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製造業網際網路該如何轉型?

武新旺


轉型痛點

如果企業未能找到正確的商業模式和科學管理方法以及技術方案之前,貿然轉型將會面臨企業存亡風險。

品牌製造商轉型電子商務,無論是自建自營平臺,或者入駐第三方平臺,都要顧及它們現有實體分銷渠道利益,線上線下整合並不能解決渠道的利益衝突。這是轉型痛點之一。

理念更新

中小企業戰略區別於大企業戰略,前者更多需要商業聯盟積聚力量與大企業抗衡,而後者更多需要依賴強勢壟斷市場地位最大化吸收供應鏈的利潤來支持自己的高速增長。

但是,創新活動是依靠初創公司主體,而不是依靠大企業主體。

無論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解決互聯網引發的渠道利益衝突,出路在於企業的商業理念創新。拋棄核心企業一家獨大壟斷供應鏈舊思維(最起碼暫且放下舊想法應對創新),樹立供應鏈生態系統利益共同體新思維。商業生態系統才能持續發展。

大眾分銷服務

大眾分銷服務是持續開拓新市場和滲透細分市場的有效銷售方法,需要解決利益衝突的供應鏈利益平衡機制及其技術方案的支持,有效化解利益衝突。

大眾分銷服務是指品牌製造商開放自己的產品供應鏈平臺系統,讓一般人可以分散分佈分銷它們的產品提供消費者服務。大眾分銷服務可以創造無數的就業機會,而且是低准入門檻,體現在零存活、零資金、零風險、多勞多得。

這些分銷服務具有生產性服務特徵,不同於傳統分銷商交易主體特徵。服務提供者依靠它們生活在當地社區便利和熟悉當地市場狀況以及人際關係積累,分散分佈在全國範圍甚至全球範圍幫助製造商銷售產品提供服務。

品牌製造商開放自己的供應鏈管理和交易平臺,以銷售產品收入為主要平臺收入來源與分銷服務提供者分賬,平臺用戶無需付費。不同於現有電子商務平臺依靠向用戶收費的主要收入來源,這正是現有電子商務會被取代的主要原因。

信息對稱機制

大眾分銷服務的低准入門檻,依靠信息對稱機制和產品追蹤方法的技術方案。顛覆傳統營銷方法,依靠互聯網平臺把供應鏈各環節終端直接連接在一起互動,創造出消費者對企業及其產品的信任基礎,以及溝通便利。

質量問責機制

品牌製造商專屬供應鏈平臺能夠管理和控制供應商網絡渠道和分銷網絡渠道,有效地控制假貨、仿貨、串貨。其管理功能效果的實現依賴於質量問責機制。

第三方電子商務並沒有激勵機制去解決好這些問題,甚至有利益衝突。這是現有電子商務會被取代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決策者的認知

作為各種產品製造業的決策者,在識別新、舊商業模式的差別之前,首先,要識別它們所處產業鏈的狀況。識別內容包括供應鏈結構、價值鏈生產關係、技術方案訴求,從不同的商業理念中識別出不同訴求的技術預期效果,進一步從本質上識別不同技術方案所產生出不同預期效果。從而真正識別出表面“一樣”,但預期效果不一樣,有本質區別的“電子商務”。

其次,決策者必須認識到舊商業模式變為新商業模式所引發的改變,包括組織結構、管理架構、職能部門、企業外部關係、公司與員工關係、職位要求等都將發生深刻變革。意味著公司IT架構改變、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關係改變、員工的工作內容和技能結構改變。

上述變化將對中小製造業轉型互聯網運營帶來重大挑戰。眾多挑戰可歸納為兩點:一是獲得創新能力挑戰;二是供應鏈協同轉型挑戰。

如果挑戰二合為一,就是企業要找到一個包含新商業規則、新管理方法、現有技術要素重組的解決方案。這是一個由創新者、企業家、風險資本、高管共同完成的任務。這意味著是一個價值創新生態系統的商業活動,而不是企業關起門來搞創新。

轉型路徑

1.核心企業創造並開放網絡結構供應鏈平臺系統,供應鏈生態系統必須達成理念共識:開放價值創新、利益公平分享。這是創新的起點。

現有製造企業的轉型痛點在於轉型新開託渠道與現有客戶舊渠道的衝突。如果產品在市場流動能夠做到精準追蹤,就能釐定各渠道的權利和責任。複雜的互聯網渠道管理問題將迎刃而解。這需要產品追蹤方法的技術方案支持。

要解決新舊渠道衝突的唯一出路是供應鏈一起轉型。這要依賴於新商業理念的新規則、新方法、新技術方案來解決。通過核心企業創造專屬供應鏈平臺系統載體來帶領大家一起轉型。

“說服供應鏈一起轉型”是現有製造業的另一個轉型痛點。這要依賴於一個商業模型整合利益成功的樣板工程。

2.只有整合供應鏈共同利益,才能形成供應鏈生態系統利益共同體。整合利益依靠網絡供應鏈平臺系統載體來實現。

製造業轉型互聯網的重點不是互聯網技術,而是全面企業科學管理方法。製造業只有探索到對自己有利的商業模式,才能救自己。

創新活動,不是依靠企業規模龐大、資源充足,而是依靠企業家敢為天下先的冒險精神和不屈不撓的堅定信念。這意味著大企業不是創新者,只有初創企業是創新者。

未來的行業領導者很大機會就是從初創企業中誕生。因為,由一開始就是這些初創企業帶領大家走向從未走過的路。

初創企業與傳統企業利益聯盟就是創新活動最佳契合,而通過網絡供應鏈平臺系統載體把他們的利益聯繫在一起。創新和轉型的成功將事半功倍。

雙軌制轉型

我主張製造業“雙軌制轉型”,即製造業在維持經營的基礎上,投資於對口初創公司做創新轉型模型實驗,一旦成功將進行全面複製。這是控制轉型的投入和風險的最有效方法。

控制開發“網絡供應鏈平臺系統”技術產品和服務項目的試錯風險,意味著控制製造業的轉型風險。找到一個正確商業模式是關鍵。


網絡供應鏈共享平臺


互聯網對製造業改造的三個具體方向:

1)提高產品生產的技術,用互聯網獲取最新行業資訊和實施方案;多多瀏覽各大平臺,隨時在線與同業交流。

2)用網絡替代傳統銷售渠道,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直連終端大客戶或代理服務商,即時組織安排生產。

3)藉助互聯網工具來調整生產結構,提高協同能力,共享非核心產能,開放通用服務能力。降低固定開支,提高設施利用率。

具體案例可以委託研究study


個性定製系統


謝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自身的發展能力。

第一,關注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機遇。中小企業最大的困難是融資難,儘管這一塊的發展還需要政策、法律法規的進一步明確,但必須利用互聯網金融進行融資,降低企業融資的難度。

第二,優化與市場需求相適應的生產能力。在互聯網時代,市場變化頻繁,客戶需求個性化。應從原先的依靠人力的生產組織模式快速地升級到高效柔性的生產模式。

第三,利用互聯網加強與客戶的聯繫,形成與客戶的互動的營銷機制。不僅僅侷限於傳統的售前和售後服務,還要收集、分析客戶的反饋進行產品的改進,讓客戶進行深度的參與。

第四,利用新的信息技術加快企業的信息流傳遞。形成高效的信息傳遞可以加快對市場變化的反應速度。


散賢人


對於即將到來的智能製造時代來說,其最大的特徵就是創新,新的生產技術、產品、業態不斷的出現,給中小企業的發展創造了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儘管如此,智能製造產業的高額研發投入以及緩慢的產業化過程,還是讓企業的發展面臨巨大的風險。

在兩化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全國供給側結構形勢嚴峻,新技術、新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明顯加快,產品的生命週期越來越短,企業所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大。

受智能製造大潮影響的中小型製造企業,無疑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和更有限的發展空間。勞動力、資源等生產要素的成本逐年提升,產品生產的附加值越來越低,利潤越來越低,企業資金籌集變得越來越困難,中小企業的發展逐漸陷入困境。

隨著生產過程智能化程度的不斷深化,一些企業已經開始了智能化轉型和調整,工業機器人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到實踐中,有效的降低了生產成本和提高經營業績。在智能製造生態產業鏈中的中小企業,要想取得突破性發展,需要不斷的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才能找到新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智能製造的另一個主要方向就是製造業的服務化,互聯網和製造業的融合產生了大量新型的服務業態,比如個性化定製、遠程監測和控制、數據分析等等。工業信息的日益透明,企業間的競爭變得更加公開、公平,這也意味著企業必須獲得更多的競爭優勢,才能在行業發展中佔據一席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