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報考新聞學院!哪怕自媒體遍地,我仍然「固執己見」|沸騰

文 |梅堂

又到一年志願填報時,這兩天各類千萬別報考榜單和學了後悔四年的榜單裡,新聞專業總是常客。究竟新聞專業值不值得報考,千人千言,但作為新聞專業的畢業生,我想說:歡迎報考新聞學院!哪怕自媒體遍地,我仍然“固執己見”。

身為80後,我是在電視機前長大的。那時候,對我來說,電視的魔力是難以抵擋的。

不知不覺,我注意到電視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呈現事實、揭露真相,給正義以出口,給弱小以撫慰,他們既不像明星那樣遙遠,也不像路人那樣平凡,他們從容而有態度,即使隻言片語,也有一種能讓你信服、感動的力量。

想成為那樣的人,是我報考新聞專業最根本的動力。所以,當這兩天高考填志願,輿論場又喧騰起“不要報新聞專業”的聲音時,我並不同意的。在我看來,報考新聞專業,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前些天,深陷輿論漩渦的崔永元,因為起底娛樂圈陰陽合同而掀起軒然大波,其中的是非曲直,恰如一地雞毛。我們不好評述。

但我清清楚楚地記得,往前數三十年,每每看《焦點訪談》、《東方時空》、《新聞調查》,感動和熱情都充盈著我的內心。

歡迎報考新聞學院!哪怕自媒體遍地,我仍然“固執己見”|沸騰

▲央視《新聞調查》

彼時,大人們並不支持我選擇新聞專業,除了性格,最重要的是“不好找工作”。作為高中生,只會認為大人的觀點落伍又庸俗,但回過頭去想想,他們並沒有錯。

作為你人生的旁觀者,他們清楚你的所有軟肋和侷限,所以為你選擇了一條更為輕鬆愜意的路。他們不捨得讓你受苦,更不忍心看你走彎路。連周杰倫都說了,要《聽媽媽的話》。

可是,如果就那樣放棄了,終究有那麼一點遺憾,成就人的往往就是那麼一點說不清、道不明的執念。

後來,我如願選擇了新聞專業。在課堂上,我瞭解到了更多:中外新聞史上有無數前輩為了做出報道,與時勢抗爭,與權貴交鋒,與弱勢同行;有無數前輩篳路藍縷、始終踐行新聞專業主義。

四年本科、兩年碩士——六年的專業學習,不僅給了我作為媒體從業者該有的知識結構和專業能力,更重要的是,讓我知道應該具有何種思想深度,“客觀、中立、關注公共事務、呈現事實”是新聞最本真的東西,也是新聞立足的根本。

至於文章寫得如何、選題怎樣、片子做得好與否、採訪調查是否到位,都在這個根基之上。

記者之大,不在其知名度,而在其是否一如既往堅持新聞的價值觀,“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這句話從來都不過時。

時光倏忽來到21世紀,互聯網近二十年的發展,使得紙媒和電視被髮展起來的自媒體搶盡了風頭。

麥克盧漢說媒介即信息,自媒體為王的時代,必然是個體的、感性的,在資本和流量的裹挾下,自媒體從來不忌諱利用人性來傳播情緒、炒作概念。傳播信息不再是媒體人的“特權”,媒體業入行的門檻變得很低,這讓越來越多的人對新聞專業失去了信心。

2014年,江蘇的理科狀元吳呈傑一心要報考北大新聞系,採訪他的七八個記者在他面前開了個行業吐槽會,“所有采訪我的記者都不建議我報新聞”……現實讓人唏噓。

歡迎報考新聞學院!哪怕自媒體遍地,我仍然“固執己見”|沸騰

但是新聞精神從來都沒有辜負我們,是我們辜負了新聞精神。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世人開始視新聞業為韋小寶,出身已然輕浮,插科打諢,也上不了檯面,哪怕封為鹿鼎公,也少不了被腹誹“目不識丁、不學無術”。

在我心裡,新聞精神從來都像金庸筆下的洪七公,發跡於草莽間,率性豁達,持身正、立根穩,壯志獨行天地間,一襟晚照惹豪情。

在時代的餘波裡,新聞專業始終以揭露事實、維護正義為己任,他們帶給時代所有的熱鬧、所有的放恣,公眾的情緒很容易被其觸動。明明有振臂一呼的能力,卻始終反思、負重前行,這是新聞專業立足的根本。

所以,在今天,我仍然會說,選擇加入新聞專業吧,選擇成為歷史的記錄者——媒體從業人員,選擇一種關心公共事務、揭露事實、維護正義的生活態度。

加入新聞專業,讓新聞理想主義的榮光重新綻放。大學校園裡,讓新聞理想成為肆虐青春最好的註腳。

要閱讀,建立一個科學、系統的知識結構;要寫作,捕捉對世間最敏銳的直覺,將其流諸筆端;要思考,在多元化的社會不媚俗、不彷徨。

當然,選擇任何專業、從事任何職業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當現實照進新聞理想,生活粗糲的一面有時候也往往會讓人無所適從。

但是把新聞做成一生的事業,就不會因為一時的得失而迷失。做新聞,更做人,把新聞精神融入到人格里,成為一個兼具溫情與批判的人,關心弱勢,關心公共事務,揭露真相,維護正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