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宮女的兒子不能立爲太子,太后怒吼:你也是宮女的兒子

中國古代社會實行的婚配製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一個男子只有一個正妻,就是所謂的嫡妻,而妾可以有很多,這些妾就是庶妻。有了嫡庶之分,就有了等級之分。在嫡庶分明的古代,嫡妻和其所生的子女是享有更多的好處。在繼承權這方面比如就會有嫡長子繼承製,正妻所生的長子是優先享有繼承權,正所謂“立嫡以長不以賢”。在中國古代的漢人皇室裡面,基本都遵循著這一傳統,皇帝的位置在正常平穩時期,嫡長子不犯大錯的情況下,傳的都是皇后所生的長子。但還有種情況就是嫡妻沒有生下兒子怎麼辦呢?這個時候就傳庶長子,也就是庶妻們所生的兒子中最大的那個兒子。本文所說的皇帝他原本不想遵循此制度,結果遭到大臣們一致反對,最後在太后的干預下不得已還是遵循了此制度。這位皇帝是誰?他就是明朝的萬曆皇帝。

皇帝:宮女的兒子不能立為太子,太后怒吼:你也是宮女的兒子

萬曆皇帝名朱翊鈞,是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的第三子,生母李綵鳳。朱翊鈞能夠出生也非常偶然,當時李綵鳳的父親李偉是個泥瓦匠,窮困不堪的來到京城討活路。由於生活無著,最後把15歲的女兒送到了當時還是裕王的朱載垕的府裡去做宮女,去侍奉裕王的繼室陳王妃。朱載垕的元配李王妃和其所生的子女都早逝,而繼室陳王妃所生的女兒夭折後就再也沒有生育。前面兩位正妻沒有子女,而李綵鳳這個宮女卻在入宮三年後的1563年生下了兒子朱翊鈞,後又生了兒子朱翊鏐。對於皇室來說,女人能夠為他們延綿子嗣也是莫大的功勞,由此李綵鳳一下子從宮女就晉升到了才人。明穆宗即位做皇帝后,陳王妃作為正妻當了皇后,李綵鳳由於生有兩個兒子的緣故就做上了貴妃。

皇帝:宮女的兒子不能立為太子,太后怒吼:你也是宮女的兒子

明穆宗在做了6年皇帝后就駕崩了,1572年只有10歲的朱翊鈞即位,是為萬曆皇帝。作為皇帝生母,李綵鳳就成了李太后。到了1578年,萬曆帝和選秀選出來的王喜姐大婚。大婚後,王喜姐被封為皇后。在婚後的第四年(1582年),王喜姐生下皇長女,之後屢次流產終生未再生育。但在生皇長女之前,萬曆帝在向太后請安的時候,於1581年寵幸了太后慈寧宮的一名宮女王氏。寵幸完後,因為宮女身份低微的緣故,萬曆帝不認賬了。後來李太后命太監們拿來記錄皇帝生活的《起居注》,鐵證面前萬曆帝不得已只好認了。王氏之後被封為恭妃,後來於1582年生下了皇長子朱常洛。由於王氏是宮女出身,所以朱常洛一生都遭受到父親的冷落和歧視。當時的宮女被稱為“都人”,所以朱常洛也被稱為“都人子”。

皇帝:宮女的兒子不能立為太子,太后怒吼:你也是宮女的兒子

萬曆帝的皇后無子,但也不代表朱常洛因為長子的緣故一定可以成為太子,因為那個時候最得寵的是鄭貴妃,而鄭貴妃於1586年也生下了皇三子朱常洵,由此萬曆帝心中有了打算。但是按照宗法制:“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在皇后沒有生育嫡子的情況下,應立庶出的長子(或年紀最大的兒子)做皇太子,萬曆帝自己當年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獲得皇位。與此同時,朝中大臣一致支持皇長子立為太子,於是萬曆帝和朝中大臣開始鬥,這一斗就鬥了15年。起初,朝臣們要求立皇長子為太子時,萬曆帝以皇后年輕,說不定以後還會生育為由。但是隨著時間的流去,皇后沒有生育,自己又偏向於皇三子朱常洵,大臣們紛紛反對。這一事件,是明末比較出名的“爭國本事件”,涉及到幾百位官員,影響非常大。

時間一年年過去,太子之位一直空缺。後來李太后得知輿論,也支持王恭妃。李太后親自出馬質問萬曆帝:朝臣都支持立皇長子為太子,你為何老拖來拖去的?萬曆帝答道:皇長子是宮女生的。李太后聽聞後,立馬就上火了,發怒道:難道你忘了,你不就是宮女生的?萬曆帝聽聞後,大感慚愧,同樣是宮女,但論出身李太后一個泥瓦匠的女兒還遠不如王恭妃的出身。最後在李太后的干預和朝臣們的勸諫中,萬曆帝不得已於1601年立19歲的皇長子朱常洛為皇太子。

皇帝:宮女的兒子不能立為太子,太后怒吼:你也是宮女的兒子

朱常洛立為皇太子,但同樣受到歧視。至於王恭妃,一生受盡迫害悲催至極。萬曆帝1620年駕崩後,朱常洛當上了皇帝,但是隻做了一個月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