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排行老二的通常最有出息?

铜陵神来自铜陵



老二更有“出息”,这个结论首先我不认为有足够的数据支持,因为首先“有出息”这个概念很难被定义。是指个人财产的多少、社会定位的高低?还是内心的幸福满足感?还是指家庭生活是否幸福?智者见智。


其次,我相信,孩子出生的顺序,通常会对他的性格和行为动机有所影响。但影响因素不仅是这个孩子是第几个出生的,还有他们家总共有几个孩子?如果只有两个,那么这个老二即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他们通常会享受到与老大相当的关注和资源。如果有三个,那么他是中间的那个,老大往往寄托着父母最多的期待,老幺往往最受关注和疼爱;如果他是8个孩子中的老二,那么Ta的地位和处境又会有所不同。所以,孩子的出生排序对于他们的性格的

1.人际环境更复杂导致“情商”更高

老二生下来,就有老大作为学习的榜样,他们通过老大和父母的互动,较早的学会怎么做会有“好结果”,怎么做则会碰壁。再加上如果下面还有弟弟妹妹,那么他们需要和“老大”地位的哥哥,和更受关注的弟弟妹妹同时搞好关系。这些都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锻炼理解他人情感和需求,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情商”更高,人际关系更好。

2.被动发展另外的优势

老二通常为了在家中获得自己独特的地位,会发展出与老大不同的能力优势。比如家里有位学习好的老大,老二会觉得无论怎么努力,都超越不了老大的时候,往往会另辟蹊径,发展其他方面的特长,比如体育、艺术等方面。

3.更加努力

家里的老大和老幺常常出生后就得到得天独厚的宠爱,但是老二为了在父母面前证明自己,会更加努力,更加独立。

当然,以上所说都是老二通常会有的特点,情况必然随着个体差异、父母的教养特点、家中孩子的数量、甚至是自身的性别而有所不同。


兰海


各位兄弟姐妹有没有发现生活中存在这样的奇怪现象,排行老二的一般都有出息,出人头地。历史上排行老二的名人有很多,比如孔子孔老二,诸葛孔明排行老二,杜甫、卫青等等。排行老二为什么天生就比老大老三聪明机智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老二一般容易被父母忽视,缺少疼爱,这就导致老二要比老大,老三都吃点苦,吃苦的孩子懂事快啊。

第二:排行老二压力最大,老大结婚用尽了家里的积蓄,东西都给老大了,老三最小父母又特别疼爱,不会让老三吃苦的,什么好东西都留给老三。老二最尴尬,好东西都被老大抢走了,还要赚钱给老三。巨大的压力给了老二,同时也锻炼的老二发疯图强,所以将来日子越来越好。

第三:小编的父亲就是老二,年轻的时候吃了太多苦,什么责任都是往自己身上扛,现在三兄弟里面,混的也是最好的。如果不相信的话,小编还可以举出例子,小编高中同学的父亲也是排行老二,年轻的时候的经历几乎与小编父亲经历雷同,在他们家族中,小编同学家也是混的最好的。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啊


拔星君


回答这个问题我准备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1、先来说说老大:

老大在一个家庭中地位最优势,也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全让老大占全了。你想呀?一般情况下,谁家媳妇第一次怀孕不宝贝?所以上一辈老人和父母对第一个孩子都非常疼爱,也非常重视。这种重视是从怀孕开始的,孩子出生后更加重视和疼爱。老大由于受到父母的关爱太多,往往在性格上温稳而雅,但是因为长期受到的呵护太多,也就养成的堕性。由于性格使然,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喜欢过安逸的生活,而缺乏拼搏精神。

2、再来说说老二:

既然是老二,说明前面已经有了哥哥或姐姐。人常说:老大娇,老二淘,这话说的不无道理。因为前面已经有了一个孩子,再怀老二的时候就没有怀老大时重视了。一般来说生过孩子的女人都知道,怀老二都不像怀老大那么小心翼翼。母亲怀孕时候就泼泼辣辣的,这种信号会通过母亲传递给腹中的宝宝,老二在母体中就感受到母亲活动的频率,这种频率或多或少对老二的性格形成会有一定的影响。

老二出生后,发现父母爱老大;由于自己也想得到更多的关爱,出于本能的就会对人笑,这也是人们常说老二爱笑的原因所在。随着年龄的慢慢长大,老二发现光对人笑不行,因为父母出于惯性思维和已经养成的习惯,对前面的大孩子还是疼爱有加。这时的老二为了博取父母更多的爱,就以调皮捣蛋的反常行为来引起父母的注意。我想,这就是老二为什么淘的根本所在吧!

3、为什么老二通常最有出息?

通过前面的分析,大家对老二的成长环境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总的来看,老二的成长环境都没有老大的成长环境占优势。大家可别认为老二成长环境不如老大是件坏事,恰恰相反是大好事。由于从小成长环境就不占优势,迫使老二就不断地去动脑筋、想办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爱拼搏、奋斗、创新的性格。看到这里老二为什么最精明、最有出息的问题已经真相大白了。打个比方,老二就像西欧的那些小国家,为什么他们会那么富裕,就因为周围有大国的威胁呀!外界有了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拼搏奋斗和自强。


智慧奶奶


因为排行老二的人,从小就学会了谦让和宽容与人为善,处处替别人着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前面无论是长兄还是姐姐,第一个孩子的出生,都会受到全家人的宠爱、特别是爷爷奶奶,将把他们视为掌上明珠,好吃的好喝的都先给他,然后他吃不完的才是老二的,遇见吵嘴打架,爷爷奶奶总会护着他说:他是哥哥,小的要听大的话。因为爷爷奶奶喜欢头生子,众所周知的道理。如果你与老三吵嘴打架,爸妈马上又会对你说:你是大的,要爱护小的。因为爸妈眼中总是疼爱小的。老二在家中没有什么特殊优待,正因如此反而让他们的性格在家中磨炼的出奇好,他们也因祸得福,走上社会与任何人都能相处,而且处处替别人着想,良好的人际关系,给他们发展的事业处处亮绿灯,加之从小在家中磨炼了不怕挫折的品格,所以他们在兄弟姐妹中能够脱颖而出有出息!


江南独伊108572263


侯利利,二级心理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咨询师,上海市奉贤区心理咨询协会会员,社区社工。相信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打开被限定思维,一切皆有可能。

百度查了下有出息的定义:逐步实现当初追求的理想,得到你自己想要的东西。一般来说老大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初为人父母的各种“第一次”都在老大身上实现,所以对老大情感体验更深刻而比较更关注他,就像现在对待独生子女一样。


而且对父母来讲,更多的希望老大能继承家业,走父母为他准备好的路线,孩子往往也投射性认同地成了父母眼里的乖孩子。老小呢是父母最后一个孩子,有句俗语叫“天下爷娘疼小儿”。


所以老大老小都被父母更多的关注,很多东西都被安排好了,不用自己努力争取就可以得到。老二或中间的孩子呢就有可能是被忽视的,若是自身能量强,就很容易激起强烈的竞争心,情感上也需要得到父母的关注和认可,那怎么办呢?只有靠自强自立努力拼搏呗。

历史上最出名的两个例子,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他们都是在帮助父亲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战功都超越了自己的长兄。有可能因为他们都是老二,平时对他们的期待要求少,在成长过程中自然关注的也少了。


当父亲认定了太子位给长子的时候,他们的心是无奈的,但情感上也渴望又需要得到父亲和家族的认可,所以表现出更英勇更有能力,最后还采用了激进的手段夺了老大的权位,当上了皇帝。

再说,杨广在父亲生前已夺位,这里面也有他母亲的支持力量。他母亲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女人,是不许他的父亲和别的妃子生孩子的。而长兄杨勇做太子的时候,又偏爱其他妃子,不喜欢母亲指定的太子妃。杨广就投母所好不纳妃子,从而赢得母亲的好感和关注,最后改立他为太子。


而李世民的父亲是坚定立长子为太子的,长子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李世民只能走歪路杀了长兄,最后逼父亲不得不立他为太子。这两个极端的例子都是通过非正常手段获得父母的认可。但也告诉我们,作为父母还是要正确引导孩子之间的关系。

其实历史上也有很多失败的老二。比如秦二世胡亥,很多研究历史的人认为,如果是秦始皇的大儿子继承王位的话,也许秦朝不可能这么快就灭亡的。还有在原著《水浒传》里面,真的是武松很成功武大郎很失败吗?


实际上武松打虎只是偶然,最后武松也是逃走被逼上了梁山。而武大郎用现在的话说,算是个身残志坚的残疾人。他独自把自己的弟弟抚养成人,而且靠卖烧饼这样的小生意,置办了相当可观的一份家业(潘金莲是在二楼开窗的时候竹竿砸到了西门庆,说明他家的住房是上下两层的,在当时算不错了),还娶了老婆。


就算潘金莲带了嫁妆,一个丫鬟能有多少陪嫁呢。武大郎只不过爱情上走了弯路,娶得老婆不好。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觉得排行老二的通常最有出息呢?

实际上在多兄弟姐妹的家庭,谁最有出息也是不一定的,只不过部分优秀成功的老二被我们记住了。不过很多失败的记下来也没啥意义,所以我们知道的都是成功的老二。实际上也有很多失败的、默默无闻的老二,只是我们都并没有在意而已。


关于华大
原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工作室,始于2003年,专注心理咨询、心理培训、企业EAP。300多名富有实战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团队,600余名志愿者服务团队,30门电话组成的免费公益心理服务热线向社会提供服务。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欢迎关注及私信我们的头条号,向作者提问咨询!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一网友说:

历史上确实有很多次子获得很高的成就,比如从孔子、诸葛亮、孙权、李世明、杨广、赵匡胤,一直到蒋介石、李鸿章等等,这个名单可以列出一大串。但是,这并不能成为一种推论,即排行老二就能有出息,甚至这种推论不具有普遍意义,但是却能引出一种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家庭排序理论。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针对儿童经历对性格和心理的塑造,认为即使出生在同一家庭的儿童,由于出生顺序的不同,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同,形成了日后不同的生活和行事风格。

通常在多子女家庭中,长子在降生初期作为父母的掌上明珠,受到充分的关爱与教育,显示出对父母的依赖。当次子加入家庭后,老大往往会因为父母的爱被分享而感到不安,而父母通常来讲都会要求长子多让着弟弟。因此,长子会趋向于形成模范孩子的性格,随着弟弟妹妹增多,更倾向于塑造出自己 “照顾者”的权威角色。

而次子在一出生后,就必须接受和长子共同分享甚至争夺父母的爱的事实,因此更容易显示出竞争性和反抗性。若次子的弟弟妹妹出生,则次子处于中间状态,既无法做到哥哥的领导地位,又得不到幺子能够受到的宠溺,因此只能将失落感压抑在心底,显示出力争上游的性格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同时,当家庭中出现冲突时,次子也往往会扮演“调解者”的角色,这种讨好技巧,在日后也会使其的人际关系受益。

另外,在东方传统文化中,长子要承担家族兴衰的重担,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诸多“规定动作”的限制。而次子由于一开始便知道自己的角色定位,不会受到如长子般过多的束缚,反而能够在“自选动作”上自由选择,这更增加了次子在个性塑造和事业发展上的机会和可能性。

当然,家庭排序理论并不是绝对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去突破自身的家庭排行所带来的限制。

顺便一提的是,提出家庭排序理论的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也是排行老二

嫂子家里有两个孩子,老大老实、憨厚,比较听妈妈的话。老二活泼、机灵,从机灵程度、思维方式、处世之道等方面,感觉老二要略胜老大一筹。我就是好奇,为什么一个藤上结的瓜会有如此的不同呢?

美国心理学家简 尼尔森的研究结论如下:排行老大的孩子具有领导能力,责任心比较强。排行老二的孩子:富有创造性。是不是老二真的比老大要聪明一些,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先来打个比喻,老大出生时没带使用说明书,爸妈都是新手实习,摸石头过河,生了老二,爸妈实习转正,经验丰富,心智成熟,更容易生产一个“优级品”。

我觉得根本原因不是老二比老大聪明,只是老二的生活的环境更好,受到了更好的引导,更早的启蒙。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老大出生的时候,一个人,没有玩伴,大部分的东西都是父母哪里学来的,但成人的行为和孩子的行为总是有差距的。作为第二个小孩,他有一个很好的老师——他的老大,他能够言传身教。由于小孩与小孩之间比小孩与大人之间更能够沟通,并且小孩子之间的互相模仿能力非常的强,所以正常情况下,老二更“早熟”。熟话说三岁看老,就是因为婴儿时期智力的发展状况对以后影响很大,而更早的启蒙对智力发展肯定有好处。

还有再加上母亲怀老二的时候有一定的经验,怀老大时和老二相比,“先天营养不良,后天培养不够”,好的营养也会导致老二大脑发育的好,在后期老二在成长的期间也有很好的营养支撑。

看看爸爸妈妈们是怎么说的。

强仔妈:是不是聪明这个没有一定的标准,不然老大的威严是怎么来的,说老二显得比老大聪明这个没有依据。

叶子妈:有部分是和遗传基因有关,部分是和营养有关。当然,父母在有第二个小孩时比第一个更有经验也是一个原因,再加上得到大人的喜爱程度高,所以老大没有老二聪明。

皓轩妈:从医学上分析,第一个不太聪明,原因是性生活所致,生第一个时,大多结婚不久,性生活比较频繁,孕期内也常有性生活,对孩子的智力有一定影响。怀第二个时,结婚时间已较长,对性的兴趣也没有以前那么强,次数也大大减少,孕期内有所控制,小孩没有因为父母性生活受影响,所以第二个比第一个聪明。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个问题永远无法证实。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母亲的眼里,老大和老二永远没有第一和第二的排列,都是自己的骄傲。

还有一网友说:

我有三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一,我老板兄弟三个,他排老二,三个兄弟中他算是人物不占的一个,老大又高又帅。老三个子高,样子一般,老二又瘦又矮,可就是本事大,是兄弟三人中最趁钱的。老大和老三多亏他帮助。他的老婆也就是老板娘是姐妹四人,她排老二,个子是最矮的一个,样貌是最漂亮的一个,她的大姐和三妹四妹脾气都急火火不稳重,就她稳稳当当的,心眼又多又好,他们两个人组成的家庭那真是人人羡慕儿女双全,幸福美满,老板虽然有钱但从来都按时回家,有责任心有担当。

二,我同学姐妹三人,她排老三,她现在自己混的也不错守着个小店过日子,她大姐结婚多年育有一个儿子,姐夫跑业务,挣的不多不少的也够花。二姐找了一个对象比她小三四岁,俩人刚成的时候靠她二姐多年的印刷经验和亲戚帮扶慢慢的开了一个小印刷厂。现在有女儿有儿子,买车了还没买房,好歹人家也是自己开厂啊,这姐妹三个就老二人物不占,老大白白胖胖得有一米七,老三模样俊俏个子有一米六八,老二又瘦又矮,那时候刚谈这个对象的时候,男方还有点不情愿,现在可是沾光了娶个好老婆,能干任劳任怨。

三,我同村的一个远房哥,他有三个姐,就属他和他二姐亲,他二姐会说话会哄人,他大姐说话直来直去的,他就不喜欢。他三姐基本和他们家不来往,小时候奶奶养大的。他们家的一个堂妹和我是同学,他堂妹都说他二姐太精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聪明,机灵,会来事。

看来浓缩的都是精华,以后找对象不光要有房有车的还要排行老二的,哈哈。

老二更有出息是针对老大而言的,所以反过来也可以理解为老大为何没出息,在我认识的人中,老大比老二更聪明的绝少,所以我认为是生育的问题,即女性第一个生育的子女都比较笨,相对老实,但第二个却都更聪明。或者也可以理解为第二胎是最适合的,各种基因更完美,你们留意一下身边的,几乎很少老大比老二聪明的,当然,现代人很多在生育前己流过产,以前大都没有,在三十岁以上的人身上看更明显,至于出息,没脑子哪来的出息。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我是可乐不加糖


从心理学角度,我们可以看一下精神分析流派的阿德勒,他的理论大概能够解释这个问题。

阿德勒提出,出生顺序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情况,这种影响可能会表现在性格、工作以及亲密关系等方面。

对于家中老二,或者说中间子女来说,他们是受出生顺序影响最大的孩子,当他们的弟弟妹妹出生后,家庭最小成员的位置被取代,这使得他们一直努力寻找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和角色。

和老大比较,他们不能成为弟弟妹妹的榜样,因为长子长女通常是父母眼中的完美孩子,他们不能代替父母的角色,另一方面还要听从老大的命令和安排;而向下比,他们不能和弟弟妹妹争宠,不能够肆闹,还要担任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角色,所以他们最为缺乏安全感。

根据阿德勒提出的自卑与补偿理论,他认为,自卑感是人的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每个人身上都有某种自卑,而人们就会尽最大的努力去补偿以取得优越。

在老二身上,为了补偿自己在生活中位置的劣势,所以,他们的人格优势擅长和所有类型的人打交道,常常成为技巧高明的谈判专家,也有着优秀的社交技巧。在亲密关系方面,他们的婚姻通常很美满,因为善于和人交往,非常容易与其他出生次序的伴侣建立持久、完满的关系;而他们也更渴望除了家庭以外的朋友,所以他们会十分珍惜身边的人。

于际敬,《易思维问题解决》创始人,知名心理专家,《爱情保卫战》等多家电视节目邀请嘉宾,从业20余年,上千小时咨询个案


临床心理专家于际敬


对于这个问题,我今天不光“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

历史上确实有很多次子获得很高的成就,比如从孔子、诸葛亮、孙权、李世明、杨广、赵匡胤,一直到蒋介石、李鸿章等等,这个名单可以列出一大串。但是,这并不能成为一种推论,即排行老二就能有出息,甚至这种推论不具有普遍意义。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儿童的经历会影响其性格和心理的塑造,即便出生在同一家庭的儿童,由于出生顺序的不同,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性格和处事风格。

常言道:“祖輩疼长孙,父母爱幺儿”,次子夹在中间最憋屈。

首先要说长孙,长孙代表着一个家族的形象和希望,最有可能成为家族的族长或者掌舵人,寄托着一个家族命运的兴旺与衰败,又是一家人迎接的第一个孩子,所以,老大享有祖辈们特殊的宠爱,在这种宠爱之下,循规蹈矩,踏实保守也成了老大的标签。

随着弟弟妹妹的到来,老大被赋予一种使命:照顾弟弟妹妹,成为弟弟妹妹的榜样。这样,老大也成为了最有责任心的一个。

其次再说幺儿,排行最小的孩子,容易被宠溺,被娇纵,爸爸妈妈宠着,哥哥姐姐让着,那种理所应当的得到,养成了不思付出的懒惰, 因此,老小一般缺少独立性和进取心。

最后来说夹层的次子,大家可别认为这种“夹层憋屈”是件坏事,恰恰相反是大好事。

由于从小成长环境就不占优势,迫使老二不断地去动脑筋、想办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爱拼搏、奋斗、创新的性格。

为了争得父母及长辈的关注,弥补自己在生活中位置的劣势,他们的人格优势擅长和所有类型的人打交道,也成就了高情商,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占据了先人的优势。

所以说:除了先天的基因,孩子的精明是“养”出来的。

如何让孩子变得更优秀?一定是让他们拥有优秀的能力和心态。

1.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

引导孩子接受不是最好的结果,告诉他们享受过程更重要;

挑战有难度的任务,培养孩子正视失败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

告诉孩子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乱发脾气,控制情绪才能掌握人生;

2.培养孩子自信乐观的心态。

让孩子学会坦然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小挫折,在挫败中磨练自信,是成长的第一步。

做家长的不妨狠心一点,创造适当的机会让孩子吃苦,“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多带孩子出去看看世界,然后引导孩子关注新环境,认识新事物,并及时表扬孩子在新环境中交流探索的进步。

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尤为重要,有句话说: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我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该有这些衡量标准:比如说人品是否高洁是一个标准,个性是否健康是一个标准,做事是否有创造力、想象力是一个标准,有没有吃苦精神、有没有勤奋精神是一个标准,有没有摔倒在地上敢于爬起来的精神也是一个标准。

万事过犹不及,更为平和中正的教养,才能让孩子成长为有能力、有担当,有格局的栋梁之才。


有书共读


老二更有出息是针对老大而言的,所以反过来也可以理解为老大为何没出息,在我认识的人中,老大比老二更聪明的绝少,所以我认为是生育的问题,即女性第一个生育的子女都比较笨,相对老实,但第二个却都更聪明。或者也可以理解为第二胎是最适合的,各种基因更完美,你们留意一下身边的,几乎很少老大比老二聪明的,当然,现代人很多在生育前己流过产,以前大都没有,在三十岁以上的人身上看更明显,至于出息,没脑子哪来的出息。


无所畏惧131284266


您好,很高兴有机会回答您的提问,并且希望我们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说通常老二会比较有出息,因为这种说法只是一种猜测,或者说是一种个别的事情,因为我们没有普遍的大数据分析,所以也只能作为一种谈资来讨论这件事情。当然,的确有一种关于家庭排序的理论,涉及到了出生的顺序而导致家庭地位的不同,从而对以后的生活和行为有一定的影响,这种理论被称为“家庭排序理论”

另外,通常我们在省下长子之后会出现一种充分关心和教育的方式对待,这个时候也会充分的表现出不安和偏向于溺爱的趋势,所以孩子也更容易产生依赖感,对很多的事情接受起来也比较更规范化。当然,出现二胎之后,长子也更加懂事,随之塑造成一种“照顾者”的身份,而二胎除了受到爸爸妈妈的爱以外,更加懂得分享和争夺的意义,表现出竞争意识和反抗意识,当然这里并非是一种贬义词,而是更加懂得了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趋势。同时父母对待二胎的态度,也更加亲近于交流的方式,更像是朋友,告诉他们要朝着哥哥的优点看齐,给予他们目标,更加有助于他们的成长,相当于他们的意识更加清晰了,有了努力的捷径。

最后,二胎在家庭里处于比较平和的地位,不像是老大那么受宠过,一出生就迫使他们动脑筋,想办法,去争夺,去奋斗,去沟通,去如何跟比自己强壮的哥哥姐姐手里夺得玩具等等,看似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无疑这会给他们从小不一样的视角,让他们更加真切的看到更接近于以后生活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