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有没有对立统一?

爱问为什么的小鬼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作者/董海发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古今中外哲学史的两大学派。

凡是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的,就是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即物质决定精神;

凡是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精神的,就是唯心主义,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物质第二即精神决定物质。

在这里必须首先弄明白什么是世界?

世界按存在方式可以划分为两个不同类型:

1、物的世界

物的世界本源是物质一元化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既不是某个人的精神创造,也不是某个神灵创造。物的世界既是指其大无外的宏观世界,这是天文学研究的对象,也是指其小无内的微观世界,这是量子力学研究的对象。无论是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都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冷酷无情的物质世界。

物的世界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物质世界。

物的世界是物质的;

物的世界的物质是运动的;

物的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物的世界的运动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这就是自然科学日新月异发展、爆炸式发展、无止境发展的根本原因。

所以,观察物的世界必须坚持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这也是唯物主义无神论的理论依据。

面对物的世界本源问题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哲学观点:

一种是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认为:物的世界是由我个人的思维、意识、精神、意志创造的。事实证明,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你没有出生时物的世界就恒古存在,你死以后地球照常自转、公转,既不可能停下来,也不可能毁灭。

一种是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认为:物的世界是由全能、全善、全美、全知的神创造的。从信仰角度看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世界是神创造的,没有神,当然什么都没有了!但是从科学角度看,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物的世界根本没有超自然的神灵存在,物的世界是既没有开始也没有边界的浩瀚宇宙,神什么时间创造?在什么地方创造?

2、人的世界

人的世界本质是物质与精神二元化的有机统一体:

A、人是来源于自然、生长于自然、回归于自然的高级动物。人类是物的世界最年轻的生命形态,仅仅存在了四百万年,人类又是物的世界最渺小的客观存在,人类仅仅是自然界自生自灭的一粒尘埃。就从这一点来看,人的世界与物的世界本源是相同的。

B、人是有思维、意识、精神、意志的高级动物。人的世界是精神的,是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主观世界。就从这一点来看,人的世界与物的世界本质不同。

因为物的世界本源是一元的,是纯粹的物质世界。人的世界本质是二元的,是物质与精神浑然一体的精神世界:

精神世界不仅是精神的,而且精神还是多元的;

精神世界不仅是多元的,而且多元还是有地域、民族、阶级、国界差别的;

精神世界不仅是有地域、民族、阶级、国界差别的,而且正因为这个差别,要么产生思想对立、要么产生政治对抗、要么产生军事抵抗。这就是人文科学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针锋相对的根本原因。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这是人的世界区别于物的世界的唯一特征:

人类教育的是人心,

人类改造的是人心,

人类觉悟的是人心,

人类转化的是人心。

这就是 人类比动物可爱的地方。

人类最可怕的是人心变恶,

人类最无奈的是人心堕落,

人类最恐怖的是人心变坏。

这就是人类比动物可怕的地方。

我们每个人都是父母创造、家庭哺育、老师培养、朋友关爱、祖国护佑、自己成长、自己奋斗的地球精灵,所以,人的主观世界不是冷酷无情的物质世界,而是温情脉脉的精神世界。人这短短的一生,精神意识是伴随人一生的道德灵魂,道德灵魂是人一生须臾不可离开的终身伙伴,知识技能是人成年后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合作伴侣,国家法律是人一生必须时时刻刻佩戴的双刃宝剑:你敬畏法律、信仰法律、遵守法律,法律就是你的护身宝剑;你蔑视法律、践踏法律、违反法律,法律就是你的伤身利器。

所以,观察人的世界必须坚持二元化的哲学观点:

A、在人的自然属性方面坚持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的唯物主义一元化哲学观点,有健康的体魄,才有完美的精神;

B、在人的社会属性方面坚持精神第一、物质第二的唯心主义一元化哲学观点,有完美的精神,才有精彩的人生。

综上所述:

物的世界本源就是一元的物质,再没有其他任何东西,这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观点;

人的世界本质是二元的物质与精神的有机统一。这就是做人唯心主义,做事唯物主义的理论根据。

所以,

在物的世界,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是正确的,坚持唯心主义一元论是错误的,坚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二元论也是错误的;

在人的世界,坚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二元论是正确的,无论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还是坚持唯心主义一元论都是片面的!

由此可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仅仅在如何看待物的世界本源问题上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除此而外,唯物主义并不是一贯正确,唯心主义并不是一直错误,用对地方,二者都是正确的,用错地方,二者都是错误的。

二、哲学的核心问题是改变世界

一般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与思维,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是围绕物的世界本源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争争吵吵几千年,至今争论不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是改变世界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是围绕改变人的世界、改造社会而展开的革命实践、建设实践、改革实践。所以,马克思说:“以往的哲学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古今中外的哲学派别,不管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是解释世界的思辨哲学。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解释世界的思辨哲学,而且也是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因此,在如何解释物的世界、人的世界、人类社会方面,无论用唯物主义思想方法,还是用唯心主义思想方法都是可以的。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争奇斗艳。但是在如何改变人的世界、改造人类社会方面,只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方法,才是唯一的正确的科学的指导思想,真可谓:一枝独秀、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一般哲学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具体指导革命实践、建设实践、改革实践的治国平天下的指导思想,其他一般哲学仅仅是引导人们如何解释世界的不同思想方法而已。

三、唯心主义是做人应该坚持的心灵修炼方法

唯心主义思想方法是从“修身齐家”个人层面阐述精神第一、物质第二的。所谓精神第一、物质第二,就是说在修身齐家心灵修炼方面要坚持一切从精神出发,注重精神修身,关注道德齐家:

坚持精神第一、道德第一、亲情第一;

坚持物质第二、利益第二、金钱第二!

所以,在个人修身齐家方面,儒家讲:“富润屋、德润身”,就是指用身外的物质材料装饰华丽的良舍美屋,这是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用身内的精神材料塑造不朽的道德灵魂,这是唯心主义的心灵修炼方法。佛家讲的相由心生、境随心转的唯心主义心灵修炼方法也是完全正确的!因此,国家宪法明确规定:公民有信仰自由,既可以信奉宗教信仰,也可以不信奉宗教信仰。

中华民族是全世界唯一全民信奉天地君亲师道德信仰的国家,在信奉天地君亲师道德信仰的前提下,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中的少数先进分子可以信奉共产主义政治信仰,但不能信奉宗教信仰,因为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少数超凡脱俗的中国人信奉宗教信仰也是完全可以的。因为不管是宗教信仰、道德信仰、政治信仰都属于精神范畴,都是塑造人们道德灵魂的精神食粮。

四、唯物主义是做事应该坚持的思想工作方法

唯物主义思想工作方法是从“治国平天下”国家层面阐述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的。所谓物质笫一、精神第二,就是说在治国平天下社会实践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工作方法,要根据具体的国情、社情、民意制定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政策,脚踏实地干,撸起袖子干,但不能脱离客观实际盲目干,更不能脱离一定物质条件蛮干!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所以,在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实践方面,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是完全正确的思想工作方法。

由此可见

唯物主义用在做事上,用在“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实践方面是完全正确的,但用在做人上,用在修身齐家心灵修炼方面就是完全错误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已主义:

面对亲人不讲精神、只谈物质;

面对家人不讲亲情,只要利益;

面对父母不讲孝道,只索金钱。

唯心主义用在做人上,用在修身齐家的心灵修炼方面是完全正确的,但用在做事上,用在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实践方面就是完全错误的形式主义、主观主义、官僚主义!

例如,当下社会开展的脱贫工作,党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思想工作方法;但在具体工作中有些地方把精准扶贫蜕变成精准填表:

这完全是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纸上扶贫;

这完全是脱离客观的主观主义数字游戏;

这完全是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政治作秀!

综上所述,

不管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仅仅用在修身齐家的心灵修炼方面是完全正确的。

只有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才是指导治国平天下社会实践的唯一正确思想方法。

美国历届总统都是基督徒,都是把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完美结合的典范:

做人用唯心主义思想,信奉基督教崇拜神灵,星期日去教堂祷告全知万能上帝;

做事用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军事工业崇尚武力,工作日去工厂视察先进杀人武器!

没有一个总统在治国安邦过程中指望不花一分钱让全知万能的上帝来保佑美利坚合众国,而是用占全世界军费开支60%的真金白银来保卫占全世界人口不到5%的美国人口。


董海发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有没有对立统一? 可以肯定地回答:有。

但也有必要先把两个主要概念厘清一下。

第一个——“对立统一”的含义。

“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一,由黑格尔提出。其要义,是揭示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

黑格尔认为,矛盾是反应事物内部或者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的重要哲学范畴——所有事物和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而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就是对立和同一。

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一方面,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没有“生”,也就无所谓“死”;没有“昼”,就谈不上“夜”。

另一方面,矛盾着的对立面是相互贯通的。首先,矛盾双方相互包含。“变异”蕴含于“遗传”之中;而“遗传”必然包含了“变异”的可能。其次,有时,矛盾双方是直接同一的。“生产”和“消费”看似对立,但“生产”本身也是消费;“消费”过程已渗透进“生产”过程。再次,矛盾双方包含着相互转化的趋势。这种转化,并非一定是“你死我活”的相互消灭,而是相互吸收、此消彼长,往往在更高层次上形成新的统一。

黑格尔也着重论述了矛盾的斗争性。哲学概念的斗争性,不是通常理解的“死掐”,而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限制、相互否定。 在黑格尔看来,矛盾的斗争性,是事物和世界发展的根本原因。

大到星际间的“吸引”和“排斥”,小到微生物界的“吐故纳新”,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发生着这种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斗争”。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紧密联结不可分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对立也是同一中的对立。

第二个——唯物唯心的含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对世界本源的两种基本看法。这种划分,不是哪个人异想天开臆造的,而是有哲学以来,自然而然形成的认识上的分野。

因此,“唯物”和“唯心”,只在关于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这一点上有意义。历史上,有过一些“骑墙”的哲学理论,但从基本倾向或最终走向,仍可归入前述的两大类哲学之中。

“唯物”和“唯心”,不是哲学上判别对错的标准。对具体哲学的分析,一是看其对世界和人的认识是否更接近于客观真实的本质;二是看在具体社会条件下所起的作用。例如,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的一些哲学家,主张的是“自然神”理论,如果简单地一言以蔽之是唯心主义,就未免过于浅薄了——这些哲学,在反对中世纪的宗教经院哲学,宣扬人本主义,促进科学发展等等方面,功莫大焉。

回到正题——“唯物”和“唯心”是如何“对立统一”的呢?

首先,它们同属于、同存于两三千年来人类哲学认识之中。没有“唯物”,何谈“唯心”?反之亦然。这是它们的同一性。

其次,两三千年来,“唯物”和“唯心”又确有“摩擦”、“斗争”,尽管往往只是表现在口头上、书面上,但毕竟是思想的“交锋”。这是它们的斗争性。

再次,这二者之间,并非是始终“壁垒森严”、“阵营分明”的,基本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不仅表现在总体范畴上,更突出表现在具体的哲学学说上——很多哲学家,其理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同一体”。

再再次,两三千年来,人类的哲学思想不断发展,不容否认,“唯物”“唯心”之辩,相互借鉴、切磋、促进,对于这种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黑格尔很值得称道,他把哲学的发展看作一条流动不息的历史长河。西方学界对此亦啧啧称赞。

黑格尔把哲学历史,看作是在对立统一的矛盾中发展的一个个否定之否定“圆圈”。的确,他本人的哲学大厦,也是在康德哲学基础上建造起来的。但是他大大进步了——提出了完整的辩证法。

有意思的是,马克思又在他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上,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其体现的,同样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发展规律。


一老沈一


人类的认知观已经进入到了新的阶段,竟然还有人提出这种问题,停留在过去。

动物进化到人,最早是个体依赖感应信息的“意识”,再后来就是感应信息群体化共识的形式,如鸟群、鱼群。

到了人,人类诞生了与其他动物不同的信息生成能力,那就是“抽象意识”,观念由此诞生。基于观念的思维能力,人类产生了万物有灵、一神宗教、哲学(本体论)、(近现代)科学。

基于观念的本体论是哲学的最主要部分。但现代科学越来越折射出新的认识论,即人类的认知,观念并非本质,而是来自我们的感应信息。

逻辑学和方法论也是哲学的另一大部分,这一部分要比本体论可靠的多,因为这本身(基础的逻辑规则)来自经验,经验其实就是群体性感应信息的共识。

除了哲学,近现代科学中,真实起作用的并非其中的观念,而是其中的通用经验加数学工具,通用经验如相对论基本假设、牛顿三定律等等,其实就是对经验的概括总结,经验当然是当时条件下一定范围内的,经验就是群体性感应信息的共识,没有感应到的信息,不是共识的感应信息,不能称之为经验。数学当然本质也是基于经验的,最基本的逻辑规则来自对感应信息共识的结构化。

所以,看到这种问题,只能呵呵。


探索猫


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一个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而唯心主义世界是精神的,长期以来,两者水火不相容,激烈斗争。

但是,两者之间又是互相依存的,没有物质,就没有精神,精神因物质而生,反过来精神有能动性,能够促使物质发生变化,和加快物质的发展。

总而言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对立统一的,有你有我。


hi123


《中华文化能够早已把唯心与唯物统一起来,建立了智慧的各大文化系统》

是从我们学了西方的文化,在很多领域都是非常的纠结。比方说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当人们的心态处在这种状态的时候,很多人会产生心理问题。我们为什么不能用中华的智慧来帮助解决一下呢?

西方的哲学无法真正把心与物统一起来。

把唯物论与唯心论统一起来的方法,只有在中华文化中才真正具备。要把唯心与唯物能统一起来,必须站在另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才有可能。站在唯心论与唯物论的另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才能把唯心论与唯物论组成平衡的运化系统。西方的文化,到今天还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斗争不断,有的时候甚至会流血牺牲。在中华的智慧中,有着非常详细的,观察唯心与唯物统一的方法。中国的文化善于融合,这同样体现在心与物的关系观察之上。西方人思维是二元对立的,反映在心与物的关系思考上,同样体现了这一点。心与物无法统一,是由他们的思维方法所决定的。就是到了量子科学的时代,他们意识到量子与意识相关,但是他们也无法了解心与物的关系。所以,心与物无法统一,西方的哲学如此,西方的科学也更是如此。

西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矛盾,这是有根源的。到今天他们还没法把两者统一起来。这就给他们的科学研究带来巨大的不便。

例如,对于量子观察的唯心主义现象。

科学来描述量子与客观存在的关系,就让实相变得诡异起来。过去他们以为物质决定意识,会非常地批评唯心主义。现在他们了解物质的存在是能量的存在,而意思能够影响能量的存在,于是他们又否定客观世界的存在。用西方的观念来说,前者是唯物主义后者是唯心主义。这就是说,他们经过数千年的研究,对于心与客观的存在的关系,他们还无法究竟其规律,他们还在心与物对立的状态之中。这就是知识与智慧的差别呀!西方这种了解客观事物,以及了解人的意识的奥妙,他们只能产生知识系统,虽然他们也是爱智慧,但是不等于智慧,他们无法获得智慧的方法。所以他们现代借助先进的仪器,来认识客观事物,还是落在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对立状态中。这中间的关键之处在于,他们研究有形的客观物质世界,中间建造了一个仪器来观察,然后才能了解客观物质世界是一个能量的存在,是谁在造这个仪器呢?是人,仪器可以看作是人的感觉器官的延伸,人通过仪器来作用物质与能量的转换关系,他们观察能量与意识的关系,忘记了仪器参与观察的决定性基础性,所以他们推断量子与意识的关系及量子与物质的关系,不能进行整体的观察,他们无法把握量子与意识的这种转换,以及物质与能量的转换之间规律。所以,他还只能各各研究各各来表达,这是它呈现的唯心与唯物这两边思维的原因。这种思维,叫断常见。

心与物与神可以同时观察。

按照中国的智慧来观察,心与物与神,都是可同时观察的对象。在观察客观事物的时候,他们是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观察内心世界的时候,也可以同时观察客观世界。更美妙的,在观察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时候,能够显法人内在的神性妙德潜能。这就是说,中国的这种智慧之所以称成为智慧,在观察内心的世界,观察客观世界的时候,能够同时提升自己的本心境界,也能够先发自己内在的神性妙德来参与对客观世界精神世界的了解。西方人的认知方法就不一样了。他们把心与物对立起来,把心物与神对立起来,而且,须各各分科来研究。所以西人才有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一直矛盾存在的状态,科学与宗教一种矛盾的状态。西方人把内在的神性妙德外化成外在的神上帝,他们无法开启人的内在妙德来认知万物,所以西方人基本上认为人已经没法进化。我们现在的中国人去西方的文化不知道,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这种巨大的差别,所以对于西方的文化没法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所以也就跟着西方人一直纠结于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科学与宗教,这样的矛盾漩涡之中。这么多年来,我们看到这样的文章是不是太多了?没法获得突破,对于西方文化的学习,基本上都是纠结于这种矛盾应激状态。西方人,虽然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矛盾存在,但是他们允许唯心主义存在,也允许唯物主义同时存在。但是我们中国人学西方的文化就有了取舍,我们选择了唯物主义,我们要反对唯心主义。所以,我们缺少西方那种唯心主义研究身心世界的知识与行为,虽然我们能够认识到,矛盾的双方可以对立统一,但是我们反对唯心主义,这样我们就做不到唯心与唯物矛盾的双方能够对立统一。这样我们学西方的文化就成了跛脚。我们学不到西方文化的精髓,对于古老的智慧也已忘记了,不知道中华智慧的种种奥妙,所以我们现代人,中国的现代人,大家都意识到缺少创造性,但是还不知道,这种现象产生真正的原因

对中国的文化多少有点了解的话,我们就会发现:

欧洲哲学一直争论的唯心和唯物主义,为何在中国古代却不怎么有?

这一问,我们可以发现,中华文化中的无数奥秘。比如说西方的文化,他善于二分,到了现代,他们更有无数的分科学。为什么会这样?这里面就有说法。但是从没有人这么能研究这里面的规律,我们只知道不停地西方的文化系统,但很少审查它里面的真正底韵。中国的祖师们,他们也发现了世界万物皆有对立状态,但是他解决的方法,认识的方法,与西方人大异其趣。中国人的方法,善于把对立的双方组成平衡的运化体系,他们还要进一步,要让这种平衡的运化的体系,运行极化出各自的精髓,而超越原来的运化体系,这种认知的方法,可以用一个象形的图式来表达,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太极图。这种思维的方法,是智慧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来观察心与物的关系,就能把唯心与唯物和谐于一统。不但对心与物的关系会如此观察,这种方法几乎遍及了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他所体现出的特色就是融合、圆融、和谐、中和、中道。如果我们进一步去研究,还会发现中华的文化中他有这种思维的精致微妙的训练方法,这种微妙方法,他已经传承了数千年,现代的人只注重西人的文化,从来没有自觉到自己这种文化的伟大之处。现在不是弘扬国学吗?如果要深入国学的奥妙,首先必须修学显现这种思维的方法。

那么我们可以再进一步审问:中国的文化,能够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统一起来,他对我们中华文明,有什么作用呢?

举一个非常常见的例子,这就是中医。中医的奥妙在于,中医这种经络系统,它是一种人的灵知系统,灵知,心的妙明妙德显现的规律。唯物,就是天地宇宙万物等能量运化。比如说每一种草药就是一种能量,草药是物质,这个物质怎么转化为能量呢?就是通过人本身的灵知系统。从这里我们初步可以看出,中医把(唯)心与(唯)统一起来了,由此建立了微妙的医学大系统。普通人就能拿来应用治病养生,但是从大道角度来说,人的经络系统,是与天地宇宙万物息息相关的,古代的祖师们究竟大道,他们都会异口同声的说:万物而与我同体,人人与我同根。所以对于经络系统的认知,会随着你的智慧程度不同,有着巨大的层次差别。

这种中华古老的智慧是关于生命本真的研究,现在的西方哲学经过了数千年的探究,到今天还在研究,人是什么?我是谁?他们还在纠结于唯心与唯物主义矛盾的旋祸中,但是中华智慧早就揭示了人的本质,由此建立了智慧的大道文化的大系统。中华文明数千年年恒久光明的存在,与这有着巨大的关联。现在在一起来学习西方的科学,不了解中医的这种超级先进,不了解中医的这种灵知系统,他就是真理的存在,他不需要证伪再证伪从基础研究,这些人学学西方的科技,忘记了中华智慧所在,他们会拿西方不完美的理法来衡量中国的智慧,所以对中医产生了认知上的偏差,一些人已经不愿意接受中华古老智慧,这太不划算了。





圆拙


从东方的宗教是得不到什么是唯心主义,不过是牵强附会西方的唯心主义体系。正如东方的佛教在唯心主义体系为虚无主义,找不出世界的本质性。于是不能归入西方唯心主义史观,或者说不能归入历史必然性。因为唯心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圣经(公认为世界天书)。圣经的根本原则和真理是人性始终在原罪中行走,这是人类精神的悲哀。于是人性必须通过耶稣基督来拯救人们的灵魂,于是人必须在自我意识的人性原罪中解放出来,才能与神和好。于是成为这种自我意识的认识运动,而且伴随着圣经的概念成为神所支配的力量成为信仰的生动的观念。即神意创造历史。正如黑格尔主义的世界绝对观念,或理性概念。成为整个唯心主义史观。于是根据唯物主义的理论只能包括这种必然性之内。正如自然神论,再如观念圆圈里返回到自有自在的自然科学中,返回到历史现实中继续认识概念的现实规定性,返回到根本性概念的规定性继续认识神,正如人性原罪为人性的私欲或私观念所不能被外在力量所摧毁。所以,在唯心主义史观是没有唯物主义与他对立的。于是我们看不见的神在黑格看来是与他的辩证法是内容依附形式的。这种内容显然是圣经为依据,而不是人精神创造的。人类的精神不可能存在这种力量。


陈武魁


宇宙既存在物质性一面,也存在精神性一面,而在哲学上讨论到底是物质决定精神还是精神决定物质,这从中国传统哲学来讲是可笑的。中国传统哲学讲的是一阴一阳谓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阳这就不存在谁决定谁,是互生互补的关系,阴和阳是宇宙本来的东西,不增不减,不生亦不灭的。

而现代的量子纠缠也证实任何物质他也存在着精神性一面,只不过和所有生命体的精神性不同罢了。

所以,现代哲学之所以陷入无从发展的困境,就是因为在唯物与唯心这种错误争论中把人类对哲学的认知引入了死胡同。


陈兴平23


我真怀疑,这种讨论的实际意义?

人们不断的重复着,马克思,黑格尔,费尔巴哈,对唯物论和唯心论的看法。这种重复真的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还是变成了一种新的教条。

哲学本质是一种认识论。是教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西方讲矛盾,中国讲阴阳,都只是一种哲学的抽象,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

唯心论脱胎于宗教,又在反宗教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宗教认为,神是世界的创造者,指挥者。唯心论认为,是心创造的世界,直接服从于我心。打破了宗教的权威性,使人从宗教中解放出来。增强了人们的主动性。使人成了世界的中心,是人本主义的基石。没有人的主动思维,十个苹果砸在脑袋上,也不会发现万有引力。

反观一下古希腊和中国古代,都是唯物论占上风的。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才创造出了上帝造人,女娲造人的神话来。中国古代哲学,从没有把唯物论和唯心论,放在那么重要的地位。格物致知也好,知行合一也好,都是在讨论,主客观的关系。並没有把二者对立起来。

马克思也没有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

唯物论唯心论最后统一于人。看你自己如何把握,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哲学至今本来就没有统一的认识。要了解,各种哲学观点的来龙去脉,汲取有益的东西。一定不要把哲学看成是教条。


老梁139490047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立的哲学覌点。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充满了唯物和唯心两大派别的交锋。历史告诉我们,不可以统一。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意识精神第二。物质决定意识精神。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精神第一,物质第二。意识和精神决定物质。

最典型,最能深刻说明问题的事件,莫过于《地心说》和《日心说》。(1)古希腊提出的《地心说》坚持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不动。宇宙星球围绕地球运动。人的意识决定一切,精神主宰一切。主宰世界的神就是上帝。(2)著名物理学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坚持认为,地球围绕太阳运动。日心说的支持者意大利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因而受到几十年的迫害。另外一名物理学家布鲁诺因为宣传支持日心说而惨遭烧死在火刑柱上。…

科学的发展,是要揭示大自然的規律,正确认识宇宙和自然,造福人类。

那种依靠上帝保佑和佛祖賜福的朝拜,与科学的研究,纯属于风马牛不相及。


汇燕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共同点是,认为世界由物质和意识组成的,分歧在于,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会对物质产生反作用。这里先谈什么是反作用,如果反作用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就变成,当物质决定意识时,意识会反过来决定物质,最后谁决定谁变成一笔糊涂账。如果这个反作用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反来反去还是物质决定意识,提反作用完全是多余的。还有一种情况是,这个反作用有时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有时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就变成这种情况,有时是物质决定意识,有时是意识决定物质,这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照样是一笔糊涂账,这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存在的问题。我以前发过解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存在问题的贴子,这里我不再说这个问题了,现在我回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否可以对立统一的问题,如果两者可以统一,物质和意识就是平等的,这就不可能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这个答案就否定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争论,所以两者只能对立,不能统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