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和地灾更“青睐”四川盆地?

降雨和地灾更“青睐”四川盆地?

气象科普

中国气象报记者 黄彬 实习记者 赵明豪

连日降雨过后,成都已不再是“那座阴雨的小城”。从6月24日至7月15日,成都温江站记录了5场暴雨过程,累计降雨量达433.8毫米,远高于常年平均水平,而这只是入汛以来降雨“青睐”四川盆地的一个缩影。

雨水为何“偏爱”四川盆地?

今年入汛以来,四川盆地已出现6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相比常年汛期的3至4次,今年四川盆地的降雨明显偏多。仅在7月上旬,四川北部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倍以上,川西高原和盆地西部平均降雨日数达7天,位列历史同期第一。

降雨和地灾更“青睐”四川盆地?

7月上旬四川省降水量距平分布图。来源:四川省气象局

而入汛以来,集中在盆地西部的多次强降雨导致持续降水区域重叠,并且呈现出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的特点。

中央气象台副首席预报员孔期介绍,持续性暴雨发生的物理条件有三个:稳定的大尺度环流形势、充足的水汽以及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和再生。汛期,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会向我国内陆地区西伸北抬,扩张它的势力。四川盆地常位于副高的西侧边缘地带。在副高的西侧,西南暖湿气流会把南海和孟加拉湾一带的水汽经贵州输送到四川盆地,风速较强时会形成西南低空急流。这种偏南气流在四川盆地往往会转为偏东南气流,盆地西侧陡峭的川西高原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非常明显,所以在四川盆地西部沿山一带会产生比较明显的降雨。

降雨和地灾更“青睐”四川盆地?

四川降雨原理示意图。郭曼如 制作

孔期解释说,近日四川盆地西部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与四川盆地东侧的副高密切相关。近期副高一直偏强偏西,副高西侧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为强降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北方南下的弱冷空气与暖湿气流剧烈交汇,两者相遇导致对流发展,再加上充足的水汽,导致降雨一直持续。同时,盆地东侧副高的阻塞作用也使得强降雨带稳定维持在盆地西侧,造成该地区连日来的持续强降雨。

此外,从天气系统上看,四川盆地的强降雨很多时候是由西南涡造成的,其可以算是四川盆地夏季暴雨的“幕后推手”之一。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赵兴炳介绍,西南涡源地主要集中在川西高原的九龙、四川盆地和小金一带,因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和四川盆地之间,复杂的地形与大气环流相互作用而导致这一现象。西南涡整个系统与地面的距离在1500米至3000米之间,若干个漩涡集中在一起,并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

西南涡的脾气很“坏”。随着它的逆时针旋转,周围的水汽被吸收,并不断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凝结,成为水滴落下。因此,西南涡所到之处大雨倾盆。西南涡造成的暴雨天气强度、频率和范围仅次于台风,是我国位居第二的暴雨灾害系统。

除了彩虹,暴雨过后还有次生灾害

持续的强降雨不仅本身是一种高影响天气,往往还会导致洪涝和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

中央气象台高级工程师许凤雯介绍,四川盆地的龙门山脉一线是我国最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因为四川盆地具备泥石流发生的三个必备条件——能量条件、激发条件和物质条件。

物质条件通常是指岩石碎屑、松散的泥土等土石松散物,主要由地质构造和植被决定;陡峭的地形会给地质灾害发生提供能量条件;滑坡空间斜坡体和切割面具备后,降雨就是地质灾害启动的激发条件。

在四川盆地,不仅具备陡峭地形和大量的土石松散物,沟谷河流遍布于山体之中,汛期降雨偏多的同时还容易出现短时强降雨,降雨的冲击会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这也就导致了当地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

到底多强的降雨会引发地质灾害?在中央气象台建立的地质灾害统计预报模型中,预报员可对未来24小时降雨量、前期降雨量、前期有效降雨量等因子进行分析。对于四川,简略地说,当前期降雨量超过25毫米,且未来24小时降雨量达到大雨量级时,就要警惕地质灾害发生。“这个降雨量级是我们需要引起注意的阈值。”许凤雯说,“达到这个降雨量级,我们就会进一步关注影响区域,在其他模型指示性强、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发布相应等级的预警信息,提醒相关部门及公众采取防御措施。”

提到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许凤雯介绍,泥石流的发生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

我国泥石流的发生主要受连续降雨、暴雨激发影响。因此,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与集中降雨发生时间规律一致,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在多雨的夏秋季节。西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在降雨集中的6月至9月。近期,四川盆地的降雨就非常容易导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

受暴雨、洪涝等灾害的周期性影响,泥石流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当暴雨、洪涝的活动周期与季节性叠加,常常是泥石流的高发期,泥石流的发生一般是在一次降雨的高峰期,或是在连续降雨的中后期。“所以,今年汛期四川盆地西部的暴雨影响区域重叠,就会带来较高等级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许凤雯说。

此外,由于四川、云南和青藏高原西部等地的夜雨现象十分明显,使得降雨诱发的泥石流易发生在夜间。许凤雯说:“这些地区之所以夜间降水较多,主要是受青藏高原地形的影响。这里十分容易产生对流天气,而对流天气一般是在下午激发产生,夜间移出。因此,容易产生夜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