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慶父到底有多“壞”?

大國布衣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是一個成語典故,意思是說:不除掉罪魁禍首,國無寧日。

故事中的“慶父”是春秋魯國人,此人特別壞,生活作風有問題,和自己的嫂子私通。曾謀殺了魯國兩位國君,以致造成了魯國內亂,人們紛紛說:“慶父不死,魯國內亂不止。”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公元前662年,魯國國君魯莊公因病去世,此時魯莊公的異母弟慶父正和嫂子哀姜調情廝混。

哀姜是魯莊公的夫人,是個不抱窩的老母雞——沒子嗣。沒有兒子可接替王位,於是她慫恿慶父接替王位,這樣一來權力不會流失,二來可防止魯莊公其他兒子繼位,可謂一石二鳥。

慶父一聽心花怒放,狠狠親了哀姜一口,說:“還是寶貝考慮周到,我當了國王,親愛的還是王后,哈哈……”

慶父想得很美,然而現實卻背道而馳。魯莊公另一妃子生的兒子公子般,在叔叔季友的擁立下當了國君。

慶父懷恨在心,他不甘心失敗,預謀殺死公子般。

就在這時,他得知為魯莊公養馬的馬伕曾受到過魯莊公的懲罰,於是鼓動馬伕趁喪期殺死公子般以報仇洩憤。

馬伕是個魯莽之人,在慶父的慫恿下殺死了公子般,公子般的叔叔季友得知消息逃往了鄰國。

魯國的新國君就這樣被慶父幹掉了。

國家不能一日無君,就在慶父要當國王時,情人哀姜提出讓自己的妹妹叔姜的兒子當國王。

原來哀姜的妹妹也是魯莊公的妃子,她想讓外甥公子啟繼位。慶父雖然不樂意,但架不住哀姜撒嬌,只好擁立叔姜的兒子公子啟為國君,史稱魯閔公。

慶父有“從龍之功”,因此愈發專橫跋扈,朝堂上被他作踐的烏煙瘴氣,魯閔公敢怒不敢言。

儘管如此,慶父依然不滿足,他萌生了自己當國君的念頭。

思想支配行動,他瞞著哀姜偷偷物色了一個殺手,意思是先斬後奏,哀姜知道了也沒辦法。

魯閔公二年,也就是公子啟繼位的第二年,殺手在慶父的指引下殺了魯閔公。

還沒等慶父當國君,此時逃往臨國的季友趁亂帶領鄰國軍隊殺回了魯國,慶父一見大事不妙,腳底抹油逃往了莒國。

隨後季友擁立魯莊公的另一兒子姬申為國君,此時朝中大臣紛紛說:“要想魯國穩定必須除掉慶父,否則國無寧日!這就是“慶父不死,魯難未已”這句話的出處。

季友用重金買通莒國國君,慶父被押解回國,百姓面對這個禍國殃民的惡棍,紛紛上前生啖其肉,慶父就這樣被人們活活咬死了。


秉燭讀春秋


那麼慶父到底做了什麼讓人們這麼恨他?

慶父出生於春秋時期,是魯國人。慶父、叔牙和季友都是魯莊公姬同的弟兄。但是慶父一直想當魯國的君主。為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他竟偷偷和魯莊公的夫人哀姜勾搭上了。後來魯莊公得了不治之病,馬上就要離開人世,但是他和夫人哀姜膝下沒有任何一子,於是魯莊公決定從庶子中選一個人作為王位的繼承人。慶父得知消息後,提前買通了叔牙,於是叔牙建議魯莊公立慶父作為繼承人。但是季友堅決不同意,要求立魯莊公寵姬的兒子般作為繼承人。

不久魯莊公離開了人世,公子般繼承了王位。慶父不甘心,與哀姜密謀,想要殺死姬般。這時有個叫犖的牧馬人,力大無窮,脾氣暴躁,魯莊公曾經責罰過他,於是他懷恨在心。慶父就教唆犖,在姬般為魯莊公守舉行葬禮期間打死了他。慶父和哀姜陰謀得逞後,讓哀姜的妹妹叔姜的兒子姬啟繼承了王位。

從此以後,慶父變得更加肆無忌憚了,他公開和哀姜住在了一起,沒有感到任何一點羞恥。在魯閔公繼位的第二年, 慶父又派人暗殺了魯閔公,想取而代之。不料,季友趁宮中大亂之際,帶著魯莊公的生子姬申,逃到了鄰國邾國。到達邾國後,立即想全國發出告示,要聲討慶父,要求慶父讓出王位,被謝罪,立姬申為君王。國人們看到告示後,非常憤怒,於是開始討伐慶父,慶父得知大事不妙,連夜逃亡到了莒國,哀姜也逃亡到了株國。

慶父和哀姜逃亡後,姬申回國繼承王位。季友用重金買通了莒國國君,莒國國君下令慶父回國,慶父得知消息後,在回魯國的路上便自殺了,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罪惡的一生。

但是哀姜卻是齊國齊襄公的女兒,還是齊桓公宗族之女。齊桓公從來都是以恪守禮儀自居,得知哀姜做了這樣的事情,他感覺自己大失臉面,非常憤怒,於是偷偷將哀姜殺死了。

總結

慶父在魯莊公死後,和哀姜勾結起來,殺害了魯國的兩位國君公子般和魯閔公,犯下了滔天大罪,給魯國和魯國的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齊國大臣仲孫湫在弔唁魯後,嘆息說:“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慶父是歷史上第一個危害國家的大奸臣,也是最早的大奸臣。


公元前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這是一句著名的成語。按照解釋是:假如不除去慶父,魯國的災難將要是繼續發展。意思就是必須剷除製造國家內亂的亂臣賊子,國家才能安定發展。那這個慶父是何人?他又是如何“名垂青史“的呢?下面清水哥就給大家仔細說說。

慶父是春秋時期的魯國人,是魯桓公庶長子。關於慶父的具體記載出自《左傳》,書中記載:“不去慶父,魯難未已”、“若之何而去之?”、“難不已,將自斃,君其待之”這是仲孫湫與齊桓公(春秋五霸之首)的對話。從中也可以看出魯國的暴亂已經達到了臨界點一觸即發的地步。

魯國是周王近親宗室,屬於春秋時期大國。但魯國從來沒有因為他的地位而強大過。公元前602年前後,慶父連殺兩位魯國君主,引發魯國國家內亂。起因就是慶父淫亂後宮。自己想當國君 魯桓公有四個兒子,即魯莊公、叔牙、季友,慶父。在魯桓公臨終之際問叔牙何人繼位,叔牙舉薦慶父,後又徵詢季友的意見,季友舉薦魯莊公。最終魯莊公繼位。

魯莊公登基以後,國家局勢比較穩定,但魯莊公預料不到是,慶父已經和其嫂、魯莊公夫人哀姜通姦,而此時慶父已經有自立意思了。他在等在時機,魯莊公突然去世給慶父帶來了機會,魯莊公的同母弟弟季友就按照莊公的遺命,擁立莊公的庶長子之斑為國君。慶父對此十分不滿,都是庶長子,為何子斑能當國君,我就不行。在心理極度的不平衡的狀況下,派人暗殺了公子斑。而公子斑被暗殺身亡的時候距離魯莊公病逝才僅僅兩個月。作為託孤之臣的弟弟季友只得逃到陳國政治避難。

慶父殺公子斑不過是想自己當國君,由於時機不成熟,慶父與哀姜合謀,預備擁立哀姜妹妹和魯莊公所生的兒子公子啟為國君,也就是魯湣公,但繼位魯湣公雖是是慶父所立。但魯湣公十分反感與懼怕慶父。且他本人並不願意當傀儡,更怕慶父對自己下黑手,所以聯合在陳國叔叔季友對抗慶父。又積極向當時最強大的齊桓公求救。經過幾番運作,在魯湣公元年(前661年)八月,齊國正式準備干涉。

就在齊國積極準備的時候。就在魯湣公二年,慶父痛恨魯湣公不識抬舉。而且魯湣公有聯合外國(齊國)對付他的意思,於是慶父先下手為強,派人害死了魯湣公,季友只有再次逃出魯國。在慶父的眼裡,似乎對於弒君和宰雞沒啥區別。慶父自覺很正常,但慶父的行為引發整個魯國公憤。也讓魯國宗室人人不安。而慶父根本沒有意識到危機,索性自立為君。

慶父無故連殺兩任國君。引發魯國政治地震,整個魯國上下對慶父紛紛進行斥責和反對,在“國際”上,在齊國的帶領下,對魯國現任國君不予承認,已經組織起“多國聯軍”要進行武力干涉,天不怕地不怕的慶父也知道眾怒難犯。慶父只能逃到莒國。在魯國處於無國君的狀態下,季友(這真是一個喪命星)後腳就又一次趕回魯國,擁立了魯莊公的另一個兒子公子申為國君,是為魯僖公。魯僖公登基以後,向各國發出“照會”凡是接納慶父的國家,都是魯國的敵人。同時,魯僖公準備用財物向莒國贖回回慶父時,慶父得知以後,在途中就上吊自縊了。

這個攪亂魯國,連殺兩任國君亂臣賊子終於落得個眾叛親離的下場。而魯國經此內亂也就徹底衰退。在公元前256年,魯國為楚國所滅。魯國傳二十五世,三十四位君主。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慶父,春秋時期魯國上卿,魯桓公之子,魯莊公異母弟。

慶父專橫跋扈,一直拉攏三弟結黨營私欲謀君位,且與嫂子齊襄公之女哀姜私通。魯莊公病危時,因與哀姜無嫡子,遂接受四弟季友建議,立與寵姬所生之子公子般為儲君。

魯莊公病死後,公子般即位。慶父與哀姜密謀,利用養馬人犖打死公子般,再立哀姜妹妹之子姬啟為魯閔公。從此,慶父更肆無忌憚,野心膨脹,指使刺客殺死魯閔公,企圖自立。

四弟季友趁亂攜魯莊公另一妾生之子姬申逃到邾國,發佈文告聲討慶父,要求國人擁立姬申。慶父被迫逃往莒國,哀姜逃往邾國。

在齊國支持下,季友帶姬申重返魯國執政,姬申繼位為魯僖公。季友買通莒國將慶父遣送回國接受審判,慶父無顏見人,半途自縊而亡;齊襄公恨女兒助紂為虐,作風放蕩,將其從邾國召回處死。

慶父串通哀姜連殺兩名國君,作威作福混亂朝政,給魯國帶來極大災難。所以齊國大臣仲孫湫從魯國弔唁回國後,感嘆:“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從演變為成語“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2許雲輝


慶父是做了什麼事

有的人因為忠君愛國流芳百世,有的人卻因為不堪留下罵名,慶父就是其中一員,因為做了很多不光明正大的事而遺臭萬年。在中國春秋時期,他上榜了十大奸臣之一。他製造內亂,使百姓苦不堪言,成語“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就是人們厭惡他的真實寫照。

說起他的生平經歷,他拉攏自己的兄弟叔牙為黨,想要坐上皇位,此為不忠。還有更不齒的事他與魯莊公姬同的夫人也就是他的嫂嫂哀姜私通。但是由於袁姜一直沒有懷孕生子。魯莊公也就後繼無人,眼看著大好江山無人繼承,在掌位的第三十二年生了病。魯莊公想要在庶子中立儲。便於叔牙商量應該誰繼承皇位合適。其實慶父早就收買過叔牙。但由於季友的阻撓,最後公子般坐上了皇位。

魯莊公去世後姬般繼位,慶父當然懷恨在心。便與情婦哀姜密謀,欲暗殺姬般。最後唆使犖打死了姬般。最後就慶父掌握大權了,他擁護自己慶父袁姜妹妹的生子姬啟坐上皇位,史稱為魯閔公。但是沒有坐上第一把交椅,他也是不甘心啊。於是又害死了魯閔公。就在他得意忘形時季友又出現了併發出文告聲討慶父,要求國人殺慶父,立姬申。最後慶父難逃一死的命運。

他二次弒君,造成了很大內亂,使當時的政治混亂。而且與自己的嫂嫂袁姜私通,在執掌大權時更是殘暴無德,很多人都因此丟了性命。


大灰狼不吃小豬


與其說慶父有多“壞”,還不如說慶父野心有多大。對春秋時代的許多人而言,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才是根本,禮義廉恥都算不上什麼大事了。

不管怎麼說,要理解“慶父不死,魯難未已”這句話,一定要明白這句話是誰說的。

公元前662年,魯莊公去世。因為想做國君,公子慶父便派人刺殺了太子般,試圖篡位。太子般一死,支持他的魯莊公同母弟季友被迫逃往陳國去了。季友逃跑可以理解,可奇怪的是,慶父此時卻意外地到齊國去了。

慶父在此時來到齊國,目的有二:其一,是尋求齊桓公支持;其二,是避開弒君篡位之嫌。但慶父到了齊國後,卻沒能得到齊桓公的認可。雖然哀姜與魯莊公沒生下子嗣,但哀姜之媵叔姜卻與魯莊公生下了一個兒子。在齊桓公看來,為什麼不立齊國外孫而要立慶父為國君?

叔姜之子公子開年齡尚幼,不過七八歲;有他母親在,齊人更好控制。慶父雖然主動向齊人投誠,但畢竟已經成年,想要他惟命是從,是較為困難。所以,最終公子開被立為魯國國君,是為魯閔公。

公元前661年,魯閔公與齊桓公在齊地落姑會盟。雖然魯閔公年幼,但已意識到慶父將會對己不利。因此,在盟會過程中,魯閔公向齊桓公請求召回季友。齊桓公對季友本來就沒什麼偏見,也就答應了。這年冬,為考察魯國局勢,齊桓公還特意派大夫仲孫湫到魯國訪問。

仲孫湫回來後,就對齊桓公說:“不除去慶父,魯國之難不會停止。”這句話,就是“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源頭。這表明,齊人很早就看出慶父野心勃勃,為篡奪君位會不擇手段,甚至是弒君!如果齊桓公真想維護魯閔公,將罪魁禍首慶父抓起來即可。

可接下來齊國君臣的對話卻令人意外。

齊桓公問道:“怎麼樣才能除去慶父?”仲孫湫答道:“慶父會不斷作亂,直到自尋死路,請耐心等待吧!”仲孫湫的意思,就是不干涉這場內亂、坐山觀虎鬥——魯國內亂越多國力損耗越大,齊國不剛好收漁翁之利?

聽了這話,齊桓公突然更進一步追問道:“那魯國可取嗎?”既然魯國肯定會爆發內亂,那何不趁亂而取之?這倒讓仲孫湫有些為難了,答道:“不行啊,魯國還秉承周禮,還無法吞併它。國君您一定要務求平定魯亂,藉此來親近魯國,這才是稱霸之道啊!”


齊人想趁魯國內亂而收服魯人,可他們沒想到的是,魯人也想趁這次內亂來儘量擺脫齊國對魯國的控制。

魯桓公被齊襄公聯合文姜殺害後,年少的魯莊公繼位成為國君。雖然參與了謀害魯莊公之事,但文姜畢竟是魯莊公母親。此後,齊襄公在外、文姜在內,互相緊密配合控制住了魯莊公,讓魯國在齊襄公執政期間成了齊國事實上的附屬。直到齊襄公死於內亂之後,魯國才短暫擺脫了齊人的控制。可不想繼位的齊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牙等人,一舉當上了東周霸主。在齊國強大壓力和母親文姜的影響下,魯莊公被迫再次歸順了齊國。而迎娶哀姜,就是魯莊公歸順齊國的標誌性事件。

早先,魯莊公已經娶了黨氏之女孟任,併發誓要立她為夫人。在公元前672年夏,魯莊公又被迫答應與齊國聯姻,娶哀姜作夫人。公元前670年夏,當魯莊公興匆匆地前去迎親時,哀姜卻突然發難、不肯跟他一起回國——除非他答應不讓孟任作夫人!萬般無奈之下,魯莊公只得一個人孤零零地先回魯國了。雖然哀姜最終還是嫁到了魯國,但兩人成親的過程中魯莊公所受到的各種刁難,讓整個魯國之人都臉上無光。

不管是魯桓公娶文姜還是魯莊公娶哀姜,都讓魯人顏面盡失。所以,儘管魯閔公被立為國君,可因為他是齊女所生,魯人多不喜歡,也想改立國君。魯莊公小妾成風看出魯閔公必不能長久,就私下結交季友,將自己兒子姬申託付給他。這足可證明,季友雖然被魯閔公信任,可他也別有心思。

無論是齊國人還是魯國人,都期盼著慶父作亂,魯閔公的命運當然就已註定了。

公元前660年秋,慶父再度指使人殺死魯閔公!一聽到這個消息,季友趕緊帶著姬申逃到陳國。而慶父殺死魯閔公後,因為得不到魯人支持,與情婦哀姜先後逃出了魯國。在收到慶父與哀姜逃出魯國的消息後,季友立刻回到魯國,將姬申立為國君,是為魯僖公。

慶父與國君之妻私通,又接連殺死兩位國君,他是壞人嗎?當然是。然而,他本性就很惡劣嗎?恐怕並非如此。在魯莊公執政的三十二年時間裡,他都表現得兢兢業業——除了不該與哀姜私通。

特別是慶父殺死魯閔公一事,雖然哪一方都說他是罪人,但他再次作亂不過是遂了齊人和魯人心願罷了:齊桓公藉此機會殺死哀姜,向魯人示好;魯人也趁機扶持一位非齊女所生公子作了國君,消除了國政再度被齊國控制的風險。某種意義上,慶父就是齊桓公和季友手中棋子罷了。

慶父確實是“壞”,但那些明知道他會再次作惡、卻不及時採取措施阻止的人,又該是好人還是壞人?


欲雲談史論今


都別搶,我來答。

這句話出自《左傳·閔公元年》:仲孫歸曰:“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意思就是說:慶父不死的話,魯國的災難就不會停止。

這話有一個孔子都不願提及的背景,因為太丟人,孔子在編撰《春秋》的時候就把這件事情給隱去不寫。孔子是開創春秋筆法的人,後來我們就把這種做法叫做“諱莫如深”,雖然這個詞語和這件事並沒有本質關係。

魯莊公雖然有好幾個妻妾,但她的正妻哀姜沒有生育能力。於是哀姜的妹妹叔姜就嫁給了魯莊公,可以說是姐妹通吃。叔姜給魯莊公生了一個兒子叫做啟,母憑子貴,很快就贏得了魯莊公的寵愛。

而她的姐姐哀姜因為不會下蛋,所以就逐漸被魯莊公冷落了。哀姜按捺不住內心的那一絲小寂寞,小憤恨。於是就和魯莊公的庶兄慶父搞起不正當的關係。而這時候魯莊公另一個深受寵愛的妃子孟任也給魯莊公生了一個兒子叫做般。

魯莊公想把公子般扶持為君主,但是慶父自己也陰謀奪位。魯莊公死了以後,慶父原本打算先扶持公子般為君主過渡一下,但恰巧公子般的外祖父也去世了。公子般就離開國都前去弔唁,慶父就派人在半路上把公子般殺了。

但這個慶父依然還沒有膽量奪位,於是就把叔姜的兒子啟扶持為君主,即魯閔公。因為哀姜兩姐妹都是齊桓公的女兒,為了尋求齊桓公的支持,慶父還特地跑到齊國去了一趟,得到了齊桓公的支持。

如此一來慶父掌控了魯國的權力,過了兩年,慶父覺得時機成熟,就把魯閔公殺了,準備自己當國君。但是他的這個做法激起了魯國人的不滿,於是起義反抗,另外齊桓公看到自己的外孫被殺,也開始準備發兵魯國,懲治慶父。

而這就是上面那段話的意思了,只有殺死了慶父,魯國才會恢復和平。

在國內的抗議和齊國施加的巨大政治壓力小,慶父只好在驚恐之中逃出魯國,逃亡到了莒國。但是魯國新君魯僖公要求把慶父引渡回魯國,慶父很害怕,知道自己是插翅難逃了。所以就自殺了。

這件事因為是魯國王室的一件醜聞,所以孔子對這件事只是一筆帶過,並沒有大書特書,就是為了照顧魯國王室的面子。不願讓魯國揹負罵名。

因為這個魯國的地位有點特殊,它屬於姬姓諸侯,它的首任君主是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正因為根正苗紅,所以說“周之最親莫如魯,而魯所宜翼戴者莫如周”,既所謂“周禮盡在魯矣。”

正因為魯國是執行周禮的模範國家,結果卻鬧出了私通、骨肉相殘這種違背禮制的事情。那孔子的老臉上肯定是過不去,他一生都為恢復周禮而奔走,結果自己的大本營卻失了火,鬧出了私通亂倫這種醜事。

那麼自然也就不難怪孔子要替魯國王室做掩飾,把這件事一筆帶過了。

關注【圍爐談史】,每天閱讀深度歷史內容喲~


圍爐談史


慶父(?-前660年),即共仲、仲慶父,姬姓,諡號共,魯莊公的長弟,三桓之一孟孫氏之始祖。公元前662年,魯莊公死去。慶父是個貪婪殘暴、權慾薰心、品行極壞的人,與其嫂、魯莊公夫人哀姜私通;因哀姜沒有子嗣,他與哀姜密謀,欲立哀姜妹妹叔姜之子開為魯君繼承人。公子般即位不到兩個月,便被他派人殺死。其欲自立。支持公子般的公子友逃往陳國。

慶父派人殺死公子般後,令立(子開)閔公當國君。由於他製造內亂,激起了魯國百姓極大的憤慨。但慶父依然我行我素,繼續製造內亂,企圖混水摸魚,以致把魯國鬧得不太平。

齊桓公便派大夫仲孫湫到魯國去了解情況。不久,仲孫湫把了解到的魯國情況向齊桓公作了報告,並下結論說:“如果不除去慶父,魯國的災難是不會終止的!”事實果然如此。過了一年,慶父又殺死了魯閔公。兩年之內,魯國兩個國君被殺,使魯國的局勢陷入了嚴重的混亂之中,百姓們對慶父恨之入骨。慶父見在魯國實在無法再呆下去了,便逃往莒國。魯僖公繼位後,知道慶父這個人繼續存在,對魯國是個嚴重的威脅,便請求莒國把慶父送回魯國。慶父知道自己罪孽深重,回到魯國沒有好下場,便在途中自殺了



多哥在線


說實話慶父作為中國古代奸臣的傑出代表,他已經被人們罵了千年。題主所說的“慶父不死魯難未已”這句話出自《左傳·閔公元年》原文如下:

冬,齊仲孫湫來省難。仲孫歸曰:“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慶父到底何許人也?他做了那些壞事

慶父是春秋戰國時的魯國人,他是當時魯國君主魯莊公姬同的兄弟,是個十足的野心家。他一點也不在意和國君的姬同的關係,直接和自己的兄弟魯國國君魯莊公的妻子哀姜私通。

後來,魯莊公患了重病,要命不久矣了。他便開始安排後事,考慮該由誰來繼承王位的問題。魯莊公和哀姜沒有孩子,所以魯莊公決定在庶出中選人繼承王位。這件事被慶父知道了,他一看機會來了。便收買了魯莊公的親戚,讓他在魯莊公面前使使勁,多美言幾句。結果,魯莊公選擇了另一人——公子般繼承王位。

公子般繼位後,慶父當然懷恨在心。別說,這慶父還真不是省油的燈,也不知道他收買了誰,竟然活生生的把公子般給打死了。

公子般死後,在哀姜和慶父的一頓操作下,又重新選了哀姜妹妹的兒子來繼承王位,方便他們把持朝政,史稱魯閔公。把將公子般殺死後,慶父和哀姜再無顧忌,兩人直接同居在了一起。

公元前660年,也就是魯閔公繼位的第二年,慶父突然有了自己稱王的想法,於是慶父又找人將魯閔公殺死。

最後,慶父和哀姜的事情敗落了,引來了全國人民的討伐,這兩人自然也不會有什麼好的下場。


古今說史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這個成語的意思就是隻要慶父不死,魯國的災難就不會結束,它出自於《左傳·閔公元年》

冬,齊仲孫湫(qiu)來省難(慰問),仲孫歸曰:“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那慶父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到底有多壞?

故事發生在齊桓公時期,魯閔公去世,仲孫湫去慰問。仲孫湫回來之後,彙報說慶父是魯國動亂之源,不除掉慶父,魯國將會發生內亂。所謂“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後來演變為“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然而,《左傳》中奸臣楷模的慶父,卻和《春秋》中的大不相同!所謂“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但孔子卻對慶父網開一面,能隱瞞的就隱瞞,能不說的就不說,儘量使用中性詞,不對慶父醜化,總之是“諱莫如深”!孔子為何“包庇”慶父的罪行?

其實,歷史還真是任人評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從歷史真相來看,“慶父不死魯難未已”這一句判斷,充斥著陰謀成分。

公元前662年,魯莊公病重,準備尋找王位繼承人。當時,魯莊公有三個兒子,分別為公子啟、公子般、公子申,其中魯莊公最中意公子般。《左傳》記載,魯莊公的四個兄弟中,魯莊公、三弟季友支持公子盤,慶父、二弟叔牙支持慶父。

春秋時期的國王權力,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大,魯莊公想要公子盤繼位,如果沒有三個弟弟支持,也無法如願。

這時,三弟季友首先破壞了政治規則:季友設計毒死了哥哥叔牙,孤立了慶父。因此,魯莊公去世之後,公子般就繼承了王位。

《左傳》中記載,貪婪殘暴、權慾薰心的慶父,和魯莊公夫人哀姜通姦,兩人密室密謀除掉公子般。隨後,慶父唆使一個叫犖(luò)的養馬人,殺死了公子般,由此立公子啟為魯王(魯閔公),三弟季友逃到陳國。

公子啟何許人也?原來,他的母親叫叔姜,原配夫人哀姜的親妹妹,都是齊國公主,魯閔公自然就是齊王的外孫。此時,由於新君初立地位不穩,慶父派人去齊國求援時,齊桓公非常樂意的答應了,絲毫沒有“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評價。

然而,第二年慶父又唆使一個叫齮(yǐ)的人殺死了魯閔公,自立為王,這時季友又帶公子申突然逃到邾國(公子啟繼位後,季友回國,公子啟一死,季友就帶公子申逃難,好像排練一般,慶父警惕心太差了)。這一下,齊桓公坐不住了,就派仲孫湫來了解情況。於是,這才有了“慶父不死,魯難未已”,並準備對付魯國。

當時,齊國是春秋第一霸,放出風聲要對付魯國,自然引起魯國恐懼。於是,魯國人就此反對慶父,三弟季友也發出討伐檄文,擁戴公子申為王。在此形勢下,慶父逃亡莒國。後來,季友買通莒國,將慶父押解回國,慶父走投無路,就自殺了。

從慶父所作所為來看,說他是一個野心家不為過,但說他是大奸臣,甚至“慶父不死,魯難未已”,這顯然有些過分。而且,慶父兩年殺兩君,也疑點重重:都是唆使了一個莫名其妙之人殺了國君。為什麼一定是慶父唆使,而非其他人?

其實,在回過頭看一看齊國態度,或許反而能有助於澄清真相!

孔子的《春秋》中記載,慶父早年帶過兵馬,有一定的軍事才能,和齊國有過矛盾。同時,慶父年紀較大,治理國政相對比較成熟。因此,對齊國而言,慶父做了國王,魯國將是一個威脅!所以,《左傳·閔公元年》中關於“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對話,還有下面一半:

公(齊桓公 )曰:“若之何而去之?”
對(仲孫湫 )曰:“難不已,將自斃,君其待之。”
公曰:“魯可取乎?”
對曰:“不可,猶秉周禮......親有禮,因重固,間攜貳,覆昏亂,霸王之器也。”

慶父是魯國人,齊桓公為何想要為魯國除掉慶父,難道這是國際雷鋒精神?後面一句對話揭開了齊國真面貌:“魯可取乎”,“間攜貳,覆昏亂,霸王之器也”。齊桓公野心巨大,想要吞併魯國,但慶父有較強的能力,所以仲孫湫給的建議是引導魯國自相殘殺、內亂不止,才是霸王之器也。

顯然,所謂“慶父不死,魯難未已”,與其說是一句預言,不如說是一個口號,鼓動魯國內亂的口號。慶父成為國王,齊國表態是“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於是國內外反叛勢力群起反對,最終慶父無奈逃走,魯國經歷一場又一場內亂,實力大幅度下跌。

其實,魯莊公死後的王位之爭,以及公子盤、公子啟之死,是不是有齊國的影子,也不太好說。但從齊桓公是春秋第一霸的功績來看,不可能不關注鄰國的重大變化,並因勢利導、削弱鄰國實力。

慶父死後,魯國實際上是分裂了,即“三桓”。所謂三桓,就是魯國被三個大家族把持,慶父後人家族、叔牙家族、季友家族(最強),魯王徒有虛表!魯國這一分裂,就為齊國去掉一個大敵,從此魯國不再是威脅,最終為齊國吞併。

正因如此,孔子編修《春秋》時,就陷入了左右為難:慶父肯定不是好人,但也不能說是惡人,只是魯國上下被齊國玩弄了,吃了一個大虧,所以才上演了這一出又一出悲劇,有苦還說不出。於是,孔子對於不利慶父的內容,用春秋筆法一筆帶過,對這段歷史也是諱莫如深。

歷史是勝利者的宣言!公子申成了魯王,公子季友水漲船高,甚至有了一個神奇的傳說:季友出生時,手掌心就有一個“友”字,而且傳聞季友能救魯國兩次,季友後人興旺,魯國就興旺;季友後人不興旺,魯國就衰落。毫無疑問,這是季友在美化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