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楼女子到上海商界大佬,尊称一声“先生”人人佩服

提起商界“董小姐”,现代社会要论董明珠女士,若是在民国时期,那就必须要讲上海滩锦江饭店的掌门人——董竹君。这位青楼出身的女子一生传奇,能在动乱年代里立足扬名得人尊敬,靠的是七窍玲珑心,靠的是崇尚自由与尊严的人格魅力。高级青楼卖唱女、革命军阀夫人、日本留学生、提出离婚上头条的惊世妇女、白手起家的上海滩企业家、单身母亲……无论哪一个身份,都很难完整地去定位她。

从青楼女子到上海商界大佬,尊称一声“先生”人人佩服

似乎很多大佬的童年都不是很幸运,董竹君也是。1900年出生的她家庭穷苦,父亲做人力车夫拉黄包车,母亲是姨娘给人家做粗活。13岁那年,父亲病重无钱医治,只好把她抵押给了长三堂子(妓院)得来300元救命钱。这一抵就是2年,长三堂子作为高端妓院是不会让未成年姑娘接客的,可别以为这是什么老板心眼好,只不过是想让小姑娘卖唱红了之后长大接客时能开个高价罢了,一切都是为了经营。于是小董竹君当时尚在卖唱不卖身,陪客人清谈的阶段。

从青楼女子到上海商界大佬,尊称一声“先生”人人佩服

小董竹君天生漂亮,嗓子也好,盘条亮顺业务能力又强,不假时日便成了青楼老板的摇钱树。都说身边的人对自己影响最大,让她树立“走出青楼”观念的人,是服侍她的孟阿姨。孟阿姨虽然是个中年妇女,但还算有一点见识,她经常讲青楼女子的悲惨命运给董竹君听,还道出行业内幕,说青楼不会轻易放过她这种头牌姑娘,即使2年抵押期满,老板也会利用黑道势力让她回不了家。多少年来无数姑娘就这么被妓院榨干了青春,最后即便改行从良,进了有钱人家做小妾,也会因为青楼的出身而在家族中备受歧视……

从青楼女子到上海商界大佬,尊称一声“先生”人人佩服

光讲前人历史还不够,孟阿姨还总建议董竹君要以最快的速度找一个好人家嫁出去,一定要赶在接客之前。孟阿姨的这些话,她都听进去了,为了跳出这个火坑魔窟,她仔细地观察着青楼里的客人。和平年代的青楼里好人很少,但是了乱世反而会有革命党青年为了避风头躲到青楼里来,当时四川省副都督夏之时就是其中一份子。早年间夏之时留学日本,而后进入同盟会,在辛亥革命以新军军官身份领兵起义,在我国的政治变革中算是战功赫赫。

从青楼女子到上海商界大佬,尊称一声“先生”人人佩服

才子配佳人,自古故事里总爱这么写。少女董竹君的美貌与歌喉领夏之时心动,董竹君也心属这个身材高大、俊朗豪气的革命英才。夏之时本打算给董竹君赎身,但董竹君却拒绝了。寻常姑娘家听到这种好消息怕是高兴都来不及,然而她却不是这么想的。虽然只有14岁,但她的思想却远超同龄人,深知如若让夏之时替她赎身,将来的某一天夏之时心气不顺定会讲出“你不过是我用钱买来的”这种话,她万万不能接受。对自由与尊严的向往,深植于董竹君的骨髓之中。

从青楼女子到上海商界大佬,尊称一声“先生”人人佩服

于是她在一天晚上灌醉看守,抛下所有金银珠宝首饰细软,净身出逃到了夏之时家。董竹君与夏之时谈好了三个结婚的条件:1.坚决不做小老婆;2.带她到日本求学;3.成婚后,共同经营家庭,男主外女主内。哪怕是放到现在来看,14岁的姑娘能有这般思想也是不容易了。只是夏之时没想到,日后的她,内外皆主。

从青楼女子到上海商界大佬,尊称一声“先生”人人佩服

然而这3个条件,夏之时只做到了前2个。虽是新派革命人,但夏之时骨子里还是个陈腐的“直男癌”患者。在日本留学时期,夏之时不允许董竹君去学校上课,怕她被人勾引走,请了家教。后来夏之时先行返回四川,就把四弟找来日本监督董竹君的行为。

从青楼女子到上海商界大佬,尊称一声“先生”人人佩服

后来董竹君回到四川之后因出身青楼不受族人待见,但都被她八面玲珑摆平。但夏之时却被解除了公职,这之后的夏之时沉迷鸦片、重男轻女,不让四个女儿接受教育,愈发散发出陈腐的气息……反观此时的董竹君在做什么?开办“富祥女子织袜厂”和出租黄包车的“飞鹰公司”,一是为了改善自己家的经济条件,二是想帮穷人尤其是穷苦女性独立。二人一个陈腐没落,一个积极向上,他们的人生观已然殊途,这场婚姻注定维持不下去了。当时董竹君提出离婚还在四川闹出了个大新闻。

从青楼女子到上海商界大佬,尊称一声“先生”人人佩服

为了精神独立出走四川的她带着孩子回到了上海,没有了荣华富贵一度要靠典当度日,不过她没在怕的,有手有脚做什么不能活?幸有李嵩高被她的精气神感动,借了她2000块钱,用这2000块钱,她开起来锦江川菜馆。店铺选址装修、人员招聘培训、菜单选择定价,事事亲为,都是心血。用心经营终得回报,上海滩大亨黄金荣、杜月笙都是锦江的座上客。

从青楼女子到上海商界大佬,尊称一声“先生”人人佩服

后来她还开了锦江茶室,1950年将锦江川菜馆和锦江茶室合并,成为锦江饭店,时至今日,已经接待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锦江的老员工回忆说,只要董竹君睁着眼,就永远都在动脑筋。她的睿智让她敢于在通货膨胀的时候借钱囤货,于金融局势动荡之时带领锦江度过危机,还热心帮着其它同行闯关。后来到了公私合营的年代,董竹君也未曾犹豫地将锦江饭店交了公,多年历练得来的客观理智告诉她,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从青楼女子到上海商界大佬,尊称一声“先生”人人佩服

董竹君一生与黑道势力和平相处却又不依附于它,战乱年代更是在与国民党和日本人的周旋之中帮助了革命党人及爱国志士,如此种种行动,让大家在她去世之后甘愿尊称她一声“先生”。

从青楼女子到上海商界大佬,尊称一声“先生”人人佩服

从童年到老去,董竹君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这句话:无论生活、婚姻、还是事业,人,都得先靠自己,最能靠得住的,也是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