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途丨剛剛免簽的波赫,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跟著拾途開啟深度探索旅行

波黑,歐洲南部巴爾幹半島西部的多山國家,全稱: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整個國土面積也就約5.1萬平方公里,半個浙江大小,波黑最有名的城市,就是以一戰導火索和波黑戰爭而聞名的首都薩拉熱窩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波黑歷史瞭解一下:


我們把時間線拉回到公元6世紀末,部分斯拉夫人南遷至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簡稱波黑)等地定居


12世紀建立了獨立的波斯尼亞公國


15世紀後期被奧斯曼帝國征服


19世紀淪為奧匈帝國屬地


1918年成為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1928年改稱南斯拉夫王國)的一部分


1945年成為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1963年改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一個共和國


1991年南斯拉夫開始解體,10月15日波黑議會宣佈波黑為主權國


1992年4月-1995年12月發生內戰


1996年9月波黑舉行首次大選。薩拉熱窩是波黑的首都,也是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初建於1263年,曾長期遭受土耳其的統治,其名字的土耳其語意思是“蘇丹總督的宮殿”。這是一座混合了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歷史悠久的國際都市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一戰導火索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城市由戰爭而聞名,就該從戰爭講起。位於薩拉熱窩城東的歷史名勝—拉丁橋,當年就在這座橋旁,曾統治整個奧匈帝國的王儲費迪南大公夫婦被塞族青年刺殺,由此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我想這一段歷史大家高中應該都有學過。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拉丁橋的舊稱普林西普橋,橋樑過去是木造橋,在一次洪水中被破壞,1798年重建。為紀念南斯拉夫愛國主義,橋樑曾改名為普林西普橋,南斯拉夫解體之後其名稱又恢復為拉丁橋。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波黑戰爭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幾個世紀以來,波黑都是一個匯聚不同種族文化的地方,和巴爾幹地區的其他國家相比,這裡的民族和文化多樣性更加明顯,“波黑戰爭”自然也因此而起。

經歷了一戰和二戰,全世界都在忙於戰後重建工作,波黑也不例外,更是成功舉辦了1984年第十四屆冬奧會,要知道這可是冬奧會史上第一次在社會主義國家舉辦。可奧運盛會的喜悅並沒有持續多久,波黑就進入了全面內戰。記得小時候電視裡整天播放的國際新聞,1991年前南斯拉夫解體,第二年,由六個共和國之一的波黑的三個主要民族,圍繞波黑未來前途和領土劃分等問題進行的戰爭。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波士尼亞克人(穆斯林族)佔約45%,剩下約40%是塞爾維亞人,15%是克羅地亞人。塞族不願意分裂出去,所以當波黑不顧塞族反對宣佈獨立時,塞族在自己聚居區也宣佈獨立,內戰由此爆發。

直到1995年12月14日,南聯盟塞爾維亞、波黑、克羅地亞三國總統才正式簽署《波黑和平框架協議》。協議規定,波黑繼續作為統一的主權國家存在,由穆克聯邦和塞族共和國兩個實體組成,穆克聯邦控制波黑領土51%,塞族控制49%。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狙擊手巷子·牆上隨處可見的彈坑

為了本民族獲得更多領土,穆、克、塞三族進行了殘酷的戰鬥。時至今日,波黑境內塞族、穆族分而治之(穆克兩族也形同路人),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說起內戰,還有一段悽慘的愛情故事!

米麗雅茨卡河上有很多座橋,一座看起來是最不起眼還很醜的橋(Vrbanja橋),灰色水泥路面,灰色欄杆,毫無特色可言。就是這座普通的橋,記錄了波黑內戰中一段最悲情的故事。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故事的主角Admira和Bato是一對青梅竹馬的情侶,他們來自不同信仰的兩個家族,Admira是穆族,Bato是塞族,但兩家人相處和睦,從未反對過他們的愛情。然而,這場內戰愈演愈烈,倆人決定離開薩拉熱窩,原本說好停火的雙方,在他們走到Vrbanja橋中間時卻忽然開火,兩個25歲的年輕生命就這樣永遠停滯在了這座橋上,Admira用盡全力爬到Bato身邊,兩人最終相擁而去…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那場不堪回首的內戰雖已過去20多年,交戰雙方依在指責是對方先開的火,可對於Admira和Bato來說,一切都回不去了。如今路人從橋上匆匆走過,沒有人在橋中間的那塊石碑前駐足,但石碑前有一束鮮花紀念著那對薩拉熱窩的羅密歐和朱麗葉。

波黑冷知識

波黑也是全球地雷最多的10個國家之一,主要由前南瓦解後的內戰造成,戰爭結束後,波黑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排雷工作,現今仍有十幾萬顆地雷沒有排除。

1993年世界小姐選美大賽,薩拉熱窩姑娘拉著橫幅:don’t let them kill us,感動了帕瓦羅蒂和U2樂隊,於是創作了這首《miss sarajevo》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地雷警示標誌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薩拉熱窩除了有一戰導火索和內戰這張名片,另一張就數曾風靡一時反映二戰時期的影片《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當年看的多少國人熱血沸騰。

電影裡的場景:鐘樓、鐵匠街、清真寺等建築,都彷彿被鎖進了時間膠囊,雖歷盡滄桑卻朱顏未改,只需踱步前行,在這古城裡都能一一尋覓到。跟著電影去感受這滿是傷痕的國度。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空氣在顫抖,彷彿天空在燃燒,是啊,暴風雨來了。”

第一站.薩拉熱窩大清真寺

1531年建的格茲·胡色雷·貝格清真寺,是波黑和巴爾幹半島最大的清真寺。電影裡的老鐘錶匠謝德在情勢危急、來不及通知瓦爾特的情況下,毅然單刀赴會前往“假瓦爾特”設下的陷阱,以自我的犧牲保全了瓦爾特和抵抗組織火種。他們約會的地點就是大清真寺。隨後出現的槍戰,也幾乎全在清真寺內外進行。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第二站.鐘樓

老鐘錶匠謝德犧牲後,聞訊趕到的瓦爾特及戰友們與敵人在大清真寺附近發生了激烈的槍戰。鄰近的大鐘樓是可以俯瞰整片區域的制高點,德軍原本在此佈設了機槍以擊殺瓦爾特,但機智的瓦爾特悄悄摸進鐘樓,端掉了敵人的火力點,居高臨下地掃射數倍於己方的敵軍,掩護戰友撤退。敵人氣急敗壞地衝進鐘樓追殺瓦爾特,瓦爾特在掃射完地面上殘餘的幾個敵人後,拋出一條繩子,從容地從高高的鐘樓上滑下,淡定離去…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第三站.銅匠街

這條小街現在還在,而且與幾十年前幾乎沒有變化——除了工匠們的面容。這條名為Kazandziluk的街道位於老城區塞比利噴泉(Sebilj)旁邊,現在是薩拉熱窩最繁榮的手工業街區。始建於奧斯曼帝國統治時代,這裡有幾百年的手工製造傳統,土耳其式的咖啡具、雕刻的銅質花瓶、各類手工製品;還有表現薩拉熱窩老城風貌的裝飾畫、各種式樣的金銀首飾等,還有些戰時留下來的彈頭被製成藝術品。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波斯尼亞咖啡與土耳其咖啡相像但做法略有不同。煮好的咖啡放在鍍銅的壺中,互放在一個銅盤上,銅盤上還放著一個小瓷杯、一杯清水、兩塊方糖和一塊波斯尼亞軟糖。當地人講:要是波黑男子去女方家裡求婚,無論女方父母準備了多麼豐盛的菜餚,餐後的咖啡如果是苦的,則代表女方拒絕了求婚;如果心愛的女孩在杯中加了一塊糖,這樁婚事才算是成了。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第四站.瓦爾特紀念碑

"瓦爾特“不僅僅是一座城市的抗爭精神,也是一位活生生的人。塞爾維亞人弗拉基米爾·佩裡奇-瓦爾特1943年夏天開始擔任薩拉熱窩地下抵抗組織領導人;1945年4月5日夜間,在薩拉熱窩解放前的最後一戰中,瓦爾特為保衛發電廠而不幸犧牲;1953年7月24日,當時的南斯拉夫政府追認其為國家英雄,從此成了薩拉熱窩的象徵。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第五站.拉丁橋

“這座城市在歷史上曾經引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現在它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也將是很重要的。”電影片頭,德國軍官的這番演講很符合政治正確的歷史觀,但仔細想來,總覺得哪裡有些不對,其中似乎夾雜著一絲“神劇”的味道。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波黑第二大城市 莫斯塔爾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除了首都,“莫斯塔爾”是波黑的第二大城市,當地語中即為“橋的城市”。一座橋,兩個民族,連接著數代人期盼的和平;一座城,兩個宗教,融匯著東西方數百年的精髓。可在內戰期間,石橋也曾遭遇炸燬,直到內戰停止以後,石橋重建,於2004年建成,又成為了兩族和睦相處的象徵。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莫斯塔爾(Mostar)自古有“跳橋”的習俗,可追溯到16世紀古橋最初建立時。莫斯塔爾為此設立了一年一度的跳水節,每年7月底,人們蜂擁而至,就是為了觀摩這個露天的高臺跳水比賽。

橋頭有一家跳水俱樂部,只要有膽,交25歐元,就可以自己跳一次試試。我興致勃勃地去了,當然,只是想看看有沒有膽子夠大的人願意嘗試。只需花20歐元,當地人就會為你縱身一躍。當天看到一個澳大利亞小夥,經過簡單培訓之後,勇敢地從橋上跳了下去,當他安然無恙地從水中走出來,四周掌聲雷動。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同行的人並沒鼓掌,只是淡淡地笑了笑:“你知道麼,曾經有4個人因跳橋而死,它並不是看起來那麼簡單。”

跳橋,原本是莫斯塔爾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可現在,它成了當地人賴以生存的職業。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波奇泰爾耶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村莊臨河而立,坐落在一片岩石嶙峋的圓形凹地裡。呈階梯狀分佈,形成於奧斯曼帝國時代,這也可能是當今波黑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之一。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巴爾幹半島周邊遊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緊挨著的鄰居塞爾維亞,是歐洲第一個對中國旅行者實行全面免籤的國家。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與波黑接壤的黑山則對中國旅行者實施有條件免籤的政策,如果你持有有效的十年美籤和多次往返的申根簽證的即可免籤進入黑山,這樣就能一次性免籤暢遊波黑、塞爾維亞、波黑三個國家。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瞭解文化,像當地人一樣

官方語言波斯尼亞語、塞爾維亞語、克羅地亞語

宗教信仰伊斯蘭教,東正教,天主教。

貨幣

波黑可兌換馬克(匯率:1馬克≈3.95人民幣元)

節日國慶節(10月15日)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旅行推薦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 波黑電影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一戰導火索》、

    《橋》、《無主之地》

  • 書籍

    《南斯拉夫興亡》、《我們失去了雷蒙德—卡佛死了》、《波黑戰地採訪手記》

  • 主要學府

    薩拉熱窩大學、巴尼亞盧卡大學

  • 博物館

1.薩拉熱窩博物館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地址:Zelenih beretki 1, Sarajevo 71000波斯尼亞 黑塞哥維那

電話:+387 33 533-288

時間:10:00–16:00(週日閉館)

2.波黑歷史博物館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地址:Zmaja od Bosne 5, Sarajevo 71000波斯尼亞 黑塞哥維那

電話:+387 33 226-098

時間:09:00-19:00

3.波黑國家博物館

拾途丨剛剛免籤的波黑,有個不一樣的玩法【文化歷史篇】

地址:Zmaja od Bosne 3, Sarajevo 71000波斯尼亞 黑塞哥維那

電話:+387 33 668-027

時間:10:00–19:00(週一閉館)

©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如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