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衣相》之骨格相论

《麻衣相》:骨格定一世之荣枯。关于骨肉相称,有过比喻:石头过多,无土来辅,那么万物不生,如果土多而无石来稳定,或者无蓄水之石则不免水土流失,或者太缓散则为沙漠。只有石头和土不多不少,相辅相成,则万物才能生长。


《麻衣相》之骨格相论

什么叫相辅相成?“瘦者不欲露骨,肥者不欲露肉,骨与内相称,气与血相应。"有诗云:

骨不耸兮且不露,又要圆清兼秀气。

骨为阳兮肉为阴,阴不多兮阳不附。

若得阴阳骨肉均,少年不贵终身富。

基于上述原理,《麻衣相》得出下列结论:

瘦而露骨为肉不辅骨,多难有祸之人。

肥而露肉为骨不辅肉,为早死之兆,一生坎呵。

骨肉相辅相成,一生有福有寿。

骨细秀清长,皮肉细腻香暖,聪明灵利学业有成,主富贵。

骨粗横浊短,皮肉粗涩浊臭,表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主贫贱。

骨肉都显得坚硬,寿命长,但心胸狭小,性格内向,生活兴趣很少。

骨过于耸出并显得孤立无援,显示为人做事不圆通,与亲友关系都不会太好,一生难免命运多舛,家业,事业都难立。

骨寒而缩,即背横体偏肩宿,胆小萎缩,若贫可长寿,若富则主夭折。

骨细横,骨节肿大,性格凶暴,缺乏德行教育,一生贫贱无成(也指体态骨架粗横)。

暴肥气滞,速死之兆。

骨轻而柔,即体态骨架轻柔,主贫贱。

骨圆而坚方,即体态骨架圆长流畅,坚方疏秀,主有福有寿,可成大事业。

肉横显示性过刚而凶暴。

肉缓堆,性格懦弱怕人而多滞。

肥而纹乱或纹露,为速死之兆。

肉色昏暗而枯,皮黑而臭,肉多如土块,主贫贱。

神不称支干(形体),筋不束骨,肉不居体而涌堆,皮不包骨,则为早死的征兆。

这些结论未必完全准确,但有其一定的道理。因为相是内,外,表里相统一的整体,须依据补逆的相理关系,不可冒然下结论。

《麻衣相》之骨格相论

骨肉的有成,一般说,基于骨肉的不多不少,相辅相成就为骨肉的有成。具体说,骨节要细,峻,直,长,圆平坚实,骨上无筋。皮肉则细腻光滑,香暖,细软,皮色光润。

骨肉的无成:或骨多肉少,或肉多骨少,骨肉不相辅应,就为骨肉的无成。具体说,骨粗大,横出,孤耸,缓散,骨节肿大,筋缠骨上。肉紧如绷,粗横,堆缓,皮浊臭,干硬。肤色昏暗粗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