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气和谈一谈你大爷的“抖音毁孩子”

心平气和谈一谈你大爷的“抖音毁孩子”

今天我的心平气和只能保持三分钟。所以用前三分钟说正事,后半段时间吐槽。

估计你们喜欢后半段,所以前戏我尽量短一点。

没错我给抖音做过广告,那是有基本的价值观认同,觉得是不错的产品。我推掉的广告很多很多,说绕地球一圈那是骗人,但数量绝对可观,够我一天三顿吃好多辈子的火锅了。

可最近,有人说我“毁孩子”,还截来一些“抖音毁孩子”“抖音请放过孩子”之类的文章,还告诉我:好好看看,这是周冲写的。

我就不大理解,这些文章,雷同得都像一个妈生的,有什么好看的呢?

而且,为什么周冲写的就要好好看看?你确信真要我看?你敢她都不敢吧?

这批关于抖音的稿子,一言以毙之,没错就是这个毙:这是一波质量非常低劣的讨论。因为参与的人压根就不关心孩子。那些乱七八糟的号真的关心你孩子吗?拿着七拼八凑狗屁不通的论据冲上来黑,打着爱孩子的旗号,这种讨论有意义?

比如你眼里,抖音是家长和孩子拍一点生活趣事,挺温馨的,他偏找出个万中无一的极品奇葩父母用户把孩子摔了,就说这个应用万恶,而且连我也被黑,我也“毁孩子”。我给孩子踏踏实实做了唐诗课,他们平时做什么了?

这一波里比较像样的讨论,我只看到冰川思想库有一篇,虽然观点不太相同。其它的大多数用句重庆方言,都是渣渣。

可以认真探讨一下:手机上的娱乐应用到底毁不毁孩子?按他们的逻辑,智能手机本身就毁孩子。因为它根本就不是给孩子用的!

你给孩子发一部智能手机,这不是扯淡吗?上面那么多乐子,大人可能都管不住自己,何况是孩子?扯远一点,如果是在美帝,黄网都随便上,娃娃要是有部手机,过不了几天就比你还会开车呢。那美帝不早就垮了?

手机怎么用才不毁孩子呢?我不是专家,但可以讲一个身边的故事:

我有一个朋友,注意是真的朋友,有姓名有电话有地址有银行账户,不是那些鸡汤文编出来的那种朋友。她是一位经济学家,在美国费城,有两个孩子,大的姐姐7岁,小的弟弟4岁。两个孩子都不给手机,但有ipad。

我问过她关于孩子玩电子产品的问题。她随手发来了一段自己家的视频:

视频里,两个孩子在床上各自玩ipad。妈妈进来宣布十分钟时间到了。

姐姐打滚不愿,说:He got to watch way more!意思是弟弟今天玩得更多,我也得再玩一会。

弟弟说:She got to stop when I stop!意思是姐姐停我就停。

妈妈告诉姐姐:弟弟今天玩得多一点,那是爸爸奖励的,因为他洗澡的时候表现好。现在你关掉,弟弟也关。

于是两个孩子关掉了ipad,尽管还在咕哝抱怨。

如果英文有写差池了的抱歉,总之是这个意思。妈妈告诉我,这算是孩子们比较激烈的抵抗了。大多数时候都比这个好。

看了视频你就会明白了:娱乐软件能毁了她的孩子?多半不会。她能管得住渠道,管得住时间,并且有对孩子说不的能力和威信。

那么你呢?你管不住孩子的手机?首先为什么要给孩子智能手机?我听说过国外有规定孩子十三岁才给配手机的IT大佬,还有的更大岁数才配的。我们的孩子小小年纪有什么必要拿着智能手机?

其次,就算孩子有手机,你为什么管不住手机上的应用?你有坚决对孩子说不吗?孩子服管吗?如果答案全是否,却抱怨社会毁了你孩子,这种抱怨有用吗,这不是甩锅吗。像孔子说的,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的过错呢。

在自身管理上越无能的人,在甩锅的时候就火气越大。这是铁律。

然后,讲一讲有些人贴来让我“好好看看”的这些文章。那么浓郁的low的味道,满满的辣条流水线的即视感,闻不出来吗?

比如,这些文章里想说明成功人士怎么更高端地打发时间,是这么写的,你品味一下:

“比尔盖茨和巴菲特,

都有一个共同的业余爱好,

喜欢打乒乓……

毛泽东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

爱因斯坦的爱好是拉小提琴。

他的许多科学发明都是因为演奏小提琴给他带来的灵感……”

像不像连嘬了几大袋方便面味精包啊?负责任地说,凡是同时出现了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文章,low的可能性有百分之九十。

更搞的是,这些文章居然吓唬人说:“你已经多久没有好好读一本书了?你已经多久没有接触到深刻的思考了?……”拜托,作者你自己本来就不看书的好么,本来早就和深刻的思想无缘好么。

发现没,这类文章里还总是有一句话:“就像著名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说的……”

十篇里有八篇要提这本书,假装自己真读过一样。看来现在文盲都爱提《娱乐至死》了。人家尼尔·波兹曼老爷子本来好好的,都被你们搞low了。

神烦这种,一些自己根本不读书的人,整天拿不读书吓唬人;一群其实特别不成功的人,整天拿不成功吓唬人;一群其实什么都不敢批评的流量营销号,找些安全的软柿子故作义愤地在那里批评;一些本身就反智的家伙,用反智的套路假装抨击反智,于是就造成了我们网上的一幕奇景:反智反反智。

拿金庸举个例子。以前流行一种说法是:金庸武侠毁孩子。

其实金庸作品到底好不好,适合多大的人看,完全是可以讨论的。但我就看不惯“金庸新”、“金庸巨”、“金庸名”之类也跑出来说:阿哈看啊!金庸正在毁掉孩子。

回去照照,你们自己不就是早年被毁掉的孩子么?

心平气和谈一谈你大爷的“抖音毁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