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传统美术形式:徐州花灯(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

花灯又称灯彩,是中国历史上古老的传统艺术之一。关于花灯始于何时,历来人们都以“灯节”探源。相传灯节活动起源于汉代,作为两汉文化发源地的徐州,花灯的发展历史和元宵节观灯、赏灯的习俗有着直接的联系。

每逢正月十五,徐州城乡遍地是花灯。由于花灯象征喜庆、吉祥,故它总与节日联系在一起。尤其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从古至今成为展览、观赏花灯的重大节日。花灯的发展与灯节是分不开的,可以说,花灯的产生是从人类运用火,发明灯,制造灯具等发展而来的。

徐州传统美术形式:徐州花灯(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徐州花灯扎制,作为一种民间手工技艺,广泛分布于徐州的铜山、邳州、贾汪区、鼓楼区等。比较集中且较有特色的民间扎制工艺,主要分布在鼓楼区所辖丰财办事处煤机西村。

基本内容及艺术特征

徐州花灯融合了多种艺术门类、多种制作材料和多种工艺技术,汲取了纸扎、绘画、书法、剪纸、皮影、刺绣、雕塑等艺术之长。徐州花灯具有浓厚的民间乡土风格和徐州本土气息,取材大多因地制宜。

徐州传统美术形式:徐州花灯(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徐州花灯的种类主要有走马灯、青蛙灯、元宝灯、蛤蟆灯以及一些纸扎花灯,有挑的荷花灯、鱼灯,有推的兔子灯,还有蒸的面灯,有用高梁秆扣的,用纸糊的,用萝卜刻的,用面捏的,形态各异,五彩缤纷。其中宫灯做工很复杂考究,用高梁秆做成的扣件有几百件至上万件,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是观赏和收藏的佳品。传统的徐州花灯主要是单体灯,现在则发展到各种组合花灯、大型灯彩。

徐州传统美术形式:徐州花灯(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徐州花灯扎制以其独创的手工技艺,独特的艺术造型,鲜明的民间色彩,浓郁的徐州地方气息,扎制工艺造型古朴稚拙、精巧细致、朴素大方且具有极强的工艺性。

主要价值

徐州花灯不仅是一种民间美术和工艺,体现徐州先人们的审美意识,是徐州元宵节民俗活动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内容,也浓缩了众多门类艺术,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产品。它既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

徐州传统美术形式:徐州花灯(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徐州花灯于2009年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