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城裡七八十歲的老年人和農村七八十歲的老年人精神狀態差距那麼大呢?

王子書童


第一個字,錢!

農村老人、和城裡老人根本無法比、關鍵是城裡老人有資本去玩、去享受、他們退休後有退休金少者三四千、多則五六千、城裡老人他們工作力體活也不太多、當然身體素質就好、農村老人一生都重體力活、老了百病都出現、不是腿痛、就腰痛、身體不好、幹不動了、沒有經濟收入、手中無有養老錢、當然精神百貌不始城裡人、城裡老人和農村老人不在一個水平線、無法比。

第二個字:吃!

農村老人吃糧油米肉都是自給自足,綠色產品,城裡人吃的不是轉基因農產品就是全飼養禽畜,魚,農村人小病小痛用D草藥可解決,城裡人財多身弱小病當大病醫。這就是區別。農村老人,新農保每月85元,市裡老人退休費三四幹元,差距太大了,農村老人只要身體好,都種地種園田,也都能生活,農村特點空氣好,吃自己種的大米青菜綠色,還能鍛鍊身體,人與人的關係有人情,有互助,有鄉情;

第三個字:行

農民體質好,農村老年人飯後走步,設事打牌,婦女廣場舞,交際舞都有,跟團旅遊,農村做飯電飯鍋,液化氣,農村有熱炕頭,土暖氣,住房都陽陽光光,市裡人多,汽車尾氣,造音,對門不相識,人與人不信任,扒樓梯,只有一樣好,沒話幹不愁錢到月就來。


遊戲大咖王


謝謝邀請回答!首先得說明,我不是專業人員,回答問題也是不專業的,望諒解!我想有不少人都有錯覺:似乎見到七八十歲的城裡人大多已老態龍鍾了;而見到鄉下七八十歲的老人大多還要幹活,下意識裡就認為農村老人更健康。

其實我有自己的看法:一是我國是農業大國,其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是農村人。按一般比例來說,要以八個農村同齡老人和兩個城市的老人平均健康狀況相比較才有點接近答案。二是有認為城市老人健康相對較差的人估計大多是城裡人,見到城市裡老態龍鍾的人多(其實見到的不全是城裡的,也有部分老人是農村去的,或在城市看病,或子女孝順接去養老的),而相對難得到鄉下去,偶爾去農村也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見到的都是幹活的老人,因為生病不能幹活的,躺床上的七八十歲的老人您是看不見的。還有我們的媒體,宣傳的都是農村身體好還能幹活的七八十歲八九十歲的長壽老人,而沒有人去宣傳農村有多少老人中風癱瘓,有多少人生病要別人照顧……當然,這是個很籠統的問題,幾個個案並不能說明什麼,長壽的因素很多,遺傳基因,工作環境好壞,生活條件,個人修養……等等。我個人覺得有一點可以肯定,縱觀歷來長壽的人都是心胸寬廣,性格開朗溫和的人;心胸狹隘,脾氣暴躁,動不動就罵娘還長壽是不多的。

據有關權威部門的統計,城市裡老人的平均壽命要高於農村(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找度娘去)。以上是個人看法,望不喜勿噴!


蓮峰山人


關於農村老人和城市老人精神狀態有很大差距的問題,並不是一概而論的。在城市裡也有很多因為上了年紀身體狀況和生活狀況不佳而導致精神狀態不佳的老人,同樣的道理,在農村,也有一些老人確實上了年紀還能幹活勞動。我僅就自己在農村生活和城市生活中看到一些的現實狀況做一個簡要的回答。

在農村,很多老人,都是終其一生在勞作。很多人都是從青年的時候甚至從小就開始從事體力勞動,因為生活的需要,不少人還有過傷力的情況,因為操勞過度,留下一些病根,年輕的時候不見得影響身體和精神狀況,一旦老了,這些遺留的病根開始找上身,表現出來的就是農村的老人多病,狀態不好,而且,因為農村醫療條件的限制,很多在城市裡可以很好得到控制的疾病,在農村老人身上就變成了慢慢的惡化。而且,因為農村的經濟條件限制和人們對健康意識觀念的淡薄,很多農村老人,有小病不在意,一旦演化成大病,就很難再根治,這是很多農村老人精神狀態不好的一個原因。

城市裡的老人,因為醫療條件的完善,醫療制度的完善,以及城裡人健康意識的看重,很多老人,一旦有疾病,會及時得到有效,快速的醫治,即使沒有病,也會按時的參加體檢,防患未然。而且相比於農村,城市裡的勞動量還是輕很多的,所以,在沒有過度勞累的情況下,一些城市老人的在晚年看起來精神狀態明顯會好很多。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農村人的業餘生活是非常單調的,老人們的生活也無非就是聊聊天,業餘文化生活的選擇非常窄。家裡有兒女一起生活的老人尚好,一些獨居老人的生活除了三餐之外,是很孤單而寂寞的。而城市裡的老人在退休之後可以選擇的休閒健身,文化活動就比較多了,這也是造成城市和農村老人精神狀態差異的原因之一。

以上是我看到的一些現象,並不能概括所有的情況,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新農微視野


這個看法其實有點片面。個人覺得,提問題的人只是拿自己碰巧看到的農村身體好的老人與城裡身體不好的老人作比較了。事實上總體而言,應該是城裡七八十歲的老年人比農村七八十歲的老年人精神狀態更好。原因如下:


一、城裡人比農村人年輕時少吃苦 。

城裡人沒有農田,只能選擇到各類單位上班。不管是8小時工作制還是12小時工作制,他們都有休息日,都有固定收入,而且這些工作相對而言不需要多大的力氣。 農村人則是要從田裡刨食吃的,他們必須一鋤頭一鋤頭用力地鬆土、種莊稼、施肥、除草、撒藥、收割,每一道程序都不能偷懶,偷懶就意味著種不出莊稼,種不出莊稼意味著就要捱餓。而且這種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是不分天氣的,要承受風吹日曬雨淋的摧殘。

二、城裡人業餘生活豐富多彩。



多數情況下,城裡人的工資收入基本能在保證他們的日常開銷後還有積餘(做生意的收入會更高)。這些積餘的錢,城裡人一部分會用來投資或儲蓄,一部分會用來消費。消費的錢,有美容的、有學習的、有旅遊的,總之是願意幹什麼就幹什麼。所以城裡人的幸福感普遍高於農村人。


農村人辛辛苦苦從地裡種出來的糧食,多數往往只能填飽肚皮,餘下的糧食賣掉後換成錢,還要用來買種子、買肥料、種下一季莊稼。農村人在這種看不到頭的循環裡奔波勞碌到基本沒有業餘生活,經過一天的勞碌後,他們連電視都沒有興趣看,巴不得倒頭就睡。

三、城裡人退休生活更有保障 。

城裡人退休時,他們銀行有積蓄,看病有醫保,單位有退休工資,所以他們沒有後顧之憂,生活悠閒自在。他們年輕時沒有吃過苦,所以腰不駝耳不背,有能力照顧子女生活,也有閒錢四處旅遊。


農村人在田裡勞碌了一輩子,好不容易幫兒子娶了媳婦後,高額的彩禮一下子把家底全部掏空,有些老人還會因此背上債務。經濟的窘迫使他們不得不在兒子成家以後繼續在田裡勞作,以期用勞動力多換取一些糧食養活自己外加還債。他們沒有退休的說法,只有能不能勞動的身體。

四、城裡人的醫療條件優越。

城裡人平時有點小毛小病會立即到醫院治療,因為一來有醫保可以報銷,二來醫院離的也很近。


農村人從前沒有醫保,直到最近幾年才有了合作醫療,從前看病都要自掏腰包。所以過去農村人一般小病小痛都是扛著,只有扛不下去了才想到去找醫生,這種情況導致農村人一不小心就將小病拖成大病。

綜上所述,城裡人與農村人這些不同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導致他們年老時的身體和精神狀態也大不一樣。


城裡人到七八十歲時步履矯健、耳清目明的大有人在,甚至有些城裡人七八十歲了,看上去卻跟六十多歲的老人差不多。而農村人因為一輩子在農田裡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勞作,導致他們的平均壽命明顯低於城裡人,而且七八十歲時多數很顯老,多數都彎腰駝背了。

當然,也有城裡七八十歲老年人的精神狀態不如農村七八十歲老年人的。但比較而言,整體上還是城裡老年人的精神狀態好過農村老年人。


於小魚sy


“為什麼城裡七八十歲的老年人和農村七八十歲的老人年精神狀態差距那麼大?”這個問題,很現實,看到這個問題,愛農幫頗有感觸!也覺得值得深究!

那麼是城市老人家精神狀態更好還是農村老人家精神狀態更好?這個問題想必大家心中都有數!

城市老人家的生活狀態

第一:帶孫子(女)上學

每天早上只要是工作日,在城市中都能夠看到很多老人家背書包的場景,當然書包不是他們自己的,是他們孫子(女)的,即使書包看似沉重,但是,對於他們而言不是個事,個個精神矍鑠,還能和上班族搶佔空間;

第二:玩樂

城市老人家的特點之一就是樂於享受,把握生活的樂趣;你想想,即使農村老人家的孩子很有出息了,想著帶父母出去旅遊,好好玩玩,但是,絕大多數農村老人家都會拒絕,一是想著讓子女還是多存點錢,過好自己的生活;二是,這應該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已經提不起興趣了,壓根沒有那興趣了,常年封閉性的在農村生活,已經讓他們對外界喪失了探索的慾望,因為他們所體驗到的,所知道的,和城市裡的老人家相比,要比想象中少的多得多!這是一件多麼令人唏噓的事情!所以,城市裡的旅遊社專門有老人旅行團,農村裡壓根見不著這樣的存在!

第三:鍛鍊

城市老人和農村老人倒是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覺少,睡眠時間不需要很長,早睡早起的養生要求應該是老年群體完成得最好!

但不同的是,城市老人是在公園散步、鍛鍊,農村老人更多的就是不停地在忙活,各種忙活,你永遠想象不到,為什麼他們停不下來,為什麼他們有那麼多事要做!

農村老人家的生活狀態

農村老人家沒有城市老人家那麼多第一、第二、第三的選擇性,他們最多的就是下地幹農活;一生都是勞碌命!即使七八十歲了,即使人生已經過去將近一大半的時間了,但只要身體條件允許,不會像城市老人家一樣有退休時間,有享受生活的時間,還是在做農活!在這一方面,愛農幫倒是覺得農村老人家的精神狀態更好!

關於上述問題,有任何觀點,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愛農幫


普通農村老人與城裡老人的生活差距是顯而易見的,比如我小時候,就生活在農村。我們村裡有一對老夫婦,還住在茅草+泥巴房裡(沒有子女在身邊),屋裡黑洞洞的,下雨時還會漏雨,日子非常清苦。



一次阿婆在我們家門口閒坐聊天,剛好趕上飯點。媽媽就給阿婆盛了一大碗飯。阿婆堅持不上桌,坐在門口靜靜吃完。吃完後,一直和我媽說“你做的飯,怎麼這麼有味道”。後來我才發現,阿婆家裡的調味品,只有油和鹽。




阿婆眼睛不太好,有一次在家自己做菜,但又不知道熟了沒有,碰巧有鄰居在她門口躲雨,她就叫鄰居進來幫她嘗一下。黑燈瞎火的屋子,鄰居戰戰兢兢的走進去,並不敢嘗,就做了個樣子,然後告訴阿婆說:“熟了,就是味道有點淡。”



每天就靠老爺子出去賣一點家裡自產的雞蛋,過日子,沒有錢交電費,買調味品。沒有退休金,也沒有醫療保險。最近幾年好了很多,有了新農合保險,但是,就是錢數很少,只有不到100塊一個月,生活,還是捉襟見肘。

我後來到了武漢上大學,室友家裡是武漢市區的,有次室友過生日請我們去她家吃飯,看到他爺爺奶奶,穿著講究,奶奶還戴著珍珠項鍊,感覺和我們村裡的那對老夫婦,差距簡直不能再大了。

室友爺爺是退休電力工程師,奶奶也是退休工人,2個人的退休金加起來,比我後來上班掙還要多。而且還有醫療保險,住在過去單位分配的樓房,交通方便,醫療方便,娛樂設施豐富。老人們隔三差五,就聚餐,喝茶,出去到KTV唱下午場。


當我看著室友的爺爺奶奶,裝修富麗堂皇的大堂,燈光明亮,每一個人臉上堆滿了笑容。恍惚間,想起了在家鄉那座村子裡的老夫婦,傍晚,在沒有暖氣和電暖爐的冬天,裹著厚厚的棉衣,圍著炭火盆烤火的場景。


烽火觀察


如果讓我說農村人和城市同年齡人身體健康狀況農村人不如城市好。並不是說同年齡農村人可以種田種地,城市人做不了就認為農村人身體健康狀況比城市好。

十八歲前我在農村做過各種體力活,挑一百多斤走幾十裡完全沒有問題。前年我弟蓋房子挑土大約七十斤左右,肩膀受不了,沒有鍛鍊疼。種花生整地我姐說樣子架式還在,就是手打起了泡。

現在城市人60歲退休了,退休工資有高有低,但是畢竟每個月生活不用愁。早晚散步大多是退休老人,可是農村一個月滿60歲老人只有幾十塊錢,最多相當城市人一天費用,而且孩子們在外打工,兒女們各有各的難處,不是特別困難父母不會輕易問兒女要錢。

一個月前農村正是農忙季節,雖然現在種一季水稻,盤田整地還是力氣活,油菜收割了,整田插秧,現在種田60多歲在農村算年輕人,我姐夫75歲患有嚴重冠心病,挑了幾擔麥子回來差點沒命了,去省人民醫院做一個心內手術差不多10萬元,我姐說這得多少麥子啊。

城市人這個年齡為了健康,農村人這個年齡為了生活,命各不同,生活無奈。

當然相對來說長期做體力活農村人肯定比城市人辛苦,身體健康狀況更差。


王老歪49681976


我不清楚你是從哪裡得出農村老人精神狀態比城裡老人好這個結論的?我的感覺恰恰與你相反!

農村老人年老了還在地裡勞作的確是事實,但也是沒有辦法!你不要以為農村老人真的喜歡這樣勞作,這種所謂的“喜歡”更多的是習慣成自然!他們也想同城裡老人一樣可以有退休生活,之所以活到老幹到老,還不是因為養老保障不如城裡老人好嘛,從個體上來說的確有一些農村老人七老八十了仍然精神抖擻,也有不少城裡老人剛過六十就已老態龍鍾,但是從整體上來說無論是預期壽命還是精神狀態城裡老人都要比農村老人好!

我媳婦的奶奶今年八十多了,也生活在農村,身子骨的確硬朗,我家小爺爺小奶奶也八十多了,小爺爺是去年過世的,小奶奶還健在!他們在農村真的算高壽而且精神狀態不錯的,但是這樣的老人在農村並不普遍,我也認識不少城裡的高壽老人,許多六七十的老人看起來同四十多的中年人差不多,我的兩個師傅今年已經八十多了,我們已經認識十幾年了,這兩年他們才漸漸有點老態,我個人認為農村老人比城裡老人相對更顯老一點。


我們看看數據:城鄉壽命是有差距的

雖然現在城鄉差距越來越小,但是城裡人整體壽命還是比農村人要高一點的,201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結果是城鄉預期壽命差不多差了5歲,如今還有3歲左右的差距,根據平均壽命由低到高排列分別是:農村男性平均壽命【2010年時還不到75週歲】、全國男性平均壽命、鄉鎮男性平均壽命、農村女性平均壽命、城市男性平均壽命、全國女性平均壽命、鄉鎮女性平均壽命、城市女性平均壽命,相對而言女性比男性更高壽。


精神狀態好壞既有身體原因,更有心理原因!

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要想長壽除了身體好更要心態好,樂觀的人相對精神狀態好一些,相對而言樂觀也有助於長壽!年紀大了啥事不幹也不行,但是也要適可而止!既不能太勞力也不能太勞心!


心安理得君


對於這樣的問題,我看重農村老人,今不作長篇大論,簡單說說吧,有些人,其實是把題主的意思領會錯了,他們總認為城裡人有錢有車有房有花銷,還能周遊世界,且生活營養價值高,保養也到位,無思愁慮,清閒怡心看看山水,善養花鳥,無處不自在,他們何處不風光?其實本人認為非也。農村老人土生土長土生活,跟著四時,順應自然,風雨裡摸爬磙打,暴日下農田汗下,三九里寒氣浸身從不害怕,吃的是粗茶淡飯,飲的是一碗涼水,洗個臉也是隨便一抹啦,有時,夜宿野外地當床,兩眼數著星星看著月亮,這樣的日子,這樣的自在,恐城裡老人是可望不可及也。農村老翁嫗,沒有擦脂抹粉,沒有幾盤子幾碗,沒有高檔茶飲,沒有高級營養可觸及,也沒那麼休閒,儘管有一雙粗糙的老手,一張皺巴巴的老臉,可他們的心是善良而堅強的,莊稼地裡熬日子,祖祖輩輩都過來了。因為他們有一顆不畏艱難的心,有一身堅硬強有力的骨骼,臉上雖然佈滿蒼桑,但精神倔爍。這樣的精神面貌恐城裡老人是望塵莫及呀,在農村八十多歲的男女老人幹活還相當買力的,甚之部分九十多歲的老人也在下地幹活,甚之撿拾破爛,他們靠自然養就了一副身子骨,九十百十以上的長壽星無數,四世同堂,甚之五世同堂者尚有之。城裡的老人這樣的多麼?生活環境的不同,造就了城鄉兩極分化的邊緣,但農村老人不攀不紅眼,城裡老人無非白白胖胖罷了,身子骨與精神怎可與鄉下同齡人相比?農村老人世代跟著日月過生活不也樂乎?

謝謝。


福自福地來wjf


由心生,七八十歲的,一生的經歷早就寫到了臉上,長象又會對氣質有所影響。城裡人和農村人年輕時經歷不同。城市裡老人人領著退休金,修身養性,只為健康長康,而很多的農村老人,特別是七八十歲的這批都沒養老保險,只能依靠兒女給些錢,而女兒也有生活開銷,老人不得不自己下地幹活養活自己。

最主要的是城裡的老人眼界相對高些,小張是由農村嫁到城裡的兒媳,這些年來,他明顯感覺到公公與自己父親生活的明顯差距。公公七十多歲了,也不依靠他們自己過,身體硬朗。


每天的生活是,早起打上五穀粥,這五粥定期換,裡面會加很多營養品棗、枸杞之類,也會加些降血壓類,反而就是按醫生建議食補。之後吃水果,公公心臟不太好,公公就儘量少接觸讓自己生氣的事。有時間下樓找老夥伴,下棋、打打撲克。中午再年睡上一小時,下午會和還有些老戰友,老同伴,互發微信在朋友群互動、在朋友圈點贊,有時約到KTV吼幾首,他們總包場價值便宜得驚人,一下午每人只幾元錢。

傍晚又會下樓走步遛彎,看微信走步裡也總是名列前茅。把自己的生活按排的有規律、有節奏、有品質。公公婆婆都有退休金,金錢上完全不指著小張,小張孩子讀書學特長之類公公還會給孩子紅包貼補小張。

而小張生父,老家一直有地,都是他父親是主力,雖然老人這幾年身體明顯不知從前了,但是老人不想難為兒女,強撐著幹些能幹的活。每次小張回家都心疼父親,給父親留點錢,讓他別幹了,但是父親總是放不下他的地,他的牛,還是成天操勞著。




人年齡大了身體總還是有些故障,小張的公公心臟嚴重了,雖然有醫保,但是去大城市看病轉院手續辦不下來,但還是去了,檢查下來堵了70%,達到心臟搭橋臨界點。堵到這個程度可以做心臟搭橋,這樣血流更暢通,但做了搭橋之後,所搭的橋易掛住血裡的血漿形成新的血栓。

也就是說心臟搭不搭橋各有利弊,主要看病人的選擇。小張的公公年齡雖大,但是上網還是很溜,這些知識都是他從網絡上查得一清二楚,還反過來給小張他們講,也沒有讓兒女拿主意,自己決定不做搭橋,做保持治療。治病的錢也沒用小張承擔。

而小張自已的父親,前不久發現是胃癌中晚期,做了切除手術。手術之後關於化療的問題,小張一直不知如何是好。一是父親的身體素質已相當不好,不知道還能不能經得起化療折騰,二是就算化療了也不一定比不化療活得更久,花錢遭罪不值得。但是放棄治療小張又是對自己父親的不孝,沒有盡到責任,這讓小張左右為難,不知如何定奪。


經歷決定眼界,眼界決定想法。從小張雙方老人的表現可見城裡和農村人的想法、做法差異。但隨著城鄉一體化的建設,城鎮的老人和農村的老人差距將會越來越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