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最具智慧的好汉,不为名不为利,看清宋江及时跳出梁山

公孙胜是水浒里面一个半仙式的人物,在水浒好汉的排行中位列第四,可见其人是有着出色能力的,当然,作者施耐庵并没有像介绍鲁智深跟武松等人一样浓墨重彩的介绍公孙胜,原因相信很多小伙伴也明白,这也是水浒一直被人诟病的原因,《水浒传》归根结底很大程度上讲的就是宋江的招安事迹,而公孙胜却在很大程度上避开了招安这一话题。

水浒中最具智慧的好汉,不为名不为利,看清宋江及时跳出梁山

公孙胜出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智劫生辰纲”,说道这里可能很多人以为“智劫生辰纲”不都是晁盖的功劳吗?其实并不是这样,虽然晁盖确实是重要的人物之一,但是公孙胜在这件事里也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其实,公孙胜早就看不惯蔡京的所作所为了,早就觉得这些钱财取之无道,于是就想密谋截取,但是自己一个人又势单力薄,于是就想到了当时颇有名气的晁盖,这时候才知道晁盖也早有这方面的打算,算是一拍即合,于是又集结了阮氏三雄,吴用等六个人组成兄弟,策划并制造了劫取生辰纲的事件。

水浒中最具智慧的好汉,不为名不为利,看清宋江及时跳出梁山

关于公孙胜的第二个故事就是石碣村火烧战船,这也是公孙胜这个人常被大家拿来跟诸葛亮想比的原因,其实细想一下公孙胜很多地方确实跟诸葛亮很像,诸葛亮曾经借东风火烧了曹操的战船,公孙胜虽然跟诸葛亮不太一样,但是也是同样利用风向烧了当时官兵的战船,当时情况是这样的,宋朝官兵的战船出兵石碣村,公孙胜算准风向,巧妙借助风向火烧宋军战船,在帮助刘唐火烧战船之后,公孙胜也与梁山上的好汉关系更加密切。再到后来,宋江被抓,公孙胜跟吴用出谋划策,并且从法场劫走宋江,也算是为自己走上梁山顺利铺路,后来在高唐之战跟讨伐田虎中大展身手。

水浒中最具智慧的好汉,不为名不为利,看清宋江及时跳出梁山

并且公孙胜是少有的几位在梁山归降之后还能得以善终的人之一,这也跟公孙胜的性格有关,公孙胜是一个具有大智慧的人,他不慕名利,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最后也确实在巅峰时归隐,因此也算是得以善终。

话说当年智劫生辰纲之后,公孙胜、晁盖等人就上了梁山,当时的梁山上的大当家是王伦,大家都知道王伦这个人心胸狭窄,自然对于晁盖等人排挤,吴用就用计让林冲跟王伦进行火并,最后胜利,并且推举了晁盖为寨主,要知道这里可不是乱推举,作为绿林好汉出来混是要讲究名头的,而当时晁盖无疑是当时梁山上名声最响的一个,所以也就被选为寨主了,而卢俊义肯定就要排在公孙胜前边,而公孙胜也只能排第三了,只不过后来宋江上山之后这个排名就发生了改变,其实宋江才是整部水浒中的主角,自然作者在宋江还没有上山的时候就已经给他安排好了,让他在没上山的时候就是一个江湖上名声显赫的人物,而且为人仗义疏财,并且凭借着这个名号在江湖上早就收拢了一票人心,这算是背景。后来这宋江因为写反诗要被处斩,这时候梁山上的好汉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想把发把宋江救了出来。

水浒中最具智慧的好汉,不为名不为利,看清宋江及时跳出梁山

如果说按照常理发展,这宋江被众人舍命搭救上了梁山之后应该对众人感恩戴德,但是显然作者并不想塑造这样一个宋江,反而把宋江塑造成一个一些想着拉拢人心最后招安的角色,为了这个角色设定,自然宋江上山之后开始拉拢人心,架空晁盖,并且原本跟着宋江的就不在少数,所以经过一步步的运作,宋江在梁山的风头也终于成功的盖过了晁盖,到后来晁盖遇害,宋江终于当上了梁山的一把手。

水浒中最具智慧的好汉,不为名不为利,看清宋江及时跳出梁山

而公孙胜是一个聪明人,自然早就看穿了宋江的这些把戏,所以公孙胜找了一个借口下山了,直到后来梁山攻打高唐,宋江才把公孙胜请了回来,并且给了他一个四当家的位置,算是拉拢人心吧。再到后来梁山好汉接受招安,每个人的结局都不一样,像是宋江被皇帝赏赐的毒酒给毒死了,有些人战死了,有些人病死,还有少数一部分被朝廷收编做了官做了吏,更有甚者,誓死不降,在宋江的墓前自杀的。

水浒中最具智慧的好汉,不为名不为利,看清宋江及时跳出梁山

而我们再看公孙胜,他无疑跳出了这种种结局之外,抽身而去,归隐田园,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结果也与其的性格有关,他信奉道家之说,可以做到心无旁骛只追求内心,所以当初宋江为了请他出山,甚至以他的母亲作为威胁,而公孙胜丝毫不为所动。

其次就是公孙胜有一个好师傅,曾给他指点让他能够选择急流勇退,所以公孙胜在辅佐宋朝皇帝打败辽军的时候就提出了归隐,他不贪恋权贵,无功名之心,最终归隐田园,算是小说里最好的结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