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中考,是否意味著中小學減負已經得到了實現

文:韋壽軒,教育專欄簽約作者

取消中考,是否意味著中小學減負已經得到了實現

4月3日,江西省教育廳舉行新聞發佈會稱,江西將深化考試招生錄取改革,全面推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初一新生起,將初中畢業、高中招生“兩考合一”,統一規範為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並全面推行。這意味著,從2018年初一新生起,全省取消現行的統一中考,而由學業水平考試替代,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的學科成績來源於學業水平考試的成績。

從發佈會來看,江西取消中考統一考試並不意味著就取消了升學考試,學生仍需通過學業水平考試才能進入高中就讀。根據江西省教育廳的說法,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實行隨學隨考隨清制度,原則上安排在學年末進行,其中招生錄取計分科目考試時間安排在6月份進行。

取消中考,是否意味著中小學減負已經得到了實現

江西把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全部納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範圍,具體包括語文、數學、外語、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音樂、體育與健康、美術、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信息技術教育等13門學科,由此看出,江西省取消中考並不意味著就不用考試,而是把升學考試作為常態化在學年末進行。

江西此次將中考取消並沒有起到減負的效果,事實上因為考試科目多了,應該說反而需要學生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夠通過學業水平考試。雖然說給學生增加了負擔,但學習哪有不累的,只要有利於孩子掌握知識,只要有利於孩子成長,其實我們並不反對,減負減的應該是“同一道題做一百遍的做法”,而不應該減掉學習量和知識量。但這一政策在實行時,有三個方面需要注意。

取消中考,是否意味著中小學減負已經得到了實現

首先,取消了中考統一考試,改為學年末的學業水平考試,也就意味著學業水平考試是由本校根據教育部門的統一部署進行的,既然由本校組織的學業水平考試,那麼如何保證不會出現作弊、關係戶等問題,如何保證考試能夠公平、公正、公開應該是改革成敗的關鍵。

其次,對於某些學科而言,彈性比較大,如體育、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等科目並不採用書面考試製度,而是通過考察、考評、測試、操作等方式進行考核,考核的標準有很大的彈性和空間,而且主要根據考評人員的主觀認知進行評分,那麼如何保證考核標準的客觀性是關鍵,另外還要防止某些關係戶通過關係給自己子女大開方便之門的非法行為。

取消中考,是否意味著中小學減負已經得到了實現

第三,教育的改革應該是朝著素質教育的方向發展的,中考的改革應該與高考相結合,脫離了高考的中考改革,不僅意義不大,還可能會耽誤學生的前程。我們建議相關部門在中考改革時,應該考慮到高考不考的課程,在中考或初中階段可以適當的作為考察科目,不列入中考學業考試範圍,從而減輕學生的負擔,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主科的學習和自己喜歡的興趣上來,這樣才能真正的做到素質教育。

最後,改革的初衷應該是為了讓學生變得越來越好,同時也是為了給學生減輕不必要的負擔,進而做到真正的素質教育,發展學生的德智美,這才是目的。改革不是為了讓學生考更多的試,也不是為了讓學生成為考試機器,更不是為了把學生培養成高分低能的人,這是我們應該注意到的。

取消中考,是否意味著中小學減負已經得到了實現

作者簡介:韋壽軒,出身於空軍空降兵學院,教育專欄簽約作者,青少年獨立訓練專家,中國少年特種兵軍事特訓營總教官,廣西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培訓師,獲得美國CERT項目教官資格證。

歡迎在留言區留言交流,你的每一條留言我們都很重視 !

取消中考,是否意味著中小學減負已經得到了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