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魏晉時期,人們最先想到的肯定是當時豪放不羈的文人以及清談誤國,這個時代似乎是一個極度矛盾的時代,有人贊其風雅,有人卻覺得黑暗。但不管怎麼說,有兩件事情在當時極為流行,那就是比美和炫富。
關於炫富,大家都知道石崇和王愷輪番比斗的故事,那我們今天來說說比美的事情,而且這些事發生在男人身上。
一個看臉的時代
在魏晉以前,人們推崇某一男子,大多是因為其建立功業或是有傑出的才能,但是到了魏晉,社會風氣突然為之大改,外貌成了評價一個男人的重要條件,而且幾乎是成為名士必備的條件。
《世說新語》中有這樣的記載,潘岳長得特別漂亮,出門上街,“婦人遇之,莫不連手共縈之。”而左思長得不好看,走在街上,竟然“群嫗齊共亂唾之,委頓而返”。僅僅是因為長相的問題,所受待遇竟會如此的天壤之別,也是讓人吃驚。
“小白臉”更受歡迎
以白為美大多說的是女性,不過在魏晉時期,哪個男的長的白,那才叫美男子,比如被稱之為“神仙中人”的王衍,是這麼被形容的:“王夷甫容貌整麗,妙於談玄。恆桌白玉柄麈尾,與手都無分別。”就是因為白,才能被世人所追捧。
有了這個標準,為了讓自己變得更白,魏晉時期的很多文人騷客,就特別的喜歡擦粉,比如何晏:“何平叔美資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與熱湯餅。”這樣的行為,在現在直男們看來絕對是無忍受的,但是在魏晉名士看來,追求美貌既能讓自己獲得好的名聲,看起來又舒服,何樂而不為呢?
追求內在美
除了對外貌比較在意,魏晉名士同樣非常注重自己的內在修養。當時社會動盪,統治腐朽,很多傑出的人才報國無門,壯志難酬,只能轉而修煉自己。他們大多不在意世俗的眼光,放浪形骸,看起來自由灑脫,其實就是看透了當時世界的陰暗,以這樣的方式來反抗。
而我們說他們清談誤國,那是因為他們不能談論朝政時局,只能說說這些東西,然而他們對於清談的擅長,同樣說明了他們對先賢典籍研究頗深,只不過沒辦法用來致仕,只能換個方向而已。
魏晉風流,到底是好是壞,其實很難評判,但歷史的存在,總有其作用。
閱讀更多 互動百科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