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图中间的曲线,是正s还是反过来的s?

汪254446234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回答了这个问题,其实也就弄清了“道”的本源。

在西班牙这个欧洲国家,有个很牛的建筑师,叫高迪通。他通过长期的观察得出了一个结论——“在自然界中没有直线,所谓直线不过是人创造出来的”。比如花草树木、鸟兽鱼虫都是弧线,没有完全直的。在古老的中国,有一位智者,比这个有思想的建筑师更早提出这个观点,而这一早,就早了几千年。

这个人是谁呢?就是骑着青牛出了函谷关的老子。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道德经》又说:“曲则全,枉则直……执而盈之,不如其已。执而锐之,不可常保……”这是老子对大道运动的诠释,即“周行”。什么东西可以终点与起点一样、始终不改变形状、不因运动而损坏、不因突兀而磨掉棱角呢?只有圆。也只有圆可以称为“周行”,如同滚滚车轮周而复始,这是天地的潜则、万物的规律。所以老子又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而这样的无棱无角、上下一致、圆融无碍,也只有圆才具备这样的属性。


接着老子又提出一个重要观点:“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这个观点可以看出,庄子之道和老子之道完全通融,认为两种截然不同属性的东西都可以在“道枢”中周而复始、无穷无尽转化,如善与恶、强与弱、是与非、美与丑。

好,现在我们再来看太极鱼。

我们可以看到——黑与白,头与尾,上与下,高与低都在此图中。那这两条小鱼代表什么呢?我们还从老子的《道德经》中找答案。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里面的一,是天地未分、阴阳未判的混沌状态,一乃道之子。而后先天一炁化生阴阳二气,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降为地,进而生出虚实、善恶、美丑、有无、水火等一系列不一不异的事物与状态。

此时老子又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这些都是阴阳的体现——世人知道美,方知丑的存在;知道冷,方知暖的存在。阴阳相异相依,没有一刻分离。同时,野鸡掉进凤凰窝里,即刻相形见绌、丑陋无比,再进入乌鸦群中,又立刻美艳绝伦、高傲无比。所以,没有绝对的丑,也没有绝对的美,这一阴一阳,处于无尽的变化与转换中。

所以老子又说:“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就是这个道理。

此时,这张太极图我们便看得更加明白清楚了。万物负阴抱阳,都在不断走向自己的对立面,超相反的方向运动,所谓“反者道之动也”。阳极生阴,否极泰来,物极必反。所以万物循环往复、周而复始、阴阳消长,所以万事万物无始也无终,终点即是起点,起点即是终点。

有了上述观点,我们便有了站在“道”的高度来还原这张大道至简的太极图的基础了。太极图阴鱼和阳鱼都有大头小尾,表明万物“成住坏空”永无停歇,大小强弱变化永无停歇。图中S线表明阴阳二部互根互生、不可分离,同时又相对独立。而事物生死循环、成住坏空的运动又具有正反两个方向性,顺生与逆返表明太极图阴极阳生、阳极阴生的正旋与逆旋两个旋转方向。既然万物都有阴阳与正逆,那么太极图中这正与逆的旋转,本身便在这“道枢”中得到了统一。

所谓正逆,不过是我们为其强加之名相罢了。正与逆,本来不一不异。

也只有这种不一不异,才归统为中华民族得以保持灿烂五千年文明的以德一为主宰的“中气以为和”的法则。

愿万物阴阳和合,圆融无碍。


宗镜先生


《周易》阐明“易与天地准”,所以能包含天地运行之道。又说:“曲成万物而不遗”。不会遗漏哪一样,因为它是圆周形,真正的圆代表一切的圆满。我们的生命都在这个圆圈内,一走曲线就一切都圆滿了。

因此概括为《曲则求全》:见图二。

圆圈内这个图案就代表太极(图左及图二中)。人也是这样,我们形体的圆是一个光圈。这个形体是我们整个生命的中心,一个支柱。(图二下)。

又:宇宙间的一切没有直线,所谓直线就是把曲线切断,加上一些人为的作用,假名叫做直。其实人生没有哪一个地方不是曲线。(见图右)。

题主所说的太极图有正S还是反S,没必要考究。只不过表示太极负阴而抱阳,阳中有一黑圈,阴中有一阳圈表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见图二中)

S是后来从西方的字母中传入的,並不是《易经》设计的,也可验证《易经》中“曲成万物而不遗”。

以上答复,来自《周易图解大全》(第四篇)摘要,供参考。





桂花芳香77105282


回答之前请看流行的两种太极图,A:
B:


这两个太极图,分别为正S与反S,太极图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什么?是的,就是非常简炼,也许很多人以中国的易学,道学是高深莫测,错了,易经却认为,凡是大道真知灼见都是简洁易明的,此为“简易”
,是易经其中一个核心。前年李总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及易经的此原则:大道至简!

世上一切最重要的东西几乎都是免费的,比如洁净的空气,水,父母之爱等等,其免费(几乎免费)的又是无价的,失去空气人活不了几分钟,失去水分我们难存几天。人世间最大的道不是鬼谷子王利的无字天书,而是那些连小学生也明白的道理。而老子五千言,归根落脚是告诫人们适可而止罢了。

太极☯️的作者深谙这真谛,图是十分简炼的。然在简易之中又包涵无垠真知,比如这个例子,一正一反谁对谁错呢?现代人们的思维模式通常是:两个意见,你对就我必错,我对你必差,是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但易经不这样认为,太极☯️诠释易经恰到好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天道恶单,所以太一神亦改称太乙神,道教的元始天尊于凡间与地狱的存在之化身:救苦救难太乙救苦天尊其号就是太乙。

好的,说了那么多就是为了揭终,其实两个太极图都没错,只是一个为太极之本,另一个为太极之用。怎样理解这句话,很简单,一个是反时针,一个是顺时针,道德经告诉我们,相反相成是道的本原动力。而易经八卦图则是顺时针方向趋生万物!老子五千言:反时针图表征是道亦称之为无,顺时针表征是有,宇宙生于有,有生于无。一个为本,一个为用罢了。


民俗玄学研究者


从自然的角度看,正看就是正S ,反看就是反S ,又可以倒过来看,有反正,又无反正。仅此而已,如果把人的意识加进去,就奥妙无穷了,解释的深的是大智慧 ,解释的浅的是小智慧 ,并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延伸,自此,人,这个附有灵性动物,展开无限的想象,深不可测 ,走向深邃。易经,上的字谁都认识,可是它的意,都在字之外,奥妙就在这内涵中,为啥不表述清楚,就当时的科技发展,有些事物还认识不到今天这种程度,就把他神化 或玄化了。不能明确的表述,就迷糊话,在神与玄中探索,握有科学知识的今天,都上了天了,登了月了,靠的科学,不是玄学。


大海lzd


太极图是以正S看,还是以反S看,这要看你的立足点和观察的角度与理解的水平了。

如果从象数的角度来看,站在局外也就是天上来看,天气左旋,应该是一个正S象,象形成数则为5数,对应天气5行数。如果战在局内也就是地上来看,地气右旋,所得应该是一个天气S映射的镜像反S,象形成数则为2数,对应地气阴阳2数。

天气5+地气2=7数,和谐音气数!因此气的符号象数自然形成为7数。有趣吗!

一般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以思考,探索的目的来看太极图时,应该以S象来看太极图,毕竟天气在先也在上,理应受到优待。而且S象生成的太极图还同时自然生成了阴阳二鱼图象,形成6,9二数,对应为8卦的阴,阳爻符号象数。如果顺此6,9二数再继续演绎,太极图的功能则又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反S的太极图则无此功能,毕竟它的立足点太低了!

太极图的奥秘是无穷的,在此仅略书一二,有兴趣的读者可自己探索,体悟,作者就不再赘述了。



易境2


真正的太极图是无所为正反的,更是无法用平面图表达的,用立体三维也无法表达,因为‘阴在阳之内’的互相并互动纠缠状态只能用抽象思维去理解和领悟,就是用量子理论也不一定能完全准确的表达。


联播44150760538


太極圖告訴我們,事物要從不同的角度去看。正,反太極圖一個從上往下看,是正旋轉,另一個反向太極圖,如果你把它升空,然後你再從下面往上看,還是正旋轉。民間有些地方蓋房子,把太極圖固定在大梁上,就須要用反向太極圖,你抬頭往上看時,看到的是一個正旋轉的太極圖。正反不可弄錯。


易k园


太极,正反s关系不大,天地,阴阳,交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生相刻,互帮互助,方为人,古人用他记录,划分,各种事物变换,让人明白人生的真理,民族团结,万众一生,报团,为圆,太极交合为圆,车轮滚滚滚向前,圆满满圆,


云飞刮墙刷新生活


伏羲人文始祖让你真正去了解他画太极八卦图的真实义意何在?让华夏炎黄子孙认实真理不要搞错了方向,是正S形的才合乎逻辑,话不说多说多了只是费话,阴阳循环平衡地球分两仪,又生四象,四象出八卦,东为阳,西为阴,东动西隨,物动云收,地球仪有易纬乾凿度的分析与赤道分解好好去学吧!说多了招人恨!无奈何懒得理!


逍遥观花


应该是反过来的s,因为鱼尾代表生气的开始,鱼头代表旺极之气。阳气旺极则阴生,阴气旺极则阳生。而且阴阳生死旺衰顺其时显其功。关于阳顺生,阴逆生之说出自渊海子平,是把阴阳对应事物的运行关系与同一属性的阴阳生死轮回关系混为一谈了。当删其谬论,恐误后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