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主坟埋葬的到底是哪位女子?

第一军情


北京有个公主坟,很著名。当年电视剧《还珠格格》播出以后,许多人就对京西公主坟里面葬的是哪位公主好奇,引起了不少人的猜测,一直以来也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有的人说里面是乾隆的义女,有的人说是金泰的妻子,还有的说是奇女子孔四贞。其实公主坟里面的公主是谁,有关人员早就进行过探究。1965年北京城修地铁的时候,文物部门就对其进行了考古挖掘,而结果在那时候就已经知晓了。

北京公主坟里面葬的是嘉庆皇帝的两个公主,一位是庄敬和硕公主,另一位是庄静固伦公主。按照清代皇室的祖制,公主嫁出去以后就不能再入皇家陵园,同时也不能安葬在夫家的陵墓,所以今天的北京城才会有这么多公主坟。说来也巧,这两位去世的时间仅仅隔了两个月,所以当时就把这两位公主葬在了一起。


所以电视剧《还珠格格》里面关于北京这座公主坟的来历介绍存在着错误,比如电视剧里面提到只葬了一位,这就不对,而且公主坟里面葬的不是乾隆的女儿而是乾隆的孙女。还有许多人猜测的这里面是明朝降降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这个说法的来由是因为孔四贞被孝庄皇太后收为义女,并封其为和硕公主,成为满清历史上唯一一位汉人公主,因此颇有传奇色彩,这才让人觉得可能公主坟是她的陵寝,但其实并不是。


以前的公主坟四周有围墙,仪门,享殿等建筑,旁边也种了不少松柏,银杏等树,但随着雨打风吹,已经看不出它的痕迹了。新中国建国以后,沿着公主坟开始,许多司令部的大院都搬到这来定址。


一树梅花一放翁


在北京地区有很多个公主坟,最著名的就是北京复兴门外的公主坟,也就是被老北京人认为最具代表性的那座公主坟。那么北京的这座公主坟埋葬的到底是哪位女子呢?


准确的说里面埋葬的就是清朝嘉庆皇帝的两个公主。

早在1965年代的时候,当时北京正在建地铁,正好公主坟在规划线上,上面建筑需要全部拆除,于是文物保护部门就对公主坟进行了考古挖掘。后来经过多方鉴定,最终确定公主坟里面埋葬的就是清仁宗嘉庆皇帝的两个女儿。一个是嘉庆皇帝第三女(庄敬和硕公主),另一个是嘉庆皇帝第四女(庄静固伦公主)。

庄敬和颐公主(1781~1811),嘉庆第三女,生母是和裕皇贵妃,庄敬和颐公主于嘉庆六年也就是1801年,下嫁给了蒙古亲王索特纳木多布济。嘉庆十六年(1811)三月卒。时年三十一岁。




庄静固伦公主(1784~1811),嘉庆第四女,母亲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1802年也就是嘉庆七年,庄静固伦公主下嫁给蒙古族古默特不部的玛尼巴达喇郡王。卒于嘉庆十六年五月初七,年芳二十八岁。

根据清朝政府的祖制,凡事出嫁的公主死后不能葬入皇陵,也不能进婆家的墓地,必须另外建坟茔。因此嘉庆皇帝的这两个女人死后只能从新建墓地。于是就选了一块墓地,由于她俩死在同一年,前后仅仅差两个月,所以被葬在了同一个地方。庄敬和颐公主被葬在了东边,庄静固伦公主葬在了西北。由于被葬在此地的是两位公主,所以得名公主坟。也就是后来的北京复兴门公主坟。



当时墓地周围设有围墙,仪门,亨殿等地面建筑。四周栽满了古柏,古松,国槐,银杏等树木。整个陵墓显得古朴典雅,建筑均为砖石结构,非常坚固。据说里面还有很多陪葬品,包括兵器,蒙古刀,丝绸,珠宝等物品。

每年到了清明节的时候,都有皇宫里的人过来打扫和祭奠。

至1965年,公主坟里埋葬的主人被确定后,人们的各种猜疑也画上了句号。原来的公主坟旧址处也被设立了车站(公主坟站)。后来随着西长安街的延长,这里成了宽阔的大马路。

1981年修建北京西三环路的时候,又被改建成(公主坟环岛)。

1992年,北京海淀区人民政府正式将公主坟定位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这也是迄今为止北京地区,唯一被单独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公主坟。

如今,公主坟成了一代老北京人的记忆,但是不管公主坟如何变更,北京人依旧习惯的称那里为“公主坟儿”。


任驰赢天下


北京地铁10号线有一个站,如果乍一看,着实有点吓人,那就是公主坟站,小编刚来北京的时候也是非常不理解,怎么会有这样一个站台,公主坟里面到底埋的是哪个公主呢?

在北京城,关于公主坟的主人的传言也是非常多的,有人说是孝庄太后的义女,清初明朝降将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也有人说是乾隆皇帝的干女儿,但大多都是以讹传讹,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

按照清朝的祖制,公主下嫁,在其去世后是不能再入皇陵的,也不能进公婆的墓地,只能另外择地再建坟墓,所以实际上清朝的坟墓还是很多的,那么复兴门的那个公主坟究竟是谁呢?

早在1965年,文物部门就已经对公主坟进行过考古发掘,证明公主坟的主人其实有两位,都是清朝嘉庆皇帝的女儿,两位公主分别葬在东西两边,东边葬的是庄敬和硕公主,生于1781年,死于1811年,享年30岁,西边葬的是庄静固伦公主,生于1783年,死于1811年,享年28岁,两个人都是在非常年轻的时候死去,而且一前一后两人的死期只相差两个月,同出于天子家庭,又在同一年去世,不能不说是巧合。

虽然关于两个人的具体的介绍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清朝的公主格格们普遍生活不太如意,这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情况。如今,他们的坟墓也已经成为北京的地标。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公主坟里面曾经藏有大量的宝物,日本人统治北京期间,公主坟里面的宝物遭到了日本人和日伪的盗取。

不过,《清史稿》里面的记载却是这两位公主葬在了王佐村,并不是在海淀的苑家村,所以这一点还是有冲突的,具体的真相是什么,还需要我们认真考证。


青年史学家


公主坟,顾名思义应该是埋葬公主的地方,民间传说这里埋藏着清朝惟一一名汉族公主孔四贞,但考古发现这里埋藏的是嘉庆皇帝的两位公主!

民间传说中,公主坟埋葬的是硕公主孔四贞——清朝唯一一名汉族公主。

孔四贞的父亲孔有德原是明朝参将,降清后被封为定南王,后驻军桂林,镇守广西。不久后,张献忠起义军的余部打到广西,大败镇守广西的孔有德军。

桂林城破之前,孔有德把两个夫人及子女叫到跟前,表示自己必定壮烈殉国的决心,让夫人带着孩子出逃,然而两个夫人坚决不走,无奈之下只好让让两个保姆带着两个孩子(孔廷训、孔四贞)化装成贫民,随同到难民逃到城外。

出逃后,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怀疑,两个保姆决定分道扬镳,各带一个孩子避难,孔四贞和哥哥孔廷训就此永远分离,此后从未谋面。

桂林失守后,孔有德壮烈殉国,顺治帝深感震惊,下令撤朝痛悼,为了表彰孔有德的“忠心耿耿”,也是为了收买汉人民心,孝庄皇太后决定认孔四贞为义女,还“特赐其女食禄,视和硕格格”,也就是说特赐孔四贞为“和硕格格”,相当于给了孔四贞公主的名分和地位。

孔四贞比顺治大3岁,孝庄皇太后也有意培养她和顺治的感情,两人曾互生情愫,但最终未走在一起,孔四贞后来嫁给孙延龄。康熙年间,孔四贞和孙延龄夫妻“就食广西”,举家南下广西,镇守桂林。


在广西期间,孔四贞实际上掌握着“定南王”的权力,是位名副其实的女王爷,但“三藩之乱”爆发后,孙延龄被吴世琮所杀。吴三桂为笼络定南王孔有德部属,把孔四贞接到云南,形同软禁,直到“三藩之乱”被平定后,孔四贞才辗转返回京师,最后长寿善终,活到97岁。

孔四贞的故事真实动人的,但她埋葬在公主坟却只是民间传说,真实的孔四贞埋葬在现在公主坟地区东北部,大约玉渊潭一带,曾叫“孔王坟”,父女俩的最后归宿都在这里。

历史考古证明,公主坟埋葬的是两位嘉庆皇帝的两位公主,但她们的知名度不高,少为人知。

东边葬的是庄敬和硕公主,系嘉庆第三女,和裕皇贵妃所生,生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卒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年仅31岁。

西边葬的是庄静固伦公主,系为嘉庆四女,孝淑睿皇后所生,生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卒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年,年仅28岁。


还有一种更牵强的说法是公主坟埋葬着还珠格格!说是乾隆皇帝从民间收养了一个干女儿,被封为和硕公主,琼瑶正是利用了这个传说创作了“还珠格格”小燕子,这当然是不靠谱的附会之说。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在北京海淀区复兴路和西三环交汇处曾有一座公主坟墓,1965年修铁路的时候,才将遗骸迁出坟墓平毁,现在为街心花园,对于这个坟墓的主人,民间主要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流传最广,根据《清史论丛》记载,这座坟墓中埋葬的并非真正的公主,而是顺治帝的母亲收的义女--孔四贞,这也是满清唯一的一位汉族公主。孔四贞的父亲就是孔有德,他投降满清后,率领清兵踏遍了大江南北,为满清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在顺治九年时候,孔有德被李定国所杀,全家就只剩下一个女儿孔四贞,最后被孝庄认为义女,留在宫中抚养,成为和硕公主。孔四贞长大后就嫁给了大臣孙延龄为妻子,去世后,清朝以公主礼将她安葬,所以被称之为“公主坟”。

第二种说法是被满族人收养的汉人金泰,因立下战功,一次游玩时候跟公主一见钟情。但公主的父亲不愿意,就从中阻挠,金泰被皇帝下令流放最后竟然病死了,听闻消息后的公主悲伤欲绝,喝了一杯毒酒殉情了。皇帝大为震动,就是将公主埋在了今天的“公主坟”上。

第三种说法是,乾隆带着刘墉微服私访时候,曾遇到一个农家小姑娘,非常的喜欢,就对小姑娘的父亲说,要收小姑娘为义女。作为凭证,他掏出一块手帕递给姑娘说,以后遇到什么急事,可以凭这个到北京来找我,只要一打听皇家大院就行了。几年后,这对父女遭遇灾荒,女孩的父亲先去世了,孤苦无依的小姑娘带着这块手帕找到了刘墉,刘墉就将她带进了宫里。乾隆自然忘了这件事,但有刘墉作证,他也不好抵赖,就把她留在宫里照顾。可是没多久这个姑娘就病故了。乾隆只好草草将她埋葬了,因为是干女儿的缘故,为了皇帝声誉,只好按照公主葬礼,将她葬在了“公主坟”这里。

但是据考证,这座坟墓的真正主人都不是以上三位,而是嘉庆的第三个女儿,和第四个女儿庄敬和硕公主和庄敬固伦公主。1965年北京计划修地铁的时候,遇到了贯穿公主坟墓的问题,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只好进行抢救性挖掘,参考历史资料,才解开了公主坟的神秘面纱。据记载,庄敬和硕公主嘉庆十六年五月死亡,不到两个月后庄敬固伦公主也死亡,所以将她们合葬在一处。


第一军情


公主坟位于北京复兴门外,现有公主坟立交桥和北京地铁公主坟站。历史上称王佐村,清末改称苑家村,日伪时期改称公主坟。

民间虽然对公主坟里埋葬的公主的传说有很多,而且说法各不一样,有说降清明将孔有德之女孔四贞的,还有说乾隆义女的,甚至还有说就是还珠格格,其实早在1965年北京市政府修建地铁一号线时,文物部门就对公主坟进行了考古挖掘,并参考历史资料考证,谜底早已揭开。就是清朝仁宗嘉庆皇帝的两个公主的陵墓。


两位公主分别葬东西两边,东边葬的是庄敬和硕公主,她是嘉庆的第三女,是和裕皇贵妃所生,生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十二月。她于嘉庆六年(1801)十一月,下嫁蒙古亲王索特纳木多布济。嘉庆十六年三月卒,年31岁;西边葬的是庄静固伦公主,是嘉庆第四女,为孝淑睿皇后所生,生于乾隆四十九年。她于嘉庆七年下嫁蒙古族土默特部的玛尼巴达喇郡王。嘉庆十六年五月卒,年28岁。

由于清朝的祖制,公主下嫁以后,死后不得入皇陵,也不能进公婆墓地,必须另建坟茔,所以北京郊区有很多公主坟,有的地方现仍叫公主坟。因和硕公主和固伦公主是同年而亡,仅隔两个月,所以埋葬在一处。两个墓葬都是夫妻合葬墓,陪葬有许多珍贵物品。墓地原有围墙、仪门、享殿等地面建筑,四周及里面广植古松、古柏和国槐、银杏等树木。地宫均为砖石结构,非常坚固。之后,由于年久没有人打理,才逐渐没落,遂不为外人所知晓。


巍岳钦禹


民间自古流传着公主坟的传说,说是曾有位清朝的公主葬在此地。但她究竟姓甚名谁,种种猜测莫衷一是,众说纷纭——

  北京西郊,在复兴门外,复兴路和西三环路交界处的街心花园,有个旅游景点叫公主坟。民间自古流传着公主坟的传说,说是曾有位清朝的公主葬在此地。但她究竟姓甚名谁,种种猜测莫衷一是,众说纷纭。这么多版本的传说大都归结到一个共同的历史文化积淀,那就是“公主坟”所承载的深情厚谊。其中,颇具代表性的说法是:汉人金泰从小就被满族人收养,因立下战功被封为元帅。在游园时与公主相遇,一见钟情,朝中老臣却从中作梗,令皇帝流放了金泰,贫病交加的金泰上书公主,说,见信时我已不在人世了。公主见信后从容服下毒酒,追随爱人而去。皇帝无奈,将金泰草草葬于香山,而将公主远远地埋在了今天的“公主坟”……

  其实公主坟内的公主是谁,早在1965年北京市政府修建地铁一号线时,文物部门就对公主坟进行了考古挖掘,并参考历史资料考证,谜底早已揭开。

  公主坟葬有清仁宗嘉庆皇帝的两位公主(满族称为格格),两位公主分别葬东西两边,东边葬的是庄敬和硕公主,她为嘉庆第三女,为和裕皇贵妃所生,生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她于嘉庆六年(1801年)十一月,下嫁蒙古亲王索特纳木多布济。嘉庆十六年(1811年)三月卒,年三十一岁。西边葬的是庄静固伦公主,为嘉庆四女,为孝淑睿皇后所生,生于乾隆四十九年。她于嘉庆七年(1802年)下嫁蒙古族土默特部的玛尼巴达喇郡王。嘉庆十六年五月卒,年二十八岁。

  因清朝的祖制,公主下嫁,死后不得入皇陵,也不能进公婆墓地,必须另建坟茔,故北京郊区有很多公主坟,有的地方现仍叫公主坟。因和硕公主和固伦公主是同年而亡,仅隔两个月,所以埋葬在一处。公主坟的墓地原有围墙、仪门、享殿等地面建筑,四周及里面广植古松、古柏和国槐、银杏等树木,显得古色古香。地宫均为砖石结构,非常坚固。双墓均为夫妻合葬墓,陪葬品有兵器、蒙古刀及珠宝、丝绸等物。 有,现在是街心花园。 公主坟的传说 清代,离玉渊潭西边不远,有一座大坟头,人们都叫它公主坟。究竟是哪一位公主的坟呢?

  相传,乾隆派人拆明陵给自己修陵寝,刘墉奏本,参皇上一个挖坟掘墓之罪,乾隆无法抵赖,只得准奏,自己定了个发配江南。说是发配,实际上是一不穿罪衣,二不戴刑枷,只是换上便衣小帽步行罢了。刘墉、和坤一路跟着。

  这是乾隆第一次步行到民间,对什么都感到新鲜。一路上指指划划、问这问那,不知不觉日头落山了,乾隆感到又累又饿。他们走进一个小村庄,来到一户门前,和坤前去扣门,开门的是个老头儿。老人看他们模样不象是恶人,就把他们让进屋里,叫女儿为三位客人准备饭。老头的女儿只有十四、五岁,穿的虽然破旧,但干净利索,显得十分可爱。不大工夫,女孩端上几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和一大海碗白薯。三个人饿急了,吃的还真香。   第二天,他们一出门,看见小姑娘比昨天晚上显得更清秀了。乾隆很喜欢这个小姑娘,就对老人说:“老人家,你要乐意,就让您的女儿给我做干闺女吧!”老人一听很高兴,就让女儿过来拜见了干老子。乾隆掏出一锭银子对老人说:“拿去给孩子做几件衣裳吧,”又从怀中掏出一块手帕,递给姑娘,“孩儿如遇急难,可拿它到京城找我,只要一打听皇……”,这时刘墉哼了一声,接着说:“打听皇家大院!” 乾隆忙改口:“对!对!皇家大院。”

  几年后,赶上连年闹灾荒。父女俩实在过不下去了,只好到京城来找姑娘的干老子。父女俩千辛万苦来到京城,找遍北京城里的黄家大院,就是没找到干老子的家。父女俩直埋怨自己当初太粗心,没问清干老子姓啥名谁,住在哪条街。爷俩在京城无亲无故,无钱无粮无处住。没法子,只得白天沿街要饭,晚上缩在墙根或破庙里过夜。老人年岁大了,熬不过这苦日子,得了重病,姑娘愁得只是哭,没办法。

  这天清早,姑娘急的实在无奈,来到护城河边,想寻短见。可想起身染重病的爹爹,犹豫了,生,生不得,死,死不得,只好一个人在河边痛哭。说来也巧,这时刘墉正好出来遛弯儿,听见这哭声悲切,便寻声而来。姑娘见有人来,连忙止住哭声。抬头一瞅,不觉怔住了:这人不就是随干爹一起到我家的那位先生吗?这可有救了。连忙上前双膝一跪。这一跪倒把刘墉弄糊涂了。他仔细一看,认出来了,噢,是皇上的干闺女!于是,他问明原因,就把老人和姑娘接到了府中。到了府上,爷俩才知道,干老子原来就是乾隆皇上,接他们的先生是丞相刘墉,“皇家大院”指的是皇官。爷俩先惊,后怕,心想:平民百姓,怎敢和皇上攀亲呢?

  第二天一早儿,刘墉带着父女俩进宫去见乾隆。再说乾隆回宫后,早把干闺女的事忘了,如今一提才想起来,可他怕别人知道这件事笑话皇上和乡下佬攀亲,想赖亲。可父女俩手中有自己的黄手帕,又有刘墉作证,怎么赖得掉?没辙,只好把二人宣进宫来,找了个住处。没成想皇宫里虽然不愁吃、不愁穿,可繁文褥节多得要命,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待卫太监都是势利眼,老人家可受不了。本来就是病歪歪的身子,再加连惊带吓,没多少日子就死了。咽气之前,嘱咐女儿把他的尸骨葬在家乡。

  打这儿以后,就剩下姑娘一个人孤孤怜伶地呆在宫里,每日思念爹爹,想着老人的临终嘱咐,常常泪流满面。姑娘有话无处说,不仅把眼泪往肚子里咽,还成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皇妃、公主见她长得漂亮,很嫉妒她,常常冷言冷语地挖苦她;王爷、太子、王孙们见她长得端在秀丽,与福晋小姐大不一样,都对她不怀好意,总想欺侮她;太监、丫环 们也因她出身贫贱,又给不起赏钱,看不起她,时不时地也指桑骂槐地数落她一通。俗话说:宁喝舒心的粥,不吃皱眉的饭。姑娘整天眼泪泡着心,日久天长,就憋出病来了。没多少日子,姑娘就病得不行了,几天水米没沾牙,昏昏沉沉的。宫娥这才害了怕,回禀了皇上。乾隆无奈,只好来看她,可姑娘已经病得不行了。第二天,姑娘就死了。宫女禀报了乾隆,说姑娘临死前要求皇上把她和她爹爹的尸骨葬到家乡去。乾隆说:“埋了算了!”

  这时,正好刘墉进宫,听到这话心里很不高兴,抢上一步,拱手道:“启禀万岁,臣有一事不明。”乾隆一听,就像当头挨了一棒,他就怕听到刘墉这句话,他一句“一事不明”,曾经参过皇上和多少大臣。这回不知又该谁倒霉了。乾隆赶紧朝着刘墉又是摇头,又是摆手,意思是说:咱们待会儿再说。刘墉装没看见,接着说:“这位公主虽说不是万岁亲生,可却是您自己认的干女儿啊!并且留有信物,就这么草草葬了,万岁脸上可不光彩呀!”乾隆心想:“越怕你你越来,好晦气呀!”有刘墉这儿盯着呢,乾隆只好传旨,按公主的葬礼,把姑娘葬在了翠微路这地方。

  人们都管这座坟叫公主坟。年长日久,周围长满了杂草。直到解放前,这座孤坟还孤单单地立在那里,就像姑娘生前在皇宫里一样凄凉、冷清。


馋嘴槽子糕


公主坟,位于复兴门外的西三环中路,也是地铁一号线和十号线的交汇站。最早称王佐村,清末称苑家村,日伪时期改称公主坟,沿用至今。

关于公主坟到底埋葬的哪位女子?民间流传三个版本。

传说一:汉族铁血公主孔四贞

孔四贞是降清明将孔有德之女。因孔有德降清后屡立战功被顺治封为 "" 定南王 ""。

顺治九年,孔有德在桂林被名将李定国围困,受伤后自尽。年幼的孔四贞被孔有德的部将送到北京,孝庄皇后便将其幼女孔四贞认为义女,封和硕公主,留在宫中抚养。

孔四贞自幼善骑射,通武艺,堪称巾帼英雄。成人后继承其父“定南王”的王位,嫁给内务大臣孙延龄。后来孙龄叛变吴三桂,孔四贞亲自率兵讨伐,平息云南战乱。孔四贞死后清朝以公主礼仪将其下葬于复兴门公主坟。

传说二:乾隆义女,民女格格

话说,清朝皇帝中乾隆带着和珅、刘墉微服私访。有一次,他们走了一天很是疲惫,路过郊野一户农家时,被农家盛情款待,乾隆很感激。第二天临走前,乾隆认了农户家的小姑娘做干女儿,留下信物并交代:“如有灾难到京城黄家大院找我。”

几年后农家遭灾荒,父女俩走投无路只好投奔“干爹”,可怎么也找不到黄家大院,父女二人无路可走只好沿街乞讨。赶巧,刘墉路过,就接二人到宫里。不成想,老人在紫禁城里水土不服,没几天就过世了。

姑娘一人在宫中孤苦伶仃,没有强大的后台,受尽欺负,没多久也去世了。干女儿死后,乾隆传旨按公主的规制将其葬在了京西,相传就是今天公主坟附近。

传说三:元帅金泰的意中人

相传,汉人金泰从小被满族人所收养,因立下战功被封为元帅。一次,他在游园时偶遇深受乾隆宠溺的和硕公主,两人一见钟情。但是朝中老臣从中作梗,故意诬陷他,令皇帝将金泰流放在外。

饱受折磨的金泰身患重病,托书公主,说:“见信时我已不在人世了。望公主珍重。”公主见信后伤心欲绝,服下毒酒追随爱人而去。皇帝下令将金泰葬在京郊的香山,而将公主埋在了紫禁城外,则今天的公主坟。

公主坟真正的主人

各种关于公主坟的传说盛传民间。1965年修建地铁一号线时,经过文物部门的考古发掘并参考历史资料考证,公主坟真正墓主的神秘面纱终于被揭开。

原来公主坟埋葬的公主竟有两位,都是清朝嘉庆皇帝的女儿,东边葬的是三公主庄敬和硕公主,西边葬的是四公主庄静固伦公主。

两位公主都下嫁给了蒙古的王亲宗室,死时非常年轻,且相隔仅两个月。按照清朝的祖制,公主下嫁,去世后不能入皇陵,也不能进公婆墓地,只能另外择地再建坟墓。所以两位公主被埋葬在了一处,地点就在今天的公主坟。

据记载,当年公主坟陵区很大,方圆十几亩,入口为一石雕牌坊。墓地原有围墙、仪门、享殿等地面建筑,古色古香。四周及里面树木繁茂,遮阴蔽日。地宫均为砖石结构,非常坚固。双墓均为夫妻合葬墓。墓前的享殿两侧有两排朝房,供游人休息。里面陪葬品有兵器、蒙古刀及珠宝、丝绸等大量宝物。日本人统治北京期间,公主坟里面的宝物遭到了日本人和日伪的盗取。

现在的公主坟,已经成了北京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公主坟的原貌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保留的遗迹只剩下三公主墓前的享殿,如果有机会路过,不妨去看看,它就在一片闹市中。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


有书共读


北京是明清两代王朝的首都,因此许多王公贵族死后便安葬在了北京。北京有好几座公主坟,最出名的应该就是复兴门外的公主坟了。开始这个公主坟的主人身份一直不确定,直到1965年北京打算建设地铁,正好公主坟就在规划路线上,于是考古学家对这座公主坟进行了考古挖掘。


经常专家研究,确认这是嘉庆皇帝两位女儿的坟,分别是嘉庆皇帝第三女庄敬和硕公主和嘉庆皇帝第四女嘉静固伦公主,这两位都是远嫁蒙古,与蒙古贵族和亲的公主,和硕公主去世时31岁,固伦公主去世仅仅28岁。

后来嘉庆皇帝的这两位公主去世,而且相差不到两个月。因为祖制规定,外嫁公主不得安葬在皇陵,也不得安葬在婆家陵墓,所以嘉庆皇帝只能另外选风水宝地给她们安葬,由于两人去世时间相差不多,所以就干脆安葬在一起了。



因为公主坟上没有地面什么建筑,所以就种植了许多名贵树木,也算是全了公主的尊贵。一年四季,公主坟因为树木丛生,所以显得格外古朴。


一个看历史的小矮人


去过北京的人或者生活在北京的人都知道,北京有一个很有名的地方叫公主坟(这里读的时候应该加上儿化音,否则听起来有点恐怖)。这个地方的确在清朝时期埋葬了皇室的公主,其实北京很多地方在以前都是墓地,据说中关村之前就是埋葬太监的地方,这里先暂且不做讨论。


那么,公主坟究竟埋葬的是哪位女子呢?

北京作为明清两朝的首都,也就是皇室成员生活居住的地方,皇族的人们去世以后需要安葬,自然就选择了就近的京城。

其实,在以前来说,京城是有好多“公主坟”的,比如海淀区香山公主坟、房山区公主坟、朝阳区公主坟、丰台区长辛店公主坟、海淀区永丰乡公主坟。


但,最著名的并且名称经过几次战争时期又保留下来的,就是玉渊潭公主坟了,题主指的也应该是这个,它位于复兴门外西三环中路,也是地铁一号线与十号线的交汇站。

提到这个公主坟,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这个玉渊潭的公主坟埋葬的不就是清代唯一的汉族公主孔四贞吗?还有人认为,那里面埋葬的就是乾隆的女儿,也就是“还珠格格”的原型和颐公主,这有什么好考证纠结的?

并且这两种说法都分别上了一些旅游书籍,被大肆传播,甚嚣尘上。

然而,非也,非也,这两种说法都不正确。

这公主坟里面埋葬的可不是乾隆的女儿,埋葬的是乾隆的孙女。

并且,里面埋葬的不止一个人,而是两个。两人宝顶东西并列,坐北朝南,东边埋葬的是嘉庆帝三女儿庄敬和硕公主,西边埋葬的是嘉庆帝四女庄静固伦公主。


有人会有疑问,怎么一个坟里埋葬两个公主啊?

其实,按照当时清朝祖宗的规矩,公主只要下嫁,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自然就不能按照皇室的礼仪埋葬在皇陵内了,男方也不同意埋入公婆的墓地,那怎么办呢?必定也是出产于皇家,还能没人管了?

同样是清朝的祖制规矩,皇帝的女儿下嫁去世以后,要按照皇家的礼仪,另新建墓地,又因为两个公主是同年而亡,仅隔两个月,所以就把二人埋葬在一处。

而在当时,需要另建新墓地,所以叫公主坟的地方有很多,埋葬的公主也有很多。


所以说,北京公主坟埋葬的女子不止一位,而是两位,不过,那个地方在1965年修地铁时已经将两位公主的遗骸迁出坟墓,墓地已经被平毁,成了街心公园,这个“公主坟”的名字依然保留了下来,让人们走到这个地方,听到这个名字,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历史,尽管历史发展过程不是那么顺风顺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