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靠书籍不靠导师,能够深入了解某一知识领域吗?

江聪德


做为一名研究生导师,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看书和跟导师学习都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但是每个人对书的理解程度是有区别的,如果单纯通过书籍来获取知识会有很多弊端,有可能不系统,也有可能书本的知识已经过时了。做科研的人都知道交流的重要性,通过交流能互相查缺补漏,交流也会碰撞出很多新的想法和思路,这正是跟书本交流无法达到的效果。

当然,通过书籍是可以深入了解某一个知识领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导师在我看来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第一,定方向、定方案。做为导师来说第一件事情就是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特点来制定研究方向和针对性的研究方案,方向好定,但是方案却要因人而异。有个适合的方案会少走很多弯路,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研究的效率。

第二,针对性指导。研究生阶段大部分学生要进入到课题组,跟着导师一起做课题项目。这个时候学生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导师的指导会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候导师给你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就会让你茅塞顿开。

第三,开阔视野。这是很多读研究生的同学共同的感受,就是导师给你打开了一扇广阔的知识大门。研究生的平台能够让你有机会跟各个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尤其是对像大数据、人工智能这样的交叉学科来说非常有价值。

第四,增强信心。往往跟导师交流之后会让自己信心倍增,搞科研不怕苦,也不怕难,怕的是没有信心。

最后,不管是看书还是跟导师学习,一定要多跟别人交流,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学习途径。

我的研究方向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我会陆续在头条上写一些相关的科普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咨询我。

谢谢!


IT人刘俊明


谢邀。只靠书籍不靠导师能获得某一领域的知识吗?这个问题问得好。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有必要认真回答的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首先,如果将“书籍”这一概念不仅仅限于书本,而是将社会实践都包括其中;而“导师”这一概念仅限于某些人的师资。那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则是肯定的,也就是说,作为求知来说,我们完全可以不靠某些导师而仅靠书籍就能获得某一领域的知识。这一回答其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其一,人类的知识究其实它包含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这两个方面。其二,书本知识来源于实践知识。所以,我们既要学习书本知识,也要向社会实践求知识,我们就能获得某一领域的知识。这一回答的正确性是,自古至今无数学问大家的成长所证实的。例如,儒,道,法,孔,老,韩的发生与成长并非是上帝保佑出来的,而是由社会实践中总结成长的。哲学如此,文学就更是如此。自古的文学大家都是考自学成才的。自学的先生无非是书本与对社会自然的细致观察所得,这就是他们的先生。说完古人再说说今人,例如,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周恩来等等,他们革命才能的先生都并非来自学堂,他们都是既学习书本,又向社会实践请教而成长起来的。社会科学如此,那么自然科学,包括理工科的知识也都首先来自实践。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这就成长了无数专家。这就不需要例举了。最后的问题是,学习是否完全可以不需要导师呢?对这一问题,鲁迅先生认为,兴趣就是人最好的导师。


松针满地


,学习知识如果不要老师上课指导,前提要有的单科基础,只要努力可以自学成才。有个人是某专业中专毕业,是会计专业,毕业后分在县工商所工作,几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省会遇见了他的同学,这位女同学也是学会计的毕业后经过自学拿到了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这件事对他促动很大,于是辞去了工商所的工作,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自学考试,领到了学:习资料,在家专心学习了八个月,也没有到省城听过一次教授讲课,因为家中也困难,自已虽已工作多年,但那时工资低没有积余,只好自学,当年9月份参加考试共5门科目一次4科过关,到第二年复考一门未及格,第三年复考就圆了梦。当年考了四门及格后就在深圳大公司就业,任公司经理。后来又到另一家公司任兼并总监。这是一个真实的自学成才的故事,他就是我的儿子。路是人走出来的命运在自己手中,只要努力,就能梦想成真。


吴定律


谢谢诚邀:


请问您见过不靠老师教导就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吗?

或许自身理解能力很强的话也可能会自学成才,但是会走很多弯路。老师讲解的都是一些知识要点的归纳总结和经验积累。正如你问题当中提的 可能会了解,但是深入了解会很难。

只是阐述个人见解和观点,别无他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时装布鞋


各有好处。就看书来说,即使是同一个知识,但是不同人写的书,有些书一看就懂,而有些反复看都不懂。简单一点的例子,亲身经历,在大学里学c语言,看那本国内知名经典c教程,真是感觉好别扭,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弄了本英文版的一看就懂了。数学书更是如此,看英文版能看懂,看中文的那真是雾里看花,不知道讲的到底是什么东西。现在除了历史,中国经典书籍,比如史记资治通鉴之类的,全看英文版的。


12897219


这个就像在某一个陌生的地方找一个谋生的地址,书籍就是地图,按照常规的方法,可以到达目的地,老师就是一个热心人,他会告诉你,在某一处有一个小门,或者一个小胡同,就会很直接的到达目的地 ,事半功倍。


乐乐的天空090803


其实比较难。起码就坚持不下来。但是不仅是课堂传授知识的啊,其实课上他们不讲啥太有用的,他们最重要的作用其实就是引导,比如让你看啥书,他是过来人,推荐你看的绝对是最有用的。如果没有导师的引导,你可能会做很多无用功,费时费力。还有导师有资源啊,这个是最重要的,比如开学术会议,领你去一次,你学界的大牛都认识了,了解了他们,你也就了解了这个领域。

综上,可以了解,但是很困难。导师就是那个指引你走正确道路的人。


禪月嘚瑟


我没有这方面实践,更无经验。只能凭思维想象谈点想法。

我想,如果离开导师悉心指导,想独立钻研某一领域,并取得成果是难之又难。导师已熟练掌握某一学科知识,他才知道重点,难点,及发展前景。有了导师的具体引导方可有成效,如果有人不信邪,要独祥溪经,肯定会遇到关山重重。会失出良机。


桂海拾贝


如果没有职业前提我想书籍加上导师都不能吧,实践才能检验真知,领域是个范围概念不是单一标的,不可以像坐火箭飞机一样快速到达目的地就算行程圆满,人的职业才是用脚丈量你领域内每一寸土地的最佳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