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國新小麥搶收暫告段落,中長期上漲還有多少空間

近期我國新小麥搶收暫告段落,中長期上漲還有多少空間

據我國官方統計,截止7月5日,我國主產區小麥主產區各類糧企小麥累計收購2459.4萬噸,同比減少1219.9萬噸,即降幅33%。從分省情況看,安徽減少58.03%,湖北減少46.65%,河南減少44.02%,江蘇減少30.08%,山東減少13.88%。

與去年相比,除了今年小麥產情大不同之外,政策性收購影響力度減弱,截止6月30日左右,安徽省託市收購數量約13萬噸,僅佔總收購量的5%左右,市場預計今年小麥託市量可能不會超過1000萬噸。 而貿易商和加工企業成為小麥收購主力軍,也成功拉動今年新小麥上市初期的一波大漲,如河北小麥由最初的2340元/噸上升至2500元/噸。

近期我國新小麥搶收暫告段落,中長期上漲還有多少空間

7月初,隨著中下游貿易糧庫存漸増和國內麵粉淡季需求,新麥上市早期搶購低價糧基本告一段落,部分農戶貿易商持糧待漲,局部地區價格小幅震盪。不過在今年我國小麥產量質量雙降的背景下,小麥出口國供應多樣化,小麥批發外資准入全面放開,中長期看今年我國小麥價格上漲至少還有100元/噸的空間。

結合今年我國小麥總體產量下降和品質降低的格局下,利多後期小麥價格走勢偏強,雖然有進口小麥補給供應,但是澳大利亞乾燥和俄羅斯高溫威脅導致減產擔憂等,可能依然將抬升國內小麥價格和加工企業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