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當今教師這一職業?

二古基


1、自古就有窮不讀,富不教的說法!後來又有餓不死,脹不傷的說法。改革開放初期,農村出現了萬元戶,或稱作暴發戶,教師是不可能成為萬元戶的。90年代,一個學生問老師,你一個月工資是多少?老師如實告訴他,學生聽後說,老師,我爸爸一個月的收入比你一年的工資還多!

2、建國後,教師和醫生屬於國家行政24級。好像後來又被稱為臭老九!80年代,高考恢復,全社會普遍重視教育,教師的子女可以頂職。雖然這樣的做法被取消了,但是,在當時對全社會尊師重教風氣的形成還是有積極意義的!雖然從維護全社會公平就業這個角度看,取消頂職是正確的,但是,從提高教師地位,吸引優秀中學生投身教育的角度來看,這樣做又有負面效應,最終從一方面讓教師變得不值錢!

3、80年代初期,國家舉辦中等師範學校,招收初中生讀師範,這就是所謂的中師生。這些學生讀書期間不用交學費,國家還發放飯菜票,也就是說,讀書期間只需帶點零花錢就行了。更重要的是畢業後有編制,包分配!用當時農村的話講,考取師範就是吃皇糧的了!還把農村戶口轉為城市戶口!工作後吃的是糧管所的商品糧!那時,國家有專門的商品糧生基地!而這些正是吸引優秀中學生報考師範的根本因素。和現在農村學校沒人願意去,或者去了就跑了相比,當年的中師生不僅願意到農村去,而且一去就是幾十年。因此,當年的政策應該是一種智慧,一種大智慧!

4、因為大學擴招,又因為國家對綜合性大學在經濟上有傾斜,所以,中等師範學校退出歷史舞臺,被師範大學、綜合性大學所取代。當年師範招生都是提前批次錄取的,因此而取消第一批次錄取!如今回頭看,教育是不能離開金錢的,但是,發展教育絕不能只看到金錢而不顧其他!

5、和以前教師包分配相反,師範擴招後,因為就讀人數增加,供大於求,包分配又退出歷史舞臺,改為畢業後要參加教師招聘考試,開始的時候,一些地方要求985211院校、且是本地生才有報考資格,後來,有人說了,不要搞就業歧視,非985211的也應該允許報考,再後來,又有人說,為什麼非要本地生呢?應該全國的學生都可以報考,於是,面向全國學生招考就出現了。這些政策的出現都是以公平為第一理由的,但是在表面的公平背後還是有隱患的。比如非本地生上崗後,因為工資不高,房租卻很高,隨著物價的上漲,最終,這些非本地生首先選擇辭職離開。給當地教師隊伍的穩定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好的做法要堅持,否則,走回頭路是必然的!這必然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這種做法,最終導致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師範生向發達地區流動,表面看,發達地區教師來源沒大問題了,但是,非發達地區新教師的來源就出大問題了!因為,以前的招生分配平衡被所謂的公平打破了,可謂,牽一髮動全身。教育是特殊行業,有其自身的發展禁忌和規律!不能沒有全國一盤棋!一個地方的紅火絕不能以犧牲別的地方利益為前提!

6、現在因為以上種種原因,最終導致中小學教師女性化,誰能擔保這樣的局面沒有負面效應呢?

7、從86年開始的職稱,可以說它從誕生的那天起,沒有哪所學校安寧過!輕的只是爭吵,重的是生病,甚至是跳樓身亡!

8、套用工廠的管理方法出臺的績效工資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讓學校的幾乎是所有人員都坐上了碰碰車!

9、中央定位教師為特殊公務員是明燈,是曙光,是大智慧,是順應時代的召喚!為了更好地謀劃好,實施好,一定要回顧、總結建國以來國家舉辦教育,尤其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敗得失,借鑑經驗,吸取教訓,揚長避短,統籌規劃!其中最重要的最迫切的是要把法律賦予教師的待遇儘快落實到位!


雲蒸雨降


省一級達標學校,連續四年招不到一個男教師,今年要招個體育老師,心想這回總有男的吧,最終一看,還是女的!

如今全民吊打老師,編造出許多奇談怪論,什麼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什麼上課不講補課講,又是師風,又是師德……圍剿的老師們無處藏身。教師強,少年強,少年強,中國強。中國教育到了寒冬臘月!國人醒醒吧!


用戶3593706781234


三十年前中師畢業,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心裡想的是“桃李滿天下”,那時候真是一腔熱血滿腔熱情!工資雖然低但是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都是快樂的。

三十年過去了,工資高了很多,生活條件好了很多,但是再也找不到工作的快樂,具體原因不用多說,對教育稍加關注的人都知道。現在的總體感覺就是“不能務正業”,與教學無關的事弄得你身心俱疲!

最後,忠告年輕人,當前環境下,如果有別的活路就不要當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