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之前,如皋的农村宗族制度你知道多少?

建国之前,如皋的农村宗族制度你知道多少?

如皋农村有不少村庄以姓氏命名,多系各姓氏聚族而居形成的村落,并建有宗祠。

明、清《如皋县志》记载,如皋宗祠众多,如皋城有贾、胡、王、冒、范、陈、张、章、吴、朱、周等姓氏宗祠20多座,石庄有闵氏宗祠,白蒲有郑氏、姜氏宗祠,搬经有夏氏宗祠等。

宗祠供奉各姓氏始祖及各房祖先牌位,每年有开祠祭祖、拜祖活动。

宗祠又是族中议事场所,各族以辈分、威望最高,年龄最长男子为族长,管理族中事务。

各宗祠均拥有为数不等的族田和公房,田租和房租所得,除供族内办酒、祭祖或救济外,余为族长或分工受族田、公房者占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封建宗族制度,宗族观点逐渐淡化。

发布:阿南文化传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