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县鱼山街道移风易俗 一场白事节约万余元

“这是我们村红白理事会持证上岗办的第一例白事,我们严格按照街道白事操办标准治丧,取消了像请吹响班、买棺材、置办纸活等一些不必要的花费,哀乐全部使用音响播放,白布只限于逝者子女,饭菜按照6元左右的标准每人一碗。这么算下来,前前后后总共能给村民省一万多呢!”鱼山街道移风易俗督导组来到眼光村时,红白理事会理事员李广义这么说。

金乡县鱼山街道移风易俗 一场白事节约万余元

6月8日,鱼山街道移风易俗工作督导组先后来到提交白事申报的吴庙、杨庄、窦堂、周庄、眼光、高庄6个村查看红白理事会持证上岗和移风易俗工作开展情况。走近白事操办地点,再不见往日醒目的纸屋、纸轿、纸马、吹响班,只有一条树立在大门口的指示性白布和置于一角的音箱播放着悼念逝者的哀乐;也看不到聚集在一起的身着“白大褂”的悼丧者,只看见三三两两的人们带着简单的“孝帽”、“搭头”,可以判断出他们与逝者是近亲属关系。放眼望去,更多的是一群群身着平时衣服的群众,分不清是悼丧者还是围观村民;而佩戴着会员证的红白理事会成员,则在其中忙碌穿梭。

“没有了棺材,礼数不能少,咱也得想办法让人风风光光地走。”吴庙村红白理事会会长杨安锋指着墙边精心布置的花架: “这个是用来安放骨灰盒的,在抬架子的时候,四面围挡的鲜花能防止骨灰盒滑下来。”

金乡县鱼山街道移风易俗 一场白事节约万余元

音箱代替吹响班播放哀乐

“现在操办白事,按要求只限于逝者子女可以穿‘白大褂’,以后移风易俗推行开了,戴个袖箍、白花,估计大家也能接受。”几位村红白理事会会长不约而同地都提出了这一想法。

在督导各村移风易俗工作时,督导组与各村红白理事会交流了对该项工作的看法:“丧事简办并不是说让大家办得草率简单,白事该有的环节我们也都建议保留,但是我们会鼓励村民们选择更适合的方式,既能表达哀思,又能杜绝浪费。我们的根本目的,是倡导厚养薄葬,让群众甩掉以往白事的‘人情包袱’,更重视对老人生前的孝道,刹住攀比浪费的歪风。”

5月11日,金乡县移风易俗现场会在鱼山街道召开,要求全县13个镇街创新思路、统一标准,将移风易俗工作切实落实到位。会议结束后,鱼山街道第一时间召开红白理事会培训会,明确红白事操办标准,要求红白理事会持证上岗,规定操办白事之前必须向民政办提交申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街道53个行政村的红白理事会全部持证上岗,严格执行移风易俗工作标准,工作中基本没有遇到太大的工作阻力。移风易俗工作能够如此顺利的开展,充分反映出该项工作是人心所向,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自觉拥护。(王允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