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被吕后做成人彘,真的是无辜受害吗?

__一念花落丶胡歌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应该说,戚夫人的死完全是咎由自取,自作自受。唯一让人感慨的就是戚夫人死的太惨,但这都怨不得别人,路都是自己走的,祸都是自己惹的。

应该说,最初的吕后是一个漂亮,善良,温柔,贤惠的女子,受父母之命嫁给了40岁的一个二流子刘邦,但刘邦显然不是他理想中的丈夫,他好色,无理。庸俗不堪。缺乏教养。但吕雉始终陪伴在刘邦的身边,可以说吕雉应该是对刘邦有感情的,但由于刘邦造反,吕后留守家中,照顾刘邦的父母和他们的孩子,但后来的楚汉之争让这个美丽的女子饱受战乱的磨难和摧残。被项羽囚禁数年,其中苦楚可想而知。从此美丽善良的吕雉已经死了,出现在世人面前的的是一个狠毒残忍的女性。

刘邦登基以后,吕雉回到了刘邦的身边。成为了大汉的开国皇后,但刘邦的身边有了许多年轻貌美的女子,这些女子所拥有的青春自己也曾经拥有,但刘邦显然已经不记得当年那个貌美的吕雉,他现在喜欢是一个叫戚懿的女子、对此吕雉隐忍了。因为他的儿子是太子,以后这一切还是她的。

戚夫人。原名戚懿,戚夫人是刘邦给她的后宫封号,也就是后宫职称。生于公元前224年。必须承认。刘邦很喜欢戚夫人,当然男人都喜欢年轻的女子,戚夫人的年轻,美丽,温柔,让刘邦爱惜不已。对比之下的吕后的苍老,粗鄙,刚烈简直无法相比。但刘邦也许忘记了当年的吕后也是年轻,美丽,温柔的。现在的刘邦需要享受,去品尝一个帝王所应当所享受的荣华富贵。吕后对此是切齿的痛恨,痛恨刘邦的无情无义,痛恨刘邦的荒淫好色,吕后想起了自己地狱般的囚禁岁月,想起了刘邦为了活命把自己儿子和女儿踹下马车。吕后认为刘邦的天下有她的一份,但刘邦并没有给她。

但吕后忍了,因为她还有儿子,她的儿子是大汉的太子,未来还是她的,而戚懿,这个胸大无脑的女子,已经因为刘邦的对她的宠爱让她忘乎所以。戚夫人希望他的儿子能够当上太子,继承帝位,自己而为皇后,但戚夫人显然属于政治上的无知,她唯一的依仗只有刘邦。所以天天鼓动刘邦废太子,而实际上刘邦根本就没有废太子的意思,而戚夫人也没有去拉拢功臣集团给她做后盾。刘邦最后被逼不过,在朝堂之上提出废刘盈,改立刘如意,而这一做法,让吕雉彻底伤透了心,也对戚夫人恨之入骨。刘邦提议遭到功勋集团强烈反对。大臣周昌对此更是言辞激烈。散朝之后。一向刚强的吕雉给周昌下跪,表示感谢。吕雉对周昌有多大的感激,就有多大的对戚夫人的恨意。

可以说,刘邦的驾崩之日,就是戚夫人的死期到来这日。吕雉把对刘邦的满腔怒火,统统发泄在戚夫人的身上,折磨戚夫人是吕后最大快感,吕雉把戚夫人的头发拔光,让她天天捣米。如果戚夫人有点政治头脑就是立即自杀,但戚夫人没有,天天希望已经就藩的儿子来救自己。她天天哀叹:予为王,母为虏的话。于是在她的提醒下她的儿子被吕后毒死了。戚夫人的最后希望也断绝了。但这样 一来不仅害死了自己的儿子。而自己的生命也到了尽头,吕雉为了发泄她的怒火。吕雉先是把她砍掉戚夫人的双手双脚,又把戚夫人 的眼睛弄瞎,两只眼睛成了鲜血淋漓的黑洞。吕雉又给戚夫人她喝下哑药。现随后又叫人用烟把戚夫人的耳朵熏聋。最后,命人把惨不忍睹的戚夫人扔进了茅厕里、这就是人頾。吕雉如此惨绝人寰地对待戚夫人,也证明了她是多恨刘邦。把刘邦的不满都倾泻在了戚夫人身上。

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这处。一切都是戚夫人自找的,去获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个下场是难免的。如果戚夫人对太子之位不做妄想,安守本分,如果再稍微对吕后有所尊敬和谨慎,戚夫人的下场一定相当的不错,自己的儿子也不会横死,所以是说,戚夫人的下场虽然有刘邦的原因,但主要还是自己造成的。丝毫怨不得别人。


清水空流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戚夫人被吕后做成人彘是自取其祸,怨不得别人。权力斗争中,失败的一方基本没有善终,如果戚夫人当了太后,被做成人彘的就是吕雉了。

刘邦作为一个老流氓,四十多岁才娶了正妻吕雉,后来起兵反秦四处流浪,吕雉在家操持家务,刘邦在外则四处做风流韵事。戚夫人就是刘邦在征战中邂逅的一个风流俏寡妇。这个戚夫人美貌如花,以美色侍奉刘邦,生了儿子刘如意后,就想让儿子继承刘邦一切!



对于大老婆吕雉,戚夫人仗着刘邦的宠爱,根本不放在眼里,还用计使吕后离开刘邦,最后吕雉一家被项羽抓住,囚禁两年之久!戚夫人利用吕雉被囚禁的时机,天天日夜不停的再刘邦面前哭泣,要求立儿子刘如意为太子。


吕雉作为刘邦的发妻,刘邦的得力干将都认她这个大嫂,于是卢绾假意投降项羽,救回了吕雉刘邦一家老小。吕雉这次回来后,开始与功臣集团合作,力推自己儿子刘盈当太子。采用张良的计策,请出商山四皓给刘盈当老师。刘邦见功臣集团及刘氏宗亲都支持吕后,而刘盈又是自己的嫡长子,他不能犯秦始皇的错误,于是立刘盈为太子。

刘邦去世后,吕雉独揽大权,将戚夫人罚去做苦役樁米。刘如意封为赵王,戚夫人如果知趣,就该认清大势,好好做段时间苦役,然后博得吕后同情,回赵国当太后,安度晚年。但是戚夫人天天在哪里唱歌,歌曰“子为王兮,母为囚”。吕后闻之,知道戚夫人还寄希望于儿子刘如意,于是吕后毒杀刘如意,把戚夫人做成人彘!



大秦铁鹰剑士


戚夫人被吕后做成了人彘,与其说是吕雉心狠手辣倒不如说是戚夫人自取其祸。人最可怕的不是没有知人之能,而是没有自知之明,在我看来戚夫人就是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当然知人之能更是不具备的。



废长立幼,取祸之本

对于戚夫人刘邦是十分喜爱的,但是动了废长立幼的念头却不仅仅使用因为戚夫人能够得到专宠,而是刘邦所说的戚夫人之子刘如意累我,就是行事风格和刘邦很像。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刘邦看着柔柔弱弱的吕雉之子刘盈自然是越看越不惯,而看刘如意就是越看越喜欢,这才是刘邦动了废长立幼念头的根本原因。

不通世故,不懂权谋

戚夫人不明白要想让自己的儿子刘如意成为天子,仅仅有刘邦的认可还是不够的,没有群臣的支持和鼎力辅佐,这个君位既坐不上也坐不稳。

同时戚夫人只看到了儿子做天子的好处,但却没有看到做天子的难处,尽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是没有实力想控制群臣也是不可能的。

储君之争,你死我活

这点吕雉比戚夫人清楚,为了自己的儿子刘盈,吕雉甚至给直言进谏的周昌下跪,感谢他阻止刘邦行废立之事。为了刘盈吕后派人挟持张良,让他为自己的儿子出谋划策。为了儿子刘盈,做为一个母亲,吕雉几乎做了自己所能做的一切。

可以说在戚夫人得到刘邦专宠,刘邦动了废长立幼念头的时候,戚夫人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吕雉没有妇人之仁,对待威胁到自己的人,尤其是威胁到儿子刘盈的人,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不争不怨,独善其身

在我看来吕雉对戚夫人的做法虽然过激,但是也不得不说戚夫人是自己咎由自取,从古至今权力的争斗,失败的一方都没有好下场。既然去争了就要有这个觉悟,不然就老老实实和孝文帝之母薄太后学,不争不怨,远离纷争,自在诸侯,乐在其中。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绝对不是。古人给我们流传下一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戚夫人就是这样的人。她被吕后做成人彘是很可怜,但绝不是无辜。两人的矛盾从一开始就不可调和。

首先,吕后和戚夫人有夺夫之恨。当吕雉在项羽那里做人质,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的时候,刘邦已经拥着戚夫人在温柔乡里了。吕雉被放回去后,发现两人已经如漆似胶了。她能不恨吗?自己的命差点没了,刘邦身边却有了新人。这可真是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



其次,戚夫人想让自己的儿子取代吕后的儿子当太子。这是吕后作为一个母亲最不能容忍的。每个母亲都会给儿子最好的,皇帝的女人都想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进而当下一任皇帝。戚夫人这样做,作为一个母亲来说也无可厚非,但这触碰了吕雉的底线。自己的丈夫被这个女人夺取了,现在,她又要来抢自己儿子的位置。是可忍孰不可忍。她不再沉默,动用自己能做到的一切,来帮助儿子保住太子之位。最后,她成功了。戚夫人虽然没有如愿以偿,但有刘邦的宠爱,吕雉也不能把她怎么样,只能把这口气憋在心里。这就为以后的人彘打下了伏笔。



真正让吕雉下决心把戚夫人做成人彘是戚夫人到永春巷舂米以后。刘邦死了,戚夫人没了靠山,吕雉把她打发到永春巷舂米,让她吃粗粮,穿粗布衣服,干下人们干的粗活。戚夫人以前娇宠惯了的,哪里受得了这个苦?她一边干活,一边唱歌,“子为王,母为掳,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她想让她的儿子来救她,让她脱离这种奴隶般的生活。结果,这个傻女人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自己的儿子。吕雉毒死了戚夫人的儿子,把戚夫人做成人彘。



女人可以傻,但不能太自私。戚夫人不会审时度势,她心里只有她自己,在儿子都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还想让儿子来救她。这样的结果是害人害己。所以说,戚夫人最后的悲惨结局只能说是咎由自取。


读史坊


这个问题是受害者有罪论啊。王立群先生在讲《史记》的时候说,戚夫人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悲剧色彩的女性,确实如此。戚夫人死于政治角力,是牺牲品,她有什么罪?她的罪在和夫君生子吗?罪在儿子有能力吗?罪在和夫君感情好吗?这个问题在引导说她有错,但是我实在不知道戚夫人错在哪,她就是无辜受害的。


因为按照《史记》等史书典籍来看,戚夫人能歌善舞,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生育赵王刘如意,没有太多污点。反倒是吕后有不少历史污点,滥杀无辜、残害忠良,在《史记》《汉书》中多有记载。

而且,废吕后之子刘盈,立戚夫人之子刘如意,是刘邦的意思,不是戚夫人主动提的,这一点在《史记》中说的很明白。在《吕太后本纪》里说“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最终因为阻力太大,且吕后有政治远见,搬来救兵张良,张良请来商山四皓为刘盈保驾,只好作罢。

吕后十分善于收买人心,一次,刘邦和几位重臣谈废太子,周昌明确反对,刘邦没有说什么,只是笑,吕后躲在房外偷听,退朝后,她马上跪谢周昌,这番手段,是戚夫人没有的。

刘邦放弃立刘如意后,相当于把戚夫人驾在火上,而他又没有做好保全戚夫人的策略,只是下遗诏斩吕后死党樊哙以及立重臣周昌(就是反对废太子那个)辅佐赵如意,他还是低估了吕后的狠劲。

果然在他死后,他的姬妾大多没有幸免,当然,戚夫人是死得最惨的,但是其他女人也没有什么好下场,有的是死是活都不知道,除了不受宠的薄姬有个善终吧。

现代流行的观点是大女主风、腹黑风,戚夫人在被吕后囚禁后唱了首《舂歌》,不知道为什么成了黑点,“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已经这么惨了,自怜一下都不行?失败者只有安静的死一条路吗?


光明大先生


人间温情,本身就是一种胜利。若失人间温情,最终无一人是赢家。

公元前195年,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撒手人寰。而刘邦后宫,却发生了一件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件!


汉高祖刘邦后宫,一直上演着西汉版的“甄嬛传”:吕后,戚夫人,二人明争暗斗,是这一场旷日持久的宫斗大戏中,并列的女一号。

一个是刘邦的创业嫡妻皇后吕雉,一个是刘邦最宠爱的妃子戚姬(戚夫人)。两个女人,彼此暗自较量,争斗多年。争什么?斗什么?

争皇位,斗名利,嫉妒爱。

二人争斗的前因后果(4点)

1、创业发妻——吕雉

吕雉,是刘邦的结发妻子,是陪一穷二白的刘邦创业的“糟糠之妻”,也是刘邦的“贤内助”。刘邦在外跟诸侯争天下,而吕雉则在内负责照料刘家老小、持家有道。

△刘邦和吕雉(剧照)



造反是件危险系数很高的事儿,兵荒马乱,刀剑无眼,胜败无常,所以吕雉经常要跟着刘邦颠沛流离,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但始终不离不弃。

刘邦的一家老小,就曾被项羽抓住,项羽在两军阵前架起几口大锅,欲烹杀刘太公,要挟刘邦,吕雉等人,险些丧了命。

△吕雉及一家老小(剧照)



刘邦吕雉“夫妻档”,这种“男主外、女主内”的默契配合,使得刘邦少了后顾之忧,专心进取天下。同时吕雉有见识、有主意,以及吕雉娘家吕家,对刘邦创业路上的帮助很多。

二人也曾有过一段美好的“蜜月期”。

2、吕后与戚夫人争斗

刘邦当上皇帝后,封发妻吕雉为皇后,立吕后儿子刘盈为太子。但是,人老珠黄的吕后,逐渐失去了自己男人刘邦的宠爱。发现和年轻貌美的戚夫人,有更多共同语言,戚夫人长袖善舞,又给刘邦生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刘如意。


△戚夫人(剧照)



刘邦爱上了善解人意的戚夫人,对其宠爱有加,戚夫人儿子刘如意,年纪轻轻就被封赵王。

戚夫人仗着刘邦宠爱,开始玩心机、斗心眼,经常给刘邦吹“枕边风”,说太子刘盈及吕后的各种不是,并要刘邦废掉太子,立自己儿子如意。

吕后儿子太子刘盈,也确实老实木纳,非君王之选,而刘邦本来也不喜欢这个儿子,而向来喜欢“更像自己”的天资聪慧的刘如意。

但因戚夫人经常吹“枕边风”,最终使刘邦下定决心要废掉太子,立刘如意。刘邦曾多次要废太子,可是,每次都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

3、毒招频频,争斗白热化

抢走自己男人的爱也就算了,还要抢走我儿子的太子位?人心不足蛇吞象,得寸进尺。你戚夫人这是要对我娘儿俩,赶尽杀绝啊,你儿子若当上皇帝,还有我娘俩的活路?

△吕后(剧照)



吕后恨的牙痒痒。两人互相使坏,互相诽谤,毒招频频,彼此恨之入骨。二人矛盾越结越深,争斗进入白热化。

皇帝后宫的女人,一旦斗起来,那是一个比一个毒辣。嫉妒心和权力欲,能一个正常的女人所有的贤良淑德,瞬间化为乌有。说吕后心狠手辣,其实戚夫人也不是省油的灯

到了刘邦晚年,废太子一事只能不了了之,最终也没能废掉太子。

4、毛骨悚然的“人彘”

刘邦一死,没人罩着戚夫人了,随即遭到了吕后歇斯底里的清算:刘如意被毒杀,戚夫人被做成了“人彘”,丢在臭气哄哄的厕所。(图片我就不放了,太恐怖……)

△吕后与儿子刘盈





吕后与戚夫人之争,没有谁正义可言,都只是被欲望吞噬了的两个魔鬼,以为儿子好为名,实则都为满足自己的权欲,还搭上无辜孩子的命。

从彼此恨之入骨看,如果换成戚夫人得势呢?吕后的下场,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真要说无辜,双方孩子才最无辜,胜的一方孩子忍受残忍的心灵蹂躏,败的一方孩子则丢了命。最后,没有一个赢家,都是权欲的牺牲品。

人间温情,本身就是一种胜利。若失人间温情,最终无一人是赢家。


峰子奇观


戚夫人不是无辜被害。只不过吕后手段残忍了些,所以会被当成典型来谈。

在封建王朝,夺嫡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有什么大臣家里如果宠妾灭妻,都是私德上面很大的污点。

如果是在古代朝鲜,女人想要夺嫡,会被整个男权社会所不容。古代朝鲜是严守中国儒教礼法,所以有这种情况。整个古代朝鲜李氏王朝,就算夺嫡成功的,最后还是会被打回原形。

中国古代要相对宽松些。

我把戚夫人想的善良点,想到她只是为了一个女人的权力做这种事,是我站在现代文明的角度上看问题。

戚夫人她不仅想儿子当太子,自己也想当皇后。她利用刘邦的宠爱,想达成这一切。

当然,中国古代也有很多这样的成功案例。武则天就是最典型的一起。

吕后此人,其实比武则天善良很多。武则天迫害了所有李治后宫的妃子,杀死或者虐待了所有李治其他女人的孩子。

但是吕后没有。

汉文帝的生母薄夫人,不得宠,刘邦死后,吕后送她去刘恒的封国当王太后,和儿子团聚,这对于薄夫人是很大很大的恩惠。所以后来吕氏灭了,薄太后当权,她都很感激吕后。

吕后也没有迫害其他宠妃的案例。

另外,刘邦的幼子刘长,吕后养在身边,比较疼爱,所以后来刘长也没被杀。活到了汉文帝时期。

刘邦在世的时候,对吕后是相当薄幸的,吕后吃了很多苦,最后都没有回报。每天还要战战兢兢担心戚夫人夺走她儿子的太子之位。如果这样的话,她就一无所有。如果戚夫人效仿武则天,那人彘就是她了。绝对可以称的上古代不值得发妻的典范。

所以,戚夫人不无辜。想要竞争那个皇权最高的宝座,就要能够忍受失败的下场。

中国古代哪一个越级挑战皇权的人会有好下场?男女皆是。

如果是男的,失败了就是谋反,最后下场是腰斩、凌迟。

从这个角度看,吕后不算残忍。


实梦阁


吕后是刘邦的原配,她还在刘邦没有发迹,在任泗水亭亭长时,便"屈嫁"给了刘邦,婚后当好贤内助的角色,生儿育女,勤俭持家,任劳任怨。


后吕家又资助刘邦起义,提供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为刘邦的逆袭成皇帝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正是因为这样,刘邦当皇帝后,册立她为皇后。


戚夫人长的倾国倾城,是刘邦在彭城之战失败的逃亡之路上"邂逅"的,结果刘邦凭一条玉腰带就把她泡到了手。刘邦称帝后,把她接到宫中,对她宠爱有加。


本着立长为储的原则,刘邦最开始是立吕后所生的长子刘盈为太子。但戚夫人仗着刘邦对他的宠爱,唆使刘邦改立她所生的小儿子刘如意为太子。结果刘邦虽然心动,但聪明而老练的吕后却巴结和拉笼朝中元老大臣,在朝臣的一致反对下,刘邦两次废立都没有成功。


整个过程,戚夫人有野心有壮志,但却不懂政治,只是依赖刘邦,而没有结交和收买朝中权贵,因此"孤家寡人",注定失败。

刘邦死后,实权在握的吕后对戚夫人下黑手,最终一步一步把她整成人彘也就不足为奇了。而戚夫人落得如此凄惨下场,显然不是无辜的受害者,而是咎由自取的必然结果。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权力斗争从来都是残酷的,更何况是皇权之争。吕后的手段或许足够残忍,但戚夫人也完全谈不上无辜,既然选择了踏入这个漩涡,那么就要做好失败后的准备

吕后的悲惨命运

从女人角度来讲,吕后已是极为不幸。家里为躲避灾祸来到沛县,父亲为保全家族将吕雉嫁给了大其十几岁的刘邦,40多岁的刘邦虽未婚配,却已生育,虽为亭长,却不顾家,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男人?但生在那个年代,吕雉忍了,婚后刘邦不着家,吕雉一个人操持家务、照顾孩子、孝敬公公,此时的吕雉完全就是一个贤惠的妇人。


后来刘邦逃入芒砀山,在面对秦国官吏的追查下,吕雉又冒着生命危险给刘邦他们送饭、送衣;刘邦起兵造反,带着两个孩子的吕雉也只能提心吊胆的呆在家里,生怕传来不幸的消息;彭城战败,吕雉和刘父又落入项羽之手,身在敌营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身为一个女人,吕雉的青春就是这么渡过的,完全谈不上幸福,甚至有些悲惨。但也正是这种经历,使得吕雉最终成长为吕后。

儿女已是全部寄托

刘邦登基称帝后,作为正室夫人的吕雉被封后,吕后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但好色的刘邦在获得权力的同时,美色也必不可少,戚夫人便是其中之一,有了后宫佳丽的刘邦,年老色衰的吕后自然就被抛弃到了一旁。

不过此时的吕雉似乎对此早已无动于衷,多年的磨难和对刘邦的了解应该对此是有所准备的,她此时的全部心思应该就是一对儿女,吕后应该是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女身上。

幼稚的戚夫人

戚夫人凭借美色得到了刘邦的宠幸,可是她仍然不满足,她想做皇后,更想让自己的儿子登上皇位。可是幼稚的她认为仅凭刘邦的宠幸就能做到这一切,她有野心,却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政治手段。

戚夫人的作为完全触碰到了吕后的底线,面对一个抢走丈夫宠爱的女人,竟然还要抢走自己孩子的皇位,吕后对此决不能容忍。但她没有傻到去和戚夫人争宠,不能获得刘邦支持的她将力量的来源放在了朝臣和外戚上。

正如前文所说,由于在芒砀山时期建立起来的友谊,汉初的功臣们大多是站在吕后一边的,而在吕后和吕后兄长的努力下,又争取到了很多朝臣的支持,这给了刘邦足够的压力。也正是这些人的努力,才艰难保住了刘盈的皇位。


可以说吕后对戚夫人是恨到极点的,但有刘邦的宠爱,吕后并未对其怎样,直到刘邦去世,这种憎恨才全面爆发,全部降临到了失去力量来源的戚夫人身上。

正如前文所说,既然选择了参与权力斗争,那么就要做好失败的准备,没有什么是无辜的。


香茗史馆


虽然戚夫人远称不上白莲花,但从戚夫人先被发落成奴仆后被做成人彘的遭遇来看,戚夫人绝对是无辜的受害者,吕太后的狠毒与无底线,令人发指。

吕太后对戚夫人的恨意,说出大天来,也只不过两个来源:戚夫人比自己更得宠,戚夫人生的儿子比自己生的儿子更优秀。

但这怨得了戚夫人吗?

戚夫人天生貌美又懂得如何取悦刘邦,戚夫人生的孩子继承了戚夫人和刘邦的良好基因,这些都是天意啊,不是戚夫人自己能够左右的呀!

在那个时代,美貌就是女人的资本。虞姬若是不美,能得到项羽的宠幸吗?凭什么虞姬得到项羽的宠幸,就收到大家的点赞,而戚夫人得到刘邦的宠幸,就要遭到大家的埋汰呢?

戚夫人不止美貌,而且善舞。

史载,刘邦也是一身的文艺细胞,在得知太子刘盈已收下商山四皓后,做了一首《鸿鹄歌》,刘邦作完《鸿鹄歌》,戚姬起舞,刘邦高唱,这是一副让人非常动容的画面。

刘邦和吕雉,虽是结发夫妻,却从没有这种精神交流

吕雉更大的失败在于刘盈。

刘盈六岁时便被立为太子,但在当了九年太子以后,英布造反,刘邦年事已高,作为儿子和臣子的刘盈,竟然不能亲自带兵到前线剿灭英布,还得让六十多的刘邦拖着老迈伤痛的身躯奔赴前线,与英布对垒。

对于刘邦这样的乱世英雄来说,怎么可能放心地把皇位交给这样一的懦弱的儿子呢?换成你是刘邦,你也想废掉他的太子之位,对吗?

在废太子之争中,戚夫人又有什么错呢?

刘盈不合格,自然应该由更优秀的人来代替刘盈,恰好戚夫人生的孩子最优秀,恰巧戚夫人哭了几回,求刘邦改立自己的孩子刘如意而已。如果刘如意继位,对于汉家社稷来说,明显比刘盈更好,戚夫人在改立太子中的那点私心,比起公心来,实在不值一提啊。

但吕太后并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其他女人比她更得宠,她怪其他女人使狐媚手段,刘邦一死,她就把所有得刘邦宠幸的姬妾全部幽禁,最受宠的戚夫人先被幽禁,后被做成「人彘」。

其他女人生的儿子比他的儿子更优秀,她就把其他女人的儿子全杀掉,刘邦的大儿子刘肥差点被毒死,二儿子刘如意被毒死,五儿子刘恢被逼自杀,六儿子刘友被幽禁后饿死,八儿子刘建死后唯一的儿子被毒死。

一切的一切,不正说明了吕太后狠毒吗?连她的儿子刘盈都看不惯她的所作所为,对于人彘事件,刘盈的评价是:「此非人所为!」

连刘盈都骂吕太后不是人,你还想为吕太后洗白吗?

我是金戈,如果你认为我的回答有理,请为我点个赞鼓励我一下;如果你希望继续看到我的回答,请点击回答上方的关注按钮关注我,第一时间查看我的新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