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樓女子到上海商界大佬,尊稱一聲「先生」人人佩服

提起商界“董小姐”,現代社會要論董明珠女士,若是在民國時期,那就必須要講上海灘錦江飯店的掌門人——董竹君。這位青樓出身的女子一生傳奇,能在動亂年代裡立足揚名得人尊敬,靠的是七竅玲瓏心,靠的是崇尚自由與尊嚴的人格魅力。高級青樓賣唱女、革命軍閥夫人、日本留學生、提出離婚上頭條的驚世婦女、白手起家的上海灘企業家、單身母親……無論哪一個身份,都很難完整地去定位她。

從青樓女子到上海商界大佬,尊稱一聲“先生”人人佩服

似乎很多大佬的童年都不是很幸運,董竹君也是。1900年出生的她家庭窮苦,父親做人力車伕拉黃包車,母親是姨娘給人家做粗活。13歲那年,父親病重無錢醫治,只好把她抵押給了長三堂子(妓院)得來300元救命錢。這一抵就是2年,長三堂子作為高端妓院是不會讓未成年姑娘接客的,可別以為這是什麼老闆心眼好,只不過是想讓小姑娘賣唱紅了之後長大接客時能開個高價罷了,一切都是為了經營。於是小董竹君當時尚在賣唱不賣身,陪客人清談的階段。

從青樓女子到上海商界大佬,尊稱一聲“先生”人人佩服

小董竹君天生漂亮,嗓子也好,盤條亮順業務能力又強,不假時日便成了青樓老闆的搖錢樹。都說身邊的人對自己影響最大,讓她樹立“走出青樓”觀念的人,是服侍她的孟阿姨。孟阿姨雖然是個中年婦女,但還算有一點見識,她經常講青樓女子的悲慘命運給董竹君聽,還道出行業內幕,說青樓不會輕易放過她這種頭牌姑娘,即使2年抵押期滿,老闆也會利用黑道勢力讓她回不了家。多少年來無數姑娘就這麼被妓院榨乾了青春,最後即便改行從良,進了有錢人家做小妾,也會因為青樓的出身而在家族中備受歧視……

從青樓女子到上海商界大佬,尊稱一聲“先生”人人佩服

光講前人歷史還不夠,孟阿姨還總建議董竹君要以最快的速度找一個好人家嫁出去,一定要趕在接客之前。孟阿姨的這些話,她都聽進去了,為了跳出這個火坑魔窟,她仔細地觀察著青樓裡的客人。和平年代的青樓裡好人很少,但是了亂世反而會有革命黨青年為了避風頭躲到青樓裡來,當時四川省副都督夏之時就是其中一份子。早年間夏之時留學日本,而後進入同盟會,在辛亥革命以新軍軍官身份領兵起義,在我國的政治變革中算是戰功赫赫。

從青樓女子到上海商界大佬,尊稱一聲“先生”人人佩服

才子配佳人,自古故事裡總愛這麼寫。少女董竹君的美貌與歌喉領夏之時心動,董竹君也心屬這個身材高大、俊朗豪氣的革命英才。夏之時本打算給董竹君贖身,但董竹君卻拒絕了。尋常姑娘家聽到這種好消息怕是高興都來不及,然而她卻不是這麼想的。雖然只有14歲,但她的思想卻遠超同齡人,深知如若讓夏之時替她贖身,將來的某一天夏之時心氣不順定會講出“你不過是我用錢買來的”這種話,她萬萬不能接受。對自由與尊嚴的嚮往,深植於董竹君的骨髓之中。

從青樓女子到上海商界大佬,尊稱一聲“先生”人人佩服

於是她在一天晚上灌醉看守,拋下所有金銀珠寶首飾細軟,淨身出逃到了夏之時家。董竹君與夏之時談好了三個結婚的條件:1.堅決不做小老婆;2.帶她到日本求學;3.成婚後,共同經營家庭,男主外女主內。哪怕是放到現在來看,14歲的姑娘能有這般思想也是不容易了。只是夏之時沒想到,日後的她,內外皆主。

從青樓女子到上海商界大佬,尊稱一聲“先生”人人佩服

然而這3個條件,夏之時只做到了前2個。雖是新派革命人,但夏之時骨子裡還是個陳腐的“直男癌”患者。在日本留學時期,夏之時不允許董竹君去學校上課,怕她被人勾引走,請了家教。後來夏之時先行返回四川,就把四弟找來日本監督董竹君的行為。

從青樓女子到上海商界大佬,尊稱一聲“先生”人人佩服

後來董竹君回到四川之後因出身青樓不受族人待見,但都被她八面玲瓏擺平。但夏之時卻被解除了公職,這之後的夏之時沉迷鴉片、重男輕女,不讓四個女兒接受教育,愈發散發出陳腐的氣息……反觀此時的董竹君在做什麼?開辦“富祥女子織襪廠”和出租黃包車的“飛鷹公司”,一是為了改善自己家的經濟條件,二是想幫窮人尤其是窮苦女性獨立。二人一個陳腐沒落,一個積極向上,他們的人生觀已然殊途,這場婚姻註定維持不下去了。當時董竹君提出離婚還在四川鬧出了個大新聞。

從青樓女子到上海商界大佬,尊稱一聲“先生”人人佩服

為了精神獨立出走四川的她帶著孩子回到了上海,沒有了榮華富貴一度要靠典當度日,不過她沒在怕的,有手有腳做什麼不能活?幸有李嵩高被她的精氣神感動,借了她2000塊錢,用這2000塊錢,她開起來錦江川菜館。店鋪選址裝修、人員招聘培訓、菜單選擇定價,事事親為,都是心血。用心經營終得回報,上海灘大亨黃金榮、杜月笙都是錦江的座上客。

從青樓女子到上海商界大佬,尊稱一聲“先生”人人佩服

後來她還開了錦江茶室,1950年將錦江川菜館和錦江茶室合併,成為錦江飯店,時至今日,已經接待了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錦江的老員工回憶說,只要董竹君睜著眼,就永遠都在動腦筋。她的睿智讓她敢於在通貨膨脹的時候借錢囤貨,於金融局勢動盪之時帶領錦江度過危機,還熱心幫著其它同行闖關。後來到了公私合營的年代,董竹君也未曾猶豫地將錦江飯店交了公,多年曆練得來的客觀理智告訴她,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從青樓女子到上海商界大佬,尊稱一聲“先生”人人佩服

董竹君一生與黑道勢力和平相處卻又不依附於它,戰亂年代更是在與國民黨和日本人的周旋之中幫助了革命黨人及愛國志士,如此種種行動,讓大家在她去世之後甘願尊稱她一聲“先生”。

從青樓女子到上海商界大佬,尊稱一聲“先生”人人佩服

從童年到老去,董竹君用自己的一生踐行著這句話:無論生活、婚姻、還是事業,人,都得先靠自己,最能靠得住的,也是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