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开国上将,海南战役他亲自组织一个营“偷渡”,三天后才到达

1950年2月,解放军40军在军部驻地海康召开了军党委扩大会,吸收全军团以上干部参加,把问题摆出来让众人讨论。通过自由的讨论,大家进一步认清了当面的困难和有利的条件,大大激发了主观能动精神。我们从松花江打到了海南岛,多少困难都战胜了,今天能让一道海峡挡住?旋风纵队的豪气上来了!依靠木船渡海作战的信念坚定了,一场海上练兵的群众运动热火朝天地展开了。军师领导机关和团营指挥所都移到了海边,搭起了草棚,与战士们一起学习,一块下海。官兵们千方百计地搜集有关海洋知识和海战史料,连旧书摊上无人问津的清朝海军提督的《航海手册》和《潮汐表》也买来研究参考。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训练,部队中基本消除了晕船的状况,学会了海上行船的本领。

他是开国上将,海南战役他亲自组织一个营“偷渡”,三天后才到达

韩先楚

1950年3月5日黄昏,40军首批渡海的800名壮士,在师参谋长苟在松的率领下,登上了14只战船。韩先楚和军师领导亲自到起渡点送行,并把一面绣有“渡海先锋营”的旗帜授给800壮士。14条战船,载着千万人的希望,扬帆起航了。船队渐渐远去,只有基准船的一盏红灯还隐约可见。送行的战友们爬上海边的沙岗,踮着脚尖眺望大海,直到再也望不见基准船上的红灯,才各自返回驻地。这是我军第一次偷渡琼州海峡,是对几个月海练的考核和检验。成败与否,直接影响到其他官兵渡海作战的信心。从起渡点回驻地的路上,韩先楚不时让司机停车,掏出手帕扬在空中,试探风力和风向。上半夜,潜渡营接连发回了两份电报,均报告情况顺利,军部指挥所里的作战参谋在海图上紧张地计算着里程,船队已走完了三分之二的航程,按这个速度前进,拂晓前就可以登陆了。

他是开国上将,海南战役他亲自组织一个营“偷渡”,三天后才到达

海南 战役资料图

谁知刚过零点,潜渡营突然发来了一封电报:“风停,船行困难。军指挥所内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俗语说:有风行一天,无风行一年。潜渡营离目的地还有100华里的航程,不靠风力只靠划桨,拂晓前是难以登陆的。而天亮以后,困难就更多了。指挥部把当地人称“活气象”的一位老渔民请来,他望了望天空,说:风让五指山挡住了,要起风得等到明天下晚。事态变得严重了,韩先楚和军里几个领导全都守候在电台和地图旁边,等着潜渡营新的报告。
第二天上午11时,潜渡营发来电报:发现敌机、敌船!随后联络就中断了,无论怎样联系,也没有音讯。韩先楚的心一下子吊起来了。
过了一天,仍是毫无音讯。三天过去了,一点动静也没有。韩先楚三天三夜没有好好休息,眼睛里布满血丝,军指挥所里的人眼睛都熬得充满了血丝。不祥的疑问在心头久聚不去,潜渡营的成败,不仅关系着800人的安危,也影响着整个战役的部署计划。40军部此时只有通过在岛上坚持战斗的琼崖纵队沟通联系,几次电询琼崖纵队,得到的答复都是:情况不明。韩先楚心中愈加焦急,这时还有一种探询办法,就是通过敌人的广播,查出我军潜渡营的下落。可是连续收听敌人的广播,仍未听出一点关于潜渡营的消息。

他是开国上将,海南战役他亲自组织一个营“偷渡”,三天后才到达

海南 战役资料图

原来,潜渡营在风停以后,只能依靠人力划船前进。铁锹、枪托、木板都成了划船的工具,虽然没有风,船队仍按每小时10里的速度前进。经过12小时的艰苦努力,距海南岛西侧的白马井登陆点已经不远了。就在这时,4架敌机突然出现在船队上空。同时,敌人的几十只机帆船也分三路向我船队接近。在这紧张时刻,潜渡营的指挥员没有慌乱,他们在命令全体人员做好战斗准备的同时,尽量设法与敌周旋。所有人员脱掉军帽,敌船上挂起红旗与空中的敌机联络,我军船队也全部插上红旗;敌船换了白旗,我军船队也换上白“旗”。就这样,潜渡营以灵活机智的手段迷惑敌人,敌机敌船居然分不出敌我了,不久即离去。潜渡营整理好队形后,立即开始抢滩登陆,上岸后,全歼了一个营的敌人,随后在琼崖纵队的策应下,直奔五指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