :

~我給學校交了錢,學校就得給我提供服務,憑什麼要我打掃衛生?

這就是現在一些學生理解的“權利”,對他來說,學校就和商場一樣,自己出花了錢是有“權利”的。

社會輿論環境出了偏差。

一些學生懵懵懂懂的知道所謂“權利”,卻不知道作為一個學生上課認真聽講,不影響其他學生學習,做好功課,學好知識,遵守紀律是他們的“義務和責任”。

有誰,哪位教育“專家”,滿嘴教育“理念”的公知告訴過學生這些?

沒有責任感,就沒有自我約束,當然就“不好管”。


灰太狼44967765


1.學習無用論。

2.溺愛教育。

3.素質教育曲解(=溺愛)

4.老師中有帶瑕疵行為者。同時學生及家長對師不信任。

5.科技的進步,電子海洛因的力量更大!


紅教師說教


因為我們放棄了自己的傳統文化,現在的孩子內心完全沒有倫理道德觀,什麼是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什麼是孝,什麼是順,這些完全沒概念!我們把現代的東西都當作是進步的、年輕的、先進的、正確的;把所有老的東西都當作是腐朽的、糟粕的、落後的、過時的、迷信的、錯誤的。我們把所有的觀念全部顛倒。為了GDP的增長放棄了傳統文化。從小家長按照西方教育方式跟孩子做朋友,做了朋友就不能再做家長了,因為這兩個角色是衝突的。朋友關係是平等的,意味著你的孩子可以跟你拍桌子對罵,可以指著你的鼻子損你。小孩缺一個朋友沒關係,但是少了一個家長就完了!第二,社會整體風氣都不好,網絡遊戲是對小孩的世界觀的形成造成很壞的影響,他們的暴力傾向很明顯。家長如果沒有得當的教育方式克服社會負能量的影響,當然很難教育。這代人現在完全在崇洋媚外,這種觀念是不適合中國社會的人文環境的。中國自古以來都是用倫理道德約束人的行為的,但是現在沒有人學。學校的老師也不教,家長也不教。等到他們長到青春叛逆期或者剛剛成年,你才會發現問題很嚴重,但是這時候再教育已經來不及。從小就從教規矩開始,而不是急著讓他們學知識。


萌貓小寶麻


很簡單,一句話,沒有能夠阻擋他們的任性妄為的東西。家人寵著,還要學校和老師也寵著,否則就有老師好看的。那誰還敢管束呢?賞識教育,鼓勵表揚,尊重學生,說服教育……對於上世紀人來說還有用,可是時代在變,人也在變,這樣只有獎沒有懲的方法,學生根本不吃這一套了,再加上整天出臺束縛老師手腳的政策,無異於把主要管教者捆綁起來,沒收他們管教權,呵呵,那學生可開心了,沒人管了,想怎樣就怎樣了,而最終買單的是家人和全社會。


花非花69232330


現在學生難以約束自己主要因素與社會環境有很大關係。環境決定意識。人是感性動物,有誘惑必有影響。譬如說你家裡買了電腦而讓小孩不玩遊戲幾乎不可能,智能手機也一樣。個人的人生價值和理想也是約束自己的重要原因。自律來源於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