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波动对靶向器官的损害更大

高血压往往伴随着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病等,即靶向器官损害(心、脑、肾等器官是高血压的损害对象,在医学上被称为高血压的靶器官)。其实,与单纯的血压升高相比,血压或高或低引起的波动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

血压波动对靶向器官的损害更大

冠心病: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逐步形成斑块,使血管腔变狭窄,甚至堵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而引起冠心病。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

脑卒中:脑卒中包括脑出血、脑梗死等。脑卒中又叫脑血管意外、脑中风,病势凶猛,致死、致残率极高。如果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到一定程度,再加上一时过度兴奋、愤怒、剧烈运动等,都会使血压急剧升高,可能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使人立即昏迷倒地。血压越高,脑卒中的发生率越高。

高血压心脏病:由高血压所导致的心脏改变,主要是左心室肥厚和扩大,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纤维化。高血压心脏病是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的一个必然趋势,最后可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

高血压脑病:高血压脑病主要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中。由于过高的血压超过了脑血流的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因血流灌注过多而引起脑水肿。临床上以脑病的症状和体征为特点,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严重的甚至会昏迷和抽搐。

慢性肾衰竭:高血压与肾脏损害是相互影响、恶性循环的。到了高血压中、后期,肾小动脉发生硬化,肾血流量减少,肾浓缩小便的能力降低,此时会出现多尿和夜间尿频等现象。急剧发展的高血压可引起广泛的肾小动脉弥漫性病变,导致恶性肾小动脉硬化,从而迅速发展成为尿毒症。

代谢综合症:高血压患者有很大比例是代谢综合症患者,即同时患有高血脂、糖尿病,即为“三高”患者。血压、血脂、血糖三者相互影响,长期的高血压常常也导致血脂、血糖的偏高。

及时判断“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危象”是发生在高血压病程中的一种特殊临床现象,是在高血压基础上,由于精神创伤、情绪变化、过度疲劳、寒冷刺激、气候变化、内分泌失调、突然停降压药等诱因,使周围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痉挛,引起血压突然急剧升高,并出现严重临床症状,如神志变化、剧烈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动过速、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视力模糊等,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引起脑卒中、偏瘫、失明、甚至死亡,十分凶险。


高血压危象分为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两种。

高血压急症主要表现: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收缩压>220毫米汞柱,舒张压>130毫米汞柱),并伴发进行性靶器官功能损害。包括恶性高血压、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竭伴肺水肿、不稳定心绞痛以及主动脉夹层等致命性疾病。

高血压亚急症是指血压严重升高(收缩压>180毫米汞柱,舒张压>120毫米汞柱),但不伴有靶器官损害。

严防“中风”

中风即脑卒中,是指脑血管堵塞或者破裂出血的一类情况。如果对疾病控制得不好,高血压患者中约60%最终会发生脑卒中,高血脂和冠心病患者中有30%-40%会发生脑卒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