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情 园丁梦—记福泉市教育局驻村第一书记李树稳

“我们的水已经到家了,谢了,李书记!”

“小李,你们发动我们种又帮助我们销售的蔬菜,钱我们已经收到,谢谢!”

“小李子,道路通,寨门立,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书记,“五改、五化”政策太好了,我们感谢政府!”

………

虽驻村时间不长,但在老百姓心中却留下了很深、很好的印象,这就是福泉市教育局派驻陆坪镇洞铁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树稳。

2017年8月,响应脱贫攻坚工作号召,李树稳放弃原来城里面舒适的工作环境,把只有1岁的儿子交给母亲和在医院上班的妻子,毅然选择来到了属于省级一类贫困村的陆坪镇洞铁村,成为了一名驻村第一书记。

洞铁村位于陆坪镇北面,共有19个村民小组,35个自然村寨。全村有1318户5165人(其中:农村人口1307户5123人),党员76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67户1653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5户545人,贫困发生率为10.64%。

到村后,他带领驻村工作组走组窜户,对全村297户992名贫困户进行遍访,召开座谈会,了解村情民意。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群众是主体、思想是先导、设施是支撑、产业是核心、作风是关键”,提出“抓产业、强组织、换新颜”的工作思路,以“四狠抓四切实”落实脱贫工作,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一条符合洞铁村实际发展的扶贫工作新路子正在形成。

为解决村基层党建薄弱,发展缺乏带头人的问题,一是强化阵地建设,积极争取市湖南商会支持5万多元完善新村委相关设施设备,市民政局10万余元完善村文化阵地建设,巩固党组织活动阵地,为凝聚党员、服务群众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强化组织建设,成立脱贫攻坚前线支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组织各小组成立组务委员会,完善村规民约、组规民约,建立家训,凝聚力量,共同攻坚。三是组织各组建立微信群,发动在外务工、经商及出嫁的同志进群,共同倡导良好的生产生活、饮食、风俗及家庭教育习惯和商讨家乡发展。同时邀请本村优秀共产党员、种养殖大户及周边的能人志士,定期不定期给贫困户传授致富发展理念,提高自我发展致富能力。四是开展第一书记讲堂、院坝会等宣传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等,切实转变群众思想意识,激发内生动力。

狠抓产业发展,切实增加群众收入

紧紧抓住产业是增收的核心,按照“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李书记和村支来两委精心谋划、主动作为,形成了以村合作社和贫困户牵头成立的合作社两条经营主体带动发展。建成年出栏1200头生猪养殖场一个,百香果园62余亩,20亩流水养鱼基地一个。100户377人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3.96万元;通过杨通勇、黎冲两位贫困户牵头,带动种植蔬菜150余亩,实现80户贫困户增收,发动种植烤烟527亩,辣椒1167亩,刺梨1500亩,葡萄52亩、梨1250亩等。目前,食用菌、佛手瓜等产业的发展正有序推进。

狠抓因户施策,切实改变贫困面貌

作为第一书记,李树稳同志同村支两委根据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不搞千篇一律,不搞强制命令。在解决住房上,实施了易地搬迁,地灾搬迁和危房改造。在生产就业上,通过技能培训实现劳务输出和发展种养殖业,确保贫困户脱贫能稳得住。同时加大对教育和医疗政策的宣传和落实,确保不因生病、就学而返贫。仅2017年,帮助152户贫困户完成危房改造并入住,发动48户移民搬迁,开展技能培训5次,实现120余人就业等。实现122户461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9.32%降至10.64%,贫困程度得到进一步改善。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变居住环境

脱贫攻坚的成效,不仅群众收入要增加,乡村面貌也是关键。为此,李树稳同志带领村支两委多方联动,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新建广场2个,目前正在有序施工中。完成5个组共计33.32公里的通组路建设及10个组60余条通组联户路建设。协调6000元资金帮助解决水往组羊荒寨9户51名群众饮水,5万余元资金帮助当地小学解决办公电脑、桌子等。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小康路上,洞铁村一个也不能掉队,这是李书记的誓言!如今,一片欣欣向荣的场景正在呈现。他说,我们要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确保175户545名群众如期脱贫,5000多群众增收致富,笑容常挂脸庞。

李树稳是一个称职的书记,是老百姓的贴心人。但对待自己的家人,他却有太多的亏欠。不过,李树稳深知,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必须要有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为大家”“舍小家”是他作为一个驻村书记的庄严承诺,也是践行新时代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好体现。

编审:李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