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過兩年偏遠地區就以爲有5分加?沒做好這些通通等於0!

多平臺網站都會說偏遠地區加分是最容易的了,只要在偏遠地區住兩年,似乎就5分加的妥妥的。然而真的就是這麼簡單嗎?這5分真的就是躺加?NO!其實這偏遠地區的五分,某些情況來講類似現在直播平臺上的美女,看上去都很美,然而實際在眼前也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住過兩年偏遠地區就以為有5分加?沒做好這些通通等於0!

那麼小編今天稍微就來說一說,這五分怎麼就難了!

首先,相比較於其他的加分項目,比如折磨人的雅思,比如工作經驗,比如學習的專業限制,看上去偏遠地區兩年的5分加的是最輕鬆容易的。也確實是這樣。

住過兩年偏遠地區就以為有5分加?沒做好這些通通等於0!

拿小編做個例子,小編和男盆友當年本科是在Coffs Harbour的南十字星讀了兩年的酒店管理專業,大學畢業後,小編到悉尼大學讀了1年的公共關係研究生,男盆友在悉尼大學讀了兩年的會計。然後在辦理PR的時候,比較不湊巧,男盆友比別人早上兩年學,所以年齡的五分沒有。。。。

不過當時中介就告訴我們,因為在偏遠地區讀書兩年雖然是本科,但是也有偏遠地區的5分。再加上當年的州政府擔保的5分,75分的會計,幾個月就拿到了PR,我也是啥也沒做配偶的身份就成了PR。

住過兩年偏遠地區就以為有5分加?沒做好這些通通等於0!

在幾年前70分的會計還不是特別保準,75分秒邀的情況下,這個偏遠地區的5分,真的也算是神來之筆。雖然說70分也能下邀,但是等待的時間肯定會很久,時間成本或者是對等待PR人心理上的折磨也會更多。。。

但是小編和男盆友其實當年也算是誤打誤撞,沒想到Coffs 竟然是偏遠地區,過了3,4年之後打算辦PR才知道原來偏遠地區竟然可以加分。。。所以當時的我們也是弱爆了。

像我們這種移民生瓜蛋子誤打誤撞的加了五分,那麼實際上,很多人都會在這五分上折腰。因為不知道這五分的標準。

實際上,偏遠地區生活兩年加5分也是要有條件的:

住過兩年偏遠地區就以為有5分加?沒做好這些通通等於0!

1. 首先住兩年不讀書,也並沒有用。

2. 住兩年讀書了也要注意,讀書也是要有要求的,至少完成一個註冊長度不少於92周課時的課程,也就是兩年的課程。

3. 在課程方面,和其他不同的是,兩年免課,最多隻能免一門課!也就是說,想要這五分,必須至少讀15門的課程。你想要多免課程,是不允許的。(就老老實實的讀完15-16門課,千萬不要有什麼么蛾子,如果貪心少讀了,結果就會比較麻煩)

4. 課程是不是一定要移民專業那?

答案是,不用的。就像是小編的情況,當時在偏遠地區讀的是酒店管理,也不是移民專業,但是分還是加上了。

住過兩年偏遠地區就以為有5分加?沒做好這些通通等於0!

5. 那麼有些學生就又要弄點么蛾子了,比如說,我就想課程快點結束啊,我一學期四門課,但是我修個summer school 什麼的,可以不可以?這樣我提前結束課程就可以早點結束拿到分。答案是:可以的,但是,是有限制的。

這個就是小編說的,有些讓學生不懂,直接就減一門課,然後各種修summer school,最後一年半不到就結束學位了,這樣行不行?No,不行,最少是在偏遠地區實際上課時間不少於16個月,所以你減免課程也好,每學期多修課程也好,總是要足夠上課至少16個月的要求。比如說,我在塔斯馬尼亞讀了15個月讀完書了,但是我在塔斯馬尼亞住了25個月了,這樣,分數也是不給加的。(所以不要自以為是,你覺得可以就可以…)

住過兩年偏遠地區就以為有5分加?沒做好這些通通等於0!

6. 然後還可能有學生不知道怎麼想的,非要弄點問題出來,(其實還真有很多人有這樣的情況)。

比如說偏遠地區要求最少需要讀15門課對吧,但是比如某學生A,只在塔斯馬尼亞大學讀了12門課,然後就跑到其他城市去了比如悉尼,然後繼續讀書什麼的。然後突然發現,移民就差這個偏遠地區的5分了,怎麼辦?但是之前在塔州課程時間不夠怎麼辦?那麼這個時候想回來繼續讀之前剩下的3門課,同學們覺得可能嗎?學校也不是傻子,幾乎就是被拒絕。

那麼這種情況怎麼辦?只能就回到塔州再重新修一個學位,運氣好可以多免幾門課,然後這樣時間疊加拿到畢業證。學的時間也夠了,也住滿2兩年了。這樣才會有偏遠地區的5分和學位的5分。

如果說運氣不好,就是一切從頭再來,重新在偏遠地區開始一輪讀書生活,這樣就是傳說中的“事倍功半”。。。。

住過兩年偏遠地區就以為有5分加?沒做好這些通通等於0!

7. 然後繼續作妖的情況就是,時間疊加問題。

有的同學比如塔州大學讀了1年,然後生病了或者怎麼了,休學了,沒有繼續讀書,比如生病就回國了,然後病好了,回來繼續正常讀書。這種沒有連續留在偏遠地區,但是疊加起來,時間是夠得,課程也上滿了。這種情況,也是可以的,也就是說,時間可以疊加,但是休學可能是最簡單的一種情況,課程可以繼續讀完就行。但是如果是上面那種讀幾門課就轉學其他城市了,然後又再回來繼續讀,這種幾乎就是難啊難了。

小編就列舉了以上幾種可能性。其實總而言之,就兩條,

1.想移民就提前做好打算,不要花時間做無用功。

2. 不要自以為會什麼什麼樣,要問中介確認好再決定。不要出現以上比較模糊的情況。最後祝大家好運,有空再給大家謝謝配偶移民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