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潮州的粿条和河粉有什么区别?

小鱼饼yz


粿条是福建闽南地区,台湾省,海南省、广东潮汕等闽南语系地区的汉族传统小吃。“粿条”一名是福建闽南地区和广东潮汕地区的叫法,同属于闽南语系地区的海南省全省和广东、福建、台湾等省份的客家人则将其称为“粄条”。粿条不同于河粉,其口感比河粉更具弹性。另外闽南、潮汕、海南和台湾地区对于凡是用米粉为主料,面粉、薯粉等辅料经过加工制成的食品,都称“粿”或“粄”。所以闽南语系地区的所谓粄、粿,实际就是别处所称的糕,但包括的范围又不单纯是“糕”。而用米粉调成浆蒸成薄片切成条状的叫做“粿条”或“粄条”,台湾也有称为“粿仔”或“粿仔条”的。而今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都可见到粿条,甚至成为当地的小吃,这是由于当时大量闽、粤移民把粿条带出去的。

  河粉,又称沙河粉,1860年左右源自广东省广州市沙河,因而得名。但实际上在福建、潮汕地区俗称的粿条历史更悠久,最迟可以追述到明代。

  潮州府的《秋八月观神之八》就写到:“箸头尖,箸尾摇,箸头尖尖挟针菜,箸尾摇摇挟粿条。”这首古老的“关神曲”,推断粿条这种食物,至迟应该在明代就已经出现并且成为了潮人祭祀的供品和食物。贵刁(粿条)一般厚实一点,更接近面条的口感,河粉比较薄和滑,更有光泽。都是中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和东南亚一带常见的汉族传统小吃主料。(福建话和潮州话用法,当地英文按发声写作“GUE TEO”,俗作贵刁、鬼刁,粿条是潮汕人发明的)

  粿条应该是很细腻很爽滑的,而不是像河粉,蒸熟后上过油的,有点干牛杂的味道不好,太浓,而且好像放过酱油沙茶酱更是不好吃,不香也不辣。


寒灯独泊人


1 广东潮州果条和河粉最大的不同就是原料,虽然都是大米做的。潮州果条的原料就只有大米,河粉的原料除了大米,还有小麦淀粉,澄面,甚至有木薯淀粉。做出来的粉条口感相差有点大。潮州果条偏软细腻,河粉偏硬。

2 制作的工艺也是有区别的,潮州果条基本都是用手工制作,大灶台蒸煮,属于水蒸,手工切果条日产量不多。河粉现在基本都是用机器生产,加热的方式很多样,有烧煤气,有烧柴,有烧柴油,有电热,有锅炉,属于干蒸,干蒸比水蒸的好处就是保质期长久。产量一天可以做几十斤到几十万斤。

3 潮州果条和河粉还有个区别就是大小了,潮州果条比较细和厚,河粉一般比较宽和薄。口感的区别因为大小厚薄而相差很大,比如重庆小面和裤带面的口感就相差巨大了。潮州果条做汤粉好些,而河粉出名的是干炒牛河。


绝情叉烧包


去过潮汕吗?去过的话那肯定吃过牛肉丸粿条吧!但是粿条和河粉是一样的吗?

在潮汕,粿条的地位是仅仅次于粥和米饭的,可以称为第三主食。在大街小巷,有很多煮粿条的档口,当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随便找个档口坐下来,对老板说一句“物碗牛肉丸粿条汤”,不多久,热腾腾的牛肉丸粿条就做好端到你面前了。

但是,这个粿条是什么呢?是河粉吗?

吃过粿条的人会觉得和河粉有点相似,但是又不像,因为i口感上还是可以品尝出不同的差别的。来,跟着小编来认识一下河粉和粿条有啥不一样。

原料不同

河粉制作原料是米浆加薯粉,薯粉使得河粉韧性强,晶莹剔透,吃起来比较爽口,而且不容易断。

粿条原料是米浆和极少量生粉,细腻,容易断,一般切得比较厚,呈不透明乳白色。

颜色不同

原料不同导致颜色不一样,蒸熟后粿条透明度比加生粉的河粉差,所以河粉看起来晶莹透明,粿条则是轻微的乳白色。

再对比一下炒河粉和炒粿条的不一样。

上面是炒河粉,下面是炒粿条,这样看上来是不是明显不一样呢?

还有河粉起源一般认为是沙河村,所以河粉又叫“沙河粉”,而潮汕的粿条没有公认的起源的,来自于劳动人民的智慧吧。

谈到粿条,那我们继续说一下牛肉粿条吧。

粿条是没什么味道,牛肉粿条好吃秘诀在于汤,秘制牛骨汤,一碗有着萝卜、牛肉丸、牛肉的粿条,淋上浓香的牛肉汤汁,洒上葱花,下一秒口水就留下来了。

粿条也好,河粉也好,在我这个吃货看来,都是夜宵的佳品啊,对于吃货来说,吃才是最重要的。


巷里看世界


从本质和传承上看,粿条和河粉应该没有区别。用料都以大米为主,虽说原料添加辅料及其比例各不相同;用具也各不相同,手工的、机器的,铁盘的、箩筐的⋯,但都是采用蒸制方式,可见其工艺是有所传承的。所以无论是"粿条","河粉",还是"粄条",只是各地改良的结果,就粿条而言,汕头,潮州,揭阳也各有千秋,这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很好的例证,就像潮汕地区的白粥,和广府地区的白粥一样,虽然两者都是用米和水熬煮而成,但两者成品有明显区别,潮式白粥稠而粘,广式白粥稀而烂。如果硬要说粿条和河粉有区别,那也只能是地域不同派生不同的独特工艺和风味。至少说哪里的好吃点,那也是随各人喜好而定,无法分个高低胜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