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人提出中國從古至今只有2個半聖人?

無聞漠漠


兩個半聖人的說法,似乎漏掉了另一個重要人物——孟子。如果沒有孟子,孔子的儒家學說,仍舊只是停留在“仁”的自我修養範疇內,不會為世人提供“義”這個可以外化為行為的為人處世標準。孟子完善了儒家學說,在儒家歷史上具有不言而喻的地位,這個“亞聖”之名也不是亂蓋的。

王陽明的學術成就,主要是將漢唐時期就流入中國的佛學,以及道家學說融會貫通,演化出了一個“新儒家”。

佛學的主要功能是與人為善(善護念),只有良知是不夠的,還要有智慧,所以佛學也可以說就是教人“智慧地行善”。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良知付諸於行為)就是儒家式“善護念”。

儒家有一句“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什麼意思呢?就是君子用道德要求自己,小人用道德要求別人。王陽明與朱熹最大的區別就在這裡,朱熹的理學用道德要求別人,王陽明的心學是用道德約束自己。

評定“聖人”的標準是立德,立言,立功,修齊治平。王陽明和曾國藩三者皆有,孔子也曾為政,有過一些功績。而孟子在“立功”一項上面不符合條件,顯然這是後世儒者為王陽明曾國藩量身定做的評定條件。

儒家給人的印象一直都是溫文爾雅,所以被認為是陽剛不足,而孟子的“浩然正氣”恰好補齊這個短板。儒家的“聖人”標準原意是指具有完美人格的人,所以僅憑“立功”一項就把孟子排除在外實在有失公允。因此兩個半聖人的說法應該是孔子獨居一位,孟子、陽明曾公各居半位最為妥當。


霍大勝


以政治領域而言,中國歷史上的聖人有兩個:老子、毛主席。

老子曰: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

毛主席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兩者說的本質是一樣的。只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沒有一點普通人的私慾,才是聖人。


除此之外,還有誰能比肩?

什麼聖人孔子、亞聖孟子,純屬扯淡。把儒家所有的理論,孔孟所有的言行壘在一起,能達到這個境界嘛?差的太遠了。孔孟,不過是為了能當官,隨口杜撰了一些應景的話而已。在當官發財面前,孔孟爭相拋棄、違背儒家理論、儒家思想。


滄桑短笛


三個聖人,很多人睜著眼睛說瞎話。

老子,孔子,孫子。

前面兩個就不說了,孫子號稱兵聖。

孔子學說遵循秩序,而兵家則代表混亂。

中國歷史30年一小亂,7.80年一大亂,二三百年改變個王朝。

孫子兵法三韜五略三十六計,對敵人行,對自己人也可以。

你以為儒家整人的時候不用兵法謀略嗎?

有人說中國人壞。

其實中國人,你對他好,他就對你好。他感覺你在坑他,對不起,他比你還會坑人。

剩下那半個,有人說是王陽明,還有人說是曾國藩,他們都是沒落王朝的人。

你要知道中國百家爭鳴紅利在宋朝就遺失殆盡,明清兩朝已經將死不死,這兩個人充其量就是鶴立雞群,矬子哩拔大個,根本算不上什麼聖人。

不是他們太好,而是周邊人太差。

這兩個人放到唐宋,真不算什麼人物。

中國封建社會以孔子為代表的正面,以孫子為代表的反面,老子給你啟智。

就這三個人是聖人。


在路上61281823


這個和當時的背景有關係。這麼跟你說吧,孔子他的影響是最大的,再然後就是王明陽,王明陽帶領了武界走向了巔峰,說王明陽是李耳我想也不過分,而孔子,教化世人成立了儒家。他們都是一個幫派的領頭羊,一個曾國藩怎能與其相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