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鸟大全之一——大洋洲篇


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加上人类的滥捕滥杀,不少鸟类数量日趋减少,有的甚至绝灭或正处于灭绝的边缘。1960年,第12届国际鸟类保护会议的与会代表呼吁世界各国都选出本国的国鸟,以普及鸟类生态知识和唤起国民对鸟类的保护意识。目前世界上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确定了本国的国鸟。

国鸟与国花、国旗、国歌的意义类似,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那些被选定为国鸟的一定是深受这个国家人民所喜爱的、珍贵稀有的特产鸟类或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鸟类。本号将按五大洲自少至多的顺序陆续简介各国的国鸟,欢迎关注和指点!

一、澳大利亚的国鸟--琴鸟.为雀形目\琴鸟科\琴鸟属的鸟类,有华丽琴鸟和艾氏琴鸟两种,共4个亚种。因求偶炫耀时尾羽展开的形状尤如一张竖琴而得名。分布于昆士兰、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澳大利亚首都地区、莫纳洛高原。主食昆虫、蜘蛛和蠕虫,有时也食植物种子。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


二、安圭拉的国鸟--鸣哀鸽.为鸽形目\鸠鸽科\鸠鸽亚科\哀鸽属的一种鸽子。共有3个亚种。雌鸟和雄鸟外形相似,一雌一雄配对。一窝产2枚卵,雏鸟由雌鸟和雄鸟共同照顾。分布于加勒比海地区及尤卡坦半岛。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很少吃蜗牛或昆虫。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低危物种。

三、新西兰国鸟--褐几维鸟.别称鹬鸵、奇异鸟。为无翼鸟科\无翼属的鸟类。共有3个亚种,分布于新西兰南岛、北岛和斯图尔特岛,以蜗牛,蜘蛛,蠕虫,蜈蚣,蛴螬和许多直翅目昆虫等为食。褐几维鸟的身材小而粗短,嘴长而尖,腿部强壮,翅膀退化,无飞行能力。全身布满如丝的羽毛。褐几维鸟很容易受到惊吓,为夜行鸟类。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易危物种。

四、汤加的国鸟--太平洋皇鸠.别称太平洋帝鸽,为鸠鸽科\果鸠亚科\皇鸠属的鸟类,共有2个亚种。分布于萨摩亚群岛、所罗门群岛、从新几内亚东北部群岛,经汤加、斐济、新喀里多尼来群岛。以植物果实为食,有时也会吃叶子及花朵。为无危鸟类。


五、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国鸟--新几内亚极乐鸟.别称红羽极乐鸟、红羽天堂鸟。为雀形目\凤鸟科的鸟类。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极乐鸟就像袋鼠在澳大利亚、熊猫在中国一样深受人喜爱,国旗上印着一只金色的极乐鸟。国徽是只极乐鸟,歇在长鼓上。在巴新航空公司飞机的机尾上,也画着一只展翅飞翔的极乐鸟。新几内亚极乐鸟分布在新几内亚南部及东北部,主要吃果实及节肢动物。为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的鸟类。

六、萨摩亚的国鸟--齿嘴鸠.别称齿鸠,为鸽形目\鸠鸽科\齿嘴鸠亚科\齿嘴鸠属的唯一一种鸟类。地栖或树栖,仅分布于萨摩亚等3个太平洋小岛上。其繁殖习惯有很大一部分是人们未知的。曾经一度被称为在地面上筑巢。实际由于担心天敌,齿嘴鸠在树上筑巢,树木距地面的高度可达15米。因人类活动使猫、狗等食肉天敌动物引入,导致濒临灭绝。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

七、帕劳的国鸟--帕劳岛果鸠.别称帕岛果鸠,为鸠鸽科\果鸠亚科\果鸠属的鸟类。仅分布于帕劳,是该岛特有物种。为无危物种。栖息在森林里,主要在树顶上觅食,偶尔也到地面上来。单独活动,很少集群。主要吃一些油脂丰富的小型水果,非啄食而是囫囵吞食。帕劳岛果鸠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低危物种。


八、基里巴斯的国鸟--丽色军舰鸟.别称华丽军舰鸟,为鹈形目\军舰鸟科\军舰鸟属的一种大型海鸟。雄性具鲜红色喉囊,求偶时充气膨大如球形。捕食主要在空中进行,除能追捕飞鱼外,也是夺食高手,一旦发现繁鸟及鸥类等水中啄获鱼类并衔鱼飞翔时,立即疾驰追击,猛烈啄击前者的尾部,迫使其张口,然后再借灵敏的飞翔术,将空中下落的鱼类啄食。分布于世界各大热带、亚热带海洋,也是安提瓜和巴布达的国鸟。为无危物种。

九、斐济的国鸟--绿领吸蜜鹦鹉.别称绿领鹦鹉,为鹦鹉科\吸蜜鹦鹉亚科的鸟类。分布于大斐济岛、劳列岛的北部,栖息于岛上比较潮湿的森林地区,会避免在无树木且建造的地区活动;也会在椰子园、人类居住的地方或是花园等处活动。主要以花粉、花蜜与果实为食物,鸟喙比一般鹦鹉的长、更特别的是细长的舌头上有刷状的毛,称为刷状舌,方便该鹦鹉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为低危物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