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女傑因日機轟炸改學造飛機,後創辦「北航」,是高曉松外婆

民國女傑因日機轟炸改學造飛機,後創辦“北航”,是高曉松外婆

高曉松家族

高曉松生在清華,長在清華,家族中都是高級知識分子,用他自己的話說,“碩士在我們家基本等同於文盲”。特別是母系家族,他的母親張克群畢業於清華建築系,是梁思成的學生,外祖母陸士嘉是物理學家,創辦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祖父張維是清華大學副校長,創辦了深圳大學,是深圳大學首任校長。

陸士嘉(1911—1986),原名陸秀珍,順天宛平人,父親陸鍾琦中進士,1911年從江蘇布政使調任山西巡撫,恰逢這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據《清史稿》記載,剛到山西23天的陸鍾琦,面對湧進巡撫衙門的起義士兵痛斥:“爾輩將反邪?”話音未落即被擊斃。陸鍾琦的兒子、妻子唐氏均被擊斃,巡撫衙門內一眾家眷在跨院東牆挖了一個洞逃走,這其中就有未滿一歲的陸士嘉。

民國女傑因日機轟炸改學造飛機,後創辦“北航”,是高曉松外婆

高曉松外公外婆

陸士嘉的母親帶著孩子逃到北京,投靠做中醫的哥哥施今墨,後來施今墨是北京四大名醫之一。陸士嘉自幼聰明過人,10歲時在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小學讀高小,和錢學森、張維同班,鄧穎超是這個學校的老師。12歲時,陸士嘉考入師範學校附屬中學,錢學森、張維在男生班,陸士嘉在女生班。陸士嘉讀到《居里夫人傳》這本書,下定決心學理科,要當中國的居里夫人。

同學張維(1913—2001)比陸士嘉小兩歲,出生在北京一個小職員家庭,家境清寒。兩人同窗數年,互有好感。15歲時,張維考入天津北洋大學預科,準備學土木工程,因系館失火學業暫停,他只好轉學去唐山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陸士嘉則考入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成為該系唯一女生。

民國女傑因日機轟炸改學造飛機,後創辦“北航”,是高曉松外婆

高曉松外公外婆

大學畢業後,陸士嘉到河北大名府第三女子師範當老師。她和張維都想去留學,當時留學有兩種辦法,一是自費,二是官費。張維家裡窮,供不起他自費,他只能走官費這一條路。這一年,全北平只有一個留美名額,張維去投考,結果錢學森考了第一名,他屈居第二。第二年張維又考了第二。第三年居然又考了第二名,不過這一次可能是老天爺實在看不過去了,名額終於擴充到兩個,他選了“中英庚款”留學英國,留學夢終於如願以償。

陸士嘉找舅舅施今墨借錢,自費出國留學。母親擔心世道不太平,堅持要女兒完婚再走。於是張維的大姐到陸家提親,雙方算是定了親。

民國女傑因日機轟炸改學造飛機,後創辦“北航”,是高曉松外婆

北師大物理系師生合影最後一排女生為陸士嘉

七七事變後,張維抵達倫敦,在帝國理工學院土木工程系學習,陸士嘉則去了德國,在哥廷根大學研究院學習物理。當時日本侵略中國,日軍開著飛機對所到之處狂轟濫炸,中國軍隊對此束手無策。陸士嘉心中憤懣,決心改學航空,她去拜見近代流體力學奠基人,世界級學者路德維希·普朗特教授。普朗特從不收女研究生,回絕了陸士嘉。陸士嘉提出考試,普朗特同意,結果陸士嘉的考試成績讓普朗特十分滿意,他接受陸士嘉為關門弟子。

獲得理工學院工學碩士學位後,張維借寒假的機會,到德國見陸士嘉,又考察了柏林高等工業學校,決定來此攻讀博士。陸士嘉也讀了博士。1942年年初,陸士嘉與張維在柏林舉行婚禮,這年的最後一天,12月31日,陸士嘉在德國生下張克群,也就是高曉松的母親。

民國女傑因日機轟炸改學造飛機,後創辦“北航”,是高曉松外婆

陸士嘉與張維訂婚照

40年代中期,陸士嘉和張維夫婦二人回國,在天津北洋大學任教。過了幾年,應清華大學教務長錢偉長的邀請,陸士嘉和張維帶著女兒張克群、兒子張克潛來到清華園,一家人先是住在勝因院27號,隨後遷到勝因院23號。

勝因院這個名字,是因為西南聯大時期清華曾租用昆明勝因寺為校舍而得,在此居住的還有費孝通、金嶽霖、梁思成林徽因夫婦等。那時候的清華園,有山有水有河流,有清代王府的底子,又有外國人建的洋房,堪稱建築博物館,美輪美奐,有請有調。

民國女傑因日機轟炸改學造飛機,後創辦“北航”,是高曉松外婆

陸士嘉在德國與女兒

當時清華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夫婦不能同時任教授,陸士嘉只好在清華大學水工試驗所擔任研究員。50年代,張維擔任了清華大學副校長,分工主管教學與科研。陸士嘉則離開了清華,參與籌建北京航空學院。

高曉松的媽媽張克群,從小在清華園長大,一開始念清華附小,然後是清華附中。她長了一張娃娃臉,短髮有時理得像個男孩子,在學校軍樂隊吹黑管。高中一年級的暑假,清華大學組織教師和家屬去北戴河避暑。張克群坐在沙灘上寫生,被剛游完泳的梁思成看到。梁思成覺得她挺有天賦,建議她來學建築。

民國女傑因日機轟炸改學造飛機,後創辦“北航”,是高曉松外婆

民國女傑因日機轟炸改學造飛機,後創辦“北航”,是高曉松外婆

高曉松童年清華的家

後來張克群果然聽從梁思成的建議,考上了清華建築系,聽梁先生講中國古代建築史,由此也愛上了古代建築。60年代末,張克群大學畢業被分配到大慶油田,弟弟張克潛高中畢業去山西插隊。張維被派到江西鯉魚洲清華幹校養豬,清華園就剩下陸士嘉一人。直到70年代,一家人才重新團聚。

張克群幹了一輩子建築師,60歲退休後,開著汽車跑遍了北京城裡城外,得知哪裡有古廟馬上就跑過去,仔仔細細看個遍。後來移居美國,她撰寫了“畫說老北京古建築”三本書,分為“紅牆黃瓦”“晨鐘暮鼓”“八面來風”,全面描述了老北京的建築。又寫了小說體傳記《飛》《藝術人生》,高曉松說她:“頗有民國大才女林徽因之風。”(文:何玉新)

民國女傑因日機轟炸改學造飛機,後創辦“北航”,是高曉松外婆

民國女傑因日機轟炸改學造飛機,後創辦“北航”,是高曉松外婆

高曉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