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練」教師招聘 & 教師資格7.19

教師招聘

1.提出兒童中心論的代表人物是( )

A.誇美紐斯

B.凱洛夫

C.赫爾巴特

D.杜威

2.教育與社會諸多因素有密切聯繫,其中,決定教育領導權和受教育權的是( )

A.政治經濟制度

B.生產力水平

C.科技水平

D.文化傳統

3.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越高,人口出生率就越低,這體現了教育( )

A.可以改變人口質量

B.可以控制人口數量

C.可以調整人口結構

D.可以制約人口遷移

4.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年齡特點決定了教育工作要遵循個體身心發展規律是( )

A.順序性

B.階段性

C.定性

D.個別差異性

5.( )是全部教育活動的主題和靈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針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標

答案解析

1.選D。【解析】杜威提出兒童中心論;赫爾巴特提出教師中心論。因此,答案選D。

2.選A。【解析】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性質、教育目的、以及教育領導權和受教育權。因此,答案選A。

3.選B。【解析】教育的人口功能體現在:教育可減少人口數量,是控制人口增長的手段之一。在我國的調查資料顯示,全體國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與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即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越高,人口出生率就越低。因此,B選項符合題意。教育可以改變人口質量,主要體現在教育決定人口科學文化素質的高低。教育可以調整人口結構,主要體現在教育與性別年齡結構、人口城鄉結構有關。教育可以制約人口遷移,主要體現在文化教育發達的城市和地區更吸引遷移人口。因此,答案選B。

4.選B。【解析】身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是指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身心發展不同的總體特徵及主要矛盾。因此,答案選B。

5.選C。【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因此,答案選C。

教師資格

1.能夠提高操作性反應的概率的各種手段、措施叫( )。

A.條件刺激

B.強化

C.無條件刺激

D.中性刺激

2.如遇學生觸電,教師應( )。

A.立即切斷電源

B.用鐵棍使學生脫離電源

C.迅速將學生從電源拉回

D.向學生觸電處灑水,使學生迅速逃離電源

3.下列情境中代表外部動機的情境是( )。

A.張翔每天早上自己閱讀40分鐘英語

B.課間休息時,王峰迴到教室看書

C.全校大會上校長宣佈三好學生名單

D.楊陽每天晚上寫日記

4.主張對班級管理不做過多幹預,任其自然發展,以容忍態度對待班級生活中的決定,不主動組織班級活動的班主任領導方式是( )。

A.權威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隨意型

5.教學評價的依據是( )。

A.量化指標

B.常模參照

C.學業測驗

D.教學目標

答案解析

1.B【解析】本題的題幹即為強化的定義。在解答本題時,如果考生不知道強化的定義,可以根據選項進行排除,A、C、D三項都是指一種具體的行為或事物,只有強化才能既表徵一種事物,又概括一系列的措施。

2.A【解析】現實生活中,很多物品的使用都與電有關,在連接電源或接觸電線時要小心觸電。如遇兒童被電擊中,應立即切斷電源,或用不導電的物體,如干燥的木棍、竹棒或乾布等,使傷員儘快脫離電源,切不可直接接觸觸電者,以防自身觸電。

3.C【解析】內部學習動機是指誘因來自學習者本身的內在因素,即學生因對活動本身發生興趣而產生的動機。外部學習動機是指誘因來自於學習者外部的某種因素,即在學習活動以外由外部的誘因激發出來的學習動機。選項ABD中的學習都是學生出於自身的內在因素產生的,因此都屬於內部動機情境。而C選項中校長宣佈三好學生名單,對很多學生產生了強化刺激,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這屬於外部的動機情境,因此選C。

4.C【解析】放任型領導方式的班主任對學生過於溺愛,任其自然發展,學生隨心所欲,不便於班級管理。

5.D【解析】教學目標是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所以對教學進行評價的依據是教學目標最終是否得到落實。ABC三個選項並不能作為評價依據,而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很多老師會以學生成績的優劣作為評價標準,這與應試教育的功利性有關,而評價的依據應是學生的掌握目標。只要學生掌握了該知識點即可,不需要與其他人進行比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