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提出中国从古至今只有2个半圣人?

无闻漠漠


两个半圣人的说法,似乎漏掉了另一个重要人物——孟子。如果没有孟子,孔子的儒家学说,仍旧只是停留在“仁”的自我修养范畴内,不会为世人提供“义”这个可以外化为行为的为人处世标准。孟子完善了儒家学说,在儒家历史上具有不言而喻的地位,这个“亚圣”之名也不是乱盖的。

王阳明的学术成就,主要是将汉唐时期就流入中国的佛学,以及道家学说融会贯通,演化出了一个“新儒家”。

佛学的主要功能是与人为善(善护念),只有良知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所以佛学也可以说就是教人“智慧地行善”。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良知付诸于行为)就是儒家式“善护念”。

儒家有一句“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什么意思呢?就是君子用道德要求自己,小人用道德要求别人。王阳明与朱熹最大的区别就在这里,朱熹的理学用道德要求别人,王阳明的心学是用道德约束自己。

评定“圣人”的标准是立德,立言,立功,修齐治平。王阳明和曾国藩三者皆有,孔子也曾为政,有过一些功绩。而孟子在“立功”一项上面不符合条件,显然这是后世儒者为王阳明曾国藩量身定做的评定条件。

儒家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温文尔雅,所以被认为是阳刚不足,而孟子的“浩然正气”恰好补齐这个短板。儒家的“圣人”标准原意是指具有完美人格的人,所以仅凭“立功”一项就把孟子排除在外实在有失公允。因此两个半圣人的说法应该是孔子独居一位,孟子、阳明曾公各居半位最为妥当。


霍大胜


以政治领域而言,中国历史上的圣人有两个:老子、毛主席。

老子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毛主席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两者说的本质是一样的。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没有一点普通人的私欲,才是圣人。


除此之外,还有谁能比肩?

什么圣人孔子、亚圣孟子,纯属扯淡。把儒家所有的理论,孔孟所有的言行垒在一起,能达到这个境界嘛?差的太远了。孔孟,不过是为了能当官,随口杜撰了一些应景的话而已。在当官发财面前,孔孟争相抛弃、违背儒家理论、儒家思想。


沧桑短笛


三个圣人,很多人睁着眼睛说瞎话。

老子,孔子,孙子。

前面两个就不说了,孙子号称兵圣。

孔子学说遵循秩序,而兵家则代表混乱。

中国历史30年一小乱,7.80年一大乱,二三百年改变个王朝。

孙子兵法三韬五略三十六计,对敌人行,对自己人也可以。

你以为儒家整人的时候不用兵法谋略吗?

有人说中国人坏。

其实中国人,你对他好,他就对你好。他感觉你在坑他,对不起,他比你还会坑人。

剩下那半个,有人说是王阳明,还有人说是曾国藩,他们都是没落王朝的人。

你要知道中国百家争鸣红利在宋朝就遗失殆尽,明清两朝已经将死不死,这两个人充其量就是鹤立鸡群,矬子哩拔大个,根本算不上什么圣人。

不是他们太好,而是周边人太差。

这两个人放到唐宋,真不算什么人物。

中国封建社会以孔子为代表的正面,以孙子为代表的反面,老子给你启智。

就这三个人是圣人。


在路上61281823


这个和当时的背景有关系。这么跟你说吧,孔子他的影响是最大的,再然后就是王明阳,王明阳带领了武界走向了巅峰,说王明阳是李耳我想也不过分,而孔子,教化世人成立了儒家。他们都是一个帮派的领头羊,一个曾国藩怎能与其相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