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殺韃子」是怎麼一回事?

起航161896440


韃子之的是北方的少數民族,比如蒙古族、滿族等。

那麼“八月十五殺韃子”是怎麼回事呢?這是漢族人民用自己的傳統文化加上自己的智慧對元韃子的誅殺行為,在元朝末期,民不聊生,百姓都揭竿而起,可是如果不能統一起義的時間,很可能就會被元韃子逐個擊破,所以朱元璋為了給大家傳遞消息,採用了料事如神的劉伯溫的計策,在八月十五之前不斷的製作月餅,免費送給大家,月餅餡裡面寫著“八月十五子時誅殺韃子”,所以到了這一天夜晚,他們一舉成功,後來為了紀念這件事,家家戶戶都有吃月餅的習慣,八月十五殺韃子也是因此而來的。

其實具體的事情經過比這個更精彩,反映了當時人們的智慧以及對韃子的仇恨之深。

潁州劉福通及各地老百姓紛紛揭竿起義,元朝官員個個膽戰心驚,所以派兵鎮壓,還派元韃子到達每家每戶,看守他們的行動,為此百姓們都是苦不堪言,連切菜用的刀都被沒收,用的時候向元韃子要,用完再還給他們。除此之外,要是家裡有漂亮的女兒或者媳婦就更加危險了,元韃子讓漢人買門檻子,意思就是你買了這個,我們就不進你媳婦和女兒的房間,但是隻有富貴人家買得起,其他普通家庭根本買不起,只能任由他們宰割。

最嚴重的是言論還不自由,如果遇上幾個玩得好的,一起說笑,大多會被舉報成是謀反的,為此丟了性命,所以這段時間,百姓的生活還不如家禽來的自在,後來很多人冒著生命危險去投靠朱元璋,朱元璋也知道大家都想著起義,可是在這個沒有手機通訊的年代,如果不能同時起義,定會遭到元韃子的屠殺。軍師劉伯溫嘴角微笑說:“元韃子在每家每戶也就一個人,如果大家能在同一時間動手,別說一個,兩個三個都能殺盡。”朱元璋說:“話雖如此,可是這麼多人,我們怎麼通知?還沒等你通知完,就被元韃子殺死了。”劉伯溫:“我早有計謀,我們讓人制作大批月餅,然後分發到商店、地攤以及供奉的寺廟就可以了。”

八月十四、五這兩天,元韃子看見到處有人買月餅,就問這是什麼?老百姓說這是月餅,八月十五拜月的供品,你們不買我可以送給你吃,韃子哪會吃這些,他們便解除戒心,到了中秋節當晚,韃子也和漢人家裡一起飲酒,大家在吃月餅的時候,發現裡面有紙條,裡面寫著“請今夜子時殺死你家的韃子兵。”韃子看見後急忙問:“這是什麼?”百姓說:“這是餅芯子、祝你全家團圓、月娘娘保你平安之類的。”韃子信以為真,還嘀咕就你們漢人名堂多。

到了子時,家家戶戶都把自己家裡的韃子殺死了,隨後一同起義,推翻了元朝。

所以這個事情一直被流傳至今,有的地方吃月餅的時候還向晚輩說這些故事。


羽評歷史


首先,這只是個民間傳說,是段子。

按照傳說,元朝的時候,蒙古人統治著漢人。他們把人分成四個等級,蒙古人第一等,原來南宋的漢人就是第四等。

蒙古人在每個村子都派了一個蒙古兵當里長,百姓就稱呼他家韃子。總之,蒙古兵非常尊貴,要由漢人供養著。而且,他們脾氣暴躁,對漢人動不動就是一頓打罵。

而且,蒙古人怕漢人造反,每十家漢人才有一把菜刀和剪子,要用的時候就去蒙古人家裡借,用完了再還回去。還傳說漢人家的姑娘出嫁,要先陪蒙古人睡三天,所以結婚之後,漢人會把生下來的第一胎摔死。

各種各樣的傳言吧,

蒙古人統治極端殘忍,漢人忍無可忍了,就開始造反了。這裡面最有名的,那就是陳友諒、朱元璋了。

朱元璋造反的時候,軍師劉伯溫就出主意了:天下人都對蒙古人恨之入骨,如果能大家一起動手,一定能把韃子殺光!

於是,朱元璋下令在八月十五這天動手,還把殺韃子的紙條放在了月餅了。中秋節的前幾天,商店裡開始賣月餅,家裡窮的,商店還會免費送月餅。韃子不懂,就問這是什麼。漢人就告訴他們,這是月餅,中秋那天拜月用的。於是,韃子就放鬆了警惕。

等到中秋節這天晚上,韃子也跟著吃喝湊熱鬧,老百姓掰開月餅,看到裡面的字條,於是群起攻擊韃子!殺了韃子之後,老百姓就敲鑼打鼓慶祝了。

以上內容僅僅是傳說,而且,元末明初的正史、野史、筆記小說,都完全沒有相關的記載。真正流傳開來,是在晚清的時候。

那時候清廷腐朽無能,老百姓也是飽受欺壓。一些民間反清團體就湧現出來,而且勢力越來越大。

(義和團)

八月十五殺韃子這個傳說是誰先創造出來的,現在已經無法考證。但是在清末的那段時間,這個傳言被很多團體所利用,白蓮教用過,義和團也曾經用過。

不管這些反清團體最終結果如何,這個“八月十五殺韃子”的傳說,算是徹底在老百姓之中紮根了。

總之,這個“韃子”,後來也並不是特指當年的蒙古人了,而成了泛指一切侵略壓迫漢人的外族人,這句口號也成了反抗壓迫的象徵。


七追風


估計有不少不知“韃子”是為什麼意思的。這不見外,正常。這樣的詞,嘖嘖,韃子多少是有些蔑稱的,與鬼子一般無二,是的,鬼子,小鬼子,日本鬼子,這個大家定不陌生的。韃子何謂?

當年,民國時孫中山有個口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個驅除韃虜是什麼意思?就是指推翻腐朽的清朝專制統治,清朝是滿族建立的政權,這裡韃虜好像更多就是指滿族了。但不全是,“韃虜”當是一個代稱了,指的是歷史上漢人對中國北方少數民族民族如蒙古族、滿族等的蔑稱。當然,這裡首先要明確,這都是當是歷史環境的需要,不這樣不足以激民憤,不利於團結反壓迫反侵略。驅除韃虜與驅除小鬼子,驅除侵略者一樣是民族救亡運動時的需要,民國後就放棄該口號轉為“五族共和”了,當今這種稱呼是不恰當的,畢竟,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敵視蔑視少數民族,有違憲法中的民族團結精神,所以這個詞在解放之後就禁止使用,並有相關頒佈《政務院關於處理帶有歧視或侮辱少數民族性質的稱謂、地名、碑碣、匾聯的指示》。那麼問題中的“韃子”與“韃虜”都是一個性質的,可見,提問題者也真有些刁鑽呀,呵呵,首先,俺在此聲明瞭,俺於此處並無半點蔑視歧視之意喔,

至於

,八月十五殺韃子,據說,其實就是一句暗號。無風不起浪,歷史上應當有這麼一樣類似事情的,不過,後來漸漸流傳著流傳著故事就多了,又是朱元璋、又是劉伯溫、又是義和團的等等,但無外乎都是一個意思,就是藉著中秋月圓,發月餅送月餅之機,把月餅中夾帶紙條,上面一句話“八月十五殺韃子”,依此來聯合行動鬥爭反抗壓迫,也應該確實收到了不小戰績的,是以,這麼有創意,有智慧的策略,後來,漸漸傳為了佳話......越傳故事越豐富......


東聲西音


此故事,流傳很廣,時間很長。但有幾點無法解釋_____

一、是由誰組織發起的?哪一年(只說8月15)?什麼地方?多大範圍內?都木有記載和詳細說明。太簡單,太籠統。

二、到1949年時中國的文盲總數超過90%,600多年前文盲人數更得要多得多。可以說百姓中識文斷字的沒有幾個。更何況,自元朝建立以後,殘暴腐敗,民不聊生。再加地主的盤剝 ,吃不飽肚子,生活艱難,這是常態。普通百姓念得起書的沒有幾個。不認識字,怎麼知道月餅裡的字條,是什麼意思?

三、據說是8月15,頭一個月前,就有組織製作分發月餅。這樣大規模的行動且時間並不短,元朝的各級官員和軍隊沒有察覺?同時還有很多漢人,是為元朝政府忠實”工作”的,朱元璋的軍師劉伯溫,50歲前,就是元朝政府官員,為元朝的穩定和發展,做了很多的實事。在郭子興死後,朱元璋成為這支起義軍領袖,朱元璋似劉備請諸葛亮,聘請劉伯溫為軍師。郭子興和朱元璋的起義成功,與劉伯溫沒有一點關係,所謂,密謀約定”8月15殺韃子”在月餅裡塞紙條之故事,更與劉伯溫無關。況且蒙古人和色目人,也都愛吃月餅這個食品的。同時也太低估能夠征服亞洲大部、歐洲一部的蒙古人和色目人的智商了。

四、在1352年,朱元璋參加郭子興農民起義隊伍以前,在大約元朝建立60年以後,就有很多支農民起義軍。比較著名的有劉福通、郭子興,徐壽輝(陳友諒的”領導”),張士誠等。他們這些起義隊伍,從沒有”8月15殺韃子”在月餅裡塞紙條的統一號令起義的記載和傳說呀。元朝政府和軍隊,最後被朱元璋打敗推翻。那麼此故事肯定與朱元璋有關 ,但朱元璋當初,只是參加郭子興起義隊伍的一個吃不飽肚子、總挨欺的出家和尚而已。後來受到郭子興的賞識,得到重用提拔,郭子興死後,朱元璋成為這支起義軍領袖。先後打敗了陳友諒,張士誠起義割據勢力後,有了打敗推翻元朝政府軍隊的實力後,經過幾年的征戰,打敗元朝政府軍隊,推翻元朝政府,而建立明朝。此故事,所發生的時間、節點、內容,與朱元璋參加郭子興起義軍,直到建立大明王朝,無半點聯繫上的因素。所以此故事,純屬明朝建立後,歷史某個人杜撰出來的。只是在百姓中傳播而已。硬生生的將傳統節日,中秋節,說成是起義”殺韃子”節日。純屬子虛烏有。






風過沙沉


謝邀。“八月十五殺韃子”的故事聽老一輩人說過,和明太祖朱元璋有關。下面,我就簡單的說說“八月十五殺韃子”究竟是怎麼回事。



元朝末年,天下百姓不堪忍受元朝暴政,紛紛揭竿起義。為了鞏固統治,朝廷做了兩手措施,一方面殘酷鎮壓農民起義軍,另一方面派人到各家各戶蹲點,嚴密控制和監視老百姓的一舉一動。

當時,老百姓稱這些蹲點的蒙古人為“家韃子”,家韃子成了百姓身上的附骨之殂,他們飛揚跋扈,貪得無厭,不僅白吃白喝,還對老百姓輕則罵重則打,家家戶戶敢怒不敢言。這些窮兇極惡的家韃子將所有鐵製器具沒收,就連家裡做飯用的菜刀都要由他們保管,用時去領,用後即還。

如果家裡有大姑娘小媳婦啥的,還要向他們繳納高昂的門檻費,如果不交,這些家韃子可以隨意出入,很多女子遭到他們強姦玷汙。而且門檻費沒有固定的價格,一切由家韃子說了算,他們想收多少就是多少,家境好一點還能勉強應付,家境不好的那就遭殃了。你要是敢惹他,他就誣告你謀反,搞不好小命不保,家家戶戶只能把這些家韃子當作祖宗一般供著,對他們恨之入骨,卻又無可奈何。



水深火熱的日子不是一天兩天,而是長年累月遙遙無期,所以一些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偷跑出去跟著朱元璋造反了。由於家韃子布控嚴密,逃出來的人畢竟有限,這令正在招兵買馬的朱元璋頭疼不已,兵力有限,打不過元軍,怎麼辦?

滿腹韜略的劉伯溫向朱元璋獻上了錦囊妙計——中秋臨近,商店地攤到處都是賣月餅的,若是窮苦人家買不起的,便有人免費贈送。家韃子不懂,也不知道這圓餅子是幹什麼用的,百姓便告訴他這是月餅,是中秋節的供品,家韃子消除了戒心,便不再盤問了。

中秋之夜,家家戶戶拿出月餅瓜果賞月飲酒,家韃子們也來湊熱鬧,個個喝的酩酊大醉,百姓將月餅掰開分而食之,每個月餅中間都有一張小紙條,上寫:今夜子時殺死你家的韃子兵。家韃子不懂漢文,好奇的問紙條是什麼?有的說是餅芯子,有的說是保佑你平安的,反正答案五花八門,把家韃子們哄的一愣一愣的。



子時一到,家韃子個個醉的跟死豬一樣,大家按照紙條的指示一齊動手,送這些惡魔般的家韃子們見了閻王。這是一個歡騰的夜晚,各家完成了殺敵任務,都走出家門,互相打聽:“你家的韃子殺死了嗎?”“殺死了 ! ”“你家的呢?”“那還用說,早嗚呼了 ! ”於是人們敲鑼打鼓,噼噼啦啦的點放起鞭炮。

這就是“八月十五殺韃子”的故事,它充分的告訴了我們一個千古真理,哪裡有壓迫,哪裡必有反抗。

心若頑石,帶刀修行;無材補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嶽頑石,碼字不易,請關注我。


西嶽頑石


八月十五殺“韃子”是怎麼一回事?我小時候就常聽老人們講述,八月十五殺“韃子”的故事,說的是在元朝的時候,蒙古人統治著漢人,在每一個村莊都有一個蒙古人的首領,老百性稱這些人叫,“韃子”,韃子對漢人的統治非常殘忍,漢人敢怒不敢言,忍無可忍,人們對韃子的所作所為,看在眼裡,恨在心裡,人們相互之間走村串戶,互相轉告,八月十五殺韃子消息,寫在紙條上利用八月十五晚上各自都走村串戶借用送月餅之機,相互通知百性行動起來,把韃子殺掉,這是漢人推翻蒙古人統治的一項策略。


志同道合179276449


曾記得在小學四年級時,我們的一位音樂老師(男)苗老師給我們講過這故事,元朝時漢人在中秋節前在月餅中藏有關於約定八月十五中秋武裝起義的紙條通知大家,用相互贈送月餅的禮儀來達到送通知的目的,這個方式不易被人注意。這個故事我致今都能不忘記。








牛裁縫


首先知道韃子是什麼意思,自漢朝時稱蒙古鐵騎,為馬韃子,指馬上作戰的士兵,和平時期,他們有時小股進關燒殺搶掠無惡不做,成吉思汗時蒙軍統治半個世界,壓迫汗人,他們人口少但做戰勇猛,每十五個汗人養一個韃子,好吃好用的先讓他享用,當時法規,後來蒙人的戰線太長,汗人紛紛造反,定八月十五殺韃子。


居士佛748


聽家裡的老人說,元朝統治的時候,把婦女的乳頭上拴上鈴鐺,然後讓她們去擀麵條,叫響鈴面。被元朝的統治壓迫得忍無可忍的時候,8月15的時候,就寫上紅綠紙條,塞到月餅裡。大家一起約好去起義。所以我們月餅裡面的青紅絲,就是當時一起行動的暗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