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4.30(續4.29)

吉祥餛飩雖然不錯,但吃了幾次還是想換換口味,於是早上換了一家驢肉早點部吃早餐。這裡的驢肉火燒口味感覺還是不錯。可是細想起來,自喻成驢友的我們,卻在大口的嚼著驢肉,雖然算不上自相殘殺,但起碼也是對驢子們大大的不敬了?

今天繼續在處於 撫寧 地界的 石門 路長城尋城。是由平頂峪出發到董家口。

撫寧 今隸屬於 河北 秦皇島 市,明代, 撫寧 管轄範圍包括 撫寧 全境、 秦皇島 市區、 盧龍 縣東部、青龍縣 東部、長城沿線部分區域屬山海衛和 撫寧 衛管轄。清乾隆二年在 山海關 設臨榆縣, 撫寧 管轄範圍 東至 深河。 東北 到碼嚓嶺,東南至戴河口,南至海,西南至兩縣店,馬家峪,西至廖家黑石, 西北 至燕河營,丁各莊,北至長城

明朝時, 撫寧 縣屬於中書省 永平 府,縣地在今城關,並其西面設 撫寧 衛。轄17個裡(行政單位),此外還有社、屯編制。明、清時縣以下政區比較穩定,民國以來變更頻繁,建國後更甚。因而,現在一地多名很是普遍。

下圖劍南商務賓館到平頂峪村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下圖: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徒步軌跡

於 2018-04-30 08:01 出發,歷時 9 小時, 41 分鐘

河北 秦皇島 撫寧 縣 - 河北 秦皇島 撫寧 縣 登山 ,全程 9.2 公里

難度級別:簡單

累計上升:728米,累計下降:731米 (詳細)

海拔最低: 227米,最高: 459米,

最高速度:28公里每小時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早上八點來到平頂峪長城的山下,遠處山上的長城蜿蜒向 西北 而去,離此大約10km就是不久前曾經造訪過的板廠峪長城。那裡不但有明代中後期的長城,同時還有明代早期的一段長城。據光緒《 撫寧 縣誌》記載,洪武十四年辛丑大將徐達發燕山屯兵一萬五千人修 永平 ,界嶺口等三十二關,萬曆《 永平府志》也記載簡修官為都御史史洪鍾。這段早期長城線路與中後期的線路基本相同,多被中後期牆體覆蓋,從倒塌的牆體便可看出。

明代 撫寧 戰禍尤甚,洪武六年12月發生了燕王朱棣與建文帝爭奪帝位“靖難之役”。使這裡成為了交鋒的戰場。朱棣登基 蒙古 騎兵開始屢犯邊塞。從永樂16年到萬曆19年,界嶺口,青山口,義院口,板廠峪,葦子峪,小河口,大毛山,長谷口,寺兒峪,花場峪,董家口,一片石,黃土嶺等地長城關口多次被破,遭遇戰禍40多次,沿途村莊損失慘重。

最近倆月一直在冀東長城和關堡徘徊,見到不少戰時遺蹟,再加上從一些志獻上看到的內容,從中就可以想見此段長城當時的戰況。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山下就是長城村,稍遠處便是城子峪了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一路見到諸多鋪房尚存的空心敵臺,可見此段長城的規格還是非常高的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帶雕花的券門也是見到不少。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這個村子現在被稱為長城村。從平頂峪下來的長城,最終被村裡的房屋淹沒。前行不遠就是城子峪堡,建於明初,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重修,存有磚石結構堡門一座。

村中不少民房已經被附近城市居民租來作為消夏避暑之地。民房依城牆而建(下圖)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幾乎在每座空心臺向外的箭窗兩側的內壁上都刻有射擊線。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建於長城外側約60米的實心臺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經過城子峪口繼續向東,山勢緩慢上升。帶樓櫓的敵臺越來越多,有的還是非常完整的。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通往牆外的出口,從牆上下到此處,如果沒有損壞高度應該在兩米以內。見到過直接貫穿內外的 通道,這種需要從牆上才能下到外面的 通道 ,裡面高,外面低,應該更加安全。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下圖是董家口關的殘臺。再向東就是西溝村,小河口。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董家口堡明初為關隘,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重建於 柳河 中,現存圍牆,磚石結構,長寬約各60米,有南門一座(見下圖)

“五一”冀東長城行(二)撫寧平頂峪—城子峪—董家口

看完董家口堡的南門已經快六點了,一天行程,收穫不少,從城子峪到董家口一路上不僅有完整的帶樓櫓的敵臺,而且還有雕花樓,六眼樓,以及留存完好的牆外 通道 ,在距離董家口還有大約1km處山上還有前後券門都刻有“忠義報國”敵臺一座。而這些長城遺存能夠在同一地段見到真是非常難得的。

回到xx賓館,倆車匯合。尚方車上張老師的朋友(印象派)也碰巧來此,於是相約明日與我們同行。

晚間餐桌之上,推杯換盞間,兩路對穿小隊就今日牆上的見聞開始互懟,稍晚盡歡散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