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民族中“夏”的本义是什么?为什么夏又引申为夏天的“夏”?

严师说字


谢谢提问。中国史书基本可信,特别是周代的历史是可信信的,因为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真正使用文字的时代。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王朝,但是,与后来的王朝相比,还是具有国家形态的原始性的。

夏朝的贡献和创造是巨大的。我们初步的估计,夏朝已经有了使用文字的文明,但是,应该还不是很自觉。

所以,商朝就继承和发展了夏朝使用文字的文明。

但是,商朝也没有把文字作为一种文明自觉。

所以,周代以前的历史也是基本可信的,商朝有甲骨文做参考。

但是商朝以前的历史,基本根据传说。这些传说被周朝用文字记载了下来。

所以,周朝以前的历史就比较模糊。

问题是,我们不能把传说完全看成是“民间传说”,国家的传说,就是一代一代公认的历史,但是,这些历史不是,也不可能用文字记载所以,传说的严肃性很强。

那种把国家祖先口头记载与民间传统混为一谈的,是一个学术笑话。比如说,中国的地名,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很多,这些地名为什么有文字?地名是最早的文字吗?我们真的不好说,但是,地名起码是严肃的口头记载。

因为,现在还没有证据证明商朝以前有文字记载的事实,但是,这些地名早已出现,或者有部落徽号。而部落徽号,就是族群和地名的来源。

大约黄帝时代,部落徽号和地名已经形成。而中国汉族主要的群居就是黄河流域。所以夏朝在黄河流域的发达地区,这是肯定的。

夏是一个原始的地名。也是部落徽号,所以,中国有好几个夏县,这个很正常。

夏朝有历法,但是,还不是十二月一年的历法。

夏是一个生长的季节,应该是以后的借用和引申,与夏朝没有直接关系。


千千千里马


《韩非子·玄学》:

“虞、夏,二千余岁。商、周,七百余岁”。

《尚书》分为:

《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甲骨文卜辞有:

“已卯卜,贞。命多子族比犬侯扑周(方)。”

这是殷商第二十九任君王「文丁」时期的卜辞,说的是殷商与犬戎联合攻击日益壮大的周人之事(多子族,指殷商贵族军团)。

由此可知,「周」就是周人的族名,同时也是周地——确切滴说,是先有周地而后有周人。

✔因为,“以国为名”是我国悠久的传统。↓

甲骨文里,殷商人称安阳殷墟为「天邑商」,或「大邑商」——商人之名,也是因为地名而得来的。

✔甲骨文证实“以国为族名”是真的。

既然「商」「周」本来就是地名,那么「虞」「夏」当然本来也应该是地名。

■虞地在哪?

虞国,应该就是舜的国都,因为《古本竹书纪年》称舜为「虞舜」,舜的部族又叫「有虞氏」。


有,甲骨文为“手持肉食”,意为拥有,持有。

毫无疑问,「有虞氏」,就是指舜是「虞国」的君主,他的封国或国都所在地叫「虞」。

甲骨文里的「虞」(作「吴」)还有争议,但是甲骨文里的「唐」目前已经很清楚了:

「甲骨文里的唐国」,和殷商关系比较密切,殷商王经常去唐地田猎——这首先证明,它离安阳殷墟不远。并且,唐国还屡次助殷商讨伐其大敌「鬼方」、「土方」、「工(上工下口)方」等。

✔这就更进一步的肯定,殷墟与唐国的地理位置的确比较相近。郭沫若等甲骨文专家推测「甲骨文里的唐国」位于山西晋南一带。

“自唐、大甲、大丁、且(祖)乙百羌”。——《合集313宾出》


羌,自上古以来到汉末前都在西北。

所以,这条卜辞锁定「甲骨文里的唐国」在殷商西边。

我们也知道,「尧」又叫「陶唐氏」,因此史书又有「唐尧」之说——毫无疑问,与「虞舜」同理,尧的封国或是国都就是唐地。

因此,两人又合称「唐尧虞舜」。

至于为何尧不叫「有唐氏」而叫「陶唐氏」?

《古本竹书纪年·陶唐氏》:

八十九年,作游宫于陶。
九十年,帝游居于陶。
九十七年,司空巡十有二州。
一百年,帝陟于陶。

因为尧又在一个叫「陶」的地方(今陶寺遗址最接近)修建了游宫。所以又叫「陶唐氏」——「唐地」与「陶地」当然不会距离很远。

✔武王之子「唐叔虞」是晋国开国始祖,原名叫「叔虞」,因封于唐地而得全名。

▲由此可见,即使我们先不管尧舜的历史记载争议,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二重证据法」——地下的文字+地上的文字而相互印证:

「古唐国」,的确就是在晋南。

确认了「尧」的「古唐国」,那现在再来看舜的「虞国」——就八九不离十了。

这是史书上记载的「北虞国」,同样在晋南。

这个「北虞国」,和史书记载的「舜都」——「蒲坂」,今山西南部永济县离得非常近。

✔结合「甲骨文的唐国」与「文献中的唐国和虞国」,种种迹象都表明唐虞皆在晋南。

当然,也有说「虞国」(舜都)在河南「夏县」的,不过,无论是永济也罢、运城也罢,还是夏县,都离不开史书中的「舜都」——即虞的位置。



这片区域,号称“黄河金三角”,拥有广袤的平原和丰富的水系,土地肥沃,又四通八达,北抵燕山、西达关中、南入江淮、东至大海——是最理想的「都城地带」,真正的“王气之地”!

《诗·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此地,即「“中原”本尊」是也!

☞按图索骥,顺藤摸瓜——确认了「唐(尧)」、「虞(舜)」,自然就该轮到「夏」(禹)了。

所有中国人都知道:
「商朝」于「商地」所以为「商」。
所有中国人都知道:
「周朝」于「周地」所以为「周」。
所有中国人都知道:
「秦朝」于「秦地」所以为「秦」。
所有中国人都知道:
「汉朝」于「汉」(汉中)所以为「汉」。
所有人都知道:
「晋朝」于「晋地」(司马昭哥哥司马师被封为“晋王”,领有太原、上党等封地)所以为「晋」。
所有中国人都知道:
「隋朝」于「随地」(今湖北随州)所以为「隋」。
所有中国人都知道:
「唐朝」于「唐地」所以为「唐」。
所有中国人都知道:
「宋朝」于「宋地」(商丘古宋国)所以为「宋」。

★★★★★

偏偏是:所有中国人都不知道——「夏朝」之所以为「夏」,其实也是因为地名。

「夏」既为国号,又是地名,记载是非常清楚的:

《书·康诰》:“肇造我区夏”——周康王。
《书·君奭》:“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召公。
《书·立政》:“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周公。

區:甲骨文作众多城邑“围城”状。




结合上面「有」字的解释——康王、周公、召公的“区夏”、“有夏”明明是说周人占领了「夏地」!

■夏地在哪?

《左传·召公元年》:

“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
明确的说明,晋国就是「大夏」

《吕氏春秋·本味》:

“和之美者,阳朴之姜,招摇之桂,越骆之菌,鳖鲔之醢,大夏之盐,宰揭之露,其色如玉,长泽之卵。饭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阳山之穄,南海之秬。水之美者,三危之露,昆仑之井,沮江之丘,名曰摇水,曰山之水,高泉之山,其上有涌泉焉,冀州之原”。

“大夏之盐”——不是我「大山西运城」的「河东盐池」(运城盐湖区)又尚有何地???


《史记·封禅书》:

“(齐桓公)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
「卑耳山」就是「辟耳山」,在山西平陆。
《国语·齐语》:“悬车束马,逾太行与辟耳之溪拘「夏」。”

「大夏」——「晋南」,还想往哪里跑???






尧都平阳——山西临汾。

舜都蒲坂——山西永济。

禹都安邑——山西运城。

✔史书常将尧舜禹连起来统称「虞夏」——本来应该是「唐虞夏」,但是由于《尚书》将尧也同时放在了《虞书》里,因此,「唐」通常就被省略了。

但是,不必拘泥于此,因为尧舜禹是三位一体的,不管如何,他们的都城和活动范围肯定是相邻的。

《世本·居篇》:

“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

大禹甚至都在尧都居住过——因为大禹=夏,所以他的都城在哪,哪里就是「夏」,亦即「大夏」——没毛病!!↓

《尔雅·释诂上》:

“夏,大也”。

西汉扬雄《方言》曰:

“夏,大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间”。

谜底解开:「夏」=「晋南」。

啊~不对,其实还包括了河南的中、西部,也就是「二里头遗址」一带。

✔在考古发现方面,陶寺文化(距今4300-4000年前)与二里头文化(距今3750-3530年前)可是有继承关系的——中间隔了一个两百多年的「新砦期文化」(距今4000-3800年前)。但大家实际上是同一个大文化层,新砦期相当于双方的缓冲地带,上称陶寺文化,下接二里头文化。

▲正好对应:尧→舜→禹!

经过了三代君王的发展,「尧舜王朝」从「晋南」扩大到了「豫西北」,到了大禹时,就挺进了「豫中」——很合理。
✔有问题吗???
《史记》: “(周武王曰)自洛汭(洛水)延于伊汭(伊水),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
而又因为「尧舜帝国」是同时期的最大国,因此它被看作是「大国」,再加上大禹的「夏」——合称「大夏」。
✔有问题吗???
又再加上周人以夏人的继承者而自居,所以「大夏」又把陕西包含了进去,也所以西汉扬雄才说“夏,大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间”。
于是,「晋南」也罢、「豫西北、中」也罢,慢慢从原来的唐、虞变成了「夏」,再到「大夏」。
✔有问题吗???

■夏墟

《左传·定公四年》:

“命(唐叔虞)以《唐诰》,而封于夏虚,启以夏政,疆以戎索。”
《史记·吴太伯世家》:“时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列为诸侯”。

「周之北」不是山西,莫非是巴西???

「周之北」不是山西,莫非是巴西???

「周之北」不是山西,莫非是巴西???

再复制一下上面那段话:


偏偏,所有中国人都不知道:

「夏朝」之所以为「夏」,也是因为地名。

■世界考古三大现状

①在“无史”的北美,考古以“地下”为主。
②在“神史”的欧洲,考古以“神学”为主。
③在“史实”的中国,却是以“疑史”为主。


放着如此严谨、翔实、无可争议且弥足珍贵的历史不管、不问、不信,抱持“三不原则”。对“信史者”不屑一顾,天天幻想着把大禹的尸骨从地下刨出来,再搜身找出他的身份证,上书「朕为中国第一王朝华夏民族大夏帝国之公民 禹,姒文命。身份证CNMDB2133333」的所谓“内证性证据”。

凭这帮死脑筋的专家来证明夏朝。

那中国人可以统治银河系!

一句话:不学无术,祸国殃民。


無風即風


1 在沪语中夏、华发音几乎是一样的(wo2);与和(hu2)是同韵的。用夏天中夏的发音读华夏,根本读不出来

2 有越人是夏人的说法,把沪语做为越语的发音,分不清华夏,将华夏认同为一类人

3 在《禹贡》中有和夷,和夷或为羲和的一支。和(夷)族在西部或西北部,现四川岷山东侧,据《山海经》夏后启也是起源在西部,继大禹后,在晋南或豫北,建立夏

4 我的推论是和人,在夏后启为首领,离开西部,与华族结盟的,称为夏人,与原羲和族是同源的

5 羲和族原居地良渚文化的遗留和族,称为夏人也对。

6 日本的渡来人,自称大和的,也可能是和族或夏族,日语与吴语的关联,从跑过去就开始了。不过这些人不认炎黄,不是我们的同族。

7 搞清楚夏人是什么人,才能在考古上找到夏


马六Ma6


破解汉字本义不能只从甲骨文的图形去判断,要从读音和笔画去推断原始图形的意义。

页頁(叶yè协xié)的甲骨文象一跪坐的人,而突显其头部。金文和篆书出现了“目”,看不出头部的形状;隶变楷化后变为“頁”,頁和䈎合并简化为“页”。合并原因应该是因两字本义相近而合并,笔画均能显示其两字的意义。从夏的繁体“夓”,隶变楷化后,用“頁”表示头部不是其本义,而是引申之义。

夏夓(下xià)为缫丝织绸的过程,页的上部“”为下的古文,既标音又会意,织绸过程是从经线的的尾端(下端)开始织到经线的始端(上端);“目”为经线和纬线织成方形绸布,古代织绸经线较短,绕在固定的方框上,织出绸缎不长,成一片一片的,不像现在成卷;“八”表示分开经线来穿纬线;夓中頁两侧的手“臼”表示双手穿梭引导纬线,“夂”表示缫丝过程(见夂字解),所以,夏(夓)为缫丝织布的过程(禹为蚕虫吐丝的过程。禹建立夏朝,大禹治水,沧海变桑田,夏朝是我们华夏民族养蚕织绸的大面积推广时期)。织绸有两头,都可引申为头,开始为“首”,结尾为“頁”,頁后简化为“页”。页借“叶”声表示织成的丝绸像树叶,一片一片的,不是现在纺织成的丝绸成卷;页借“协”声表示织绸左右手穿梭力度要协调好。 页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如项、顶、颈、须、颁、领、硕、烦等。

页的本义织绸的结束过程。引申为1.篇,张(指书、画、纸等),如页码、活页文选;2.量词,旧指单面印刷的一纸,今多指双面印刷的一面,如一本三百页的书、第一页。夏的本义为缫丝和织绸的过程。引申为1.古代汉民族自称,如华夏、诸夏;2.泛指中国,如夏盟(古代华夏诸国间的结盟)、夏声(古代中原地区的民间音乐);3.朝代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系传说中禹的儿子启所建立,奴隶制国家,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即夏后氏,如夏礼(夏代的礼法)、夏书(记载夏代史事的书)、夏甲(夏朝君主孔甲);4.封建割据政权或农民起义政权称号 ,如东晋末,公元407年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夏国,建都统万城(今陕西横山西北) 、隋末窦建德于公元618年建立夏国,都乐寿(今河北献县) 、北宋仁宗时,赵元昊于1032年建立夏国,史称西夏,都兴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东南) 、元末明玉珍于公元1362年建立夏国,都重庆;5.古代波斯的巴克特利亚人建立的国名,如夏国、大夏;6.通“厦”,大屋;7.夏季(缫丝织绸需要潮湿高温的天气,正是夏天的气候环境),一年的第二季,中国习惯指立夏到立秋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四、五、六”三个月,如夏汛(夏季汛期)、夏安居(僧徒在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禁止外出,又称“坐夏”)、夏畦(夏天治理田畦)、夏苗(夏季的禾苗或田猎);6.大,如夏李(大李)、夏屋(大屋)、夏海(大海);7.华彩,即五色,如夏翟(夏狄,羽毛五色的野鸡)、夏缦(古代卿乘坐的五采车);8.姓。

夂(至zhì、终zhōng)是冬(冻dōng)和终(至冬切zhōng )的初文。从甲骨文看是手工缫丝(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最后结束的图形,下垂的两个小圆点表示抽丝最后剩余的蚕蛹;金文增加了缫丝缠绕蚕丝的圆轮工具(图1);篆书开始分化为两个字冬和终。增加“纟”旁表示终;增加冰旁“仌”为冬。分化后意义延续了夂的意义。隶变楷化后夂的意义更加证明了是蚕茧缫丝最后状态。夂中撇“丿”指示柔软的蚕丝,折“ ”指示圆或弧,这里指示抽出的丝缠绕在圆形轮上,捺“”表示从蚕茧上向外抽丝,所以,夂为缫丝的过程。借“至”声表示缫丝最后停止的状态。《说文》解“从后至也”,也是到最后停止的意思。分化两字后夂一般作偏旁部首,如处、各、条、备、复、夏、麦、路、络等。冬下两点由“仌”变两横“二”,最后变“”是受“易学”影响,两横“二”为阴,指阴间,由最初的两个死的蚕蛹,到冬天的冰凌“仌”,再到阴间的两横“二”,最后楷化后的“”,这两点是“二”的变形,并非“八”点。冬借“冻”声表示一年中最后最冷的季节(冬季)。终应是至( zhì )冬(dōng )的切音(zhì+dōng )表示缫丝的最后停止状态即终了。终延续了夂的本义,是夂的繁化,所以夂还读“终”声。


冬的本义为一年的最后季节。引申为1.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四季中的第四季,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2.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如冬暖夏凉、冬酿(冬季酿酒)、冬温(冬天所害的一种热病)、冬计(寒冬的生计);3.冬月,阴历十一月的俗称,如适冬(阴历十一月)之望日(十五日)前后,如‘窗外疏梅筛月影。—清· 林觉民《与妻书》’;4.最后,通“终”,如‘诰诰作事,毋从我冬始。—《马王堆汉墓帛书》’;5.冬冬声,形容敲门或敲鼓的声音,如冬冬(形容敲门的声音)。

终的本义为缫丝的最后停止状态。引申为1.末了(liǎo),完了(liǎo),与“始”相对,如年终、终场(末了一场)、终极、终审(司法部门对案件的最后判决、终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人们做事无不有开头,而很少能坚持到底)’;2.从开始到末了,如终年、终生、饱食终日;3.人死,如临终、送终;4.到底,总归,如终归、终究、终于、终将成功;5.姓。


严师说字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不过,这只是后人对“华夏”的解释,追根溯源并不如此。最早自称华夏的是周人,在《尚书》中周人多次称“我区夏”“我有夏”等,到了《左传》的春秋时期,则又以“华夏”连称。有人推测“华族”与华山、华胥有关,均属望文生义。

“华”“夏”两字在古韵部上同为麻部字,其声母又同为匣纽,二字其实是同音假借。《左传》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四裔和四夷可以互用,华和夏也是如此。所以“华夏”本义就是“夏”,“夏”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夏”在甲金文中的写法均从“日”从“页”,象一个人在日之下,举头看日的样子,即是“夏季”的“夏”之由来。

或许因为夏季是植物最繁茂的季节,所以“夏”又有了“大”的意思。《尔雅》说:“夏,大也。”《方言》说:“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周人自称“夏”或许就是取“大”的意思。随着之后周人的大分封,“夏”也被诸侯国带到了各地,之后“夏”和“夷”开始融合,到春秋战国之际,华夏国家就连成一片,中原不再存在所谓“夷”,为秦汉华夏统一国家奠定了基础。

“夏”又通“雅”,也应该是同音假借。比如《诗经》的《大雅》《小雅》写的都是王朝正声,其实就是写周人的“大夏”“小夏”,但“夏”本身应该不是“文雅”的意思。

感谢阅读!


林屋公子


华夏的夏有多个含义。

第一、全世界已知的文明就是以太阳崇拜为核心,月亮崇拜为辅助的万物有灵文化为起点的。所以夏首先就是夏天的意思。

我们看全世界有一个核心文化遗留,就是表述在夏天的太阳神。比如芬兰萨米人,萨是夏天,米是太阳。合起来就是夏天的太阳。基督教有弥撒,一听语音就明白也是这个意思。表述太阳神的还有拉这个语音,所以犹太文化里的萨拉就是在夏天的太阳。在中国叫拉萨。阿拉伯有句话叫因萨安拉。因是在里面,英语汉语都如此,合起来也是在夏天的太阳。中国的端午端阳也是这个意思。

萨在英语里既是夏天,又是太阳。萨满其实就是早期文化的遗留,就是属于以太阳崇拜为核心的巫文化。周代破巫风,回归人本位。所以周代言春秋,不言夏。这也使得我们的夏文化走向衰落。

第二、夏和萨这个语音就是指黄种,所以它还是三的谐音,指黄种三个支系。在日本以及东南沿海等地,萨是重要语音。日语里甚至对亲人称呼都有一个桑和萨在里面。目前考证发现,沿海支老二支系O1自称海萨,老大支系N系芬兰叫萨米,而老三支系则叫木萨,也就是摩西穆萨。所以摩西的经历存在着后稷被遗弃的桥段,还存在着北三苗牧羊的桥段,更是亡夏者妹喜。

在古罗马里的凯撒全名叫凯撒朱丽叶,其实就是海萨九黎越。而且读朱也没错,因为沿海支就是最早养猪人。更重要的是沿海支就是建立虞和夏的夏人。与有扈氏联合时是虞朝,驱逐了有扈氏就是夏朝。有扈氏在西域主导的大夏阿富汗也是一个体系。有扈氏就是日耳曼人,桀们同时也是夏的意思。桀是日的一个读音。

第三、有人会说夏字在古埃及有发现,其实就是沿海支体系西进的结果。他们就是上埃及。所以撒哈拉沙漠,不就是海萨反念加拉神。也是夏天的太阳的意思。所以古埃及拉神就是太阳神。

夏这个语音本意是指黄种,所以引申出三、夏自己杀和沙。杀是因为他们曾经击败了白人,被称作杀狄黎,也就是印度的刹帝利阶层。

第四、夏字里存在多种含义,其中一种就是男性生殖器崇拜,所以姐字是以男根且作为基础符号的。这也是夏字的一个核心。

而黄种另外两支支系脱离九黎后变成了崇拜月亮文化,所以古埃及的下埃及由阿蒙神取代了拉神次成为最高神。苏美尔伊南娜也变成了月神。他们就是由另外一支西进的黄种建立的。但是在中国日月崇拜兼有,比如西藏核心符号明显是日月兼有,台湾日月潭也是这个意思。

华就是指华婿氏,就是专指脱离九黎的那两个支系。属于黄帝系。炎帝系就是沿海支为主的九黎体系,所以我们称炎黄与称华夏是一致的。


國病


华夏的本义是什么,历来解释纷纭!周人发祥于关中华山附近,所以周人自称“华”,“华”来自华山之华。那么华山之“华”因何而来?仰韶文化半坡遗址陶器上有玫瑰花纹,“华山玫瑰燕山龙”。所以华山之“华”来源于半坡陶器。那么“夏”的源头在哪里?《史记》记载吴季札聘于鲁,观周乐,季札对十五国风都进行点评。他对秦风是这样点评的,“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什么是“夏声”?“夏声”就是夏地、夏人声乐(声律),那么秦歌为什么是“夏声”呢?因为秦居西周旧地,其实就是周人的“周声”就是夏声。周声就是夏声,所以周人也自称“夏”!通过已上分析,我们知道华与夏,都指的是陕西泾渭流域,即华山所在的周人发祥地关中平原!这里是最早的“华夏”。武王伐纣,周灭商,周人大肆分封,主要把自己的子孙分封到全国各地(长城长江之间),建立诸侯国,因为这些诸侯国来自华夏周,所以周人称他们为“诸夏”“诸华”。自此华夏才被称作全中国的称呼,华夏各民族才被称为华夏族,即后来的汉族!


至乐无如读书


夏的本意,最最初,地名。

历史上,不止一个夏。商朝之前的夏朝,在今山西一带,就是禹的后人建立的王权。夏是继承而来,不是禹后人的发明。在禹之前,夏,在陕西一带,为伏羲女娲建立,而伏羲女娲也没“发明”夏,也是继承而来。伏羲女娲时代,用的历法,是植物历,植物夏天疯长,为了一个美好愿望,部族中,伏羲后人的一支,称夏。夏这个字,是伏羲在追大雁的过程中,发现的,伏羲本来是天水人,为了给族群更多指导,经常观察世界,发现大雁能查知几百里之外的天气变化,于是追大雁,从而做八卦。伏羲一追,就追了好多年,追到海边,发现当地政权,夏。本来夏就是当地(今大约在广东)政权的名称,伏羲发现,当地没冬天,于是,伏羲继承的夏,本意是,植物一直生长的季节,另外,伏羲后人也继承了另一个含义:奔跑中有付出有收获。若干年后,在禹治水之后,禹的部族,也继承了夏。夏启的夏朝之后,夏不再指奔跑中有收获,表示季节多一些。

所以,华,植物茂盛的样子,夏,植物一直生长的季节,华夏,有取之不尽的食物,这就是华夏的本意,在中国南方,没有冬天,到了北方,夏就有指季节的意思了,植物冬天凋零,夏就用来指冬天相反的季节。


假如有了假如


夏,又成中夏,华夏,发源于河南郑州黄河边,这也是全世界华人捐款在郑州黄河边修建了全世界最高的人像图腾,炎黄二帝像的原因。

夏朝源自大禹的儿子夏启,夏朝从建国到灭亡,国都都在河南境内,不明白陕西人哪里来的资料说夏来自陕西?

夏朝之时陕西一带还是不毛之地,直到1000多年后周朝灭商,从中原迁过来1万多名能工巧匠和学者,陕西文化上才被同化。


中路体育


中国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

中国人的服饰自清朝之后便逐渐丢弃了,中国人成了没有自己民族服饰的民族,中国人的服饰只有汉服!!!可是在丢弃了自己服饰之后,中国人便称不上华了!!

中国人的礼仪简单说就是忠孝仁义礼智信,为国尽忠,为父母尽孝,待黔首以仁,待友以义,待人以礼,为人有智,言出有信!现在的国人还有几个能有这样的礼仪?自从碰瓷业开始之后,中国便已成不上夏了!!

何时能复我汉家衣饰?何时能复我汉家礼仪?何时能重回“华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