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定「一村一警一助理」警務新機制讓「空心村」變「暖心村」

牟定“一村一警一助理”警務新機制讓“空心村”變“暖心村”

2016年6月以來,楚雄州牟定縣公安局推行“一村一警一助理”農村警務新機制,有效破解了新形勢下做好鄉村社會治安防控和服務群眾面臨的難題,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如今,走在牟定的村村寨寨,隨處可見張貼在大街小巷裡的警民聯繫卡,以及坐在田間地頭和老百姓話家常的“鄉村警官”。

牟定“一村一警一助理”警務新機制讓“空心村”變“暖心村”

7月20日,雲南人民廣播電臺交通頻率《雲南警方在線》節目主持人海燕和“雲南警方”主播走進牟定縣,通過“雲南警方”一直播、頭條直播等網絡直播平臺,帶領大家近距離觀看牟定警方“一村一警一助理”工作模式及其成效。

網絡直播視頻可點擊以下鏈接觀看!

https://www.yizhibo.com/l/mxSaOsYNwnlVFDms.html


農村警務“新機制”打開“新局面”

近年來,牟定縣21.1萬常住人口中有近7萬人常年外出務工,初中以下的在校留守兒童比例為43.2%,60歲以上空巢老人佔比33%,農村“空心化”現象嚴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屢屢發生,鄉村社會治安防控形式嚴峻複雜。牟定縣公安局共有民警166名,警力與全縣總人口比例為0.787‰,遠低於全省和全州的平均水平,警力與任務、傳統公安基層警務運行模式與經濟社會高速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日益突出。

如何破解警力不足的瓶頸問題,做實“空心村”治安防控工作、服務好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是牟定警方近年來一直研究的重要課題。2016年6月以來,牟定警方推行“一村一警一助理”農村警務新機制,劃定警務圈,築牢防控網,實現農村、社區快警務,為全縣各族群眾脫貧攻堅、全面實現小康營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

“一村一警一助理”,即在每個行政村派駐一名駐村民警,由鄉鎮黨委、政府發文,兼任黨組織副書記或村(社區)主任助理,指導開展好本轄區的治安管理、信息採集、矛盾調解、交通管理、消防安全管理和服務群眾等工作。並由牟定縣公安局牽頭負責,在每個行政村聘用一名書記或主任兼任警務助理,協助社區民警做好信息情報收集、簡易警情處置、公共安全管理、治安防範、人口管理、服務群眾等基礎工作。


牟定“一村一警一助理”警務新機制讓“空心村”變“暖心村”

因地制宜,一專多能

自從“一村一警一助理”工作開展以來,公安民警在保持現有崗位和職責不變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把警力下沉到村寨、社區,讓民警最大限度地“接地氣”,把服務延伸到群眾家門口。

為保證“一村一警一助理”工作的順利推進,牟定縣公安局及時將工作思路和推進情況向縣委、縣政府和州公安局主要領導彙報,縣委、縣政府下發了《牟定縣加強公安基層基礎工作和隊伍建設實施意見》,對民警駐村和聘請警務助理提出了具體要求;牟定縣公安局也制定了具體的工作方案實施細則,在全縣範圍內全力推進“一村一警一助理”警務機制建設工作。

牟定縣下轄4鎮3鄉,每個地方的社會治安形勢均有所不同。對此,牟定縣公安局採取了“因地制宜,一專多能”的方針,合理劃分警務區,在全局範圍內選取政治過硬、作風優良、業務精通的優秀民警,經鄉鎮黨委政府考察後駐村(社區)擔任黨組織副書記或主任助理,指導開展好本村(社區)的治安管理、服務群眾等工作。

同時,牟定縣公安局從各村(社區)書記或主任中選取1名政治素質過硬、群眾基礎較好、熟悉本地情況的同志,經縣公安局考察後聘為村(社區)警務助理,協助社區民警開展非執法類警務活動。

2016年5月,全縣7鄉鎮發文任命社區民警駐村擔任(社區)黨組織副書記或主任助理,縣公安局發文聘請89名村(社區)書記或主任兼任警務助理,在7個鄉鎮同步推開警務助理聘請儀式和首次培訓工作,對警務助理進行了全方位的業務培訓,為警務助理提供服裝、電筒等裝備,使他們掌握開展工作必備的知識、技能和工具。同時,對受傷、住院以及家中發生重大變故的駐村民警或警務助理,局領導、所領導都會上門慰問,以實際行動讓駐村民警和警務助理感受到組織和領導的關懷,營造栓心留人的環境。

為確保駐村民警和警務助理高標準履職,解決“兼而不專”的問題,牟定縣公安局制定了《牟定縣駐村民警考核辦法》和《牟定縣村(社區)警務助理考評辦法及實施細則》。在年度考核中,對不稱職的駐村民警進行問責,對不稱職的警務助理予以解聘;對優秀的駐村民警和警務助理,由縣公安局給予表彰獎勵。


牟定“一村一警一助理”警務新機制讓“空心村”變“暖心村”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要邁開腳步,走進田間地頭,走到老百姓每一個需要的地方;要放開膀子,做實暖心警務,做實每一件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小事。”這是牟定縣公安局領導對全體駐村民警和警務助理的工作要求。

自2016年5月以來,全縣89名村(社區)警務助理認真履職,在駐村民警的指導下,充分發揮人熟、事熟、地熟、情況熟的“四熟”優勢,積極履行職責,切實當好社情民意的信息員、政策法律的宣講員、矛盾糾紛的調解員、平安創建的督導員、聯繫群眾的服務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在日常工作中,警務助理可隨時隨地在村寨裡收集信息情報,大大加強了公安機關信息採集工作的力度以及對社會治安問題的排查和管控。針對轄區裡出現的治安隱患,警務助理也能依靠人熟地熟的優勢,及時發現,並化解在萌芽狀態。2016年6月,警務助理楊某某獲知村中有人使用槍支打獵的情況後,及時向駐村民警報告,協助派出所民警開展摸排工作,最終協助民警抓獲非法持有槍支的犯罪嫌疑人3人,收繳槍支5支。兩年來,警務助理共向公安機關提供各類有效情報信息276條。

警務助理在群眾中的基礎好、威望高,因此,還可以協助駐村民警對轄區矛盾糾紛進行滾動式、拉網式排查,小的矛盾糾紛當場調處化解,大的矛盾糾紛報告黨委政府,及時建檔歸總、化解銷賬。2017年6月,戌街鄉碗廠村委會某村村民發現本村水庫中的灌溉用水被某蔬菜水果基地員工大量放走,3多名村民聚集到蔬菜水果基地討要說法,村民情緒激動。碗廠村警務助理獲知該情況後,立即召集村委會幹部趕赴現場,並組織雙方開展現場調解,經過近兩個小時的工作,控制了事態,化解了矛盾。兩年來,警務助理共排查化解矛盾糾紛1981起,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目標,民轉治、治轉刑、刑轉命案件大幅下降。


牟定“一村一警一助理”警務新機制讓“空心村”變“暖心村”

讓村村寨寨看得見平安

“要讓老百姓‘看得見’安全感!”如今在牟定縣,村村寨寨的老百姓都知道駐村民警和警務助理的電話號碼;平時在街頭巷尾,也經常可以遇到他們帶著人在村裡開展巡邏防控工作。

為使警務助理的工作更具權威性、更受老百姓信任,牟定縣公安局將警務助理納入執勤力量進行統籌,為警務助理頒發聘書、配發執勤服裝、執勤證和必要的執勤裝備,使其名正言順地協助公安機關開展非執法類勤務活動。同時,警務助理還會適時組織“紅袖標”(平安志願者)參與社會面的巡邏防控,及時發現可疑線索和現行違法犯罪。2018年1月14日,江坡鎮高家村委會警務助理在巡邏過程中發現3名男子形跡可疑,正準備進行盤問,3名男子分頭逃竄。警務助理立即發動村民在重要路口堵截,並向派出所報告。在民警、警務助理和村民的聯合圍捕下,3名男子陸續落網,繳獲被盜的土雞58只。兩年來,警務助理共組織開展巡邏防控2170餘次,協助公安機關破獲各類案件176起。為維護轄區治安秩序、打擊違法犯罪築牢了基層根基。

警務助理還深入村社開展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宣傳,遇有婚喪嫁娶等重要活動主動上門提醒,排查、上報並參與治理交通隱患和消防隱患,協助派出所開展交通違法查處和消防安全檢查。2018年3月,蟠貓鄉警務助理李某某在巡邏過程中發現一起交通事故,李某某立即撥打120搶救傷員、設置警示標識防止二次事故、保護現場並及時向當地派出所報告。派出所民警和交警趕到現場後,李某某在民警的帶領下開展交通疏導工作,因處置得當、搶救及時,未造成二次事故和重大人員傷亡。兩年來,警務助理共參與交通、消防管理2330餘次,排查治理隱患1124次,勸導交通輕微交通違法行為1206起,從源頭上有效預防了重大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警務助理也是普法教育的宣傳員,他們利用微信、短信、小廣場大喇叭等等方式對群眾進行防火、防盜、防騙等知識宣傳;利用群眾會、戶長會,結合身邊案事例對群眾進行法律法規宣傳;同時主動聯繫老年協會等群團組織,將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等內容融入花燈、小品等文藝節目中,採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宣傳。2017年10月,安樂鄉警務助理姚某某得知村中15歲學生姚某輟學,在社會上與人廝混,精神狀態十分頹廢。警務助理先後3次到姚某家中宣傳法律法規、開展正面引導。一週後,姚某對自己的行為有所悔悟,重新背起書包走進學校。兩年來,警務助理共開展防範常識和法律法規宣傳1515場次,有效提高了群眾的法律意識、安全意識和自我防範意識。


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如今,在牟定縣,群眾遇到困難,都會想起村裡滿腔熱情的警務助理;與人鬧糾紛時,也都願相信公正不阿的駐村民警。在實際工作中,駐村民警和警務助理也一直堅持從為群眾謀利益的角度出發,關心群眾、幫助群眾,堅守“做好分內事是職責,做好分外事也是責任”的工作信條。

在辦理與群眾密切相關的戶籍業務時,警務助理充分發揮服務群眾、聯繫群眾的橋樑和紐帶作用,對需要辦理出生申報、死亡註銷、戶口遷移等業務的群眾,提前告知需要準備的材料,與戶籍民警預約,實現了戶籍窗口前移,減少了群眾往返派出所的次數。而對於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特殊群體,警務助理還會聯繫戶籍民警為其上門辦證。辦好證件後,警務助理也會利用到派出所參加會議、彙報工作時的機會,幫助群眾領取證件並送證上門。兩年來,警務助理共開展群眾服務24500餘人次,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高。

在遇有重大緊急警情時,派出所依託警務助理和轄區保安等執勤力量,先期趕赴現場調查情況、控制事態、保護現場、調解糾紛,做到警務前移、警務圈縮小,使警情第一時間得到處置、糾紛第一時間得到調解、求助第一時間得到服務。

2016年9月,鳳屯鎮某村的王某與鄰居李某因宅基地糾紛發生爭執,案發地距離派出所32公里,民警趕到現場至少需要40餘分鐘的車程。接到報案後,派出所先後指令轄區的警務助理、附近的駐村民警以及村委會的幹部和保安人員迅速趕到現場瞭解警情、控制事態,防止矛盾激化,讓他們利用微信平臺通過語音、圖片、視頻等方式向派出所報告,派出所值班民警同時出發趕赴現場。指令發出3分鐘後,警務助理帶領村委會幹部趕到現場,按照民警的指令和日常培訓的警情處置規程開展工作。就在警務助理和保安員將打架雙方隔離開來正在做勸解工作時,駐村民警小王也到達現場。由於出警及時、控制有力,沒有人員受傷。隨後,駐村民警和警務助理對雙方的民事糾紛進行調解,從源頭上消除了雙方的矛盾糾紛。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與民借力,服務於民。“一村一警一助理”警務機制的推行,使警力不足的問題得到緩解,服務群眾更加快捷,治安防控更加嚴密,治安局勢明顯好轉。與2016年同比,全縣刑事案件發案分別下降16.7%、20.2%,破案率分別上16.8%、18.9%。其中,民轉治、治轉刑、刑轉命案件大幅下降。2017年,群眾安全感滿意度躍居全省12名,比2016年提升了33個位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