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红利显现 童书出版面临新考验

日前,全国多地相继出台“催生”二孩政策,建立完善的生育支持和幼儿养育等政策福利。

“二孩”红利显现 童书出版面临新考验

作为第28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龙岗分会场系列活动之一,在7月17日至18日举行的第33届全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年会上,深圳书城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深圳自二孩政策放开之后,生育率明显提高,以中小学生入学率为例,深圳的高中生每年有8%~9%的增幅,初中生则达到两位数,有10%的增幅,幼儿园是入学率增幅中最高的,达到18%~20%的增幅。这政策开放以来,二孩人口红利在深圳已经显现,这也意味着童书市场的扩大。但童书出版是否一定增长?

据悉,2011年到2017年,深圳书城的童书零售从3000万增长到6000万。2018年上半年,深圳书城童书销售在零售方面有5%的销售增长。如果细分到各个类别,社科类和科技类增长是走低态势,童书则保持连续增长。虽然如此,童书的零售增长率却在逐年下降。从前些年15%甚至20%左右的高速增长,下降到去年只有8%左右的增长。零售基数在不断变大的同时,增幅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放缓。

一方面,国内童书出版竞争激烈,近几年,由于童书品种不断增加,同质化严重,尤其是低幼类童书和儿童百科类,对书城采购造成选择难的困扰。另一方面,电商大促中,对出版社的折扣压得过低,直接导致消费者流失。“大书城周末到处是看书的孩子,实际购书却不多”。深圳书城方面这样说。

而这也是参加年会的全国30多位专业少儿社社长谈论最多的行业问题之一。与会嘉宾围绕少儿出版提高质量、“走出去”、渠道之殇,以及人才管理等诸多话题展开。但参会嘉宾也一致认为,虽然少儿出版还存在一些问题,但童书市场人口红利显现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副司长许正明在发言中说,目前少儿出版重数量轻质量,重引进轻原创,这就使得图书同质化明显,而原创精品被淹没在这些质量粗糙的书海中。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进口管理司副巡视员王华提出,少儿出版是中国出版走出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儿出版应自觉把推动文化走出去的国家使命与企业做大做强,及其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她建议,少儿出版要积极强化内容建设、优化区域布局、借力使力、拓展国际平台、在海外设立出版机构,并牢牢抓住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机遇,让我国从少儿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

中宣部出版局局长郭义强强调指出,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提出要着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少儿出版即具有肩负培养时代新人的责任,首先要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其次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要重视孩子的合法权益。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则梳理了过去20年我国的少儿出版经验,对少儿出版予以高度肯定。他表示说,新时代少儿出版要高质量发展,要有更加高远的目标定位。

此次年会由深圳出版发行集团主办,广东新世纪出版社、深圳书城龙岗城实业有限公司协办。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杜传贵,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党委副书记何春华,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河,中国出版协会少年儿童读物工作委员会主任、原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与会并作发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