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健這張晚了七年的專輯藏有啥看頭

2010年12月31日和2011年1月1日,崔健和北京交響樂團合作,於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辦了接連兩場搖滾交響音樂會。在86人編制的交響樂隊氣勢恢宏的伴奏中,崔健以“搖滾樂+交響樂”的方式演繹了《一無所有》、《假行僧》、《花房姑娘》等歌曲,一首首耳熟能詳的搖滾經典聽來別有一番新氣象。而現在,錯過那次現場的朋友也有機會讓耳朵經受一次搖滾混搭交響的洗禮了。

崔健這張晚了七年的專輯藏有啥看頭

2017年9月21日,崔健攜現場實錄專輯《搖滾交響音樂會》在京亮相,他和北京交響樂團前團長譚利華、口琴音樂家楊樂等好友暢談了這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得以誕生的過程及臺前幕後的趣事。專輯發行方索尼音樂公司大陸暨臺灣地區總裁周建輝也前來致賀,並向曾為小號手的崔健贈送了一把特製的小號,請他“吹響搖滾路上的新長征”。

崔健這張晚了七年的專輯藏有啥看頭

“搖滾樂+交響樂”為亞洲首例

在世界上已經有過許多“搖滾樂+交響樂”成功融合的先例,如Metallica、Scorpions、Kiss等歐美老牌樂隊都曾經舉辦過有交響樂團伴奏的演唱會,帕瓦羅蒂也曾經和許多搖滾巨星有過現場合作。不過崔健這兩場搖滾交響音樂會卻是亞洲首例,是全亞洲樂壇第一次以“搖滾樂+交響樂”為主題的跨界嘗試。“搖滾”和“交響”看上去雖然頗有距離感,但崔健表示,在他看來,這兩種音樂形式其實是完全相通的,自己就曾從交響樂中獲得過很多搖滾樂的創作靈感。對於人們“首開先河”、“先行者”之類的讚譽,崔健也完全不以為意,他低調地說:“我們想要做這個不是為了當第一,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

崔健這張晚了七年的專輯藏有啥看頭

曾回孃家北京交響樂團反覆排練

為了呈現最好的效果,當時崔健和交響樂隊都付出了很多努力,除了對歌曲進行交響化編曲就頗要花費一番心血之外,反覆的排練更是必不可少。崔健對於這些音樂家深表感激:“大家千萬不要以為北京交響樂團這80多位藝術家是來為我伴奏的,他們和我一樣都是音樂會的主演。”他還表示,自己和交響樂的緣分從1981年成為北京交響樂團小號手的那一天就開始了,正是在那裡,他有機會接觸到很多外國音樂,還和同事們組建了“七合板”樂隊,開始進行音樂創作,最終選擇了搖滾。2010年在音樂會排練期間,每天和昔日的同事們一起到北京交響樂團的食堂吃工作餐,崔健笑言這讓他有一種回家的感覺。

不匆忙推出有缺陷的現場

在這兩場音樂會籌備時,眾多無法到場的樂迷就紛紛詢問是否會有後續的實錄音像製品,當時崔健給出的答覆是:“我們是準備錄音錄像,但我們不會把一個有缺陷的現場匆忙推出給聽眾。如果當天現場效果不錯,我們就可能會出音像製品,如果不好就不出。”在2013年上映的音樂紀錄片《超越那一天》中,崔健就曾以3D音樂會紀錄的形式呈現過這次搖滾交響音樂會的片段,而這次正式和樂迷朋友們見面的《搖滾交響音樂會》專輯,則算是對人們當年的疑問給出了一個完美的答覆。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兩場音樂會上不僅有眾多老歌,還出現了《滾動的蛋》和《光的背面》(即後來的《光凍》)等新作,這兩首歌后來都收錄進崔健2015年的新專輯《光凍》之中。因此崔健表示,這張現場專輯除了具有搖滾與交響融合的特色外,也算濃縮了自己幾十年來的精華之作。

證明音樂都是相通的

“最初就是想證明音樂是沒有邊界的,就像12月31日和1月1日其實只是兩天的關係,但人們非要把它們劃分成一年的分界。我覺得交響樂、搖滾樂、爵士樂、民族音樂之間也都只是隔著一層紙,這些音樂其實都是在表現靈魂所要釋放的能量,我們這次就是想要捅破這層紙。”崔健說,這就是他當初打造這兩場搖滾交響音樂會的初衷。而在專輯發佈會後的採訪中,從1985年就開始嘗試在《不是我不明白》的歌曲中加入說唱元素的崔健還談到了搖滾和當下人氣正旺的嘻哈音樂的關係。“音樂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它太抽象了,各種音樂都是相通的。搖滾和嘻哈都是很直接的思想和情感表達,只不過嘻哈更注重節奏。我認為一個音樂家站在舞臺上就要毫不客氣地去表達自我,這才是真正的嘻哈。嘻哈不是要給你荷爾蒙,而是荷爾蒙就在演唱者的身體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