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江蘇東部是在海里的,什麼時候升出海面的呢?

塗山雪玖非



首先,江蘇的土地在不斷的增長是毋庸置疑的。但其中的原因卻有很多。“1128年黃河南侵,以後的七百餘年,黃河均奪淮入海。大量泥沙湧入淮河。但在最初幾個世紀中,黃河分由潁、渦、睢、泗入淮,泥沙在沿程堆積,河口延伸並不迅歷史時期江蘇海岸的變遷速。16世紀中葉以後,全河奪泗、淮入海,尤其是1578年潘季馴治河,大築堤防,堵塞決口,出現了由汴入泗、由泗入淮的固定河道,即今地圖上之淤黃河。他採取“束水攻沙”的治河方針,大量泥沙堆積在河口,海岸不斷向外延伸。16世紀初黃河在雲梯關(今江蘇濱海縣西南)外入海。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河口在十套以東約15公里的八灘以外。1711年(康熙五十年)雲臺山與海州之間渡口淤平,雲臺山與大陸相連。雍正時河口又移至八灘以外的王家港。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河口兩岸又漲出新灘數十公里。河口在四洪子。1810年(嘉慶十五年)河口又抵六洪子。19世紀中葉河口已至今大淤尖。廢黃河南岸蘇北海岸可以鹽城縣為例,唐宋時大海在城東不到1公里,15世紀在城東15公里, 17世紀初在城東25公里,19世紀中葉在城東50公里。1855年黃河改道由山東入海,此後蘇北海岸線有不同程度的後退,最初廢黃河口大約以每年1公里的速度向後內縮。進入20世紀後降至每年內縮400米以下,自修護岸工程後,內縮漸停。僅連雲港市以北海州灣仍在淤漲。”

也就是說,江蘇連雲港至鹽城一帶的領土增大速度幾乎停滯了。

資料又顯示:“公元前1世紀長江三角灣北側沙嘴的南緣,約在揚州、泰興以南江岸,折東北至如皋、李堡一線。沙嘴前端在如皋以東。其東有一古沙洲(扶海洲)將長江主泓分為南北二道。由於主泓流向逐漸偏南,接近北岸的沙洲與沙嘴之間的夾江淤積,沙洲並岸,形成了沙嘴的延伸。如扶海洲並岸後,形成了凹入濱海三角洲平原的馬蹄形海灣(即新川港前身)。六朝時期北側岸線大致在今泰興、如皋以南至白蒲以東一線上,沙嘴前端推至如東(掘港),稱廖(料)角嘴。南通尚在大海之中。岸外在今南通與海門間漲出東西長40公里,南北寬17.5公里的胡逗洲,唐末胡逗洲並岸,又形成今川腰港馬蹄形海灣。廖角嘴推展至今佘西附近。唐時岸外又漲出東洲和布洲,後合為東布洲。北宋前期相繼並岸,廖角嘴延伸至呂四。南宋時岸線大致在泰興、狼山、刀刃山、江家鎮一線。今海門縣東南部和啟東縣尚未成陸。14、15世紀開始,長江主流移向北泓,海門縣(今啟東縣北)境土地大片坍沒。元至正中~清康熙十一年(1672)海門縣治三次向內陸遷徙。最後除呂四一角外全部坍入江中,終於廢縣為鄉,併入通州。清雍正以後又開始沉積,形成海門群沙。乾隆年間海門群沙靠岸,形成今海門縣。道光年間,海門以東又出現啟東群沙。光緒年間啟東群沙並岸,廖角嘴移至今寅陽附近。今日北部三角洲面貌基本形成。因而長江口北岸沙嘴的伸展,基本上是自西北向東南逐個合併而成的。


其次,最最總要的是。黃河入海口一開始不在山東。而在江蘇。黃河幾經改道後的入海口才在山東。這也是一種原因,攜帶大量泥沙。在海岸堆積,造成陸地面積增加。


四嶽


我們東臺的土地,有部分為裡下河地區(裡河:大運河,下河:串場河),沿著宋代范仲淹在泰州西溪任鹽官時修築的堰海堤,因是他牽頭修成故名〝范公堤〞。由於黃河改道後黃河挾帶的大量泥砂和長江挾帶的泥砂在兩大水系的沿海沉澱淤積,幾百年間淤積起廣大的黃海沖積平原。現今我市境內沿范公堤串場河向東,都是沙土。

以我市成陸時間來說:最早為漢代,西溪有唐初尉遲恭監修的七層鎮海神塔:海春軒塔,到宋代時海堤已到范公堤,元未,鹽民張士誠鹽民造反,張士誠是現在草堰場人,定都蘇州。朱元璋建立明王朝過程中,曾打敗並攻克蘇州,由於受到蘇州人民的抵抗,遷怒於當地老百姓,將蘇州閶門的老百姓發配到由於戰爭而十室九空的東臺沿海,煮海製鹽。史上稱作〝洪武趕散〞。東臺與鹽有關的〝頭灶,三灶,六灶…,一倉,三倉…,等地名都是明初到清末留下。現在,大海沒有停下造地的腳步,每年以150米的速度,繼續向大海延伸。


王亞生2


上次我說鹽城大部是黃河奪淮沖積成的,鹽城朋友噴得咱體無完膚,恭喜你等著噴吧!


安東州騎士


我們家就在江蘇東部,小時候聽爸爸說我們這裡以前都長不出莊稼,因為都是鹽鹼地,估計就是退了海的地吧,我爸爸小的時候這裡很窮,沒有現在的洗髮水,就在地上摸點土在頭上搓搓,不知道是不是他哄我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