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民族中「夏」的本義是什麼?爲什麼夏又引申爲夏天的「夏」?

嚴師說字


謝謝提問。中國史書基本可信,特別是周代的歷史是可信信的,因為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真正使用文字的時代。

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王朝,但是,與後來的王朝相比,還是具有國家形態的原始性的。

夏朝的貢獻和創造是巨大的。我們初步的估計,夏朝已經有了使用文字的文明,但是,應該還不是很自覺。

所以,商朝就繼承和發展了夏朝使用文字的文明。

但是,商朝也沒有把文字作為一種文明自覺。

所以,周代以前的歷史也是基本可信的,商朝有甲骨文做參考。

但是商朝以前的歷史,基本根據傳說。這些傳說被周朝用文字記載了下來。

所以,周朝以前的歷史就比較模糊。

問題是,我們不能把傳說完全看成是“民間傳說”,國家的傳說,就是一代一代公認的歷史,但是,這些歷史不是,也不可能用文字記載所以,傳說的嚴肅性很強。

那種把國家祖先口頭記載與民間傳統混為一談的,是一個學術笑話。比如說,中國的地名,甲骨文中已經有了很多,這些地名為什麼有文字?地名是最早的文字嗎?我們真的不好說,但是,地名起碼是嚴肅的口頭記載。

因為,現在還沒有證據證明商朝以前有文字記載的事實,但是,這些地名早已出現,或者有部落徽號。而部落徽號,就是族群和地名的來源。

大約黃帝時代,部落徽號和地名已經形成。而中國漢族主要的群居就是黃河流域。所以夏朝在黃河流域的發達地區,這是肯定的。

夏是一個原始的地名。也是部落徽號,所以,中國有好幾個夏縣,這個很正常。

夏朝有曆法,但是,還不是十二月一年的歷法。

夏是一個生長的季節,應該是以後的借用和引申,與夏朝沒有直接關係。


千千千里馬


《韓非子·玄學》:

“虞、夏,二千餘歲。商、周,七百餘歲”。

《尚書》分為:

《虞書》《夏書》《商書》《周書》。

甲骨文卜辭有:

“已卯卜,貞。命多子族比犬侯撲周(方)。”

這是殷商第二十九任君王「文丁」時期的卜辭,說的是殷商與犬戎聯合攻擊日益壯大的周人之事(多子族,指殷商貴族軍團)。

由此可知,「周」就是周人的族名,同時也是周地——確切滴說,是先有周地而後有周人。

✔因為,“以國為名”是我國悠久的傳統。↓

甲骨文裡,殷商人稱安陽殷墟為「天邑商」,或「大邑商」——商人之名,也是因為地名而得來的。

✔甲骨文證實“以國為族名”是真的。

既然「商」「周」本來就是地名,那麼「虞」「夏」當然本來也應該是地名。

■虞地在哪?

虞國,應該就是舜的國都,因為《古本竹書紀年》稱舜為「虞舜」,舜的部族又叫「有虞氏」。


有,甲骨文為“手持肉食”,意為擁有,持有。

毫無疑問,「有虞氏」,就是指舜是「虞國」的君主,他的封國或國都所在地叫「虞」。

甲骨文裡的「虞」(作「吳」)還有爭議,但是甲骨文裡的「唐」目前已經很清楚了:

「甲骨文裡的唐國」,和殷商關係比較密切,殷商王經常去唐地田獵——這首先證明,它離安陽殷墟不遠。並且,唐國還屢次助殷商討伐其大敵「鬼方」、「土方」、「工(上工下口)方」等。

✔這就更進一步的肯定,殷墟與唐國的地理位置的確比較相近。郭沫若等甲骨文專家推測「甲骨文裡的唐國」位於山西晉南一帶。

“自唐、大甲、大丁、且(祖)乙百羌”。——《合集313賓出》


羌,自上古以來到漢末前都在西北。

所以,這條卜辭鎖定「甲骨文裡的唐國」在殷商西邊。

我們也知道,「堯」又叫「陶唐氏」,因此史書又有「唐堯」之說——毫無疑問,與「虞舜」同理,堯的封國或是國都就是唐地。

因此,兩人又合稱「唐堯虞舜」。

至於為何堯不叫「有唐氏」而叫「陶唐氏」?

《古本竹書紀年·陶唐氏》:

八十九年,作遊宮於陶。
九十年,帝遊居於陶。
九十七年,司空巡十有二州。
一百年,帝陟於陶。

因為堯又在一個叫「陶」的地方(今陶寺遺址最接近)修建了遊宮。所以又叫「陶唐氏」——「唐地」與「陶地」當然不會距離很遠。

✔武王之子「唐叔虞」是晉國開國始祖,原名叫「叔虞」,因封於唐地而得全名。

▲由此可見,即使我們先不管堯舜的歷史記載爭議,但我們仍然可以通過「二重證據法」——地下的文字+地上的文字而相互印證:

「古唐國」,的確就是在晉南。

確認了「堯」的「古唐國」,那現在再來看舜的「虞國」——就八九不離十了。

這是史書上記載的「北虞國」,同樣在晉南。

這個「北虞國」,和史書記載的「舜都」——「蒲坂」,今山西南部永濟縣離得非常近。

✔結合「甲骨文的唐國」與「文獻中的唐國和虞國」,種種跡象都表明唐虞皆在晉南。

當然,也有說「虞國」(舜都)在河南「夏縣」的,不過,無論是永濟也罷、運城也罷,還是夏縣,都離不開史書中的「舜都」——即虞的位置。



這片區域,號稱“黃河金三角”,擁有廣袤的平原和豐富的水系,土地肥沃,又四通八達,北抵燕山、西達關中、南入江淮、東至大海——是最理想的「都城地帶」,真正的“王氣之地”!

《詩·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採之”——此地,即「“中原”本尊」是也!

☞按圖索驥,順藤摸瓜——確認了「唐(堯)」、「虞(舜)」,自然就該輪到「夏」(禹)了。

所有中國人都知道:
「商朝」於「商地」所以為「商」。
所有中國人都知道:
「周朝」於「周地」所以為「周」。
所有中國人都知道:
「秦朝」於「秦地」所以為「秦」。
所有中國人都知道:
「漢朝」於「漢」(漢中)所以為「漢」。
所有人都知道:
「晉朝」於「晉地」(司馬昭哥哥司馬師被封為“晉王”,領有太原、上黨等封地)所以為「晉」。
所有中國人都知道:
「隋朝」於「隨地」(今湖北隨州)所以為「隋」。
所有中國人都知道:
「唐朝」於「唐地」所以為「唐」。
所有中國人都知道:
「宋朝」於「宋地」(商丘古宋國)所以為「宋」。

★★★★★

偏偏是:所有中國人都不知道——「夏朝」之所以為「夏」,其實也是因為地名。

「夏」既為國號,又是地名,記載是非常清楚的:

《書·康誥》:“肇造我區夏”——周康王。
《書·君奭》:“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召公。
《書·立政》:“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周公。

區:甲骨文作眾多城邑“圍城”狀。




結合上面「有」字的解釋——康王、周公、召公的“區夏”、“有夏”明明是說周人佔領了「夏地」!

■夏地在哪?

《左傳·召公元年》:

“商人是因,故辰為商星。遷實沈於大夏,主參。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
明確的說明,晉國就是「大夏」

《呂氏春秋·本味》:

“和之美者,陽樸之姜,招搖之桂,越駱之菌,鱉鮪之醢,大夏之鹽,宰揭之露,其色如玉,長澤之卵。飯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陽山之穄,南海之秬。水之美者,三危之露,崑崙之井,沮江之丘,名曰搖水,曰山之水,高泉之山,其上有湧泉焉,冀州之原”。

“大夏之鹽”——不是我「大山西運城」的「河東鹽池」(運城鹽湖區)又尚有何地???


《史記·封禪書》:

“(齊桓公)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馬懸車,上卑耳之山。”
「卑耳山」就是「闢耳山」,在山西平陸。
《國語·齊語》:“懸車束馬,逾太行與闢耳之溪拘「夏」。”

「大夏」——「晉南」,還想往哪裡跑???






堯都平陽——山西臨汾。

舜都蒲坂——山西永濟。

禹都安邑——山西運城。

✔史書常將堯舜禹連起來統稱「虞夏」——本來應該是「唐虞夏」,但是由於《尚書》將堯也同時放在了《虞書》裡,因此,「唐」通常就被省略了。

但是,不必拘泥於此,因為堯舜禹是三位一體的,不管如何,他們的都城和活動範圍肯定是相鄰的。

《世本·居篇》:

“夏禹都陽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

大禹甚至都在堯都居住過——因為大禹=夏,所以他的都城在哪,哪裡就是「夏」,亦即「大夏」——沒毛病!!↓

《爾雅·釋詁上》:

“夏,大也”。

西漢揚雄《方言》曰:

“夏,大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間”。

謎底解開:「夏」=「晉南」。

啊~不對,其實還包括了河南的中、西部,也就是「二里頭遺址」一帶。

✔在考古發現方面,陶寺文化(距今4300-4000年前)與二里頭文化(距今3750-3530年前)可是有繼承關係的——中間隔了一個兩百多年的「新砦期文化」(距今4000-3800年前)。但大家實際上是同一個大文化層,新砦期相當於雙方的緩衝地帶,上稱陶寺文化,下接二里頭文化。

▲正好對應:堯→舜→禹!

經過了三代君王的發展,「堯舜王朝」從「晉南」擴大到了「豫西北」,到了大禹時,就挺進了「豫中」——很合理。
✔有問題嗎???
《史記》: “(周武王曰)自洛汭(洛水)延於伊汭(伊水),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
而又因為「堯舜帝國」是同時期的最大國,因此它被看作是「大國」,再加上大禹的「夏」——合稱「大夏」。
✔有問題嗎???
又再加上週人以夏人的繼承者而自居,所以「大夏」又把陝西包含了進去,也所以西漢揚雄才說“夏,大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間”。
於是,「晉南」也罷、「豫西北、中」也罷,慢慢從原來的唐、虞變成了「夏」,再到「大夏」。
✔有問題嗎???

■夏墟

《左傳·定公四年》:

“命(唐叔虞)以《唐誥》,而封於夏虛,啟以夏政,疆以戎索。”
《史記·吳太伯世家》:“時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吳,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虛,是為虞仲,列為諸侯”。

「周之北」不是山西,莫非是巴西???

「周之北」不是山西,莫非是巴西???

「周之北」不是山西,莫非是巴西???

再複製一下上面那段話:


偏偏,所有中國人都不知道:

「夏朝」之所以為「夏」,也是因為地名。

■世界考古三大現狀

①在“無史”的北美,考古以“地下”為主。
②在“神史”的歐洲,考古以“神學”為主。
③在“史實”的中國,卻是以“疑史”為主。


放著如此嚴謹、翔實、無可爭議且彌足珍貴的歷史不管、不問、不信,抱持“三不原則”。對“信史者”不屑一顧,天天幻想著把大禹的屍骨從地下刨出來,再搜身找出他的身份證,上書「朕為中國第一王朝華夏民族大夏帝國之公民 禹,姒文命。身份證CNMDB2133333」的所謂“內證性證據”。

憑這幫死腦筋的專家來證明夏朝。

那中國人可以統治銀河系!

一句話:不學無術,禍國殃民。


無風即風


1 在滬語中夏、華髮音幾乎是一樣的(wo2);與和(hu2)是同韻的。用夏天中夏的發音讀華夏,根本讀不出來

2 有越人是夏人的說法,把滬語做為越語的發音,分不清華夏,將華夏認同為一類人

3 在《禹貢》中有和夷,和夷或為羲和的一支。和(夷)族在西部或西北部,現四川岷山東側,據《山海經》夏後啟也是起源在西部,繼大禹後,在晉南或豫北,建立夏

4 我的推論是和人,在夏後啟為首領,離開西部,與華族結盟的,稱為夏人,與原羲和族是同源的

5 羲和族原居地良渚文化的遺留和族,稱為夏人也對。

6 日本的渡來人,自稱大和的,也可能是和族或夏族,日語與吳語的關聯,從跑過去就開始了。不過這些人不認炎黃,不是我們的同族。

7 搞清楚夏人是什麼人,才能在考古上找到夏


馬六Ma6


破解漢字本義不能只從甲骨文的圖形去判斷,要從讀音和筆畫去推斷原始圖形的意義。

頁頁(葉yè協xié)的甲骨文象一跪坐的人,而突顯其頭部。金文和篆書出現了“目”,看不出頭部的形狀;隸變楷化後變為“頁”,頁和䈎合併簡化為“頁”。合併原因應該是因兩字本義相近而合併,筆畫均能顯示其兩字的意義。從夏的繁體“夓”,隸變楷化後,用“頁”表示頭部不是其本義,而是引申之義。

夏夓(下xià)為繅絲織綢的過程,頁的上部“”為下的古文,既標音又會意,織綢過程是從經線的的尾端(下端)開始織到經線的始端(上端);“目”為經線和緯線織成方形綢布,古代織綢經線較短,繞在固定的方框上,織出綢緞不長,成一片一片的,不像現在成卷;“八”表示分開經線來穿緯線;夓中頁兩側的手“臼”表示雙手穿梭引導緯線,“夂”表示繅絲過程(見夂字解),所以,夏(夓)為繅絲織布的過程(禹為蠶蟲吐絲的過程。禹建立夏朝,大禹治水,滄海變桑田,夏朝是我們華夏民族養蠶織綢的大面積推廣時期)。織綢有兩頭,都可引申為頭,開始為“首”,結尾為“頁”,頁後簡化為“頁”。頁借“葉”聲表示織成的絲綢像樹葉,一片一片的,不是現在紡織成的絲綢成卷;頁借“協”聲表示織綢左右手穿梭力度要協調好。 頁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如項、頂、頸、須、頒、領、碩、煩等。

頁的本義織綢的結束過程。引申為1.篇,張(指書、畫、紙等),如頁碼、活頁文選;2.量詞,舊指單面印刷的一紙,今多指雙面印刷的一面,如一本三百頁的書、第一頁。夏的本義為繅絲和織綢的過程。引申為1.古代漢民族自稱,如華夏、諸夏;2.泛指中國,如夏盟(古代華夏諸國間的結盟)、夏聲(古代中原地區的民間音樂);3.朝代名,中國歷史上的第一王朝,系傳說中禹的兒子啟所建立,奴隸制國家,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北),即夏后氏,如夏禮(夏代的禮法)、夏書(記載夏代史事的書)、夏甲(夏朝君主孔甲);4.封建割據政權或農民起義政權稱號 ,如東晉末,公元407年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夏國,建都統萬城(今陝西橫山西北) 、隋末竇建德於公元618年建立夏國,都樂壽(今河北獻縣) 、北宋仁宗時,趙元昊於1032年建立夏國,史稱西夏,都興州(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東南) 、元末明玉珍於公元1362年建立夏國,都重慶;5.古代波斯的巴克特利亞人建立的國名,如夏國、大夏;6.通“廈”,大屋;7.夏季(繅絲織綢需要潮溼高溫的天氣,正是夏天的氣候環境),一年的第二季,中國習慣指立夏到立秋的三個月時間,也指農曆“四、五、六”三個月,如夏汛(夏季汛期)、夏安居(僧徒在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禁止外出,又稱“坐夏”)、夏畦(夏天治理田畦)、夏苗(夏季的禾苗或田獵);6.大,如夏李(大李)、夏屋(大屋)、夏海(大海);7.華彩,即五色,如夏翟(夏狄,羽毛五色的野雞)、夏縵(古代卿乘坐的五采車);8.姓。

夂(至zhì、終zhōng)是冬(凍dōng)和終(至冬切zhōng )的初文。從甲骨文看是手工繅絲(將蠶繭抽出蠶絲的工藝)最後結束的圖形,下垂的兩個小圓點表示抽絲最後剩餘的蠶蛹;金文增加了繅絲纏繞蠶絲的圓輪工具(圖1);篆書開始分化為兩個字冬和終。增加“糹”旁表示終;增加冰旁“仌”為冬。分化後意義延續了夂的意義。隸變楷化後夂的意義更加證明了是蠶繭繅絲最後狀態。夂中撇“丿”指示柔軟的蠶絲,折“ ”指示圓或弧,這裡指示抽出的絲纏繞在圓形輪上,捺“”表示從蠶繭上向外抽絲,所以,夂為繅絲的過程。借“至”聲表示繅絲最後停止的狀態。《說文》解“從後至也”,也是到最後停止的意思。分化兩字後夂一般作偏旁部首,如處、各、條、備、復、夏、麥、路、絡等。冬下兩點由“仌”變兩橫“二”,最後變“”是受“易學”影響,兩橫“二”為陰,指陰間,由最初的兩個死的蠶蛹,到冬天的冰凌“仌”,再到陰間的兩橫“二”,最後楷化後的“”,這兩點是“二”的變形,並非“八”點。冬借“凍”聲表示一年中最後最冷的季節(冬季)。終應是至( zhì )冬(dōng )的切音(zhì+dōng )表示繅絲的最後停止狀態即終了。終延續了夂的本義,是夂的繁化,所以夂還讀“終”聲。


冬的本義為一年的最後季節。引申為1.表示時序終了,已進入寒冷季節,四季中的第四季,即農曆十月至十二月);2.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間的季節,天文學上認為是從12月至3月,農曆十月到十二月,如冬暖夏涼、冬釀(冬季釀酒)、冬溫(冬天所害的一種熱病)、冬計(寒冬的生計);3.冬月,陰曆十一月的俗稱,如適冬(陰曆十一月)之望日(十五日)前後,如‘窗外疏梅篩月影。—清· 林覺民《與妻書》’;4.最後,通“終”,如‘誥誥作事,毋從我冬始。—《馬王堆漢墓帛書》’;5.鼕鼕聲,形容敲門或敲鼓的聲音,如鼕鼕(形容敲門的聲音)。

終的本義為繅絲的最後停止狀態。引申為1.末了(liǎo),完了(liǎo),與“始”相對,如年終、終場(末了一場)、終極、終審(司法部門對案件的最後判決、終端、‘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人們做事無不有開頭,而很少能堅持到底)’;2.從開始到末了,如終年、終生、飽食終日;3.人死,如臨終、送終;4.到底,總歸,如終歸、終究、終於、終將成功;5.姓。


嚴師說字


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說:“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不過,這只是後人對“華夏”的解釋,追根溯源並不如此。最早自稱華夏的是周人,在《尚書》中周人多次稱“我區夏”“我有夏”等,到了《左傳》的春秋時期,則又以“華夏”連稱。有人推測“華族”與華山、華胥有關,均屬望文生義。

“華”“夏”兩字在古韻部上同為麻部字,其聲母又同為匣紐,二字其實是同音假借。《左傳》說“裔不謀夏,夷不亂華”,四裔和四夷可以互用,華和夏也是如此。所以“華夏”本義就是“夏”,“夏”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夏”在甲金文中的寫法均從“日”從“頁”,象一個人在日之下,舉頭看日的樣子,即是“夏季”的“夏”之由來。

或許因為夏季是植物最繁茂的季節,所以“夏”又有了“大”的意思。《爾雅》說:“夏,大也。”《方言》說:“自關而西,秦晉之間,凡物之壯大者而愛偉之,謂之夏。”周人自稱“夏”或許就是取“大”的意思。隨著之後周人的大分封,“夏”也被諸侯國帶到了各地,之後“夏”和“夷”開始融合,到春秋戰國之際,華夏國家就連成一片,中原不再存在所謂“夷”,為秦漢華夏統一國家奠定了基礎。

“夏”又通“雅”,也應該是同音假借。比如《詩經》的《大雅》《小雅》寫的都是王朝正聲,其實就是寫周人的“大夏”“小夏”,但“夏”本身應該不是“文雅”的意思。

感謝閱讀!


林屋公子


華夏的夏有多個含義。

第一、全世界已知的文明就是以太陽崇拜為核心,月亮崇拜為輔助的萬物有靈文化為起點的。所以夏首先就是夏天的意思。

我們看全世界有一個核心文化遺留,就是表述在夏天的太陽神。比如芬蘭薩米人,薩是夏天,米是太陽。合起來就是夏天的太陽。基督教有彌撒,一聽語音就明白也是這個意思。表述太陽神的還有拉這個語音,所以猶太文化裡的薩拉就是在夏天的太陽。在中國叫拉薩。阿拉伯有句話叫因薩安拉。因是在裡面,英語漢語都如此,合起來也是在夏天的太陽。中國的端午端陽也是這個意思。

薩在英語裡既是夏天,又是太陽。薩滿其實就是早期文化的遺留,就是屬於以太陽崇拜為核心的巫文化。周代破巫風,迴歸人本位。所以周代言春秋,不言夏。這也使得我們的夏文化走向衰落。

第二、夏和薩這個語音就是指黃種,所以它還是三的諧音,指黃種三個支系。在日本以及東南沿海等地,薩是重要語音。日語裡甚至對親人稱呼都有一個桑和薩在裡面。目前考證發現,沿海支老二支系O1自稱海薩,老大支系N系芬蘭叫薩米,而老三支系則叫木薩,也就是摩西穆薩。所以摩西的經歷存在著后稷被遺棄的橋段,還存在著北三苗牧羊的橋段,更是亡夏者妹喜。

在古羅馬裡的凱撒全名叫凱撒朱麗葉,其實就是海薩九黎越。而且讀朱也沒錯,因為沿海支就是最早養豬人。更重要的是沿海支就是建立虞和夏的夏人。與有扈氏聯合時是虞朝,驅逐了有扈氏就是夏朝。有扈氏在西域主導的大夏阿富汗也是一個體系。有扈氏就是日耳曼人,桀們同時也是夏的意思。桀是日的一個讀音。

第三、有人會說夏字在古埃及有發現,其實就是沿海支體系西進的結果。他們就是上埃及。所以撒哈拉沙漠,不就是海薩反念加拉神。也是夏天的太陽的意思。所以古埃及拉神就是太陽神。

夏這個語音本意是指黃種,所以引申出三、夏自己殺和沙。殺是因為他們曾經擊敗了白人,被稱作殺狄黎,也就是印度的剎帝利階層。

第四、夏字裡存在多種含義,其中一種就是男性生殖器崇拜,所以姐字是以男根且作為基礎符號的。這也是夏字的一個核心。

而黃種另外兩支支系脫離九黎後變成了崇拜月亮文化,所以古埃及的下埃及由阿蒙神取代了拉神次成為最高神。蘇美爾伊南娜也變成了月神。他們就是由另外一支西進的黃種建立的。但是在中國日月崇拜兼有,比如西藏核心符號明顯是日月兼有,臺灣日月潭也是這個意思。

華就是指華婿氏,就是專指脫離九黎的那兩個支系。屬於黃帝系。炎帝系就是沿海支為主的九黎體系,所以我們稱炎黃與稱華夏是一致的。


國病


華夏的本義是什麼,歷來解釋紛紜!周人發祥於關中華山附近,所以周人自稱“華”,“華”來自華山之華。那麼華山之“華”因何而來?仰韶文化半坡遺址陶器上有玫瑰花紋,“華山玫瑰燕山龍”。所以華山之“華”來源於半坡陶器。那麼“夏”的源頭在哪裡?《史記》記載吳季札聘於魯,觀周樂,季札對十五國風都進行點評。他對秦風是這樣點評的,“歌秦。曰,此之謂夏聲,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也,其周之舊乎?”,什麼是“夏聲”?“夏聲”就是夏地、夏人聲樂(聲律),那麼秦歌為什麼是“夏聲”呢?因為秦居西周舊地,其實就是周人的“周聲”就是夏聲。周聲就是夏聲,所以周人也自稱“夏”!通過已上分析,我們知道華與夏,都指的是陝西涇渭流域,即華山所在的周人發祥地關中平原!這裡是最早的“華夏”。武王伐紂,周滅商,周人大肆分封,主要把自己的子孫分封到全國各地(長城長江之間),建立諸侯國,因為這些諸侯國來自華夏周,所以周人稱他們為“諸夏”“諸華”。自此華夏才被稱作全中國的稱呼,華夏各民族才被稱為華夏族,即後來的漢族!


至樂無如讀書


夏的本意,最最初,地名。

歷史上,不止一個夏。商朝之前的夏朝,在今山西一帶,就是禹的後人建立的王權。夏是繼承而來,不是禹後人的發明。在禹之前,夏,在陝西一帶,為伏羲女媧建立,而伏羲女媧也沒“發明”夏,也是繼承而來。伏羲女媧時代,用的歷法,是植物歷,植物夏天瘋長,為了一個美好願望,部族中,伏羲後人的一支,稱夏。夏這個字,是伏羲在追大雁的過程中,發現的,伏羲本來是天水人,為了給族群更多指導,經常觀察世界,發現大雁能查知幾百裡之外的天氣變化,於是追大雁,從而做八卦。伏羲一追,就追了好多年,追到海邊,發現當地政權,夏。本來夏就是當地(今大約在廣東)政權的名稱,伏羲發現,當地沒冬天,於是,伏羲繼承的夏,本意是,植物一直生長的季節,另外,伏羲後人也繼承了另一個含義:奔跑中有付出有收穫。若干年後,在禹治水之後,禹的部族,也繼承了夏。夏啟的夏朝之後,夏不再指奔跑中有收穫,表示季節多一些。

所以,華,植物茂盛的樣子,夏,植物一直生長的季節,華夏,有取之不盡的食物,這就是華夏的本意,在中國南方,沒有冬天,到了北方,夏就有指季節的意思了,植物冬天凋零,夏就用來指冬天相反的季節。


假如有了假如


夏,又成中夏,華夏,發源於河南鄭州黃河邊,這也是全世界華人捐款在鄭州黃河邊修建了全世界最高的人像圖騰,炎黃二帝像的原因。

夏朝源自大禹的兒子夏啟,夏朝從建國到滅亡,國都都在河南境內,不明白陝西人哪裡來的資料說夏來自陝西?

夏朝之時陝西一帶還是不毛之地,直到1000多年後周朝滅商,從中原遷過來1萬多名能工巧匠和學者,陝西文化上才被同化。


中路體育


中國有章服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

中國人的服飾自清朝之後便逐漸丟棄了,中國人成了沒有自己民族服飾的民族,中國人的服飾只有漢服!!!可是在丟棄了自己服飾之後,中國人便稱不上華了!!

中國人的禮儀簡單說就是忠孝仁義禮智信,為國盡忠,為父母盡孝,待黔首以仁,待友以義,待人以禮,為人有智,言出有信!現在的國人還有幾個能有這樣的禮儀?自從碰瓷業開始之後,中國便已成不上夏了!!

何時能復我漢家衣飾?何時能復我漢家禮儀?何時能重回“華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