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陳皮的歷史傳說、風俗

新會陳皮的歷史傳說、風俗

新會作為廣陳皮的地道中藥材產區,其具備了豐富的種植新會柑的經驗累積。新會專門種柑取其皮從18世紀有見記載。據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新會鄉土志》記載,新會陳皮已經廣泛種植,併成為了主要的物產之一。在1912年前後,經營新會陳皮的專賣店,光新會城本地已有30間,而兼營葵扇(新會三寶之一)的商號只有五六間。當時,新會陳皮已被運到三大都市——上海、重慶、廣州,然後再轉銷到中國各地區。抗日戰爭前,新會年產陳皮量已達700噸,仍未能滿足中國各地需要。

這樣大批量的新會陳皮,經由各大商號向小販收購後,再進行分銷、批發和零售,而小販則到新會各鄉村作零散收購。每年冬至前後,商販們就帶上斤稱以及片糖,按陳皮的年份及品質,與種植戶們兌換柑皮,這就是“柑皮換糖”。等到1945抗戰勝利之後,小販們更是帶上花生油下鄉來換購柑皮,這就是“柑皮換油”。不過也有帶鐵盆、牙膏等日常用品的小販,下鄉來換購陳皮,這就是“柑皮換日常用品”。

新會陳皮的歷史傳說、風俗

歷史上,按照市價,一般情況下一兩柑皮,可兌換片糖五六兩,如果遇到了特殊原因,導致柑皮漲價,則可兌換片糖一斤甚至更多。而一斤上等質量的柑皮在最高價時,可兌換到生油6斤。而柑皮與稻穀的兌換率,通常為一擔頭十一月底採收的紅柑皮可換稻穀15—20擔,在需求高峰時能夠換稻穀110擔,可見其市場需求,而非新會產的柑皮,每擔僅在五元左右,而新會柑皮最差的每擔也值十四五元,上等的每擔能值百來元。據已有十幾年陳皮經營經驗的世紀茗家認為:新會陳皮市場十幾年來波動較為明顯,從世紀茗家全國營銷數據來看,越來越多的人使用新會陳皮並加入了陳皮宣傳的隊伍中來,所以我們認為,新會陳皮市場仍具有很大發展空間。

習俗

幾百年來,新會當地柑農技藝世代傳承,包括種植新會柑,曬制陳皮等的技巧,久而久之,新會陳皮成了廣東著名的土特產,也造就了現在新會當地獨特的陳皮產業和陳皮文化。

新會陳皮的歷史傳說、風俗

新會人長久以來都有儲存柑皮的習慣和方法,每逢柑桔收穫季節,都見“買柑曬皮”和小販穿街過巷賣柑,但向來“只賣肉,不賣皮”(即無皮柑),形成“家家開柑皮,果皮掛灶眉”、“柑黃秋高爽,果皮滿禾塘”和“秋收谷金黃,柑皮煨鹹湯”的獨有景象。

而柑皮的儲存方法,新會人早已信手拈來,比如將柑皮掛在灶尾讓灶煙燻,這樣做是為了防止蟲蛀並讓其失去活性,新會越陳越香,早已家喻戶曉,很多人都將陳皮當做傳家寶,世代相傳,歷史悠久。

在新會人眼裡,將自己親手曬制的陳皮送給親朋好友,就是最好的禮物。

技藝傳承,歷史悠久

當地種植與儲存流傳最廣的一句話:“十年一屆基、種果用機肥。揀果考眼力,二三刀開皮。反皮看門路,曬皮趁天氣。貯皮需有道,伺理比心機”。

新會陳皮的歷史傳說、風俗

當地人對新會陳皮的要求頗高,不僅在將柑開皮時講究刀工,而且存皮也要遵循傳統方法。柑以扁種油身皮方為上品,刀以“對稱二刀”、“正三刀”或“丁字二刀”方為正統,方式以“冬前好天氣,失水軟反皮。自然陳曬制,晾曬不遲疑”為內行。除此外,還要做足做好其他措施,適時防燒、防黴、防蟲和防潮,老陳皮定裝定倉,並適時返曬。傳統一直流傳著“麻繩串灶尾燻,麻袋裝閣樓放”,“年年曬新皮,舊皮少伺理”等的存皮做法。

新會陳皮的歷史傳說、風俗

除此之外,新會柑的種植技巧也非常講究,唯有使用圈枝苗或嫁接苗木、水田建園、利用老果樹進行生產、多施基肥、水旱輪作等技術下才能生產出好的柑皮原料;而且講究採收時節,不同採收期加工出來不同的貨式,不同貨式其用途也不同;並陳化環境及條件也十分重要,對新會陳皮儲存後的品質情況影響重大。在新會,一直都是採用自然曬制和自然界貯存法加工新會陳皮,所以,新會陳皮質量對產區自然條件依賴非常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