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之前,如皋的農村宗族制度你知道多少?

建國之前,如皋的農村宗族制度你知道多少?

如皋農村有不少村莊以姓氏命名,多系各姓氏聚族而居形成的村落,並建有宗祠。

明、清《如皋縣誌》記載,如皋宗祠眾多,如皋城有賈、胡、王、冒、範、陳、張、章、吳、朱、周等姓氏宗祠20多座,石莊有閔氏宗祠,白蒲有鄭氏、姜氏宗祠,搬經有夏氏宗祠等。

宗祠供奉各姓氏始祖及各房祖先牌位,每年有開祠祭祖、拜祖活動。

宗祠又是族中議事場所,各族以輩分、威望最高,年齡最長男子為族長,管理族中事務。

各宗祠均擁有為數不等的族田和公房,田租和房租所得,除供族內辦酒、祭祖或救濟外,餘為族長或分工受族田、公房者佔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廢除封建宗族制度,宗族觀點逐漸淡化。

發佈:阿南文化傳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