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風采」陳瑞蘭:駐進村民心裡 奔在脫貧路上

「第一书记风采」陈瑞兰:驻进村民心里 奔在脱贫路上

吉安組工微訊《精準脫貧最前線———第一書記風采》欄目,今天與大家分享萬安縣夏造鎮橫江村第一書記陳瑞蘭的事蹟。

「第一书记风采」陈瑞兰:驻进村民心里 奔在脱贫路上

“辦法總比困難多,遇到困難只要大家齊心,沒有什麼事情是解決不了的。”說起兩年多的駐村生活,萬安縣夏造鎮橫江村第一書記陳瑞蘭信心滿滿。陳瑞蘭是萬安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副主任,自擔任村第一書記以來,她以巾幗不讓鬚眉的工作作風,始終堅持在脫貧攻堅最前線,不怕苦、不怕累,紮實有序的開展各項工作,贏得了當地群眾的認可。

“精神脫貧很重要,要想脫貧首先要提高群眾的思想認識,特別是黨員、村幹部的思想認識,黨員的引領示範作用尤為重要。”陳瑞蘭帶領村“兩委”幹部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紮實開展“一樹兩強”主題活動,定期召開黨員大會,上門開展黨員連心活動,成立了“橫江村黨員之家”微信群等。

作為第一書記,她積極當好脫貧攻堅“八大員”,做到勤走訪、深調研,理清發展思路。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16戶418人。陳瑞蘭對這116戶貧困戶進行了精準識別,做到因戶施策。

在基礎設施扶貧上,陳瑞蘭爭取項目資金150萬元用於完善基礎設施,通過兩年多的努力,橫江村16個自然村“七改三網”全部落實到位,村莊面貌煥然一新,戶戶住上了安全房、喝上了乾淨水、走上了平坦路,營造了清淨整潔的環境。同時,爭取部門資金在白裡前、下屋組等美麗鄉村建設點共安裝了24盞太陽能燈,為村民出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完善村活動場所及服務設施,新建了村級文化活動室及便民服務室,在村委會所在地、愛心公寓及塘頭組安裝了131KW的光伏發電板,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帶來4萬元以上的收入。

在產業扶貧上,橫江村山多地少,人力資源少,技術緊缺,陳瑞蘭瞭解到當地每年只種一季水稻,大量的高排田處於荒置狀態,她聯繫到江西省伯美製藥有限公司,讓企業到村裡流轉高排田160餘畝種植金銀花,每年給當地農戶帶來6萬多元的流轉費用,受益貧困戶48戶。2018年初,金銀花基地第一批金銀花產出,製成金銀花乾貨每斤可出售60元,市場前景良好。陳瑞蘭牽頭成立了萬安縣玉華中草藥種植專業合作社,納入貧困戶20人。協助萬安縣好景農業有限公司在橫江村下屋組流轉土地近90畝種植黃金茶,每年可給農戶帶來每畝460元的租金,並申辦了一個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納入貧困戶35戶,每戶入股資金2000元。同時,政府相應配套一定數額扶貧資金,每年給社員增值分紅,確保了橫江村貧困戶均有長效產業,並有穩定收入。此外,分階段給全村每戶貧困戶免費贈送了1750羽鴨苗、2786羽雞苗,實現了長短產業全覆蓋。引薦江西省聯創宏聲萬安電子有限公司在橫江村開辦扶貧車間,招收當地村民30人,其中貧困戶10人;成立了一個電商扶貧站,通過網上購銷農產品帶動貧困戶增收;積極聯繫多家愛心機構為貧困戶捐資捐物,2017年為全村116戶貧困戶及橫江村小學捐款捐物合計約13萬元。

陳瑞蘭從事婦產科專業10多年,駐村任職後十分關注村民們的身心健康。她每年在村裡組織一次大型醫療義診活動,並定期上門為貧困戶進行免費體檢,結合醫療報銷五道防線向貧困戶宣傳並落實健康扶貧政策。她還為全村200多名已婚婦女進行了“兩癌”普查,併發放了聯繫卡。

駐村工作兩年多以來,她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為民服務辦實事;關心關注貧困戶、低保戶、殘疾戶、大病戶、年老體弱戶等,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貧困戶劉於富種了2畝多紅芽芋,產量近7000斤,苦於沒有銷路,陳瑞蘭通過微信幫他銷售了近千斤,並通過萬安縣“郵樂購”網上平臺幫他銷售了5000多斤,幫助劉於富盈利7000多元。住在愛心公寓的五保戶周曉陽反映,他們喝的水不夠衛生,下雨時水十分混濁,她及時向鎮裡反映,協調施工隊對該處水源地進行了改善。

陳瑞蘭與村幹部一起堅持落實“四議兩公開”,促進村事務公開、公平、公正,面對大部分農戶對村裡評低保反響較大的現象,陳瑞蘭積極向農戶宣傳低保評審政策,融洽了幹群關係,維護了全村和諧穩定。

陳瑞蘭先後被評為市“優秀第一書記”、萬安縣“優秀第一書記”、市“三八紅旗手”。第一書記作為萬安縣精準扶貧的“特效藥”,她把“聽、走、謀、幹”落到實處,團結帶領橫江村廣大黨員群眾,共同奮鬥在脫貧致富的路上。

「第一书记风采」陈瑞兰:驻进村民心里 奔在脱贫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