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小农思维:渴望旱涝保收的人,最后只能稳定地当一个穷人

体制内小农思维:渴望旱涝保收的人,最后只能稳定地当一个穷人

来源|喜马拉雅FM喜马头条的精品课《听10W+》

10年前考进银行体系的人,当时有多少人羡慕。那可是当年的铁饭碗,工资待遇那叫一个好。

体制内小农思维:渴望旱涝保收的人,最后只能稳定地当一个穷人

但现在呢?现在整个传统银行业被互联网金融冲击得不行,收入下滑,银行的日子都难过,更别说银行从业人员了。

有远见的人,早就做出了选择

我的另一个朋友,今天早上发了一条朋友圈:她三年半前从当时别人羡慕的外资银行辞职出来,加入一家当地正在起步的财富管理公司,她说这三年是她进步最快的三年,也是财富增长最快的三年。

体制内小农思维:渴望旱涝保收的人,最后只能稳定地当一个穷人

很明显,她很庆幸当初自己的勇气和决定,带着小小的骄傲。这不是靠个人努力成就自己的鸡汤故事,因为个人成就这件事上,努力占的比例很低。

她走的最正确的一步,就是选对了趋势,抛弃了即将下沉的泰坦尼克,踏上了高成长的新赛道,这才是有可能成就自己的真正原因。

过去几年,伴随着外资银行在国内的没落,相对比的是中产阶级的群体崛起,对于国内和海外理财的需求井喷式爆发,大资管的概念很火。所以财富管理公司的业绩都很好。

很多财富管理从业者,一笔单子的佣金,就是过去在银行半年一年的薪水,工作几年,买车买车的人比比皆是。就像前些年的房产中介,碰上房地产行业井喷发展,一样道理。

为什么父母以前说的,现在是错的

有些人说,出来混风险大呀,这几年行情好,过几年行情不好了咋办呢?我们知道,任何行业都有生命周期的,一个行业永远增长是不现实的,因为这违背规律。所以我本人,从来就不相信铁饭碗行业这种事。我们的父母之所以认为公务员、银行之类的好,是因为在他们的概念里,这些行业还处在上升曲线里。

体制内小农思维:渴望旱涝保收的人,最后只能稳定地当一个穷人

他们也没错——他们年轻的时候,这些行业的确处于上升曲线。而有眼光的人,能够看到这些行业如今真实的现状。不管是因为政策限制,还是因为市场竞争,事实是,这些行业几年前就过了上升趋势的顶点,已经处在很明显的下降通道里。

所以,当年被父母苦口婆心“忽悠”进了体制内,自信满满地向同龄人炫耀工作的孩子们,现在就不得不面对收入越来越低,工作越来越鸡肋的窘境。

问父母?他们的父母也只能是一脸懵逼,哑口无言。因为他们的父母也没有经验,不知道会发生这种事情。他们没经历过一个行业的完整周期,他们真的不懂。他们把短暂的现象,错当成了永恒,他们不够敬畏周期。

有种出来混的,哪有怕失业的

那些真正出来混的人,比如我那个转行财富管理的朋友,就懂得如何抓住行业上升的趋势,把财富的增长曲线弄得和行业增长一样漂亮。当然,只要是一条曲线,一定会存在峰值,然后开始进入平稳期,甚至向下走。到时候她该怎么办呢?

其实没有关系的,人生本来就不可能一招鲜吃遍天,那样活的也太容易了。选择的关键,是要先在一个上升趋势里赚到钱。挣到钱,这意味着有现金在手。

现金流有多重要呢?你会发现,很多想要跳出体制的人,最终都没出来。你不能一概嘲笑他们没勇气,有些人是真的跳不出来。

体制内小农思维:渴望旱涝保收的人,最后只能稳定地当一个穷人

为什么?因为没有资本。体制内升不上去的,根本没什么钱。只有资本才能给勇气带来足够的底气。

最后说一句,如果你和我一样都是混市场的,那么希望我们都能活在行业的增长曲线里,并且时刻提醒自己如何跨越行业周期,不断升级打怪,成就更好的自己,提升自己的财富价值和人生价值。

如果你在体制内工作,我衷心希望你不管喜不喜欢你的工作,都能时刻保持警惕,拥有随时离开体制的能力。另外有可能的话,不管是靠副业还是怎么样,赚到自己的第一桶金,那是你未来有可能离开的勇气和底气。

关于主播:

《听10W+》喜马头条出品。捕捉朋友圈最独特观点,最新、最热话题。网络朋友圈大事记,让您随时随地掌握朋友圈动态。爆款、石锤、吐槽、吃瓜……总有一款适合您。助您打开脑洞,一身轻松。

关于喜马拉雅:随时随地,听我想听!4.7亿用户的共同选择,听段子听小说听新闻听音乐,就用喜马拉雅!

体制内小农思维:渴望旱涝保收的人,最后只能稳定地当一个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